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 第4单元-1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1《红楼梦》 课件 (共35张PPT)

贾府典型环境
19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 僧乱判葫芦案
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 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 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 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 节。
•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3回, 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 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 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 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 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 解。
11
《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 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3
1、园林建筑 2、服饰摆设 3、餐饮仪节
4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贾敷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 敬
贾珍-贾蓉 (秦可卿)
贾惜春
贾琏 贾 赦 (王熙凤) -巧 姐 (邢夫人)
贾迎春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珠
(贾母) 贾 政 (李纨)
(王夫人)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兰
贾敏 (林如海)
红
名著导读
楼
梦
1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
枉然
——清·《竹枝词》
•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 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鲁迅
2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现作前80回为曹作,后40 回为乾隆时进 士高鹗所续。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科普文章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①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 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________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②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 之一,完全________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③________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________我相信我们 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A.演化 湮没 虽然/但是 B.演变 淹没 即使/但是 C.演变 湮没 即使/但是 D.演化 淹没 虽然/但是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 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 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 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 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 的空想。
B.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 样漂浮在我们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 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 1 万个太阳或 1 万亿个地球。
D.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 已奄.奄.一.息.。
答:“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指宇宙就空间而 言是无边无际的,就时间来讲是无始无终的,一般的人很难想象这“无 边无际”和“无始无终”是怎么回事。“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 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这句话,既表现出人类智慧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 决定性意义,也显示出人类完全能够用智慧彻底了解宇宙的奥秘的信 心。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件13自然选择的证明 宇宙的边疆

眷恋怅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无法阻止一切必然要消逝的 美好事物,但美好事物消逝的同时仍然有其他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 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惆怅、既似冲 淡又似深婉的人生感触。
课前篇 一起预习
太空探索的进步不仅映照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进一步增强了 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底气。经过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我 们取得了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成就,不断 实现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至今环绕地球飞行 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月球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玉兔号月球车,以 及即将踏上火星表面的中国火星车,它们在地球外探索的勇敢身影,凝结着 中国航天人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汗水和智慧,体现着中国科技强起来的 决心和勇气。
单元任务目标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1.研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论著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 2.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注意抓住关键概念,理清思路, 把握逻辑,理解主要内容。 3.体会自然科学论著的表述方式和语言特点,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 和研究方法。 4.结合理科课程的学习,拓展阅读,用恰当的方式(如撰写读书报告) 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诵读鉴赏
[原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
[鉴赏] 韶光易逝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 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 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 到整个人生,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 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但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课件

2.第一段中,哪几句直接写天姥山?采取了什么 写法?有什么作用?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
• 夸张、比较、衬托 ——神奇、高大、雄伟
• 为下文的梦游作铺垫。
第十页,共二十页。
3.天下的名山大川很多,天姥甚至还没天台山有名。诗 人为什么独钟情于天姥?
在诗人心中,天姥高耸入云,势拔五岳,“拔”是 一种想象中的夸张,在夸张与想象中带入浓烈的个人情 感。
对此欲倒东南倾( ) 云青青兮欲雨( )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虎鼓瑟兮鸾回车( ) 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2动词的活用 栗深林兮惊层巅( )
二、赏析诗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
人,借以排谴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 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第四页,共二十页。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
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 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 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 ;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天台山 tāi 著 zhuó 澹澹 dàn 悸 jì
第七页,共二十页。
①入梦的原因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 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倾。”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朗读思考:梦游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 各画面的景有什么特点?
13-3《自己之歌》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3、第二节中的“我”有什么特点?
“我”是万物中的一员,但是“我 ”拥有对自然 万物的 支配权,可以离开他们,又可以将万物 召来。
4、第三节中连用九个“徒然”,有什么作用?
①“徒然”意思是“白白地,不 起作用”。诗人明白 地告 诉读者,一切的逃跑、畏怯、躲避 都毫无用处,不会得 到我 们想要的东西,不会达成我们 的目标。
观点二:《自己之歌》打破了当时的诗歌形式。当时美 国的文学主要跟随欧洲的文学潮流。然而,惠特曼是19世 纪美国的激进派民主主义者,在艺术上表现出积极的追求 和革新精神,在《自己之歌》里,惠特曼在借鉴欧洲传统 诗史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 形式,开创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新事物的出现,必 会在开始时遭到一些人的批判,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1
作者简介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 人。他出身农家,曾做过教师、编辑。 1838年至1839年期间,惠特曼主编报 纸《长岛人》。1855年《草叶集》第1 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 共收诗383首。《草叶集》以“草叶” 命名,体现了诗人的民主思想。惠特曼 著有:《给一个遇到挫败的欧洲革命者》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等。
(1)第一人称凸显宏大自我。诗歌以口语化的语言采撷自然 之物,随着奔放的激情、恣肆的想象而形成一种舒卷自如的旋律, 采用第一人称,以“我”作为主人公,更能在涌动的旺盛的生命 之力中凸显那个宏大的自我,抒发诗人质朴明朗的个人情感。
(2)意象组合唱响生命颂歌。草叶、蚂蚁、沙、鹪鹩、雨蛙、 黑莓、母牛、小鼠、片麻石、煤、藓苔、水果、谷粒、菜根、飞 鸟、走兽等来自大自然的渺小平凡的事物聚集在一起,唱响激情 澎湃的生命颂歌,是惠特曼内在生命精神的充分体现。诗人以个 体的生命感触全体的生命,以有限的生命覆盖无限的生命,以短 暂的生命把握宇宙生生不息的永恒生命。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祸兮福兮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5-语文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学案

第13课祸兮福兮本课话题——毅力一、从课本中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的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就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果。
二、从自然中积累雄鹰一次又一次地落入山谷,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伸展双翅,翱翔蓝天;梅花一天又一天地忍受寒风,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傲立冰雪,散发清香;河蚌一回又一回地吞吐巨浪,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练就珍珠,闪耀光芒。
三、从历史中积累1.明朝时期,某某某某人谈迁,是个穷秀才。
29岁开始编史,因为买不起书,就四处求人,借书抄写。
有时为了查阅一点材料,自带干粮行走一百多里。
他努力了27年,六易其稿,终于写成一部巨著。
此时谈迁已经56岁了。
可是有一天夜里,这部书稿却被人偷走了。
谈迁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别人都以为他这下将一蹶不振,不料他第二天便挽起袖子重新干了起来,他又花了整整十年的光景,终于写成第二遍书稿,就是后来问世的《国榷》。
此时的谈迁已经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了。
他高兴地对人说:“虽死而瞑目矣。
〞2.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生下来就口吃。
由于口吃,吐字发音不清,虽然有满腹的见解,却表达不出来。
为了克服这个生理缺陷,德摩斯梯尼常把石子放在嘴里,跑到海边,面对大海练习讲话,天天如此,居然把口吃矫正了。
为了专心练习演说,德摩斯梯尼一边登山,一边吟诗,有时站在镜子前比画着练习手势。
为了一心一意练口才,他在家里建了一个地下室,整天在那里练习,一连两三个月不出来。
他还狠下心,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一半,这样一来,想出去玩的念头就彻底打消了。
尽管当众演说遭到过无数次失败,但他从不灰心。
经过顽强的努力,德摩斯梯尼终于成为著名的大演说家。
一、作者简介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老子(约前 571—前 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某某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屈原列传》【精品课件】

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觉,听力 2、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3、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4、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
屈平既绌(被),其
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 亲,惠王患之,乃令张 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 楚,曰:“秦甚憎齐, 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 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 百里。”楚怀王贪而信 张仪,遂绝齐,使使如 秦受地。张仪诈之曰: “仪与王约六里,不闻 六百里。”
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伐:攻打 从: 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从亲:合纵亲善 患:担心 详:同“佯”,假装 去:离开
左徒。 闻,动→名,学识。志,记。
博闻强志,亦作“博闻强识”、“博闻强记”。
号令;出则接遇宾 客,应对诸侯。王
是指知识广博,长于记忆(记忆力强)。 明于,娴于: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于治乱明, 于辞令娴 明:明白,通晓。 娴:熟练,熟
甚任之。
悉
入:名→状,对朝庭内。出:名→状,对外。
遇:对待
图:谋划计议 宾客:各国来使 任:信任。
草稿.(ɡǎo) 倦.极(juàn) 迩.(ěr) 滋.垢(zī) 濯.淖.(zhuó) (nào) 靳.尚(jìn) 枯槁.(ɡǎo) 汶.(mén)
课文层次:
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 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
第一部分(1—3) 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以致忧 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二部分(4-9)写屈原由“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 的过程; 第三部分(10-11)写屈原自沉汨罗以及死后的影响,以回 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第四部分(12)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学短评的概念: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 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具体作品的某一 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 观点。
1.“短”是指它篇幅短小.
2.“评”是指评论,文体属议论文。文学短评 重在“评”而不在“感” ,与读后感有着本质 的区别,要因体而论。
例:从语言角度评价《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其语言表达被称为“田家语”。 而这种“田家语”不仅体现在表达的平铺直叙、内容的通俗易懂
上,也体现在他别致的用词上。在对于田园生活的描写上,作者的 语言风格轻松质朴、平淡舒缓,恰恰与这首山水田园诗的内容与中 心相匹配,他没有太过华丽的辞藻,只是用白描的手法平淡地写 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但一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的场景却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 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 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 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1、无评。只是简单翻译,没有观点,没有评论。
②片段三: 这段文字描写了整首《琵琶曲》的节奏,或快或慢, 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整首曲子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使诗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②片段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 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 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 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 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2、浅评。只抓住表面的印象,没有结合文本深入分析,只是 进行浅表性地进行评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 速览] [识作者] “大众天文学家”——卡尔· 萨根
卡尔· 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 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主持过电视科 学节目,著有大量科普书籍,其中《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 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美国《每日新闻》曾这样评论他: “他 有三只眼。一只眼睛探索太空,一只眼睛探索历史,第三只眼睛,也就是他的 思维,探索现实社会。 ” 主要作品有《伊甸园的飞龙》 《宇宙联结》 《宇宙》 《布鲁卡的脑》 《被遗忘 的前辈的阴影》 《暗淡蓝点》 《魔鬼出没的世界》 《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长江一路新立河东路西路之间的大桥已是危桥, 但大车小车仍川流不息 。(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3)在知识时代、信息时代,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座 城市人才济济 ,社会发展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 理由:“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用在此 处符合语境。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1.发明“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 张衡对科学领域和宇宙奥秘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探索发明了演示天象的 “浑天仪”和观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做出 了杰出的贡献。 2.探索放射性元素 居里夫人专注于放射性现象的研究,探索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 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探索路上,尽管困难重重,丈夫也曾在一场意外的 车祸中丧生,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动摇献身科学的意志,孜孜追求的探索精神 使她走上科学的巅峰。
烷 浣 (7)覆 履 (8)旅 族
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淹没· 湮没 “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多用于具体事物。 “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时间埋没,多用于抽象事物。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昨日一大早,受大雾天气的影响,南北高速钦州路段 淹没 (淹没/湮没) 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当中,交通通行受到了很大影响。 (2)本报综合有关数据, 调查了 1977 年至 2013 年湖南 24 名状元的职业状况, 竟发现无一人成为所在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多已湮没(淹没/湮没)无闻。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向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 ——李政道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 知识。 ——左拉
[知识· 梳理] 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晕眩 ( . 脚趾 ( . 广袤 ( . 椭 圆( . ) ) ) ) ) 尘埃 ( . 踝 节( . 珊瑚 ( .. 璀璨 ( .. 彗 核( . 氦 气( . ) ) )( )( ) ) ) )
2.徘徊· 彷徨 “徘徊”,中性词。本义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 事物在某个范围浮动、起伏。 “彷徨” ,贬义词。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还兼指想到某一个地方去而不 明去向,心情多是不好的,它的比喻义也强调心神不定这一层意思,用比喻 义居多。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一个以直销为主的国际品牌,一个数次 徘徊 (徘徊/彷徨)于直销和零售渠 道之间的品牌,中国雅芳这次还有机会吗? (2)继续获得了明确方向感的中国人,远离困惑与 彷徨 (徘徊/彷徨),对新一 年充满信心与希望。
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据英国媒体报道,最新研究表明,火星上曾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微不足道 , .... 因为科学家们发现那里存在过一个漫长的、可能长达 6 亿年的干旱期。(×)
理由:“微不足道”,意思是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句中强调的是火星 上曾经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没有“不值得一提”的意思。此处应改为 “微乎其微”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答案】 (9)yù n yūn (10)tà tuò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péng( (1) ng( 帐pé dàn( (3) n( 垂xiá cuǐ( (5) cuī( fù( (7) lǚ(
)勃 ) )生 )三尺 )璨 )毁
huái( (2) luǒ( shān( (4) ( zhà n( 甲wá (6) n( huà lǚ( (8) ( 家zú
)节 )露 )瑚 )栏 ) ) 纱 )行社 )
)盖 )行责任
【答案】
(1)蓬
篷
(2)踝
裸
(3)诞
涎
(4)珊
栅
(5)璀
摧
(6)
(3)zhà o Shà o (4)pà o pāo (5)huá i huí
(6)ké qià o (7)xuà n xuá n (8)jǐ jì
2.语境辨析法 (9)他有晕 ( . )船的毛病,一次,他竟然晕 ( . )倒在甲板上。 )片的基础上,开
(10)他对中国书法兴趣浓厚,在研究大量古代名刻拓 ( . 拓 ( . )出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 ( 好奇 . (2)奇 ) 数( 奇 . ) 沫( 泡 . (4)泡 ) 桐( 泡 . ) ( 贝壳 . (6)壳 ) ( 甲壳 .
) ) ) ) ) )
) 济( ) 人才济 . (8)济 ) ( ) 救济 .
【答案】 (1)mì Bì (2)qí jī
阶 段 一
阶 段 四
阶 段 二
13
宇宙的边疆
阶 段 五
阶 段 三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探索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 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 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求知宇宙空间的奥秘成为人类极感兴趣的问题,对宇宙的探索,已经成为 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勇于探索是人类的可贵品质。
奄 奄一息( . 甲烷 ( ) .
【答案】 xuà n āi wá n hà i
zhǐ
huá i mà o shān
hú tuǒ cuǐ
cà n yǎn hu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 神秘 . (1)秘 鲁( 秘 .
唤( 召 . (3)召 陵( 召 . ( 徘徊 . (5)徊 ( 低徊 . 风( 旋 . (7)旋 涡( 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