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基础知识(七)走势中枢
市场学生对走势中枢的解析

市场学生对走势中枢的解析(2006-12-18 15:27:52)-----此为缠师回复以下为市场学生本人博客中原创内容的摘录:有朋友在我的博客中问,我也不藏拙,希望能够对有类似问题的朋友有所借鉴,欢迎拍砖:新浪网友:对于中枢我总是搞不懂,对缠论的学习也总是跨不过这个坎,比如对于上图,为什么中枢不是从0.499到11月8日为A,后面的下为B,其后的上为C呢?(2008-09-15 21:44:58)博主(市场学生)回复:简单地说,中枢代表对目前趋势的一种反抗,是多空双方争斗的过程。
如从0.499开始是向上,那么至11月8日上涨受到空方打压回落,这是中枢形成的开始,回落后多方向上发力,到目前是一个正常的上涨回调过程。
而空方再次发力,攻破11月8日多方受阻的位置,并且向下深入,11月28日所深入到多方的位置,与11月8日多方位置之间重叠的空间,就是多空双方势均力敌的区域,再往下是多方的地盘上面只是我根据缠师的内容自己理解的,其实简单地解决方法就是,缠师也说过不要问中枢的意义,你记住向上涨时,其中枢必须是下上下三段,而向下跌时,其中枢必须是上下上三段就可以了。
(补充一句,横盘时,如一分钟图中九条顺序相连的次级别走势组成五分钟中枢时就不论方向,54课涉及到这个问题)(2008-09-15 22:26:23)[本帖最后由市场学生于 2008-9-16 19:47 编辑]分析K线图容易产生混淆的原因严格按照缠师标准理论来说,对已有的一个K线图表如一分钟K 线图的分析顺序是,分型---笔-----线段----本级别走势的中枢(一分钟走势中枢)。
要理解这一点至少要读完前70课。
注意目前之所以大家有各种分歧,是因为没有注意到缠师讲课的顺序特点。
缠师为了让大家能够接受其理论,一开始是用不严格的、接近大家平常思维的方式来讲解缠论的,但总的原则还是讲的。
如在十几课时讲解中枢方面内容,仅使用线段、中枢二个层次,并不涉及到笔及确定笔的分型,如果上来就涉及到笔,那么太复杂了,根本无人能理解。
缠论实战干货-如何确定走势和中枢的级别

缠论实战干货-如何确定走势和中枢的级别今天的札记建议都要看一下的,这节课很重要。
看到昨天很多人的留言都在问级别,今天就来说说在实战中如何确定走势和中枢的级别。
如果每个走势都非常标准,那就不存在级别不好确定的问题,但由于有扩展、扩张、小转大、同级别、非同级别等等头大的问题,使得级别的确定成为了一个难题。
下面就说几个常见的情况该如何确定级别:1. 扩张:由扩张的定义可以知道,扩张是因为两个中枢的波动区间产生了重合,只要产生扩张,中枢级别就升级,中枢区间为两个中枢的波动区间重合的部分,举个例子,世纪星源(000005):从4月12日下来走了一个某级别的趋势,这个某级别可以不用叫什么几分钟级别,完全可以定义为N1级别,到5月23日时,盘中最高价突然触摸到了5.54,而第一个中枢的低点,也就是4月27日那天的低点5.52,这样就产生了重合,因此级别升级,新的大级别中枢区间就是5.52-5.54.再来一个例子,华联控股(000036):和世纪星源类似,白色框就是新的大级别的中枢。
扩张不算难,其前提就是首先要确定好扩张之前的级别,扩张发生时,只需将级别放大一级即可。
2. 扩展:扩展是由于原来级别的中枢一直延伸出了9段,使得级别升级,这个定义简单,难的是有时中枢内部非常复杂,并不知道是不是延伸了9段。
有个小技巧可以帮助来判断,那就是利用时间周期,假设原中枢是N1级别,那么就先看这个N1级别的中枢有多少根K线,如果扩展的中枢K线大于三倍N1的K线数量,则即可看作中枢扩展。
例如泛海控股(000046)从2016年8月18日开始下跌,第一波到2016年9月12日,之后到9月30日构筑第一个中枢,该中枢共13根K线,然后后面一直围绕该中枢震荡,直到2016年12月1日为止,一共53根K线,那么这里就可以看作中枢已经升级。
3. 不同级别走势混杂:这个是最容易搞晕的地方,直接用案例来讲比较直观:这是大盘从3016点起来的走势,红色的是一分钟级别的走势,黄色的是5分钟级别的走势,这不是随口说的,都是从1分钟的线段递归出来的,大家可以到1分钟图中去检验。
技术分析之缠论形态学(5)——走势中枢

技术分析之缠论形态学(5)——走势中枢前面的文章介绍了笔和线段的概念,这些基本的内容都是为了将价格形态进行划分,以比较醒目直观的方式将目前的价格走势呈现出来。
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将会引导大家区别和判断相应的走势,以为决策作依据。
本文要介绍的内容是缠论的绝对核心内容之一——走势中枢,希望大家能够准确理解。
1 走势中枢走势中枢:在某级别的走势类型里,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中枢”。
中枢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上升趋势中的回调引起的中枢走势,另一种是由下跌趋势的反弹引起的调整趋势。
如图1所示为上升趋势中的中枢,图2为下降趋势中的中枢。
在定义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内容:“连续三个”的表示,至少出现两次与大级别趋势方向相反的次级回调或反弹;“次级别”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几个次级别趋势构成了大级别的中枢走势;“重叠”指的是两个与大级别趋势方向相反的次级回调或反弹之间有价格重叠区域。
2 中枢定理缠论中关于中枢,给出了以下几个定理: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 走势中枢” 的必然是次级别或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试想一下:如果连接两个中枢的走势是本级别的,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都至少需要一个本级别的中枢来构成,那么这个如果与前提是矛盾的。
另外还需要知道的是:连接的级别越低,说明未来潜力越大。
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 走势中枢” 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或以下的。
这个和定理一的证明相似,不再赘述。
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 走势中枢” 的终结,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 走势中枢” 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走势中枢” 内。
如果回到中枢内部,说明,走势中枢还没有结束,反而称为扩展或新生(后面会说到)等。
3 中枢的延伸、新生和扩展在实际中,我们会发现,中枢并不会按照我们预想的一样,出中枢以后不是一路向上,而是再次回到中枢,这里需要提到的概念就是中枢的延伸、新生与扩展。
走势中枢的划定及当下的判断

图一是一网友发过来的图,假设图中的红色线都是本级别线段(以下各图都是如此),也就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
图一中可以看出,中枢b是不对的。
因为4-5是构成中枢a的次级别走势类型。
正确的划分见图二,条件是点7高于点2,否则6-7仍然是中枢a的震荡(或称中枢a的延续)。
这里强调几个注意事项:一、在一个走势中枢形成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离开了该走势中枢(图二的5-6),其后不返回该走势中枢(图二6-7),当下判断两点:1、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如图二的点7;2、可能形成新的走势中枢。
二、其后的次级别走势类型是否出现背离(图二的7-8)?若背离能否构成一卖?如果按缠论,只有形成新的走势中枢b,其后的走势类型出现背驰,才构成一卖,即图二中的点10或12。
但我认为,点7高于点2,那么5-6、6-7、7-8已构成类中枢,那么线段7-8和5-6就可以比较,如果出现背离,就应该理解为一卖(至少可以叫类一卖),这样对于操作更有指导意义,而不必拘泥于缠论。
三、虽然走势中枢a和b的波动区间有重合,如图二的点7低于点4(高于点2),但并没有扩张出现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
因为本级别的走势类型没有完成,既没有确定形成高一级别的线段。
四、假设点7高于点2且点9低于点2,此时分两种情况:1、点6低于点8,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走势中枢b,也不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如图三;其后能否形成新的走势中枢,要看点11以后的走势。
2、点6高于点8,构成走势中枢扩张,形成上一级别的走势中枢A,如图四,图中蓝色线为高一级别的线段和走势中枢,并假设高一级别线段0-1成立;综合三、四分析,我认为,形成新的走势中枢的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即使波及前一个走势中枢之内,或者仅是波动范围重合,也不必然扩张成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
五、图五,假设点1前面高一个级别的线段0-1存在,在5-9的低点9高于前面1-5的高点4的情况下,有两种理解:1、认为6-9构成高一级别线段,那么虽然走势中枢a和b的波动区间没有重叠部分,同样出现了高级别的走势中枢A。
股票的中枢你会找吗?它可是决定走势的关键点!

股票的中枢你会找吗?它可是决定走势的关键点!
Q:什么是走势中枢?
A:在缠论中,禅师李彪对于中枢是这样定义的: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来看一个图例:
可以发现,形成中枢的次级别走势(红、黄、蓝三段)与原本走势是反向的,图例是回调形成的中枢,而中枢区间的框定由中枢形成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红、蓝)的重叠部分确定。
当然,在实际走势中,对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例如炒股软件中的1分钟图,其中枢就不能用“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定义,而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
更通俗点说,中枢就好比城墙,在多头市场里,中枢要抵挡住空头的攻击,起到保护的作用,而在空头市场中,中枢又要起到拦截多头的作用。
在缠论中,中枢的新生会带来趋势,如果一个走势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中枢,且两个中枢的波动区间也没有任何重叠的话,就形成趋势,中枢依次向上则为上涨趋势,依次向下则为下跌趋势。
所以我们会说,缠论是决定走势的关键点。
中枢完全分类总结

中枢完全分类总结中枢是什么:简单的说中枢是多空双方较量后形成的。
在缠论中,中枢最准确的定义为:3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
次级别的走势类型为本级别线段,就是由3个线段重叠就可以构成最简单的中枢。
如图:中枢的作用:就是比较链接中枢的两个线段,发现背驰,从而找到多空双方的转折点,以此为基础构建我们自己的交易系统。
以图为例就是1-2线段与3-4线段比较。
中枢有两种:一种如上图所示单中枢,另一种就像下图,他们都是由单中枢强背驰后,单中枢升级成了中枢。
中枢共有三大类型,整个市场的中枢都是由这3大类型或3大类型的变种构成的。
单中枢:是最简单的中枢类型,由3根线段构成:2段同向线段和1段反向线段构成,中枢的范围就是反向线段的区间。
包含型:分辨标准为第一根反向线段为后一根反向线段包含。
中枢范围为第一根反向线段的区间。
作用:表示趋势与反趋势胶着的状态。
反转型:分辨标准为第一根反向线段的顶比后一根反向线段的顶高且第一根反向线段的底比后一根反向线段的底要高,简单说就是两根反向线段构成完美线段。
中枢范围为链接这两根反向线段的线段的区间。
作用:出现这种中枢表示反向趋势非常强奔走型:分辨标准为:在由向上段开始的中枢中,第一根反向线段的顶比后一根反向线段的顶要低,第一根反向线段的底比后一根反向线段的底要低。
向下段开始的中枢同理。
中枢范围是第一根反向线段和后一根反向线段重合的区间。
作用:出现这种中枢,表示走势的趋势非常强。
一般来说其后会跟着一个本级别的第三类买点。
其中包含型中枢和奔走型中枢是可以演化的,关键点就是后一根反向线段底,由向上段开始的走势中枢,如果后一根反向线段底的比第一根反向线段要高,则走势中枢为奔走型,如果后一根反向线段底的比第一根反向线段要低,则走势中枢为包含型。
由向下段开始的走势中枢同理。
中枢

中枢一,中枢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中枢定义中,有三个要点: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
对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其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不能用“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定义,而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 线重叠部分。
最后这段话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在高级别图上如何看到次级别中枢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一笔里有三根k线重叠,我们就可以认为那是次级别走势,但如果没有三根重叠,仅仅就是次级别一笔了。
这是一种划分方法,很多学长级别的人在用。
但是,考虑到老师的做法,还是从一分线段来确认1f次级别走势比较好。
二,中枢的方向1,从中枢本身定义来看,只要三段重叠,就是某级别中枢。
但是,仅仅有三段的中枢,是没有明确的方向的,后面,缠师把他定义为类中枢。
2,考虑到中枢的方向,一个标准中枢是由5段形成的(至少)即:回调形成的中枢是上下上下上,回升形成的中枢是下上下上下。
3,一个中枢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依次是GG-ZG-Z-ZD-DD三,中枢的产生及区间取值1,标准中枢--符合定义的由三段次级别走势重叠而产生。
2,由次级别9段盘整而产生。
3,由次级别中枢扩展而产生。
第一种情况无需多说,需要提到的是这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
如果是三段趋势,则中枢最稳定,其次允许盘整与盘整的分解。
第二种情况,每三段次级别高低点为一大段,三大段重叠形成高级别中枢。
中枢区间有两种画法,一种是三段区域,一种是三段重叠部分。
都是允许的,缠师在解盘时按三段重叠部分来确认区间。
第三种情况比较复杂。
一般中枢取值也按照第二种情况的做法,也就是每连续三段的区域为大段,三大段重叠部分为高级别中枢的区间。
尽管三段中枢与5段,7段中枢的分量是不一样的,但缠师这里一概认为是本级别中枢震荡,不升级。
四,中枢的死亡中枢的死亡只会有两种方式--1,出现三买或三买;2,震荡出9段以上。
关于第一种,其实牵扯到了第三类买卖点的问题。
盘整中枢和趋势的中枢

盘整中枢和趋势的中枢盘整中枢和趋势中枢是技术分析中经常提到的概念,它们用来描述股价在一段时间内的走势和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盘整中枢。
盘整中枢指的是股价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内运动,表现出来的是价格的横向运动。
盘整中枢的形成是由于市场参与者的买卖力量相对平衡,无法形成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趋势。
在盘整中枢的期间,股价会在一定的上下界限内震荡,如箱体或三角形等形状。
盘整中枢的特点是交易量相对较低,市场情绪相对冷静,没有形成明确的方向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趋势中枢。
趋势中枢是指股价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明显上涨或下跌趋势的区间范围。
趋势中枢的形成是由于市场参与者的买卖力量明显倾向于一方,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趋势。
趋势中枢可以分为上涨趋势中枢和下跌趋势中枢,分别对应股价的上升和下降。
趋势中枢的特点是交易量相对较高,市场情绪相对激动,形成了明确的方向性。
盘整中枢和趋势中枢在技术分析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股价的盘整和趋势,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的走势,并做出相关的投资决策。
对于盘整中枢,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股价在盘整中枢的上下界限处的反弹和回落情况来判断盘整的强度和方向。
如果股价在盘整中枢上方有明显的反弹,可能说明市场有上涨的动力,可以考虑逢低买入。
如果股价在盘整中枢下方有明显的回落,可能说明市场有下跌的风险,可以考虑逢高卖出。
对于趋势中枢,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股价在趋势中枢上下界限的突破情况来判断趋势的强度和可能的变化。
如果股价突破趋势中枢的上界限,可能说明市场有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可以考虑继续持有或加仓。
如果股价突破趋势中枢的下界限,可能说明市场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可以考虑减仓或止损。
需要注意的是,盘整中枢和趋势中枢并不是绝对存在的,而是根据投资者的观察和判断来确定的。
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在使用盘整中枢和趋势中枢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降低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七)走势中枢
001、基本概念
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
如图1是下-上-下型走势中枢;图2是上-下-上型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走势中枢”的终结,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走势中枢”内。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
n ,g
n
]与[ZD,ZG]有重叠。
换言之,
若有Zn,使得d
n >ZG或g
n
<ZD,则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或趋势及延续。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DD等价于下跌及其延续;后DD>前GG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
后ZG<前ZD且后GG≥前DD,或后ZD>前ZG且后DD≤前GG,则等价于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002、要点
走势中枢的形成无非两种,一种是回调形成的(下-上-下型走势中枢),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上-下-上型走势中枢)。
在走势中枢的形成与延伸,由与走势中枢形成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
例如,回升形成的走势中枢,由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
这些与走势中枢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称为Z走势段。
相应的高、低点分别记为g
n 、d
n
,定
义四个指标,GG=max(g
n ),G=min(g
n
),D=max(d
n
),DD=min(d
n
),n遍历走势中枢中所有Z
n。
再定义
ZG=min(g
1、g
2
),ZD=max(d
1
、d
2
),显然,[ZD,ZG]就是走势中枢的区间,如图③。
注意,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
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
n ,g
n
]与[ZD,ZG]有重叠(如图④)。
表现为盘整。
走势中枢的新生:即形成趋势(如图⑤)。
走势中枢的扩展:即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如图⑥)。
003、分析
1、“连接两相邻同级别走势中枢的一定是趋势吗?一定是次级别的趋势吗?”首先,这不必然是趋势,任何走势类型都可能,最极端的就是跳空缺口后形成新的“走势中枢”;其次,也
不一定是次级别的,只要是次级别以下,例如跳空缺口,就属于最低级别,如果图上是日线、周线,就不会是次级别了;最后,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缺口在分析中有比较强技术含义的理论依据所在。
2、“盘整的高低点是如何造成的?”无论离开与返回的走势类型是何种级别的,站在最低级别上看,例如把1分钟图当成最低级别,那么最后连接离开与返回走势类型连接处的最低级别图,只能有两种可能:第一,三根以上1分钟K线的来回重叠震荡后回头;第二,1分钟K线无三根以上K线重叠的V型走势。
对于第一种情况,这几根重叠K线最极端那根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对于第二种情况,这个V型尖顶那根K线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这也是为何真正的低点和高点总是盘中一闪而过的理论依据。
3、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
最用力的终结,就是:趋势+盘整。
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
4、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其后的走势有两种情况:其一、该走势中枢的延伸。
其二、产生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
而在趋势里,同级别的前后走势中枢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
因此,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
但围绕该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类型是趋势,而只是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这里,必须把两种情况严格区分。
其一、走势中枢以及其延伸。
这种情况下,所有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前后两个次级波动都必须至少有一个触及走势中枢的区间。
否则,就必然产生一个新的三次连续次级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离开原来的走势中枢,这与走势中枢的延续矛盾。
其二、一个走势中枢完成前,其波动触及上一个走势中枢或延伸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由此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这就是走势中枢扩展。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区别以上的情况,例如,一个股票开盘立刻封涨停,那么,只能算是一分钟级别上出现了走势中枢的延伸,无论这个延伸有多长时间,都不可能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如果该股票第二天开始继续开盘涨停,那么就形成一个一分钟级别上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无限延伸下去,但只要依然只是只形成一分钟的走势中枢,无论能连续涨停多少天,都不足以形成即使是五分钟的走势中枢,除非中途有打开涨停的时候。
换言之,走势中枢的延伸与不断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并相应围绕波动互不重叠而形成趋势,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定不可能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而要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必然要采取第三种的方式,就是围绕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后的波动与围绕前走势中枢的某个波动区间产生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