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中美银行收入结构对比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中美两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主要由银行资产结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金融管制等原因导致。
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国际趋势,进行收入结构调整,开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收入结构。
同时,国家应该从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方面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大和更自由的空间。
对于银行来说,其收入途径基本上相同,但不同途径贡献的收入总量,在不同银行却有明显的区别。
这一点在国别比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为收入结构不同,但却反映出不同银行之间的资产定价能力、盈利能力与受管制的程度。
本文以中美银行收入结构的对比来深入分析这一点。
收入结构对比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分析。
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三大银行成功上市,形成了股权多元化的格局,在现代治理结构中已经达到了“形似”。
但如果深入分析这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将会有新的发现。
以下表格表明了2005年三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
从各部分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净利息收入,一部分是非利息收入。
其中净利息收入是由三部分支撑的:一是存贷利差收入,这部分在净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
三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指标略低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贡献均在50%以上。
二是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
三家银行此项利息收入占比不大,一般在5%左右。
三是有关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我国的债券发行在近两年增长较快,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债券的持有增大,所以此部分收入对利息收入贡献也比较突出,平均占比30%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各家银行对其划分口径略有差异,但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和汇兑损益。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的表述,这部分就是通常的中间业务收入。
三家银行这部分都在6~7%左右;二是投资损益,这项占比是最小的,中国银行情况稍好一些,也只有不到3%。
2020-2021年中美500强企业实力对比

2020-2021年中美500强企业实力全方位对比目录CONTENT01 02 03 04 05中美世界500强综合实力对比中美500强金融业实力对比中美500强制造业实力对比中美500强信息技术业实力对比中美500强企业对比总结01中美世界500强综合实力对比1.1 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历程1.2 中美世界500强对比——企业数量1.3 中美世界500强对比——营收规模1.4 中美世界500强对比——行业分布1.5 中美世界500强对比——区域分布当前,较为权威的企业排名榜单主要有《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Fortune Global 500)和《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2000大上市企业”(Forbes Global 2000),其中,《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因其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更被认可。
《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收规模整体上呈增长趋势,1996-2020年间,增长近两倍。
11.311.411.4511.4612.714.0613.9713.7314.8716.818.9320.923.6223.122.9726.129.530.331.1 31.227.6 27.730.032.7 33.0510152025303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1996-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单位:万亿美元)1999-2020年世界500强国家格局演变(单位:家)从《财富》世界500强国家格局演变来看,1999年拥有上榜企业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为美国(184家)、日本(101家)、德国(42家)、英国(40家)和法国(39家),2020年为:中国(133家)、美国(121家)、日本(53家)、法国(31家)和德国27家。
中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差异分析

美国商业银行大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 产 客户核算还难以实现,无法细分成本收益, 经 权关系较 为明晰 , 目 也是实现利润最大 营管理工作难 以细化 。 经营 标
化, 以较好的业绩回报股东, 并确保经营运作 ( 成本管理的差距. 二) 美国银行实现了 从 美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建立 的 良 性循环。 在经营管理中形成了非常明确 的 成本控制向全面成本管理的转变, 而国内银行 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有科学的财务管 成本管理理念。为实现 目标, 美国商业银行树 成本管理主要局限于费用的控制和财务部门 理方法和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 我国商业银行 立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的稳健经营的理念 , 在 的控制。 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制度改 做好服务、 控制风险中实现收入的最大化 。同 商业银行成本主要包括利息支出、 营业费 革, 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都大幅度提高, 时, I - 但由 他' 常注重资源 的分配管理 , t ' HF 尤其是资 用、 服务费用、 金支 出等。 税 传统 的成本管理是 于受我国经济环境和银行传统模式的制约, 本管 理和成 本管理, 与 努力控制成本开支 , 集中 种“ 成本控制 ” 方法, 成本控制主要由财务部 美国银行财务管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 资源支持能带来效益的业务品种 的市场开拓。 门负责, 采取减少预算、 节约开支、 控制费用等 财务管理体 系的差异 在组织机 构体系上 , 扁平化管理的特点较为突 方法。这种做法容易带有主观性、 未考虑成本
~一Biblioteka 、从组织架构上来说, 美国商业 银行财务管 出, 既减少了管理层次, 又提高了管理效率, 的引发因素, 节 通常不能长期奏效, 从而实现成 理 的一大特点 , 就是对其分支机 构的财务主管 约了大量的固定成本开支 。 在经营网点的设置 本水平的持续降低。 而现代商业银行的全面成 实行“ 垂直管理’ 双线负责制” 根据银行规 上, 多地体现为无形的网点, 门 齐全 、 本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原理和技术, , 和“ 。 牧 业务 类 以效益为 模的大小, 各级分支机构的财务负责人分别由 人员较多的综合性营业网点相对较少, 助银 中心, 自 根据银行经营管理活动各层次、 各门类、 总部或者地区性总部的财务领 导人垂直管理, 行 、T A M和网上银行较为发达,人力费用得到 各环节的业务特征和成本收益情况, 进行全方
中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研究

制度,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 习这 有限 的途径 来完 成 , 应 通过 院
过程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 日常专 [ 2 ]任媛 . 毕业论 文写作 中存在 的问 题及对策研 究——以普通 高等
院校 经 济类本 科 专业 为例 [ 7 ] . 中
国市场 , 2 0 1 2 ( 1 5 ) .
其2 0 1 1年财务数据 为基础 , 对 中美商业银行 的盈利能 力进 行 比较研 究 , 得 出我 国上 市商业银行整 体盈利 能力 高于美 国商 业银行 的结论 , 并进行 了原 因分析 , 最后借鉴美 国的经验 , 对我国商业银行 如何 保持 可持 续盈利能力提 出了建议 。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 盈利 能力 ; 比较研 究
一
【 参考文献 】
文考 核 问题研 究 [ I ] . 惠 州学 院学 报( 社会科 学版 ) , 2 0 1 2 ( 4 ) .
定 的科 学 思 维 方 式 ,这对 论 文质 [ 1 ]李普 亮. 经管类专 业本科 毕 业论
( 二) 充分 调动 和 组织 院系 、 教 师 量 的提 高 会 带 来 帮助 。 另外 。院 系 和 实 习基 地各 方 资源 , 配 套建 立相 关 建 立 的 实 习基 地 应在 培 养 方 案 实施
可针 对性地 开展 有 关的专 题讲 座 , 让 考 核 激 励 制 度来 引导 和调 动 教 师和 得 到锻 炼 。 学 生 了解 要 求 和 系统 掌 握 写作 规 范 学生 。 系部 组织 扩 大学 生 参 加 各 种 的锻炼 培养 , 学生 才有 可能 具备 一定 项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 自 尽 管 本 文 探 讨 了经 管类 本 科 生
利 能力 的相关 建议。 二、 中美商 业银行 盈利 能力对 比分析
中美英财务报告比较研究

中美英财务报告比较研究中美英财务报告比较研究引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中美英等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日益频繁。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对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进行研究比较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比较中美英三国的财务报告,探讨他们之间的异同,从而提供对这些国家企业财务报告的更深入认识。
一、财务报告的基本框架中美英三国的财务报告基本框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些报告都要求以公认的会计原则编制,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资产负债表方面,中美英三国都要求列出各种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然而,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三国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中国会将资产负债表按照流动性和非流动性进行分类,而美国和英国则将其按照短期和长期分类。
此外,在报告资产价值时,中美两国都采用“成本法”进行计量,而英国则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利润表方面,三国的基本结构相似,包括销售收入、成本、税前利润和净利润。
然而,在成本计量上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在报告销售成本方面,中国一般采用“销售成本直接法”,而美国和英国则采用“销售成本间接法”。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财务比较时出现一定的误差。
现金流量表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的重要工具。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中美英三国都将其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
但在具体的填报项和计算方式上,三国会有一些不同。
二、财务指标的比较在进行财务报告比较研究时,我们常常使用各种财务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度。
下面将比较中美英三国在一些常用财务指标上的差异。
1.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
在计算资产周转率时,三国的计算公式基本一致,即销售收入除以平均总资产。
然而,在计算销售收入和总资产时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资产周转率的比较有所偏差。
2.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评估企业利润水平的指标。
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净利润率、毛利润率和ROE等。
在计算这些指标时,三国的公式基本一致。
中国银行业与西方银行业(特别是美国银行)的差异.

3 冗杂的员工队伍
2
单就盈利能力这一项而言 ,我国银行业与国外银 行就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资本回报率平均为1%,而世界前20家银行的平均资 本收益率达 20% 。正是这种差距 , 导致了我国银行 业在国外同行竞争时 , 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我国 资本回报率 世界
三家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进出口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
5
中央银行被称为政府的银行。这一点, 我国与国外并无很大区别,区别比较大的
是独立性方面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
中央银行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 自主地、不受干预地独立执行货币政策。
6
在美国,则更是从法律和组织机构上,保证 了中央银行不受政府干预。美联储有充分的 自主权,只要是为了完成国会所制订的、关 于货币金融方面的总的目标,则美联储可以 完全自主地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不必经过 总统批准,甚至也不需要得到国会的认可— 除非国会制订了新的法规。
资金运用,也包括企业的人事变动、各项收 支等。企业一旦违反这些事先的约定,银行
只要求企业定期 向银行递交财务报表,对企
业其他方面的情况则基本不管。
可以立即中止借款协议。
10
在银行业务方面的差异: 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
西方银行已经普遍进入了个性化服务的 新境界。客户进人银行就像进人超级市场那
在我国 ,一时还难以做到这一点。客户 进人银行,在很大意义上说是来“接受”什
美国银行业提取标准是3%
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明显不如发达国家 我国银行业的提取标准仅为1%,明显偏少
9
在银行业务方面的差异: 依法订立严格的借款契约
基于成本视角的中美银行业相对盈利水平比较研究

作者: 沈诣婧
作者机构: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
出版物刊名: 金融会计
页码: 17-2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9期
主题词: 业绩驱动模型 信贷成本 成本收入比 ROA ROE
摘要:在近几年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下,中国银行业取得了不俗业绩并在金融危机蔓延期间仍保持了稳定增长,引起了业界关于银行利润过高的讨论与反思,但很少触及中国银行业相对盈利水平较高这一事实。
本文采用样本分析法,以中美各四家最大商业银行为样本,得出中国银行业近几年取得的可观的绝对利润水平,是股改红利、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和平稳利差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从成本的视角出发,分析并回答了导致中关银行业相对盈利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即中国银行业近几年相对盈利能力较强,主要因稳定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下较低的信贷成本,以及由人均费用水平决定的较低的成本收入比这两个主要因素所引致。
中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比较_兼议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_樊巍

298《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上旬刊)总第487期一、前言2005年以来,中国证券业的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证券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内外竞争迫使国内证券公司重新思考生存策略,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研究国外证券公司的生存模式,探讨国内证券公司新的盈利模式,对于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完善,都不无裨益。
二、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现状目前,国内证券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四大块业务:经纪业务、承销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自营业务。
这些传统业务与市场状况高度相关,受市场的波动影响极大。
当前业务已简化成流程性、常规型的“通道”业务,具有简单化、低知识含量、金融创新少的缺陷。
具体表现在:1.收入结构不合理,经营风险大。
经纪业务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投资银行业务局限于通道业务,收购兼并、财务顾问等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资产管理业务由于股市的下挫也受到了重创。
2.证券公司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由于垄断利润的存在,客观上抑制了证券公司创新的积极性。
3.资产管理水平不高,财务危机加大。
资产管理业务的收入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管理水平低下,核心竞争力弱导致了券商财务危机的加剧。
三、中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金融监管的放松,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以及跨国资本的充分流动,使得美国投资银行业迅速发展。
而我国近10年来兴起的证券公司,与国际投资银行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1.盈利能力表1 2003年中美四家证券公司盈利能力比较数据来源:各公司2003年财务报告。
由表1,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差距表现在:总资产规模(如高盛公司的资产规模为中信证券的近300倍,是宏源证券的1000余倍),以及造成的净利润差额(如美林公司的净利率为中信证券的68倍多);资本充足率造成的净资产收益率差距。
盈利能力的差距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表现在收入结构、业务种类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1-148X (2012) 05-0009-06
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卢方元刘龙飞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摘要:选取ROA(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最终指标,本文将ROA分解为
多项中间指标,分别从收入和支出方面分析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差异及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
与美国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在利息支出、营业支出和所得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利息
收入、非利息收入方面劣势明显,最终导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低于美国银行业。
中国银行
业应在现有低成本的优势下居安思危,学习美国盈利能力高的银行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
提高利息和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努力缩小和美国盈利能力较高银行业之间的差距。
中美银行业;资产收益率;盈利能力
F832.2A
2011 -11 -24
卢方元(1962 -),男,河南商城人,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与金融工程;刘龙飞(1988 -),男,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终极控制权的大股东治理及其现金股利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2YJA630074。
2012/05
・11 ・
2012/05
・ 13 ・
@@[ 1 ] Ennis Huberto M. Some Recent Trends in Com mercial Banking[ J]. U. 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Economic Quarterly, 2004 ( Sp ing) :41 -61.
@@[ 2 ] Elizabeth C. Klee and Fabio M. Natalucci. Prof its and Balance sheet Development at U. S. Com mercial Banks in 2004[ J]. Journal of Federal Re serve Bulletin ,2005 (Spring) : 143 - 174.@@[ 3 ] Stiroh Kevin. J. Diversification in banking: Is non- interest the answer[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4(5 ) :853 - 882.@@[4] 丁辉.中美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差别及其影 响[J].上海金融,2006(1):67 - 69.
@@[5] 周好文,王菁.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与利息 收入相关性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1)46 -53.
@@[6] 李葛.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研究[D].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 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 (1)69 - 75.
@@[8] 赵子铱,杨晓鹏.中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市场 化程度的比较分析[J].南方金融,2011(1)46 -49.
@@[9]Peter S.Rose and Sylvia C.Hudgins.商业银 行经营管理[M].刘园,译.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7.
@@[10]刘畅.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绩效影响 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s Banking
LU Fang - yuanLIU Long- fei
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作者:卢方元, 刘龙飞, LU Fang-yuan, LIU Long-fei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刊名:
商业研究
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
年,卷(期):2012(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yyj20120500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