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2. 详细内容:(1) 了解光的传播范围,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作用和应用。
(3) 了解人类对光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性、作用和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
3. 学生能够理解人类对光的研究历程,培养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作用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特性,作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红外线加热器、紫外线灯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作用和特性。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光的传播范围,引出红外线和紫外线。
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作用和应用。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人类对光的研究历程,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例如: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1. 红外线概念:……特性:……作用:……应用:……2. 紫外线概念:……特性:……作用:……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
(2) 列举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描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
2. 作业答案:(1) 红外线是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光,紫外线是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光。
(2) 红外线的应用有热谱仪、电视遥控器等;紫外线的应用有验钞机、消毒灯等。
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为目的。
这次的教学内容是《人眼看不见的光》,我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人类视力所不能感知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激发他们对物理世界的探索欲望。
一、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是让孩子们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知道它们是人类视力所不能感知的;二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一些基本性质;三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器材,如红外线灯、紫外线灯、温度计等,还有孩子们动手操作的工具,如放大镜、色卡等。
四、活动过程我设计了五个活动环节: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讲解,让孩子们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人类视力不能感知这些光。
2. 实验观察:让孩子们用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照射不同的物体,观察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
3.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红外线和紫外线照射下的物体,自己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
4. 知识拓展: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红外线的热效应,紫外线的消毒作用等。
五、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一些基本性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次教学的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我还会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如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物理世界的探索欲望。
通过这次教学,我希望孩子们能了解到红外线和紫外线是人类视力所不能感知的,但它们却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新版)苏科版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新版)苏科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们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认识颜色》,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设计意图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游戏和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颜色。
我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方式,深入了解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让孩子们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基本颜色,并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卡片、彩色笔、颜料盘、水、画纸、画笔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画纸、一支画笔、一杯水、一盒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小兔子找颜色》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初步认识各种颜色。
2. 观察:让孩子们观察彩色卡片,引导他们发现不同颜色的特点。
3. 操作:让孩子们用水和彩色笔在画纸上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颜色变化。
4. 表达:让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基本颜色,并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次活动,发现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和表达,对颜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颜色混合实验中,对颜色的变化把握不够准确,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基本知识,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特性,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我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第一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产生、传播、特性等。
第二步: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效果,如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第三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用红外线灯照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的荧光情况。
第四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讨论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第五步:让学生填写调查表,记录他们的观察和讨论结果。
在活动重难点中,我要特别关注那些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在生活中对这两种光的保护不够到位的学生。
我将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我会思考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的参与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保护,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新版)苏科版

人眼看不见的光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则()A.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大B.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D.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答案】B【解析】A.物体在甲中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在乙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因此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故A错误;B.物体在甲中下沉,ρ甲<ρ物,在乙中漂浮,ρ乙>ρ物,则ρ乙>ρ甲,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由p=ρgh可知,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故B正确;C.若向甲杯中缓慢加盐,则甲的密度增大,当甲的密度等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悬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当甲的密度大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漂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不是一直增大,故C错误;D.在乙杯中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盐水的密度不断减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多,当盐水密度等于物体密度时,物体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仍等于物体重力;当盐水密度小于物体密度时,物体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物体沉入水底后,盐水密度继续减小,物体排开盐水的重力继续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也继续减小.故物体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D错误.2.如图,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所受的压强是200PaB .b 所受的压强是200PaC .a 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1:4D .b 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4:5【答案】D【解析】A. 如图a 点的深度为2cm ,所受的压强是:331.010kg/m 10N/kg 0.02m 200Pa a p gh ρ==⨯⨯⨯=,故A 正确;B. b 点深度为10cm 2cm=8cm=0.08m -,所受的压强是:331.010kg/m 10N/kg 0.08m 800Pa b p gh ρ==⨯⨯⨯=C. 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为:331.010kg/m 10N/kg 0.1m 1000Pa p gh ρ==⨯⨯⨯=底,a 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200Pa 1==1000Pa 5a p p 底,故C 错误; D.b 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800Pa 4==1000Pa 5b p p 底,故D 正确; 故选AD .【点睛】关键是正确理解深度,液体压强中的深度指从液面到液体中某点的竖直高度,千万不可从底部往上计算.3.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吹奏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B .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形容的是响度D .无人机飞行表演时是通过超声波进行控制的【答案】A【解析】A .吹奏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改变了笛子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B.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形容的是音调,故C错误;D.无人机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属于无线电通信,所以此无人机飞行时是通过电磁波控制的.故D错误.4.如图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D.镜中的像将远离你【答案】B【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你走向平面镜时,进入眼睛的反射光线夹角变大,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故B正确;C.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始终垂直,故C错误;D.当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也将靠近你,故D错误;【点睛】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征的掌握,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5.如图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通电前,A、B两个U型管的液面相平,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A.I1=l2,A管中的液面较低B .I 1>I 2,A 管中的液面较高C .I 1=l 2,A 管中的液面较高D .I 1<I 2,A 管中的液面较低【答案】B【解析】ACD 、由图可知,右侧两电阻丝并联后与左侧电阻丝串联,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I 1>I 2,故A 、C 、D 错误;B 、由2Q I Rt 可知,通电时间相同时,I 1>I 2,R 1=R 2=5Ω,所以左侧容器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左侧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较大,则A 管中的液面较高,故正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了解他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教学难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了解他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太阳光是不是最单纯的?它是由哪些颜色的光复合而成?2、光具有的能量叫什么?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光能的存在,试举例。
光能能转化为哪些能量?二、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呢?三、新课:1、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点拨】师:同学们能不能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
【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眼只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叫不可见光。
刚才在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特点: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太阳的热主要就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红外线的应用:学生阅读书61—62页在结合平常自己的了解总结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4)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
2、紫外线【想一想】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做一做】将一张带有荧光防伪标志的人民币慢慢从红光外侧向紫光外侧移动。
【交流】人民币移动到紫光外侧时荧光显现,这说明紫光外侧也存在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光和色彩总是充满神奇和魔力。
当他们看到太阳光穿过云层,彩虹横跨天际,或是夜晚繁星点点,他们的眼睛就像是被施了魔法,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希望通过这次《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不仅看到生活中可见的光,更要引导他们探秘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光。
一、设计意图我设计这节课的方式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到人眼看不见的光,如红外线和紫外线。
课程思路是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孩子们在探究中体验科学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活动的目的是让小朋友们了解光的多样性,以及看不见的光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可见光和看不见的光;2. 能通过实验观察到红外线和紫外线;3. 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4. 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红外线热像仪、紫外线灯、荧光棒、黑板、粉笔;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套件(包括透明胶带、色纸、铅笔、小镜子)、记录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将手放在阳光下,观察手的影子,让孩子们认识到光的存在。
然后提问:“光只有红色、黄色、蓝色这些颜色吗?光的世界只有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吗?”2. 探索可见光:孩子们用眼睛观察教室内的各种光源,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
3. 发现看不见的光:孩子们使用红外线热像仪观察教室内的不同物体,了解红外线的热效应。
然后,用紫外线灯照射荧光棒和色纸,让孩子们看到紫外线的存在。
4. 实验与记录:孩子们按照实验套件进行实验,用透明胶带将色纸和小镜子固定在一起,观察不同颜色的光在镜子上的反射。
同时,记录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3.2人眼看不见的光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三、德育目标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教学难点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教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教学用具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课时安排0.5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生]白光是复色光.[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二、新课教学(一)红外线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生甲]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生乙]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生丙]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生丁]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生戊]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 Hz~5×1014 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板书]一、红外线1.特性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2.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红外线遥感.③红外线遥控.(二)紫外线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 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生甲]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生乙]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生丙]紫外线能杀菌.[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生甲]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生乙]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生丙]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生丁]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 Hz~5×1016 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板书]二、紫外线1.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2.应用①医用消毒.②防伪措施.③生理作用.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课本P53①②③.3.复习本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 佛 中 学 活 页 教 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课 型 班 级 课 题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他们的性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初尝试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
教学重点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教学难点 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危害。
集体备课 个人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除了七色光外,有无其它光存在呢?
二、预习设计、成果展示
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
2、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
3、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
4、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5、紫外线有哪些应用?
三、小组合作、师生探究
1、 师生共同探究:
猜想:
2、 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
3、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外上读出示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4、将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5、概念:
(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
(3)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物体
发热,具有热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
红光 紫光 红光外侧 紫光外侧 温度(0C )
6、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探测器
(2)红外线照相机
(3)红外夜视仪
7、紫外线
(1)紫外线: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光?在紫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
光。
(2)紫外线的应用:
①用紫外灯灭菌
②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光的原理制成的。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它能引发白内
障,导致皮肤过早老,甚至发生癌变,电焊工人在焊按时戴上防护罩以防紫外
线伤害。
四、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五、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1、____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____光。
2、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4、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根
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
5、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紫外线指数”,各种防紫外线用品上标明的防晒指数,它的
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六、教后反思、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