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之汉语语法 学教稿01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和逻辑关系的敏感度。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及分类。
2.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 病句修改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识别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复杂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纠正病句。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病句案例及修改示例。
2. 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3. 准备PPT,用于展示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段存在病句的文本,引导学生注意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病句类型: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3. 修改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病句案例,展示修改过程,让学生理解修改方法。
4.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相互讨论,教师指导解答。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资源。
七、课后作业1. 搜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解释原因。
2. 练习书后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推荐阅读:《现代汉语词典》、《语言规范手册》等,加深对汉语语法规则的了解。
八、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练习题的正确率:分析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拓展学习1. 推荐阅读:《现代汉语词典》、《语言规范手册》等,加深对汉语语法规则的了解。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病句辨析和修改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辨识方法:划分句子成分、主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
3. 病句的修改技巧:添删改换、保持原意、符合语法规则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讲解病句修改的技巧。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辨析和修改病句。
4. 反馈: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成果,指出错误并给予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病句的基本类型、辨识方法和修改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法: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病句辨析和修改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长期跟踪: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病句使用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典型的病句案例,用于教学示例和练习。
2. 病句辨识与修改手册:提供病句辨识和修改的详细指导,方便学生查阅。
3.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优质的文章段落,供学生练习病句辨析和修改。
4. 在线平台: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机会和互动交流的空间。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病句的修改技巧,尤其是对复杂句子的辨析和修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
2. 第3-4周:讲解病句修改的技巧,并进行练习。
3. 第5-6周: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辨析和修改病句。
4. 第7-8周: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成果,指出错误并给予指导。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备考提示】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病句题,考生应先从语法角度分析,压缩,看搭配;再从语义上分析。
【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①找出主干。
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
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角度一“语序不当”一、考点精析语序不当的类别:①多层定语语序不当②多层状语语序不当③虚词的位置不当;④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⑤分句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例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提示】: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分析:句中宾语中心词“方法”的前面有一个长定语,“有效的”是一个形容词,相当于例句中的“优秀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相当于例句中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对照例句,可见位置不对,应为“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的”方法。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例1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专题9修改病句 第1讲语法知识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2] 下列句子中,对主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过河的船很快又快速地驶回来了。 主干:船驶 B.村里男子们都有一种恶习。 主干:男子们有恶习 C.人们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会更快地成为现实。 主干:理想成为现实 D.当地政府根本不关心民生问题。 主干:政府关心问题
( D)
解析 提取句子主干时要注意连同否定词“不”“没有”等一块提取。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 3] 用符号法划分句子成分。 用“‖ ”分开主谓两部分,用“ ”画出主语,用“____”画出谓语,用 “ ”画出宾语,用“( )”画出定语,用“[ ]”画出状语,用“〈 〉” 画出补语。 (1)他读书。 (2)喜欢阅读的他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书。 (3)不喜欢运动却喜欢阅读的他昨天下午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十分有意义的历 史书。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4)我把纸糊了两扇窗户。 (5)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6)那个人把他逼得无路可走。 (7)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8)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那里的人们。 (9)她是国家队里一位有十几年国际大赛经验的最优秀的乒乓球女运动员。 (10)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产生了兴趣。
答“加强什么”的问题,是宾语。
短语充当。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写作中的病句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识别方法。
2. 常见病句的修改技巧。
3. 实践练习:修改病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识别和修改复杂病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掌握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病句,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病句类型及识别方法:介绍常见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并教授识别方法。
3. 讲解修改病句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修改病句,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病句识别和修改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病句修改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2. 病句修改指南:提供一份详细的病句修改指南,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3. 练习题库:设计一系列病句识别和修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工具:提供相应的讨论工具和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病句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成分残缺的识别和修改。
2. 第2周:讲解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进行实践练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第一章:病句的基本概念1.1 病句的定义解释什么是病句,以及病句在语言表达中的常见问题。
1.2 病句的分类介绍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
1.3 病句的识别方法教授如何识别病句,提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成分残缺2.1 成分残缺的概念解释成分残缺的含义,以及它在病句中的表现形式。
2.2 常见成分残缺类型分析常见的成分残缺类型,如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2.3 修改成分残缺的方法教授如何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提供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第三章:成分赘余3.1 成分赘余的概念解释成分赘余的含义,以及它在病句中的表现形式。
3.2 常见成分赘余类型分析常见的成分赘余类型,如重复使用、多余修饰语等。
3.3 修改成分赘余的方法教授如何修改成分赘余的病句,提供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第四章:搭配不当4.1 搭配不当的概念解释搭配不当的含义,以及它在病句中的表现形式。
4.2 常见搭配不当类型分析常见的搭配不当类型,如动词与名词搭配不当、形容词与名词搭配不当等。
4.3 修改搭配不当的方法教授如何修改搭配不当的病句,提供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第五章:语序不当5.1 语序不当的概念解释语序不当的含义,以及它在病句中的表现形式。
5.2 常见语序不当类型分析常见的语序不当类型,如主谓语序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序不当等。
5.3 修改语序不当的方法教授如何修改语序不当的病句,提供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第六章:重复啰嗦6.1 重复啰嗦的概念解释重复啰嗦的含义,以及它在病句中的表现形式。
6.2 常见重复啰嗦类型分析常见的重复啰嗦类型,如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等。
6.3 修改重复啰嗦的方法教授如何修改重复啰嗦的病句,提供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第七章:语义不清7.1 语义不清的概念解释语义不清的含义,以及它在病句中的表现形式。
7.2 常见语义不清类型分析常见的语义不清类型,如表意不明、概念混淆等。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第一课时)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病句类型及辨析技艺。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难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查类型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
例:1、(2004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解析:正确的选项是C。
A句中“然而”表示对前半句话的转折,而“事实是说明”却承认了前面的偏见。
应改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
B项病因是句式杂糅,可说成“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D项中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尽管被认可,但并非正确的做法,与句末的“纠正”的“正”不合。
今年判断病句的这道题目将“结构性错误”和“语义性错误”两种情况组合在一条题目之中,考查方向与往年有了较大的变化,偏重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在典型的语病上做文章,这与考试大纲似乎有点相悖。
2、(2004年高考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设计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张亚玲教学内容:“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复习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教学设想:1.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增强语感。
2.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将练落到实处。
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教学过程:【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级。
【命题特点】(1) 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对句子正误的判断能力。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2)题干的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3)语言素材新鲜活泼,贴近现代生活。
多取材于当前报纸杂志和新闻广播中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社会热点.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根据十年高考题汇总,重点考查三种: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尤以“搭配不当”居首。
【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一、搭配不当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
搭配不当即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符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一)1.经典考题例1.今年,这个地方的水稻生产,由于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长势良好。
例2.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例3.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临开一中高三年级(上)语文学教稿编号:58课题:《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语法》复习课型:复习课主备人:孙国瑞审核人:时间:(第周)【复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语法基础知识,(重点)2、能较好的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难点)【知识精讲】一、词(一)词的分类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虚词,各6类。
实词:、、、、和。
虚词:、、、、和。
(二)词类解析<1>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一般能。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计算机”。
①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②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
③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前面”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①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②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③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④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⑤“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高、胖、死板、奢侈”。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语法特点: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分类如下: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边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多少<2>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立刻、曾经、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拟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二、短语(一)短语的概念:词和词组合起来,就构成短语。
短语没有词语数量的限制,可长可短;如“电影画报”是短语,“精彩的电影画报”也是短语。
(二)短语的种类正如汉语的组合是依靠语序和虚词来组成的一样,短语也是依靠语序和虚词来完成组合的。
不同的语序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短语,不同类型的短语往往使用不同类型的虚词。
短语的类型与合成词的类型相似,按整个短语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谓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和介宾短语等,如:山高/水长(并列短语)巍巍/昆仑(偏正短语)吃/快餐(谓宾短语)擦/干净(动补短语)谈吐/大方(主谓短语)在/办公室(介宾短语)短语类型的界定是以它内部词语之间的第一层关系为依据的,如上述短语中用斜线标示处。
常见短语有以下几类:1、并列短语: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并列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物质和精神讨论并通过聪明、美丽而善良光荣而艰巨听、说、读、写雄伟壮丽2、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
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有的定语后用结构助词“的”),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有的状语后用结构助词“地”)。
定语和状语是“偏”,中心语是“正”,它们之间有主次关系。
例如:他的衣服可敬的人美丽的春天三个汽球彻底理解非常快乐高兴地笑着多么可爱3、动宾短语: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组成的,前后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
例如: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装饰房间做饭菜喜欢唱歌爱好文学写诗歌庆祝回归4、后补短语: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有些补语前要用结构助词“得”)。
例如:盛满好极了暗多了吓跑热得很收干净抱回来拿回去打量了一番5、主谓短语:主谓短语是由名词、代词与动词或形容词一起组成的,前后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的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
例如:我们上街心慌身体棒他说相声她漂亮门开了大家学习6、介宾短语:介宾短语是由介词和它的宾语一起构成的短语,一般介词在前,宾语在后,宾语一般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等。
例如:向对面的人(喊叫)从南方(来)在11楼(住)对周围的人(说)比别人(强)关于学习(的问题)7、几种特殊的短语类型(1)的字短语例如:卖水果的理发的最大的(2)方位短语例如:路东边屋外面秋风中(3)能愿短语例如:会跳舞能烧饭愿卖力(4)兼语短语例如:让他去请人吃饭(5)固定短语例如:中央军事委员会(6)复指短语例如:我的邻居大山歌星王菲(7)连动短语例如:走去开门思考和练习:指出下列文言句子中的画线短语属于哪种类型的短语: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是日也,惠风和畅,天朗气清。
()得一夕安寝,然起视四境,则秦兵又至矣。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三、句子(一)单句及其种类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⑴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
⑵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构成。
例如:⑴飞机!⑵站住!有人敲门。
(二)句子的成分(1)主语: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符号为:名词作主语:社会主义好。
代词作主语:他[天天]锻炼身体。
词组(短语)作主语:群众的智慧无穷。
(偏正短语作主语)(2)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符号为:________ 动词作谓语:①他走了。
②敌人[全]被消灭了。
形容词作谓语:①身体健康。
②叶子红了。
词组作谓语:①他又说又笑。
②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3)宾语: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等,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符号为:名词作宾语:我写字,你读书。
代词作宾语:大家喜欢他。
词组宾语: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
(4)定语: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符号为:()形容词作定语:(红)花(红的)花数量词作定语:(三个)人(两本)书名词、代词作定语:(祖国)的儿女;(他)的书;词组作定语:(又高又大)的建筑(5)状语: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副词作状语:[刚]来[很]好形容词作状语:[快]走[慢慢]地说代词作状语:[多么]高[这么]说介词结构作状语:[从北京]来词组作状语:[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很高兴]地说(6)补语: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者性状的程序。
符号为:〈〉动词作补语:你[继续]说〈下去〉。
形容词作补语:这本书写得〈好〉。
数量词作补语:文章看了〈几遍〉了。
代词作补语:你学得〈怎么样〉了。
介词结构作补语:鲁迅生〈于1881年〉。
词组作补语:①他做得〈又快又好〉。
②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7)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词组指同一样事物并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一种成份。
称代式复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或者词组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应的是一个代词,称代句首的词或者词组,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中国共产党——这是(多么伟大)的名字啊!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才]是(我们应有)的风格。
重迭式复指:两个词或者词组紧紧相连,从不同的角度表示同一事物,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她的女儿郑萍,是(个)(优秀)的小学教师。
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个)(美丽、清洁)的城市。
(8)独立成分:不作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也不同它们发生结构关系的一种成分,位置较灵活,往往能够自由移动。
呼语:词、词组;“同志们,加油干哪!”应答语:词“好,编写方案就这么定了”感叹语:叹词“啊,祖国——母亲”【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