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点和线

合集下载

透视学三点透视解释

透视学三点透视解释

透视学三点透视解释透视学三点透视解释:所谓三点透视就是物体有三个消失的地方,分别在眼睛、手和脑子里。

要注意的是,从各种透视图中找出来的消失点和实际消失点不完全相同。

要弄清楚消失点问题,还得知道点的位置。

通常我们把物体上两个面交线(即二点透视的消失线)称为“消失点”。

当消失点都画在某一边或某一角上,这个透视就叫作“平行透视”。

三点透视又分为三类: 1、消失于无限远处的透视——离开人眼无限远的距离仍然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存在。

例如地平线就是这样一条线,它虽然很长但由于离开了人的眼睛而感觉不到了,只有当把目光投向大海,才能真正看到它的存在。

在海平面以下,人眼是看不见物体的。

2、消失于无限近处的透视——离开人眼无限近的距离仍然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存在。

例如观察一枚硬币,人眼是看不见硬币的。

一般在画透视图时,都采用平行透视,但有些作品为了更好地表现形象,强调空间感,还是经常使用其他的透视形式,如成角透视,圆形透视,倾斜透视等。

画好透视图的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要确定立体的主体及其基本比例。

(2)要了解画透视的目的是什么,如是表现近大远小的效果,还是表现景物纵深远近关系,还是仅供临摹参考等。

(3)其次是确定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形状。

(4)第三步是定出中心线。

(5)最后要合理安排透视的次序。

1、用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假想线画一个圆,再把这个圆当作物体,然后用直尺将圆的四周封闭,形成一个圆柱体。

(2)看一个矩形放在哪里,就用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假想线把矩形框起来,然后再去观察这个矩形。

2、如图是一张屋内平面图,从屋顶、地面与窗户上看到的窗外景物图。

(1)先看一看:看得到屋顶吗?看得到地面吗?看得到窗户吗?(2)先在地面上选一点作为a点,看一看是否平行于地面。

(因为当墙角成为30°的锐角时,它就会变成一条直线,此时便没有可看的地面)(3)移动a点,重新确定b点,移动c点,并将透视线沿着窗台的方向延伸。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看不见的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看不见的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看不见的线》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看不见的线》这本绘本的故事情节。

2.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对故事中人物情感的理解。

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活动创设的情境,主动融入其中,参与谈论。

二、教学准备1.绘本《看不见的线》一本,讲道具。

2.课堂布置要求安排椅子,地上也要铺设座垫,方便学生组成圆形座位。

3.预先备好为学生递茶的小盘子及茶杯。

4.确定主持人,确保课堂行文顺畅。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以《看不见的线》这本绘本为教材,通过采取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故事情节展开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故事的情感气息,体会情感传递的奥妙。

2.教学方法(1)互动讲述首先,老师可以用一周回顾的形式来开始故事的讲述和回顾。

然后老师以记叙文式的形式来梳理绘本内容,介绍故事的背景,引导孩子们进入情节。

(2)亲身体验学生们坐成圆圈,两旁摆好茶具和小点心以方便学生在听故事途中需要饮水解口,教师开始朗读《看不见的线》故事。

让孩子们用心感受着情境,把自己融入他们所听到的故事中。

(3)叙述讨论老师在讲完故事之后,引导孩子们依次叙述绘本的故事情节。

按照当时故事的逻辑关系,可以重点呈现一些故事情节。

当孩子们逐渐进入情境后,老师适时地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引导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一个积极融入的环境。

(4)个别任务让孩子们个别表述,根据故事中的背景、情绪传递和角色人设,完成创造性的思维回答。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深入理解故事的情感和情节,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听说能力。

在教学当中要重点体现语言和情感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并强调情境中语言情感之间的有机联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从中理解情感传递,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准确传达自己的表达语言。

五、教学总结通过对绘本《看不见的线》的讲述和讨论活动,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了故事情节,并对其内涵等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同时还提高了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海洋边界:看不见的界线

海洋边界:看不见的界线

海洋边界:看不见的界线作者:周南来源:《初中生(二年级)》2007年第08期训练设计周南与各国的空中边界一样,海洋边界也是无形的。

因此,在这些特殊的区域,会实行特殊的划界方法和手段。

虽然在海洋上或空气中,我们不能像陆地边界那样树立界桩、界标等明显的标志,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某一片海域或某一片天空与陆地的特殊联系,以陆地上的一些点作为参照物来确定海洋边界,这种方法在国际法上被称为“以陆定海”的原则。

如何寻找与某一片海洋相关的陆地参照物,海洋法中规定了基线的制度。

基线又叫领海基线,是一国计算其领海宽度的起算线,分为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两种。

海岸平缓的国家多采用正常基线(即各国的海水低潮线),而海岸曲折的国家通常选择直线基线,也有一些国家综合两种基线混合使用。

选择哪种基线的权力属各沿海国,我国根据本国海岸及邻近岛屿的特点选择了直线基线。

在海洋划界实践中,选择基点是确定直线基线的第一步。

基点一般都分布在海岸的最外缘或毗邻的岛屿上。

当确定了合适的基点后,将这些基点相连就构成了沿海国确定领海的起算线——直线基线。

严格地说,直线基线是一条由若干个直线构成的围绕沿海国海岸的折线,由这条折线依次向外平行推展,则可以准确确定出国家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海域的界线。

国际法上并没有规定国家应当如何确立基点,如何连接基线,这些都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的事情。

但是,为了防止有些国家无理扩大自己的领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七条规定:“直线基线的划定不应在任何明显的程度上偏离海岸的一般方向。

”选择基点和连接基线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确定各海域的归属。

基线本身并不是一国的边界,而是一条测算各国海洋边界的参照线和起算线。

一般地,直线基线向外12海里的海域是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的海域是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基线向外200海里之外的海域则是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

因此,对于一个拥有12海里领海的国家而言,其海上边界线实际上是那条与基线平行的距海岸12海里的领海外部界线。

生理盲点

生理盲点

生理盲点(Physiologic Blind Sport)与无光感细胞的视乳头对应,在视野注视点颞侧10度~15度有一看不见区,称为生理盲点。

生理盲点在视岛上表现为一垂直深洞。

管状视野或中央视岛(Tubular Vision or Central Island)视野极度向心性缩小,仅残存中心5度~10度范围的视野。

扇形或楔形缺损(Wedge-Shaped Depression)视野缺损的边界大致沿视野图的两个径线走行,缺损区呈扇形,尖端指向生理盲点,主要见于颞侧视野缺损。

象限性缺损(Quadrantanopia)也称象限性偏盲,缺损两个边界分别为一垂直径线和一水平径线,即缺损范围占据视野的一个象限。

偏盲(Hemianopia)视野缺损以或垂直径线为界者为偏盲。

偏盲可分为垂直性偏盲(缺损以垂直径线为界,多见于视交叉及视交叉以后视路损害),水平性偏盲(缺损以水平径线为界,也称为“半盲”,见于神经前纤维束性视野缺损),同侧性偏盲(双眼右侧或双样左侧),异侧性偏盲(双颞侧或双鼻侧)。

黄斑回避(Macular Sparing)主要见于垂直性偏盲,盲侧和可见侧之间的分界线在通过注视点时,避开注视区,在中央保留一5度左右视野。

黄斑回避的存在提示损害位于视放线。

暗点(Scotoma)指视野内的异常视觉减退区或视觉消失区,即该区域与四周相邻区域比较,光敏感度下降。

除了生理盲点和血管暗点以外,视野中所有暗点都属异常。

中心暗点(Central Scotoma)覆盖注视点的暗点。

伴有视力减退。

表明病变累及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或视神经的黄斑纤维束。

盲中心暗点(Centrocecal Scotoma)覆盖生理盲点的中心暗点,提示视盘黄斑纤维束损害。

旁中心暗点(Paracentral Scotoma)一般指中心5度以外,25度以内的暗点,多见于弓形视网膜神经纤维束损害。

弓形暗点(Arcuate Scotoma ,Bjerrum Scotoma)指围绕注视点上方或下方的弧形暗点。

3.5 人眼看不见的光《课堂笔记》苏科版(解析版)

3.5 人眼看不见的光《课堂笔记》苏科版(解析版)

第3章第5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模块一:学列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模块二:梳理基础知识明晰识记要点————————
■知识点一:红外线
1.定义:
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肉眼不可见。

2.特点:
(1)比较显著的热效应。

(2)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3.应用:
红外线夜视仪、遥感卫星利用红外线对地球进行遥感拍照、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医疗等。

■知识点二:紫外线
1.定义:
我们把紫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紫外线,肉眼不可见。

2.特点:
(1)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对生物有强大的杀伤力。

3.应用:
紫外线验钞机、紫外线消毒柜、紫外线灭菌等。

■知识点三:紫外线与环境保护
1.紫外线与人:
(1)有益方面: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2)危害: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则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癌变。

2.臭氧层与紫外线:
(1)在距离地面10-50 km 的平流层内,存在着一种有轻微腥臭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带,科学家称之为臭氧层。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强烈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2)如果臭氧层的浓度越来越稀,甚至形成了臭氧层空洞,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所以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课件:人眼看不见的光(共15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课件:人眼看不见的光(共15张PPT)
人眼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的发现
红光外侧存在能使物体发热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最早发现了红外线
红外线的特点Biblioteka 1、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
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红外线的应用
对着墙按键能够控制电器吗? 遥控器前隔着物体能控制电器吗?
紫外线的发现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有一次把含有氯化银的照相 底片放到可见光光谱的紫光外侧,发现底片被 感光,他反复探究,终于发现这里有一种不可 见的光----紫外线
紫外线的性质 1、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消毒杀菌
紫外线的防护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有对人体 有害,它能引起白内障,导致 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癌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光人们都能看到 B.紫外线是紫色的
D
C.不可见光只有红外线和紫外线两种
D.光实际上是一种电磁波
想一想
3.市面上出售的小型晶体管激光器,发出的光是红 色的,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红外线”,你认为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4.人们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把衣、被放到太阳下晒一晒, 这样有利于健康,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说说这 样做的道理。
想一想
5.验钞机发出的光是淡蓝色的,所以有同学认 为紫外线是淡蓝色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紫外线是人眼看不到的。 发出紫外线的同时也发
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
紫外线的防护 紫外线指数
紫外线的防护
臭氧层
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 免受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南极顶端的臭氧空洞

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1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2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

看不见的战线:秘密斗争的特点与地位

看不见的战线:秘密斗争的特点与地位
组织纪律 。
化的感化工作 , 动之 以情 , 晓之以
8 4

第一 , 以合 法斗 争掩 护秘密 斗争 。凡适合 群 众迫切 要求 、 提 击。 事后应 向组织做 出情况说 明 , 杞夫 乘火 车赶赴 上海 , 随后钱 壮
研 究下一步 工作计划 。 第五 , 严 守 党 的秘密 。地下 党员对 自己从 事 的工作 内容 、 单 位, 都不能告诉 自己的朋友 、 父母 和 妻 儿 。尤 其 是 打 入 敌人 内部 的秘 密工作者 , 要背上 “ 特务 、 汉
超 出人们 的想 象。因此 , 它有许 多不 同于公开斗争的特点 。 从事潜伏任务的长期性。秘
受 国 民党 反动 宣传 , 对 共产 党不
很 了解 。这 样 , 就 需要做 大量 工 作, 启发他们 的觉悟 , 把他们 团结 在 党 的周 围。为此 , 必 须执行 长 期 埋伏 、 隐蔽 精干 、 积 蓄力 量 、 以 待 时机 的正确方针 。
d j I } 宵. 文 史 长 廊
看不见 的战线 : 秘密斗争 的特 点与地位
黄 兆康 张春 坦
秘密 斗 争( 工作 ) , 又 称 隐 蔽 斗争 、 地下 斗争 、 第 二条 战线 , 是
我党在特殊环境 和特殊条件 下进
理。 他们要脱离 国民党反动营垒 , 站 到人 民一边 , 需要经 过非 常痛 苦 的思想斗争和生死抉择 。在这
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在周恩来
地位 的人去做 , 利用公开刊物 、 报 纸、 集会 , 利 用敌人 的某些法律规 定批评 时政 , 增 强不满情 绪 ; 将 党 的宣传 言论 、 解放区胜利消息 , 经
件轻 而易举 的事 , 必 须经 过长
期 的艰苦努力 。秘密工作对象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