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我是贴心好小孩》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品德课件-《我是贴心好小孩》 浙教版 (共14张PPT) PPT

无欲则刚。 正是这种尽己所能、顺其自然的心态, 才让他 更长久 地投身 于自己 所热爱 的事情 上。
自我消耗从来就不是正确的坚持方式, 苦痛也 不是恒 心的代 名词。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如停下来审视一 下自己 ,将自 己内心 的能量 挖掘出 来,找 准自己 的节奏 ,让自 己心态 更平和 一些, 而不是 一味地 逼自己 死撑。 任何目标与坚持都是生命长河里微不足 道的一 段,即 使某一 段坚持 并没有 当下立 见的好 结果, 但正确 的坚持 习惯却 会让我 们越来 越有力 量,对 每一次 新的挑 战都从 容笃定 。
一双鞋,再好看,若不合脚,就没人买 ;只有 穿得舒 服,合 脚合意 ,才能 卖得出 去。所 以,了 解沟通 很重要 。
一双鞋,不管别人怎么称赞,不管外表 多么精 致,只 有自己 试过穿 过才知 道,是 否合脚 ,是否 满意。 所以, 相处很 重要。
同学们再见 一双鞋,不管多完美,多时尚,总会有一点小瑕(xiá)疵(cī)令人不满意。所以,包容很重要。 一双鞋,品牌的很贵,杂牌的便宜。所 以,出 身很重 要。
只有真正坚持过,你才可以坦然地说一 句“尽 人事, 听天命 ”。 那夜子都想,自打他俩分手以来,他 看着若 总觉得 隔着、 不透亮 ,像在 雾里, 掩着纱 帘…… 是由于 他不适 应新角 色、心 理有问 题,还 是她的 确有事 儿瞒了 他…… 他画着 问号, 一时又 理不出 头绪… …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4《我是贴心好小孩》教学设计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4《我是贴心好小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贴心好小孩》这一章节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作为好小孩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从而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和道理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小孩,认识到作为好小孩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好小孩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
2.培养学生将这些品质和行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好小孩的品质和行为。
2.活动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好小孩的行为。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自我认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活动素材。
2.设计好教学过程和活动流程。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辅助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主题——我是贴心好小孩。
2.呈现(10分钟)通过呈现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好小孩的品质和行为。
如:分享、助人、礼貌、守时等。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这些品质和行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好小孩的行为。
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幼儿园歌曲贴心小宝贝教案

幼儿园歌曲贴心小宝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及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歌曲介绍
《小星星》是一首甜美的童谣,歌曲简单易学,旋律优美动听,是幼儿园里非常受欢迎的歌曲之一。
2.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歌曲
老师可通过播放录音、唱一段或是故事讲解等方式来引入歌曲,让幼儿对歌曲产生兴趣。
第二步:学习歌词
老师反复演唱歌曲,让幼儿逐渐熟悉歌曲的歌词,并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所传达的音乐情感。
第三步:学习合唱动作
教师将合唱动作分为“手打小星星”、“手指捏小鼻子”、“手比两颗心”、“双手环抱自己”,逐个教给幼儿,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模仿演唱
老师与幼儿一起模仿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在歌曲中加入动作,通过合作与默契进行团体表现。
第五步:分组练习
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由老师带领每个小组分别练习歌曲和动作,并进行分组比赛。
在比赛中,每个小组重点关注协作能力和表现力,评出最好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第六步:演唱比赛
在班级内举办演唱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歌唱和表现才能,促进幼儿园知识的梳理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
1.歌曲的歌词及曲调
2.合唱动作的掌握和表现
3.合作和默契意识
四、教学评价
1.老师通过教学推动幼儿音乐兴趣的发展和对音乐元素的感知和理解。
2.组织分组比赛和演唱比赛,促进幼儿的合作和表现能力。
3.教学全过程中注重指导幼儿的表现和情感表达,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熟
悉和理解。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下第二单元第4课《我是贴心好小孩》教学设计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下第二单元第4课《我是贴心好小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贴心好小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好孩子应该体贴父母,关心家人,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帮助家人分担家务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体贴父母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体贴父母。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可能对“体贴”这一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我会在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体贴父母的行为。
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对家庭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我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家庭结构,并鼓励他们尊重不同的家庭背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体贴父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体贴父母,帮助家人分担家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体贴父母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体贴父母。
2.针对这一难点,我会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体贴父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体贴父母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家庭生活,从中学会尊重不同的家庭背景。
3.实践法: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体贴父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体贴父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初步理解体贴父母的重要性。
例如,讲述一个小孩如何体贴父母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体贴父母的行为。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自的家庭生活,分享家庭中的体贴父母的行为。
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家庭背景,理解各种家庭结构。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体贴父母的感觉。
例如,模拟家庭生活,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责任和辛苦。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总结刚才的体验,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体贴父母。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贴心关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贴心关爱》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3.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卡片等。
2.环境布置:温馨、舒适,有利于幼儿交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引发幼儿对关爱他人的思考。
(2)教师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2.教学活动(1)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的关爱精神。
(2)小组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关爱他人?你曾经关爱过他人吗?请分享你的经历。
(3)关爱行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关爱行动,如:帮助同伴整理书包、为同伴倒水、给同伴讲故事等。
3.游戏活动(1)关爱接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关爱接力比赛。
比赛过程中,幼儿需要完成关爱他人的任务,如:传递关爱卡片、帮助同伴完成指定动作等。
(2)快乐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感受,让幼儿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4.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幼儿关爱他人。
(2)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关爱他人的主题墙,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关爱他人。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关爱他人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教师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但在活动组织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部分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
我是好宝宝教案设计

我是好宝宝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自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自信、自尊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认识自己。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段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大家猜猜他们说的是谁。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大家互相鼓励。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不打断他人发言,尊重他人的意见。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听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尊重他人的经验。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不打断他人发言,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第三章:关爱他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听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验。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第四章:遵守规则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听一个关于遵守规则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遵守规则的经验。
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第五章:培养良好习惯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了解良好习惯的意义。
引导学生学会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听一个关于良好习惯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2019-2020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4《我是贴心好小孩》word教案

2019-2020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4《我是贴心好小孩》word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续页2019-2020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4《我是贴心好小孩》word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续页道德与法治教案尾页附送:1.2019-2020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3.1《班2.级生活好习惯》word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班级生活好习惯,认识班级生活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
2.自觉养成班级生活好习惯,集体生活不影响他人。
教学重点:认识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
教学难点:自觉养成班级生活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以“榜样”导入1、呈现班级奖状、照片,以榜样导入。
2、揭题:班级生活好习惯。
二、我有好习惯1、榜样送礼物。
出示礼物熊大:垃圾扔进垃圾桶熊二:出门关电源佩奇:维护墙面干净2、揭示礼物用意(三)活动体验,养成好习惯1. 书本知识学习,感知好习惯。
随机并板贴⑴墙放整齐,水杯不容易倒。
操练整理书包⑵小心,别绊倒了同学⑶我们出去玩,这样就不会影响别人。
拓展:在公共空间里,我们不能妨碍他人。
⑷椅子放进去,大家走路就方便。
⑸出操静齐快操练排队(6)我和妈妈商量一下,把看电影的时间改到下周。
那就这样决定了,周六下午我们组雏鹰小队活动。
2、好习惯儿歌3、榜样表扬四、照镜子,养成好习惯1.绘本故事《大卫上学去》2.大卫的老师为什么不开心?大卫有哪些不好的班级生活习惯?指名回答3.这样的习惯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你喜欢他吗?如果我们的班级里有好几个这样的大卫,那班级会怎么样?你想对大卫说什么?让我们一起对大卫说一声:不可以。
4.大卫的结局。
5.小朋友们,生活在班级里,好习惯多重要啊!但是,好习惯的养成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我们天天做,常常做。
(板贴:贵在坚持)6.自评表7.分享自评表五、总结升华1、展示拥有班级生活好习惯的学生照片和课堂生成照片。
2、班主任寄语。
3、总结。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8 页共8 页。
《我是好孩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我是好孩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我是好孩子》教学设计1一、主题活动的由来经过两个月的入园,我班幼儿已经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我们想在这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一定的规则意识,教会他们有礼貌,有爱心,会自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也希望宝宝们通过这月主题活动能够建立起关心他人,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成为一个好孩子。
二、主题活动教育目标1、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会说简单的礼貌用语。
如“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2、知道自己的行为不能打扰别人。
3、初步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养幼儿美好情感,懂得关心他人,有爱心。
三、环境创设1、墙饰:小动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图片。
小鱼自己游,小狗自己跑,小宝宝自己走的图片。
2、用餐前游戏时间与幼儿一起讨论自己会做什么。
3、动区:娃娃家:扣好扣子,解扣子,用勺舀珠子,喂大嘴娃娃吃东西。
益智区:串珠、拼图,镶嵌板。
建筑区:拼插玩具的投放,积木的搭高。
4、可利用教育资源:各种图片游戏:《洋娃娃与小熊跳舞》,《推小车》歌曲:《我是乖孩子》故事:《两只小兔》儿歌:《小宝宝有礼貌》音乐游戏:《看谁先站好》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小动物的毛绒玩具四、主要活动内容:活动1 两只小兔目标:1、知道小白兔和小灰兔是好朋友。
2、懂得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你帮助我,我帮你。
准备:小白兔、小灰兔的毛绒玩具,塑封的大萝卜。
小结:通过听故事幼儿能初步建立起帮助他人的意识。
活动2 洋娃娃与小熊跳舞不错的目标:让幼儿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歌曲表现的愉快情绪。
准备:洋娃娃和小熊玩具若干、磁带。
过程:1、出示洋娃娃和小熊。
“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今天他们要给小朋友表演节目。
”2、由两位老师随音乐表演两遍。
3、提问:谁和谁在跳舞?跳的高兴吗?4、在老师的提示下让幼儿也学着表演,可以两个小朋友一组。
5、由幼儿自己扮演洋娃娃和小熊来报表演,老师也参与调动幼儿的快乐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贴心好小孩
教学目标
1.善于发现家人的需要,在家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照顾家人。
2.掌握一些照顾家人的方法,培养学生关心、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发现家人的需要。
2.选择适当的方法帮助家人。
3.从帮助家人开始,并联系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上最关心、最疼爱我们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父母、家人,他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那么反过来,我们能发现家人的需要吗?
小讨论:家人的需要,我能发现吗?
打开课本第30页,观察图片,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发现家人的需要的?
现在我们分成五组,每组3个人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家人需要的例子,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我们小朋友是如何发现家人需要的?
经过小讨论过后,我们学会了发现家人的需要,我们离贴心好小孩又进了一步。
俗话说得好:“立爱自亲始”。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同学发言)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棒,现在我来解释一下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爱”这种感情的培育是从爱亲人开始的,也就是说,做人应该有爱心,爱心首先是孝心,是对亲人的关爱。
我们只是学会发现家人的需要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学会在家人需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剧场:家人需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课本第31页,一幅图四个情景
情景一:爷爷生病了,小红给爷爷送花,希望爷爷能快点好起来。
情景二:小明搀扶爷爷去散步。
情景三:小明在爷爷该吃药的时候,给爷爷递上药和水。
情景四:在家人休息时,玩闹的声音适当要小一点。
这四个情景,我们来把它们演出来,好吗?
找九个同学分别演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情景四。
最后大家投票选出演的最好的一组,并颁发奖章鼓励。
同学们经过这一课的学习,知道了如何做一个好小孩,最后我们读一下,童心岛中的“我是贴心好小孩”。
并把空格处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