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在高阶OSCE的角色
OSCE与SP名词解释

OSCE与SP名词解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概念始于1975年,由英国Dundee大学的Dr. R.M. Harden提出。
OSCE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考核方法,实际上OSCE只是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每一个医学院、医院、医学机构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
考生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的考站进行实践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在医学模拟人上实际操作、临床资料的采集、文件检索等。
考站设置分长站、短站,时间从5分钟到20分钟不等。
由主考人或SP对考生进行评价。
OSCE是极少几种能够评价收集资料能力、医患交流技能的方法之一,又是能在与临床真实环境高度一致的条件下评价上述能力的唯一方法。
此种考试具有客观性、结构化、临床范畴的特点。
所谓客观性就是主考人应用标准检核表评定学生的临床行为;结构化就是每一个应试者遇到相同的问题,表演相同的操作;临床范畴就是指整个考试都是面对真实临床场景,在每一个考站学生都被要求完成一项或多项临床任务。
这使得这种考试及具应用价值。
标准病人(Standarized Patients,SP)所谓“SP”标准病人,就是一群经过一定训练的健康人或慢性病人,模拟疾病的症状,从而在考试中,提供医学生针对同一临床问题考试,SP会竭尽所能模拟实际医疗就诊时的各种过程,这样可以避免真实病人的疲劳或紧张,也可以避免一些医学伦理的问题。
所谓“标准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就是“模拟病人”,也就是由经过训练的人依照剧本来扮演病人角色,这位病人演员必须表演的很逼真,而且每次演出都相同。
OSCE和S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用性研究

OSCE和S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用性研究作者:李亢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23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中实践技能培养及考核也越来越规范,客观结构化的考试不仅能提高医学从业人员的临床应用能力,还可以验证此种考核模式的规范性。
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结合标准化病人(SP),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考核及教学,OSCE和SP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体实用性的研究是目前很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构正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住院医师;OSCE;SP;实用性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3-0004-02近年来,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改革的推动下,医院对医学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其临床应用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在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还是侧重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受到实验硬件等条件的限制,学生毕业时临床操作经验相对较少,在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后,为了培养其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很多住培机构除了投入相应的硬件设备,而且引入了一些国际上比较先进、规范的考核机制,其中OSCE及SP考核机制及方法就是其中较为适用且较规范的。
从站点设置、试题库的建立、标准化患者的培训、考官的要求、考场的准备和考前的宣传等方面对OSCE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招募、培训一批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SP,为住院医师提高其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了提供帮助。
1 OSCE和SP的实用性OSCE 及SP 考核机制及方法可以适应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各项综合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一种客观性较强的用于评价临床能力的方法。
此方法用来评定体格检查和病史采集技能、同患者及家庭成员的沟通技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检查发现的解释与概括能力、作出鉴别诊断或治疗计划的能力等,能够明确临床能力相关培训活动的不足和缺陷。
国内标准化病人在评估应用方面的发展现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年第3期•55 •參院校管理国内标准化病人在评估应用方面的发展现状刘佳辰,肖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广东广州510000)[摘要]随着当前医疗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改革,标准化病人因其灵活真实,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泛 等优势开始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发挥关键作用,更在评估方面承担了不可替代的责任.在各级临床技能考核与 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文章结合此背景综述了当前国内标准化病人在评估中的应用,并作出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评估;培训 DOI:10.3969/j.issa1002-1701.2021.03.028[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701(2021)03-0055-02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接受过相 关训练,能够以真实、标准、可重复的方式模仿特定情景 下患者的正常人或病人[1],对于医学生专业知识训练以 及人文关怀、沟通能力等培养都能够起到极大作用,在临 床技能教学中正逐渐受到重视。
他们能够对受训者技能 进行记录、评估、将意见及时反馈,除教学活动,在考核评 估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_、SP在评估方面的优势特点传统临床技能教学多为床旁教学,学生面对的是真 正的病人,其弊端在于:(1)病人病情随时变化,难以保证 每个学生的考核状况一致;(2)存在患者相关伦理问题™。
而S P的应用能够使学习、考核标准一致:学生面对统一、标准及难度一致的病史体征与评分标准,学习效果评价 可保持高度一致,考核结果也更客观公正、真实可靠。
目前诸多研究表明,在评估诸如沟通表达能力、临床 思维能力、待人态度举止等此类难以通过书面考试进行评 测的能力时,SP有极大发挥空间,结合相关评估量表可得 到良好测评效果。
美国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11所将“SP 参与”作为教学与考试的重要方式;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也 要求医学院积极实践S P在评估方面尤其是在学生毕业临 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保证医学生技能评估体系的完善。
SP在临床医学本科OSCE技能考试中的基本应用与探究

SP在临床医学本科OSCE技能考试中的基本应用与探究发表时间:2017-06-23T14:36:42.0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作者:姜峰班博李春雨李炳亮刘艳[导读] 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临床医学教学是严谨的又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272100 摘要:我院于2010年成功完成山东省临床技能实践课课题,建立了完整临床技能评估体系,几年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已建成12站较为规范OSCE考站及评估体系,培养了10名优秀的SP,模拟情景涉及病种16类。
我们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出应用于临床本科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考核内容难度不一,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能够很好的测试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现已将SP逐步应用于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学员、全科医师等实践教学和考核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SP,OSCE,实践技能教学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临床医学教学是严谨的又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
逐步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最终能有效的解决患者疾病的整个教育过程。
传统的考核体系以理论考试为主,片面的反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无法真正达到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存在学生参与的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少,导致学生只了解疾病,不会根治疾病的这种局面。
我们适时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参与我院的OSCE考核体系中,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水平,这种方式能有效的避免了单一的考试形式,又能够多方面的考查学生的能力。
我们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改革设计一套有SP参与适合我院实际教学情况的OSCE技能考核体系,现已在各临床实践教学培训、考核中应用,特别是在我院参与的全国临床技能大赛工作中,都采用这种考核体系来培训和选拔优秀学生,近几年取得了华东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现将考核体系总结如下:一、SP在本科实践教学OSCE考试中的应用1.考核前准备流程。
外科临床考核中的住院医师型标准化病人

外科临床考核中的住院医师型标准化病人【摘要】本文结合我院医学教学及考评方式的改革实践,分析了不同类型标准化病人(SP)应用于客观标准化考核的差异,探讨了住院医师作为SP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说明住院医师作为SP是提高医学教学及考核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教学资源的不足,并对此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住院医生;客观结构化考核;医学教育;医学考评我院自2005年以来,在博士、硕士研究生与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外科学考试中采用客观结构化考核(OSCE)。
考生通过应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进行实际临床操作,并经历多个考站的测试,最终得到较为客观的临床技能评价。
为配合考核的顺利进行,我们分别选择了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生三批次共85人进行了SP培训,并建立了53种外科疾病的SP素材库。
但由于学生毕业离校等原因,我们培训的SP逐年流失,而每年培训新的SP又代价昂贵、周期长,为此,我们对能否采用工作稳定,且临床经验、知识更为丰富的住院医师进行SP培训,建立稳定的SP库,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探索。
1.SP的定义及产生背景SP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症状的正常人或病人。
经过系统化培养,合格的SP能够按照规范化的病例脚本,逼真地表现出病人的各种主诉和症状,供受训医师进行接待、问诊和体格检查等各种练习[1]。
SP的应用在1968年由Barrows首先报道。
1990年Stillman首次将SP应用于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评估,为SP提出了新要求,即不但需要逼真地扮演真实的患者,保证为每一位被评估者提供相同一致的病例,还应客观地对被评估者的操作表现给予评分,最后给予考核人员信息反馈,指出该考生的优点、遗漏或错误之处。
由于SP可以提供临床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病例,同时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解决了以往临床教学中碰到的诸多问题,该技术随之被西方各国的医学院校广泛应用于OSCE中,并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2]。
护理本科生OSCE考试中护理标准化病例的设计与研究

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nursing diagnostic process through
在 临 床 护 理 工 作 中 ,护 士 的 主要 工 作 是 观 察 病 人 的 病 情 变 化 ,及 时发 现 临床 护理 问题 并 进 行 评 判 性 思 维 ,然 后进 行 科 学 的 临 床 决 策 并 制 定 恰 当 的护 理 计 划 ,最 后 实 施 正 确 、有效 的护 理 干 预 l2’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病 情 观 察 能 力 是 其 应 具 备 的 最 基 本 能 力 ,是 护 理 工 作 真 正 价 值 的 体 现 。但 是 ,多 年 以 来 ,护 理 专 业 教 学 都 是 以技 能操 作 为 主体 ,临 床 思 维 和病 情 判 断 能 力 的培 养 相 对 薄弱 【 『。作 为 临床 一 线 的 护 理 工 作 人 员 ,一 直 以来 都 是 以 执 行 医 嘱 为 己任 ,在 临 床 工 作 中 ,一 切 都 按 照 医生 的要 求 ,执 行 相 应 的治 疗 活 动 ,护 士几 乎 没有 自己 的思 想 和见 解 ,其 专 业 价 值 没 有 完 全 体 现 出来 l5]。基 于 此 ,在 原有 的护 理 本 科 生 OSCE中 ,标 准 病 历 设 计 亦 参 考 临 床 医 学 ,其 考 核 目的 侧 重 于 诊 断 。这 样 的 考 核 与 护理 专业 人 员 在 临 床 的实 际 工 作 是 脱 节 的 ,并 没 有 完 全 反 映 出 临床 护理 工作 的 实 质 ,因 而 不 能 全 面 考 察 护 理 专 业 学 生 的 专业 综合 能力 。 因 此 ,在 护 理 OSCE 的 改 革 实 践 中引 入 标 准 化 病 例 的 概 念 ,希 望 通 过 标 准 化 病 例 的 运 用 使 护 理 OSCE 更 具 客 观 性 、实 用 性 ,更符 合护 理实 际 。 2 护 理 标 准 化 病 例 的 设 计
OSCE与SP名词解释

OSCE与SP名词解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概念始于1975年,由英国Dundee大学的Dr. R.M. Harden提出。
OSCE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考核方法,实际上OSCE只是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每一个医学院、医院、医学机构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
考生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的考站进行实践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在医学模拟人上实际操作、临床资料的采集、文件检索等。
考站设置分长站、短站,时间从5分钟到20分钟不等。
由主考人或SP对考生进行评价。
OSCE是极少几种能够评价收集资料能力、医患交流技能的方法之一,又是能在与临床真实环境高度一致的条件下评价上述能力的唯一方法。
此种考试具有客观性、结构化、临床范畴的特点。
所谓客观性就是主考人应用标准检核表评定学生的临床行为;结构化就是每一个应试者遇到相同的问题,表演相同的操作;临床范畴就是指整个考试都是面对真实临床场景,在每一个考站学生都被要求完成一项或多项临床任务。
这使得这种考试及具应用价值。
标准病人(Standarized Patients,SP)所谓“SP”标准病人,就是一群经过一定训练的健康人或慢性病人,模拟疾病的症状,从而在考试中,提供医学生针对同一临床问题考试,SP会竭尽所能模拟实际医疗就诊时的各种过程,这样可以避免真实病人的疲劳或紧张,也可以避免一些医学伦理的问题。
所谓“标准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就是“模拟病人”,也就是由经过训练的人依照剧本来扮演病人角色,这位病人演员必须表演的很逼真,而且每次演出都相同。
osce考核

o s c e考核-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OSCE这个考试的标准名字是“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rual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具体的起源应该也是西方,似乎在国外已经盛行,而且在国内,不知道是华西还是湘雅已经做得相对成熟了。
而我们学校,二系这边也是今年才正式开始的,前年模拟过一次,参与者是987的,据说当时的考试情况并不理想,987的平均分才71。
我主要说一下我们这次的操作过程,这也是我相对了解的比较多的。
为求客观化,OSCE的做法是把总成绩分布在不同的考试站点。
于是就产生了10个考察临床技能的站点,这些站点是:标准化病人(SP)站点6个(包括:内科2个、外科1个、妇产科1个、儿科1个、精神科1个)+7.文献检索+8.心电图/X光片的阅读/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9.(内科)病例分析+10.心肺听诊/肝脾触诊。
每站20分钟,总共200分钟,也就是说考一次试得花费一整个上午或下午。
因为对本科生而言,文献检索并非必修课,大多数本科生也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我们这一次把第7站换成计算机模拟急诊病人处理了。
前面的6站是对标准化病人进行病史采集(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等在内的临床书写的大病例的几乎全部内容)和处理完病人后的针对该病人的笔试答题(选择题)。
这六站进站之前,门上可以看到简要的说明(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主诉和这一站需要完成的任务等等)。
而对于内科的两站和外科的一站,须对病人进行体检,当然体检是针对性的,并非漫无目的的诊断上的108项全套。
妇产科、儿科和精神科不做体检,儿科病史是由患儿家属(一般是母亲或奶奶)代述。
需要强调的是,体检的要点是必须当着病人的面洗手,而这一点在临床上,尤其在住院部很少有医生这么做。
这6站每站的成绩分别由该站标准化病人根据要点的打分和你笔试选择题的情况共同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實際演出的問題—考試時
❖ 如何快些進入狀況 提早報到時間 專注力訓練 柔軟運動
❖ 休息時間不夠 提早報到 先告知 — 心理準備
11
SP實際演出的問題—考試時
❖ 體力負擔影響穩定性 備用SP人力調度
❖ 症狀的呈現如何恰如其分、演出分寸(強弱)的拿捏 影帶示範 反思+討論
12
SP實際演出的問題—考試時
辦之課程如下: ❖ 標準化病人通識課程:至少2小時 ❖ 表演或戲劇訓練課程:至少2小時 ❖ 教案訓練課程:至少2小時 ❖ 教案演出經歷:至少參與2次教案演出
6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全國醫學校院聯合試辦臨床技能測驗
標準化病人認證要點
❖ 各校辦理之培訓課程,其課程內容應先送交 本學會認可。
❖ 具第三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資格者, 由學校造冊送交本學會認證,並接受本學會 所進行之輔導與監督。
SP 發展史 & 在高階OSCE的角色
1. 1963 美國 Dr. Barrow 運用在神經科的教學 2. 1975年,由Dr. RM Harden等人提出,應用標
準化病人在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 3. 1992 加拿大國考 4. 2004 美國國考 5. 2009 韓國國考 6. 2011 台灣醫學校院聯合試辦臨床技能測驗
標準化病人認證要點
❖ 為執行考選部、教育部、衛生署委辦之全國 醫學校院聯合試辦臨床技能測驗,建立一致 之標準化病人訓練,以培育符合臨床技能測 驗要求之標準化病人,特訂定本認證要點 (以下簡稱本要點)。
4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全國醫學校院聯合試辦臨床技能測驗
標準化病人認證要點
❖ 標準化病人背景資格: 年齡:20 ~ 70歲。 職業:不限,然基於廻避原則,醫療人員考試之補教 人員及特殊情事者,不得擔任。 教育程度:不限,但需具備良好之中文聴、說、讀、 寫能力。並能清楚表達自我想法及見解。 人格特質:有奉獻之熱誠、具責任感、守時、演出準 備充足、反應快、專注力佳、配合度高。 其它:身心健康狀況良好,未患特殊或傳染性疾病。
– 醫病溝通工作坊
• 全院住院醫師R1-R3(含PGY訓練課程) • 實習醫學生
奇美醫學中心 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
基本訓練課程
一.核心課程 (4小時) 二.實習課程
教學觀摩 (8小時) 實際演練 (8小時)
訓練滿20小時,頒發訓練證明,可擔任OSCE考試 標準化病人演出。
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 基本訓練課程
– 教學觀摩 – 實際演練
目前本院標準化病人現況
❖ 由社福部轉為教學中心負責 ❖ 由服務志工(無給職)轉為標準化病人(有給職) ❖ 目前65人,估計每年招募10人
15
SP在全國OSCE聯考的角色
❖ 穩定的支持力量 ❖ 協助醫師共同為台灣醫學教育奉獻心力 ❖ 協助聯繫、溝通、協調
16
教案討論會
標準化病人訓練解說會
測驗過程
【測驗前說明】
測驗過程
【身體檢查】 【溝通技巧】
【學員回饋】
標準化病人訓練小組
• 本院標準化病人任務
– OSCE,住院醫師 • 各醫事單位教學訓練
標準病人班編組訓練
❖ 目前11組。 ❖ 每組以訓練4項教案為主。 ❖ 每月第二週,週二~四12:00~14:00 OSCE教案
錄影教學(個別參加)。 ❖ 每月第三或第四週,週二~四12:00~14:00
OSCE考前演練(全組參加)。
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 基本訓練課程 核心課程
❖ 情境未能掌控,如情緒、心情、個人想法 專注力訓練 冥想
❖ 冷場處理 裝弱 評分表訓練
❖ 考生問到劇本沒有的問題 不透露評分內容前提下演出一段劇情
13
SP實際演出的問題—考試時
❖ 透過評分表訓練,但有些看不懂 評分考官協助說明
❖ SP脫稿演出 備用SP人力
14
SP在全國OSCE聯考的角色
❖ 呈現考題 ❖ 準確地重覆模仿相應症狀與情境 ❖ 反映出學生筆試以外的能力 ❖ 要逼真但不必是角逐金像獎般的演出 ❖ 保密
❖ 認證有效期限為三年。
7
SP實際演出的問題—考試時
❖ 如何保持一致性 評分表項目不可演出或說出 對話上被動 症狀呈現上主動
❖ 劇本上所加註肢體動作如何表現 影帶示範、評分考官協助說明 反思+討論
8
SP實際演出的問題—考試時
❖ 身體檢查時考生自問自答,不知如何應對
堅守呈現考題之角色 堅守病人角色
1
SP在高階OSCE的角色
❖ 呈現考題 ❖ 準確地重覆模仿相應症狀與情境 ❖ 反映出學生筆試以外的能力 ❖ 要逼真但不必是角逐金像獎般的演出 ❖ 保密
2
如何做好SP?
❖ 清楚此情境要測試考生的主題 ❖ 謹守 SP任務:呈現考題 ❖ 最高演出原則:公平 ❖ 守密
3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全國醫學校院聯合試辦臨床技能測驗
5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全國醫學校院聯合試辦臨床技能測驗
標準化病人認證要點
❖ 標準化病人推薦標準,具下列任一資格者: 1. 曾參與99年度各校臨床技能測驗,並擔任標準化病人演出6小
時以上者。 2. 曾參與100年度全國醫學校院聯合試辦臨床技能測驗,並擔任
標準化病人演出6小時以上者。 3. 新訓人員須接受由各參加學校主辦,台灣標準化病人協會協
堅守公平原則,不予考生提示 ❖ 理學檢查時學生檢查部位不清楚,不知如何演反應
影帶示範、評分考官協助說明 反思+討論
9
SP實際演出的問題—考試時
❖ 標準化病人在每段演出後,如何在兩分鐘內歸於原位? 經驗值要夠
(參與國考SP要有足夠考試演出的經驗應達兩次以上) 每段演出完畢即刻沈澱心情
❖ SP遲到、缺席 備用人力 提早報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