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之《寒食》PPT(完整版)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20张PPT)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处〕地方。 〔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 〔东风〕春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御”宫廷御花园中。旧俗每 于寒食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 赐近臣,以示恩宠。 〔斜〕古音为“霞”,今读“霞”或“协”均可。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无处不”用双重否定加强了 肯定的语气,指花开既多又广。 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 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 纷绚烂的景象。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是借古讽今,这里是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 幸、专权跋扈的宦官。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是中国沿袭 已久的习俗,但皇宫和贵近宠臣却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 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讽刺诗
…… 创作背景 ……
据《西京杂记》记载,在汉代,寒食这天虽然全国都禁火,但皇帝 却赏赐给侯门贵族以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唐承汉制,因袭旧例, 也在寒食传烛示恩。这首诗具体作年不详,如果作于唐玄宗时,则“五 侯”当指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及其姊妹等;若是作于安史之乱后,则是 指唐代宗以来权势日盛的宦官政治集团,他们专擅朝政,使得中唐政治 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韩翃见到皇家恩泽只惠及上层,于是在这首 诗中微露出讽谏之意。
寒食节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清明前一、 二日谓之寒食”,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只吃现成冷食,故名寒食,也叫“禁烟节”。因 为在这一天之后不但气温开始回升,而且各种花 草树木也开始开放,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回春节” 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食东风御柳斜。
林峰fengfeng


寒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 古诗三首 寒食课件(共26张PPT).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 古诗三首 寒食课件(共26张PPT).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3 古诗三首之《寒食》
作者介绍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 之一。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 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 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 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 诗集》。
寒食
十五夜望月
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读诗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 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读 出节奏。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吃 冷 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皇帝宠 幸之臣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 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 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 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 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
轻烟散入五侯家。 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 臣。
译文: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 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 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 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 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 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 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 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 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一个“斜”字 间接地写出了风之韵。
日暮:傍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寒食》古诗三首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寒食》古诗三首PPT教学电子课件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注 意 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顿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天的京城长安没有一个 地方不飞花,寒食节这一 天东风吹拂着皇宫中的柳 树,柳枝随风轻摇。到了 傍晚皇宫里开始分传端处, 轻烟飞散到五侯家。
寒食
元日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 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 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 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 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 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 食节。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从景物的颜色中感受到奇妙。大雪 纷飞的时候世界只有一种颜色就是白色; 而杨花飞舞的时候世界早已是花红柳绿 了,各种颜色的衬托下,杨花的白就不 是那么单调,这种颜色的搭配非常奇妙。
寒食节人们出外游玩,长安 城内一定热闹非凡,但诗人 仍把目光停留在景物上,这
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意:春天,长安城处处 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 御园柳枝吹斜。
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 生机勃勃。“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 个“飞”字,神笔。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 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
皇帝赐予的荣耀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

比较阅读,交流写法,体悟情感。
写法
情感
《寒食》
写景叙事
美好春景引人遐思,
节日习俗彰显气象
《迢迢牵牛星》
构思精巧, 想象丰富, 情景交融
表现了分离的悲 苦,因感情受挫而忧伤的 心情
《十五夜望月》 情景交融 望月怀远,别离思聚
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c_h_ù_( 到处 )
_c_h_u_á_n_( 传递 )
走马传烛图 汉宫传蜡烛 (日暮时分) 散入五侯家
《寒食》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 食节的景象。诗人以汉喻唐,流露出对 现实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
遥远
牛郎星
注: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 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 诗作多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 之情,语言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 之冠冕”。
日暮
皇宫、五侯家
传蜡烛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明写 ——花、柳 暗写 ——东风
折柳插门 (取新火)榆柳之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散”二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暮色中,烛光点点,光影流动,轻烟
袅袅,氤氲迷离,一派承平气象。
长安城风光 无处不飞花 (暮春时节) 东风御柳斜
情趣盎然,情真意切。 (情感美)
第一、二句:天上情景(景) 第三~六句:织女悲苦(由景及人) 第七、八句:河汉相隔(由景及情) 第九、十句:相爱受阻(人情景相融)
《迢迢牵牛星》借牛郎和织女被 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 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抒发了诗人 的忧思。
点明时间:中秋夜
十五夜望月
选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教学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教学课件(共17张PPT)

句段解读
课堂集中营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 指宫中传赐蜡烛。 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赐的蜡烛, 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整体感知
课堂集中营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 但皇宫例外,天还没有黑,宫里就忙着分蜡烛, 除了皇宫,贵族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实战练习
二、寒食节夜晚的风景。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汉宫”本义是指__汉__朝____的皇宫,这 里指__唐__朝____的皇宫。 (2)“五侯”指__天__子__宠___幸__之__臣_____。
课堂集中营 思考
诗的后两句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中用“传”和“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 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 烟之味。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 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 领会诗歌的主题。
全文梳理
课堂集中营

白天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风光迷人
借 古
古诗三首--寒 食
课前导入
课堂集中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简介
韩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考中 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 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 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 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 《寄柳氏》《同题仙游观》等。
背景介绍
寒食节起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共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共9张PPT)

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一片亮亮堂 堂。而宫外却是一片黝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 韩翃感慨万分,想到杨贵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 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写下《寒食》。这首诗 写了寒食节京城里的融融春意,并讽刺了皇帝的 偏宠。全源自含蓄自然,富有情韵。结构梳理
寒食
春城 无处不飞花 白天 寒食 东风 御柳斜 春景迷人
日暮汉宫传 蜡烛 夜晚 轻烟 散入 五侯家 显露不满
轻春 烟日 袅融 袅融 进把 侯人 门醉
课文小结
《寒食》描画了寒食节的景象,由白天 写到了夜晚,以古喻今,显露出诗人对现实 的不满。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 恩赐而燃烛。 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诗人借汉 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蜡烛,燃烛 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两天, 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 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 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 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 那天,韩翃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风景迷住 了,一直到暮色降临。
寒食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 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 (754)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 任职,官至中书舍人。与钱起等诗 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主要作品:《宿石邑山中》 《同题仙游观》等。
寒食
(唐)韩翃
诗文解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长安。
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 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御柳。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21张PPT)

节 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
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
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
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
打毯、拔河等。

飞花令,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飞花”

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
七言绝句
走进古诗
有感情地 朗读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节奏
走进古诗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字词解释
①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②飞花:指柳絮和花瓣飘落,点明暮春时节。 ③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④斜:倾斜。 ⑤日暮:日落时分。 ⑥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⑦传蜡烛:指宫中传赐薪火。 ⑧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板书设计
寒食
春城飞花图 走马传烛图
讽刺封建统治 阶级的特权
谢 谢 观 看!
寒食
导入
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
诗人简介
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大 历十大才子”之一。 他的诗工整清丽,多流连光景和唱酬赠别之作。 今存《韩君平集》三卷。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
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
寒 食
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 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 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寒食|人教部编版 (共11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寒食|人教部编版 (共11张PPT)
只有不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信念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 学习是一次独立的行动,需要探索、琢磨、积极应战、顽强应战,艰辛由你独自承担,胜利由你独立争取。 勇敢地接受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才能发出你的无限潜能。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大概是清明节 的前1—2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 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 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 寒食。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hóu
侯 左右 结构
易写错
hóu hòu
侯 候 王侯
公侯

时候 等候
词语解释
读古诗前两句思考、讨论:诗 的开头描绘春天长安城怎样的画面?
点明暮春季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对比
白天
皇城里 的柳树
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 的寒食节景色。暮色临近,京城 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 吹过,皇城里的柳树随风飘拂。
诗意: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诗 读正确、读流利。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古讽今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kū qì
wánɡ hóu
wén zhānɡ
wū yā
( 哭泣 ) ( 王侯 ) ( 文章 ) ( 乌鸦 )
yínɡ yínɡ mò mò hán qínɡ
qī xī
( 盈盈 ) ( 脉脉含情
) ( 栖息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无处不:双重否定加重肯定语气,有 效烘托出全城都沉浸在浓郁春意之中的盛 况,表达效果更强烈。
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 生机勃勃。“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 个“飞”字,神笔。
这两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长安城的迷人 春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富于 美感。处处“飞花”,准确地表现出寒食 节花絮纷飞的迷人景象,皇城里的柳树在 东风中摇曳,春意醉人。“无处不”用双 重否定表示肯定,表达效果更强烈。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 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
皇帝赐予的荣耀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夜晚
本来寒食节禁 火,可是权贵豪门 们却可以破例点蜡 烛,这是诗人对腐 败的政治现象作出 委婉的讽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日暮汉宫传. 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huán (传说) 传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诵读《寒食》
这首诗?( C D )
A.喜悦 D.讽刺
B.赞美 E.同情
C.不满
(课后第一题)
体会作者对现 实的不满和对权贵 们的讽刺,再来读 一读这首诗,并试 着背诵。(课后第一题)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3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 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三个节气的习俗,今天我 们学习第一首《寒食》,题目点明了节日的名称。
寒食
韩翃:唐代诗人,“大历 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 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 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 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 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著有《韩君平诗集》。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权贵豪 门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此一 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贤良。 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赐新火的事 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 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说一说:《寒食》这首诗写了 什么传统习俗?(课后选做题)
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
zhuàn(传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的读 音!
读一读:根据他生平传. ( chuán )说,后人编写了这部《名人传.
( zhuàn )记》。
诗意: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 袅袅的轻烟飘散到权贵豪门的家中。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结构梳理
寒食
景:花飞 柳斜 情:传蜡烛 散入五侯家
对现实的不满 对权贵的讽刺
主题概括
《寒食》诗人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 寒食节, 的景象,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 不满 和对 权贵们的 讽刺 。
课堂演练
一、默写诗歌。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
二、《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