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胚胎发育机理研究又获得新进展

合集下载

蜜蜂雄蜂研究进展

蜜蜂雄蜂研究进展

蜜蜂雄蜂研究进展燕乐乐1 陈恒1 刘佳霖1 向光伟2 任勤1 罗文华1(1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荣昌 402460;2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委,石柱 409100)蜜蜂是一种具有严格等级分化的群居类昆虫,是一直以来人们研究膜翅目的典型模式昆虫[1, 2]。

在全球蜜蜂的分布范围较广,它主要是各类农作物的传花授粉昆虫,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

蜜蜂除了其自身独特的生态价值外,在蜂产品方面还发挥着一定的经济价值,纵观整个人类史,驯化并饲养蜜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蜂蜜、蜂王浆以及蜂胶等在医疗和保健品领域无处不在[4, 5]。

而蜜蜂在农作物传花授粉方面发挥的作用远远要大于这些。

1 雄蜂的重要性在蜂群中存在三个等级分化:雌性不育工蜂、雄蜂、雌性可育蜂王[6, 7],其中两种雌性蜂都是由二倍体的受精卵发育而来,而雄蜂是由单倍体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它们被作为探究单倍体和二倍体特征的典型模式昆虫[8]。

处女蜂王通常只有一次婚飞交配的行为,在这次婚飞过程中它会与多只雄蜂进行交配,然后将这些从不同优质雄蜂获取的精液储存在受精囊中,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产卵时让卵子受精[9, 10]。

一般来说,一个蜂王寿命的长短通常取决于它的产卵能力,当蜂群中的工蜂察觉现有蜂王的质量已经满足不了蜂群的健康发展时,便会主动搭造自然王台,直至孵育出房,而年老的蜂王会带一部分工蜂进行外出飞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蜂”中的一种。

有研究报道,在人为管理和自然环境下,处女蜂王会与大约12~20只性成熟雄蜂进行交配[11-13],而且与少量雄蜂进行交配所繁殖的蜂群要比与多只雄蜂交配所繁殖的蜂群对恶劣环境以及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弱很多[14-16]。

因此,摘要:雄蜂作为蜂群中唯一的父系种姓,最主要的职能是为处女蜂王提供高质量的精子。

而雄蜂作为体外储存精子的重要研究对象,为了了解其有效的长期精子储存的机制,首先必须了解雄蜂的基本发育过程及相关方面,目前人们关于雄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及生殖发育方面,本综述主要详细介绍了目前雄蜂的相关研究,以期对蜜蜂种质资源的保存与遗传提供见解。

蜜蜂遗传育种学

蜜蜂遗传育种学

1卵裂:是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的过程,但也同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的卵内物质的重新分配。

调整型卵:卵裂早期的卵对以后的发育有—定的调整能力,一部分分裂球如被射线杀死仍无损于正常胚胎的形成。

定型卵:卵裂早期的卵经过分化中心的作用后,各部分便决定了将来在胚胎中所形成的器官与组织,它们如有损伤,胚后期的昆虫中将出现缺陷。

胚盘命运图:表示胚盘原始细胞将形成成虫22个结构的位置的图,用于表达蜂胚盘表面的细胞位置和随其后发育的结果的直接关系。

父女交配:用一只雄蜂精液的一部分给亲本蜂王受精,待其产下受精卵是培育蜂王,在用其另一部分为子一代蜂王授精。

母子交配:处女王产下的未受精卵发育成的子代雄蜂,与亲本蜂王交配的近交育种方法。

姨甥交配(姑侄):处女王与姐妹蜂王产生的雄蜂交配的近交育种方式。

兄妹交配:同一只蜂王产生的处女王与雄蜂间交配的近交育种方法。

主题父本:用作父本的近交系蜂群。

背景父本:用作父本的与近交系无亲缘关系的其他种系的蜂群。

嵌和精液:分别采集主题父本和背景父雄蜂的精液,并按1:2的比例将这两种精液混合均匀。

嵌和蜂群:利用保存的近交系蜂王作亲本,分别培育出主题处女王和雄蜂,用背景父本蜂群培育雄蜂,将嵌和精液按常规剂量给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蜂王产卵后使其独立发展成大群,这样组成的蜂群既成为嵌和蜂群。

近交系数:某一个个体由于近交而造成相同等位基因的比率,是度量某蜜蜂系谱中某个个体交配的程度。

嵌和育种:根据蜂群中蜂王与蜜蜂的亲缘关系,以及各小家系蜜蜂在蜂群内的数量变动情况等特点,而设计的一种蜂群培育方法。

个体选择:完全根据个体本身某一数量性状表型值的高低进行选择。

家系选择:以整个家系作为一个单位,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来进行选择。

家系内选择:根据个体表型与家系均值的差进行选择。

合并选择:一种组合了个体表现型值与家系均值而进行的选择。

后裔测定:根据子女资料估计亲本个体育种值(相同等位基因的比率)。

蜂种鉴定:通过对每一品种的固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产力进行鉴定,再经过生物统计分析,准确将各个品种或品系区别开来的一项工作。

蜜蜂的蜜蜂蜂王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蜜蜂的蜜蜂蜂王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蜜蜂的蜜蜂蜂王的生长与发育过程蜂王是蜜蜂中的重要角色,对整个蜜蜂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蜂王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蜜蜂群体中的许多因素。

本文将为您深入介绍蜜蜂的蜜蜂蜂王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第一阶段:产卵
蜂王的生命始于母蜂的产卵。

在蜜蜂群体中,母蜂有一个专门的生殖器官,称为“子房”,它含有成熟的卵巢和配合器官。

在受到足够的食物和环境刺激后,母蜂会开始大量产卵。

在这些卵中,如果对特定的卵进行特殊的喂养和照顾,则会成为未来的蜂王卵。

第二阶段:孵化
经过三天的孵化,一只蜜蜂蜂王就从卵中孵化出来了。

这时候的蜂王并不会立刻飞出巢穴,它需要靠着工蜂的照顾和喂养来生长。

第三阶段:工蜂的喂养
蜜蜂群体中的工蜂会特别对待未来的蜂王。

它们会将一种特殊的食物分泌出来,称为“蜂王浆”。

蜂王浆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素,能够促进蜂王的生长和发育。

在孵化出来之后,新生的蜂王会不断地从孵化室往外探头,引导工蜂给它喂食,同时也接受工蜂的护理。

第四阶段:群体协作
蜂王的生长与发育还需要其他蜜蜂的协助。

在这个过程中,工蜂会逐渐将蜂王转移到巢穴的最中央,保护它不受外界威胁。

一些工蜂也会帮助清理蜂王周围的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总结
以上就是蜜蜂的蜜蜂蜂王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蜜蜂群体的协作和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众多蜜蜂协力合作,才能保证未来的蜂王能够茁壮成长,为蜜蜂群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蜜蜂的基因组解析与遗传变异分析

蜜蜂的基因组解析与遗传变异分析

蜜蜂的基因组解析与遗传变异分析蜜蜂是非常重要的传粉昆虫,对于植物的繁殖和农业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蜜蜂的基因组结构以及遗传变异对其功能和适应性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基因组解析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

一、蜜蜂基因组解析的意义蜜蜂的基因组解析不仅有助于揭示蜜蜂的遗传特性和基因功能,还可以为蜜蜂的选育和疾病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基因组解析,科学家们可以深入研究蜜蜂的遗传育种基础,挖掘有价值的经济性状相关基因,提高育种效率和育种进程。

二、蜜蜂基因组解析的方法目前,蜜蜂基因组解析主要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科学家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从而更好地解析蜜蜂的基因组结构和基因功能。

此外,还可以应用其他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挖掘。

三、蜜蜂基因组结构的特点通过基因组解析,科学家们发现蜜蜂基因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蜜蜂基因组相对较小,大小约为250Mb,仅为人类基因组的1/8左右。

其次,蜜蜂基因组中具有大量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这些基因家族参与调控蜜蜂的生长发育、免疫应答和社会行为等重要生物过程。

此外,蜜蜂基因组中还存在一些特定的基因家族和基因座,与蜜蜂特有的生理特征和行为有关。

四、蜜蜂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蜜蜂的基因变异对其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家们通过遗传变异分析,发现蜜蜂个体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多样性。

这些遗传变异可以使蜜蜂在不同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去。

此外,还发现一些与蜜蜂疾病抵抗力相关的基因变异和表达差异,为蜜蜂的疾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五、蜜蜂基因组解析的应用前景蜜蜂基因组解析的结果将为蜜蜂的育种和疾病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育种方面,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基因组解析结果,选育具有高产、优质和抗病性等经济性状的新品种。

在疾病防治方面,基因组解析结果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蜜蜂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抵抗机制,从而开展更加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

蜜蜂microRNA的研究进展

蜜蜂microRNA的研究进展

现其中 81 个 miRNA 在其他昆虫中有同系物, 表明 它们是真实存在的 miRNA, 并与同系物具有相似的 功能。这一研究结果为研究蜜蜂发育、 级型分化等 方 面 的 miRNA 调 控 网 络 提 供 了 基 础。 Shi 等 ( 2012 ) 分别对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cerana 与意大利 蜜蜂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蜂王浆中 miRNA 表达谱 进行检测, 发现两者存在着差异, 由此推测 miRNA 在蜜蜂级型分化发挥着调控作用 。Guo 等( 2013 ) 则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 Solexa 检测了意蜂工蜂浆和蜂 王浆中的小 RNA 表达谱, 发现工蜂浆中的 miRNA 表达量是蜂王浆中的 7 ~ 215 倍, 而且在幼虫发育的 4 - 6 , 第 天 工蜂幼虫食物和蜂王浆中 miRNA 表达 在给蜂王幼虫饲喂添 量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另外, 结果不仅导致其 加了特异性 miRNA 的蜂王浆之后, 体内 mRNA 的表达出现明显的变化, 而且发育而成 的新蜂王的形态特征也有明显的变化, 特别是添加 184 的 蜂 王 浆, 了 miR变 化 尤 为 明 显。 Guo 等 ( 2013 ) 的 研 究 进 一 步 证 明 了 哺 育 蜂 分 泌 物 中 的 miRNA 是蜜蜂级型分化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
602
昆虫学报 Acta Entomologica 人们运用各种生物技术在哺 乳动物、 昆虫、 病毒体等生物中发现已鉴定注册的 miRNAs 共有 24 521 个, 其中在蜜蜂中发现 218 个 ( http: / / www. mirbase. org / ) 。 蜜蜂是重要的社会性经济昆虫, 一直是国际上 特别在社会性结构相关的诸多领 热门的研究对象, 域是研究热点。 充分认识 miRNA 对蜜蜂各方面的 调控机制, 对于养蜂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 如, 了解 miRNA 对蜜蜂免疫系统方面的调控机制, 就能针对性地有效地采取相关措施防治蜂群病虫害 及细菌病毒感染; 了解 miRNA 对蜜蜂劳动分工行为 的调节机制, 便能更好地掌握蜂群发展的规律 , 根据 从而达 需要控制蜂群中各种不同分工蜜蜂的数量 , 而且也可以为人类认 到增加蜂产品的产量的目的, 识动物行为的可塑性提供重要的线索 。随着蜜蜂基 因组 测 序 的 完 成 ( Honey Bee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 2006 ) , Weaver 等 ( 2007 ) 运用 3 种独立 的计算方法在蜜蜂基因组中确认了 65 个非冗余候 选的 miRNA, 通过对蜜蜂 miRNA 转录差异分析发 更有可能是蜜 现 miRNA 可能参与调节蜜蜂的发育, 蜂级 型 分 化 的 关 键 性 调 控 因 子。 自 此 蜜 蜂 领 域 miRNA 的研究随之展开。 近年的研究发现 miRNA 对蜜蜂级型分化、 劳动分工行为、 免疫系统等方面都 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就其最新的研究 进展进行了综述。

昆虫学研究的新进展

昆虫学研究的新进展

昆虫学研究的新进展昆虫在地球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生态环境和食物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昆虫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新进展都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和特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一技术也被用于昆虫研究。

通过基因编辑,研究人员可以专门研究昆虫基因中的特定功能,并对其进行精确调控。

例如,有些昆虫可能对特定物质有很强的反应,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反应过程和机制。

此外,这一技术也可以用于昆虫疾病的研究和防治。

二、生态环境研究在生态环境方面,科技的发展也为昆虫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进展。

例如,昆虫声音检测技术现在使用的主要是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智能化探头加上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分辨昆虫的性别,还能推断昆虫的活动模式和卫星定位的喜好地点等等。

同时,GPS技术也逐渐成为昆虫研究的重要工具。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将昆虫与GPS追踪器连接来跟踪其移动路径和生态环境。

这一技术对昆虫种群和迁徙规律的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好地了解蝗虫,飞蝗,蝗虫,蜜蜂这些昆虫迁徙规律有很重大的作用。

三、虫群智能研究虫群智能是指研究昆虫集体行为的学科。

虫群行为是昆虫生物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利用虚拟现实、三维打印等技术开展虫群智能研究。

例如,科学家通过模拟模型模拟蚂蚁之间的集体行为,更好地了解蚂蚁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昆虫集体行为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好的集体智能系统。

四、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是利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学科中的一种。

在昆虫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可以用于分析昆虫基因组中不同表达的蛋白质,并研究其生态功能和生理特性。

这样,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昆虫的生态平衡和适应能力。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昆虫学研究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基因编辑技术、生态环境研究、虫群智能研究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等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生态和特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蜜蜂的生命周期

蜜蜂的生命周期

蜜蜂的生命周期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其生命周期经历了一系列阶段,包括蛹期、幼虫期和成虫期。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蜜蜂的生命周期。

1. 蛋期(Egg Stage)蜜蜂的生命周期从雌蜂的产卵开始。

一般情况下,女王蜂会从精子库中取出精子,然后将其与卵细胞结合,进行受精。

这些受精卵被慢慢地放置在巢穴的蜂巢中,在蛋床上进行孵化。

蜜蜂的蛋期通常持续3到4天。

2. 幼虫期(Larva Stage)从孵化出的蜜蜂卵中孵化出幼虫。

在这个阶段,幼虫需要依靠蜜蜂工蜂为其提供食物。

幼虫被称为“幼体虫”,它们不断地生长,并且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些阶段被称为“龄期”。

在幼虫期,蜜蜂的食物主要包括蜜和花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可以满足幼虫的成长需求。

在幼虫期的最后一阶段,幼虫会将自己包裹在一个严密的茧中,这个茧被称为“蜂窝”。

3. 蛹期(Pupa Stage)在进入蛹期之后,蜜蜂的身体逐渐变形,细胞重组并形成新的器官和组织。

这个阶段通常是蜜蜂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发育阶段,持续9到10天。

蜜蜂在蛹期中不再摄取食物,而是专注于使自己适应新生活的身体变化。

在蛹期的结束阶段,蜜蜂的外壳变硬,并且颜色逐渐变为成熟个体的颜色。

一旦蜜蜂完全发育成熟,就会从蛹中爬出来,成为一只完整的蜜蜂。

4. 成虫期(Adult Stage)在成虫期,蜜蜂将开始执行社会分工,不同蜜蜂承担不同的角色。

其中女王蜂负责繁殖,工蜂负责筑巢、采食,雄蜂负责配种。

女王蜂担负着产卵的任务,她的寿命可以长达几年之久。

而工蜂和雄蜂的寿命相对较短,通常只有几个星期。

工蜂在生命周期的前段时间主要从事巢穴的建设和维护,并负责采集花粉和蜜。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蜂的任务会逐渐转变为在巢穴外进行觅食和防卫。

对于雄蜂来说,它们的唯一任务就是进行交配,一旦完成交配后,它们的使命也就结束了。

总结:蜜蜂的生命周期经历了蛋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

其中女王蜂负责繁殖,工蜂负责筑巢、采食,雄蜂负责配种。

昆虫行为学研究新进展

昆虫行为学研究新进展

昆虫行为学研究新进展概述:昆虫行为学是一门研究昆虫行为的学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昆虫行为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一些新的重要发现。

一、研究方法1.实地观察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实地观察。

研究人员会亲自前往昆虫的栖息地,通过直接观察昆虫的行为来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方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取真实、直接的观察数据,但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有一些昆虫的生活环境较为复杂,不易观察。

2.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是昆虫行为学的常用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将昆虫置于受控制的环境中,通过调整条件来观察昆虫的行为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集中研究某种特定行为。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观察昆虫对于特定化学物质的反应,或者研究昆虫的觅食行为等。

二、研究领域1.社会行为昆虫的社会行为一直是昆虫行为学的研究重点。

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有复杂的社会组织和协作行为,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它们的群体行为和通讯方式,揭示了昆虫群体的组织结构和分工合作的原理。

最近的研究进展表明,昆虫的社会行为除了遵循固定的规则外,还受到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2.周期行为昆虫的周期行为是许多昆虫行为学家关注的一个领域。

周期行为是指昆虫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出现的行为,例如迁飞、季节交配等。

研究人员利用定位系统和数据记录器等技术手段,对昆虫的周期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揭示昆虫如何通过内部节律和外部环境因素来调节行为。

3.个体行为除了群体行为和周期行为外,昆虫的个体行为也是昆虫行为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个体行为包括觅食、逃避捕食者、繁殖等行为。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可以了解昆虫的行为策略和行为适应性。

例如,有研究表明,一些蝴蝶在觅食时会选择特定的植物,以获取更多的营养和避免捕食者的袭击。

三、新的研究进展1.基因调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昆虫行为学的研究也逐渐融入了基因调控的视角。

研究人员通过对昆虫的基因进行定位和表达分析,揭示了一些与昆虫行为相关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在行为调控中的作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料、 粪 便污 染 。 同时 由于 我 国蜂产 品价格 不 断上 涨 , 林
下经济的保护与发展” 专项 , 该项 目主要就我国农林复 合经济 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 并 就我 国林 业发 展保 护及 农业 与林 业 发展 相 结合 ,着 力 发展复合经营展开探讨与研究 ,以期达到林业保护与
调 生 态与 经济 关 系 、 协调 国家与农 民利 益 的发展 方 向。
此应积极鼓励我国林 区发展林蜂复合经济。 蜂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受李文华院士 的邀请参 编 本 书 的林 昆 部 分 , 就林 蜂 复 合 经 济 的现 状 、 模式 、 效 益及经营建议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为 国家林业局及 相关行政决策部 门提供了发展林蜂复合经济 的理论依 据, 将为本 行业 的多样 性 、 可持 续性发 展 贡献力量 。
中 国林 学 会 、中 国科学 院地 理 科学 与 资 源研究 所 李 文华 院士承 担 国家林 业局 项 目 “ 农林 复合 经 营 与林
我 国林 昆复合经济中的主体是林蜂 复合经济 , 林 蜂 复合 经济 发展 广泛 。南 方地 区的荔 枝林 、 龙 眼林 、 丘
陵地区林区的蜜粉源林 木植被丰富多样 ,可 以充分开 展林 间放蜂 等经 营活 动 。北方 地 区 的洋槐 林 、 椴 树林 、 平原地区果园等蜜粉源及授粉经营空间巨大 ,可以大 力推广林 间放蜂授粉等复合经济活动。与其他农林复 合 经 济相 比, 林 蜂复 合经 济具 有更 多 的优 势 : 林 蜂复 合 经 济 与林植 相 比不争 水 肥光 照 ,与林 畜 相 比不 产生 饲
u n r a v e l s me c h a n i s m u n d e r l i n g t h e e mb r y o g e n e s i s o f t h e
蜂是双倍体 , 但其胚胎发育模式基本相同 , 然而雄蜂的 胚 胎 器 官形 成 较 工 蜂 早 并 一 直持 续 整 个 胚 胎 发 育 过 程, 由于雄蜂个体较大, 其器官的形成需要较多的生物 材料 来 构建 , 因此 , 器官 形 成较 工 蜂早 且 持 续 时 间长 。 同时雄蜂和工蜂形成适合各 自生物学需求的胚胎发育
农 林 协 同发 展 的经营模 式 。当前 , 我 国林业改 革 发展进
蜂复合经济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 ,对农林复合经
济的发展更具有吸引力 ,同时林蜂复合经济 的生态价 值 也远 远 高于 其他农 林 复合 经济 ( 林果、 林茶 、 林渔 、 林
药、 林菌等 ) , 林 蜂 复合 经 济相 互 促 进 , 不 产 生 竞争 , 因
机制 , 如 雄蜂 的 细胞骨 架 系统 、 抗 氧 化 系统功 能 的加强
h o n e y b e e d r o n e a n d i t s d i v e r g e n c e w i t h t h e w o r k e r( a p /  ̄ 脚Z Z l a ' l i n g u s t i c a ) ”发表在近期 的蛋 白质组学研究 的 重 要学 术 期 刊上 ( J o u r n a l o f P r o t e o m e R e s e a r c h ) 。这 也 是该 团队在本 期刊 发表 的第 1 1 篇研 究成果 。
入了转型升级的新 的战略机遇期。时代发展对林业提
出 了新要 求 , 在继 续发 挥 生 态功 能 、 实 现绿 色 增 长 的 同 时, 还要在 改善 民生 、 发展 绿色 经济方 面做 出新 贡献 。 而 发展“ 林下 经济 ” 成 为 当下林 业发 展 的新 亮点 。发展 林 下经 济是 有利 于拓 宽林 业 经济 领域 、促 进农 民增 收致 富 的生 态型 “ 绿色” 产业 , 更是 协 调 长期 与 短期 矛 盾 、 协
中国农 业科 学院 蜜蜂研 究所 , 1 0 0 0 9 3 刘 之光
本 专项 将 以上 述 问题 为 研究 方 向 ,本著 作是 此 项 目的 主要 成果 之一 ,将 为 国家林 业 局及 行政 决策 部 门提供
专业的技术辅助及理论依据。
蜜蜂胚胎 发育机理研 究又获得新 进展
中国农科院蜜蜂所 “ 蜜蜂蛋 白质组学创新 团队” 继 去 年解 析工 蜂胚 胎 发 育分 子机 理 在 Mo l e c u l a r &C e l l u — l a r P r o t e o m i c s 发表后,今年在雄蜂胚胎发育机理方面 又 取 得 新 的 研 究 进 展 ,研 究 结 果 “ P r o t e o m e a n a l y s i s
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研 究还 建立 了蜜 蜂胚 胎 R N A干涉 的方 法 , 初 步结 果表明, 在胚胎发育的前 4 8 小时对基因进行沉默 的效 果 较好 。
中国农 业科 学 院蜜蜂 研 究所 , 1 0 0 0 9 3 李 建科
胚胎期是蜜蜂器官形成 的关键时期 ,在胚胎期对 蜜蜂 进行 基 因改造 将对 蜜蜂 产生 永久 的影 响 ,因此 对 蜜蜂分子遗传学具有重要意义 。 尽管雄蜂是单倍体 , 工
新 闻导 读
中 国蜂业
A P I C U Ⅲ R E 0 F C H I N A
2 0 1 5年 1 0月 第 6 6卷
蜂 资源 与遗传 育种研究室 参编国家林业局农林复合经营著作
蜂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受邀参加 由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主编的 “ 农林 复合 与林下经济的发展与模式”著作 ,负责完成本著作 的 “ 林蜂复合经济”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