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补肾益气中药辅助西医治疗缓解期肺心病的疗效

剂, 具体药 方 为 : 黄芪 3 0 — 4 5 g , 丹参 1 5 — 3 0 g , 党参 1 5 g , 茯苓 1 5 g , 瓜蒌 1 5 g , 桔梗 1 2 g , 陈皮 1 0 g , 川 芎 1 0 g , 红花 1 0 g , 杏仁 1 0 g , 桃仁 1 0 g , 黄芩 6 — 1 0 g , 补骨 脂6 — 1 0 g , 地龙 6 — 1 0 g , 甘草 6 g , 砂仁 6 g 。用水煎服 ,
组2 5例 患者 实施补 肾益气 中药结合 西药治疗 ,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 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有效率对 比中, 两组患者差异显著( P ≮ 0 . 0 5 ) 。结论 能够取得 良好的临床 治疗效果 , 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 选取我 院
在 临床 治疗总
2 O l 1 年1 2月一 2 o 1 4年 1 2月实施 治疗的 5 0例 缓解期肺心病 患者 , 其 中对照组 2 5例 患者实施单纯西 药治疗 , 观 察
意 义。
者 5例 , 年龄在 5 0 — 7 4 岁之 间 , 平均年龄 为( 6 2 . 2 ± 2 结 1 0 . 3 ) 岁; 病程在 1 1 — 3 1 年 之间 , 平 均病程为( 2 1 . 4 ±
1 0 . 2 )年 。对 照组 和观 察组 患 者 的基 本 资料 差 异不 大, 并且 本次研 究 经过 医 院伦理 委会 批准 。
每天 1 剂, 每剂 分 2次服 用 , 早 晚各 1 次。
1 . 3 疗效 评定 标准
肺心病属于中医“ 肺胀” 、 “ 喘证 ” 等范畴, 主要临床特
征为咳痰 、 紫绀等。缓解期肺心病的病理过程较长 , 极易反复发作 ,在极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慢性肺心病是指由于肺部疾病和/或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室逐渐发生变化和损伤,进而导致心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
针对慢性肺心病,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氧疗、心导管治疗等,但因其治疗效果有时不理想,所以人们开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诊疗方法。
中医认为慢性肺心病多由肺气虚、痰湿阻滞、气血不足等方面原因导致,因此治疗重点在于调补脾肺气血,疏通经络、祛湿化痰,调整心脾肾三阴阳互相协调等方面。
而西医则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脏康复等方面入手,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等来治疗患者。
1.改善呼吸功能:中药治疗可以调节肺功能,开通气道,化痰止咳。
西药治疗则可以通过药物调节肺动脉压力、缓解呼吸困难。
2.调节心脏功能:中药能够调整心脏神经内分泌,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的营养物质的供应。
西药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肌梗塞等发病。
3.预防併发症发生:中药治疗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开通血管,抑制血栓形成。
西药治疗则可以经过药物干预,避免併发症的发病。
4.提升生活质量:中药治疗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加强机体的恢复能力。
同时,心理平衡技术如心理咨询、方法等也能调节情绪,缓解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
以上四个方面结合中西医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优点,是在提高常规医疗的基础上,增强机体适应性,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针对具体患者,应因人而异地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和方案安排,并从不同治疗方法中选取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四神 聪 、 庭 、印堂 、内关 、 里 等穴 醒脑 开 窍 ; 神 通 四神 聪 可健脑启 智 ; 内关 穴 为八 脉交会 穴之 一 , 属厥 阴心包 经之 络穴 , 养心安 神 、 通气 血 之 功 ; 泉穴 利 咽开 有 疏 廉 音, 诸穴合 用 共 奏 醒 神 开 窍 、 脑 益 智 之 功 。维 生 素 健 B 、 奥拉 西坦 穴 位 注射 既 可 产 生 药理 作 用 又 能起 。B 到 较长时 间的刺激 作用 。维生素 B 有 修复神 经作用 ,
维 生素 B 有助 于髓 鞘 的发育 , 。 奥拉西 坦可促 进 乙酰 胆
痰 开窍 ; 丹参 养心 ; 连清 热 , 制 大 队补 药 之过 腻过 黄 监 热之性 。全方 补 肾填 精 、 益髓 健 脑 、 气健 脾 、 瘀 开 益 化 窍、 益智 醒脑 , 针对 智 障 的病 因病 机 , 标本 兼 治 。配合 智 力训 练 , 觉统合 训练 可提 高患儿 的认知水 平 , 感 患儿 经 过 中西医结 合综 合治疗后 大 多智力 提高 , 解力 、 理 反 应 力 、 会适 应能力 均可较 明显 提高 , 社 临床取得 一定 的 疗效 , 无效患 儿均 为年龄偏 大 儿 , 年龄 越小智 力提 高越 明显 。中西 医 结 合 综 合 治 疗 精 神 发 育 迟 滞 较 单 纯针 灸 、 位注射 或者智 力训 练效 果显著 , 穴 值得 临床推广 。
・
6 4・ 6
光 明 中医 2 1 0 0年 4月 第 2 5卷 第 4期
C G M A r 0 0 V l 5 4 J MC pi 2 1 . o 2 . l
腑之 经气 、 通经 络 、 调机 体 阴 阳平 衡 。选 取 百会 、 疏 协
益 脑 ; 子参 、 太 白术 、 苓 健脾 益 气 , 仁行 气 , 蒲 涤 茯 砂 菖
身痛逐瘀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50例

身痛逐瘀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50例田琳;王檀;王秀江;齐文龙【摘要】目的对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4年5月-2016年12月所接诊的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任选100例,盲选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辨证治疗,而另50例患者则按照常规西药疗法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从治疗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在本次治疗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由显效患者30例,有效患者17例组成.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40/50),由显效25例以及有效15例组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辨证法对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治疗,可实现对治疗总有效率的保障,有助于患者恢复.【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14【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身痛逐瘀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药疗法;肺胀;心悸【作者】田琳;王檀;王秀江;齐文龙【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吉林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吉林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吉林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在临床各种慢性肺部疾病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存在着较大的治疗难度。
右心室肥厚并存在有明显扩大为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随着病症发展,将增加患者出现右心功能衰竭的情况,结合临床观察可知慢性支气管类疾病、肺部血管性疾病等为该症的主要诱发因素[1]。
考虑到该症存在较大的反复性,且每次发作将对患者心、肺等器官功能造成严重损伤。
在以往西医治疗中,虽然借助其药效快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稳定病情,但综合疗效欠佳。
从中医角度对该症实施治疗已在临床推广,其中身痛逐瘀汤加减辨证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慢性肺心病是由慢性肺源性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通气支持和手术治疗。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是一种综合多种疗法的治疗方法,以中医药为基础,结合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通过调整机体功能和缓解症状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气功运动等。
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核心,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心肺功能,达到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中国防风、五味子、当归、陈皮等,这些中药具有舒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以缓解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
针灸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达到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蠶豆、心包、气海、曲池等。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拍打、推拿等手法,对患者的肌肉、骨骼、关节进行刺激,起到活血、行气、调整机体功能的作用。
气功运动是通过调整呼吸和体位,调整气血运行,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
1.疗效评价: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心肺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来评价治疗效果。
疗效良好的表现为症状减轻或消失、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2.安全性评价:评估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安全性,观察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合理使用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经济性评价:评价治疗方法的经济性,观察是否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来说,可能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和较高的治疗费用,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4.患者满意度评价: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综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更加符合患者的选治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 参考 文献 】
[] Sg s r VRonr .acet yt e o n s dncrio [ . 1 ees , h e P n raic s d nma dc t e oacnma ] eL A c a a ya J
为 1 程。 疗
11诊 断标 准 .
参 考 19 9 7年 全 国肺 心 病会 议 制 定标 准 纳 入 病例 。其 标
1 . 疗组 在 上 述 治疗 基 础 上 , 据病 情 辨 证 施治 。 型 调 . 2治 3 根 分
理 。具体 如下 :’
准为 : ①慢性肺 、 胸部疾病或肺 血管病变 , 主要根据病史 、 心 电图、 x线 、 肺功能而定 ; ②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 肺心功能 ③
年~ 8年 。其 中慢 性 支气 管炎 占 3 例 , 气 管 哮 喘 8例 , 4 1 支 支 气管 扩张 2例 ,尘 肺 2例 ,重度 肺 结核 1例 ,外 伤 手 术 后 1
降气 , 固本平 喘, 以苏子降气汤合参蛤散加减。⑤阳虚水泛 :
其 胰 腺囊 腺 癌 较 一般 胰 腺 癌 切 除率 高 , 后 较 好 , 治 性 切 预 根
者7 5例 , 诊断 均 符合 上 述 标准 。 随机 分 为治 疗 组 和对 照 组 。
治疗 组 4 5例 , 性 2 男 8例 , 女性 1 7例 , 龄 4 ~ 1岁 , 程 5 年 28 病
加止咳平喘药。④上盛下虚 : 症见咳嗽气短 , 动则喘甚 , 胸闷
痰 多 , 酸 乏力 , 腰 舌淡 或 暗 , 白腻 或薄 白 , 沉 细 。 以化 痰 苔 脉 治
1 .. . 21中药 汤 剂每 日 1剂 , 煎 服 , 1个 月 为 1 程 。具 体 3 水 以 疗
中药治疗12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观察

cu i n: e Ch n s e b l e ii eb n f p r i e b o d e e r a h e v l o p t e t e tc r n c l so Th i e e h r a d cn e e i s ii l l o v n b e t e h a i a s u r a n h o i m t t r y
Fu 2,t e t a d s a e f 1 o r a it nc or f r a mon h.Re ul : e t a it n e t e t n t r ug t s t Tr a d s a c r a me t h o h 3,t e t n he i r a me t t n
维普资讯
中医中药. 西医结合 ; 羹 中 i 塞
星 耋 W 菇e arc 薹 垂daDs l a 。Hl i re g e i 歪 iM至ei l 麓 d爱ol t 麓 c 壶 h t Pd
中药 治 疗 1 慢 性 肺 源 性 2 8例 心脏 病 缓 解 期 的 临床研 究观 察
pr s e s,t e rgh e t il s s o f r h o d a p ro t h tbl od pe i p cfc v l e a d b o d h i t v n rce ho tbe o e t e bl o e i d wih s oo o rod s e ii a u n l o t lw O c n O l a n i e i O h v bv o m pr e n ,t e t e t To a fi int95 3 . n o fo t ha get e r nd x sgn t a e o i usi ov me t r a m n : t le fc e 9 Co -
肺心病缓解期的中药运用规律研究_柏正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肺心病缓解期的中药运用规律研究柏正平1,胡学军1,谭光波1,王帅2,甘荣3,柏莹4(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6;2.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浙江宁波315010;3.湖南省怀化市中医院,湖南怀化418000;4.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摘要: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肺心病缓解期的中药运用规律;方法:检索国内近15年(1996-2010)现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期刊杂志肺心病缓解期研究的有关报道,对本病处方用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提炼整理出本病的中药运用规律;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151首方剂中,涉及中药85味,运用频次最高的药物分别是补气药(频率22.6%)、止咳化痰药(频率为17.4%)、活血化瘀药(频率12.1%),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血药、解表药、补阳药、理气药、收涩药等。
结论:近代临床医师在肺心病缓解期的中药运用中,以补虚为主,泻实为次,注重益气温(补)阳、活血化瘀、化痰降浊三法的综合运用,注重调理和改善肺、脾、肾三脏功能。
关键词:肺心病;缓解期;中药;运用规律;文献研究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6-1311-02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Cor PulmonaleBO Zheng-ping 1,HU Xue-jun 1,TAN Guang-bo 1,WANG Shuai 2,GAN Rong 3,BO Ying 4(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 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6,Hunan ,China ;2.No.2Hospital of Ningbo City ,Ningbo 315010,Zhejiang ,China ;3.Huaihua TCM Hospital ,Huaihua 418000,Hunan ,China ;4.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a 410007,Hu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cor pulmona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Method :Search clinical reports about cor pulmonale in TCM or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gration domestic literatures from 1996to 2010,statistics the law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of cor pulmonale.Result :There are 85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151Qualified TCM Prescriptions.The highest used frequencies of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re qi invigorating drugs (22.6%),Antitussive and Phlegm drugs (17.4%),Blood -activating and Stasis-eliminating Drugs (12.1%),the next drugs are damp -draining diuretic ,heat -clearing drugs ,blood -tonifying drugs ,exterior -releasing drugs ,yang -tonifying drugs ,qi -regulating drugs ,astringent drugs.Conclusion :Tonifying and replenishing medicine is more import than reducing excessiveness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or Pulmonal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invigorating qi and warming yang ,activatingblood and resolving stasis ,resolving phlegm and lowering chaotic.Conditioning the lungs ,the spleen and the kidney.Key words :cor pulmonale remission sta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ing rule literatures study 收稿日期:2012-01-10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厅重点资助项目(2008005)作者简介:柏正平(1958-),男(瑶族),湖南永州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西医结合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19T10:56:57.5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8期作者:郑鑫张传名(通讯作者)
[导读] 治疗肺心病缓解期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率,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可推广应用。
(扬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肺心病缓解期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接收的肺心病缓解期患者中挑选92例为本研究对象。
采用双盲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6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医综合方法治疗。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8.3%,观察组为95.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免疫学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各项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相较临床常规性的治疗措施,治疗肺心病缓解期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可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200-01
肺心病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与复发率[1]。
本文分析探讨肺心病缓解期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挑选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肺心病缓解期患者9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缓解期判断标准。
在双盲原理指导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6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59.7±3.2)岁。
病程1~18年,平均病程为(10.6±2.6)年。
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46~76岁,平均年龄为(60.3±2.9)岁。
病程2~19年,平均病程
(11.1±1.9)年。
比对两组患者的各类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依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结构,并提醒患者注意休息,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及时处理上呼吸道感染,改善心功能。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依据患者病情调配合适中药。
如患者肺气亏虚应重视益气补肺予以补肺汤剂,药方组成为黄芪10g、五味子9g、白术12g、桑白皮6g、紫苑10g;肺肾两虚患者则偏向于补肺纳肾,予以平喘固本汤加减治疗,药方包括五味子8g、紫苑10g、杏仁16g胡桃肉12g、熟地8g、炙甘草8g、党参18g、黄芪10g;脾肾两虚则需补肾健脾,药方中使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药方构成为白术18g、五味子20g、肉桂10g、法半夏10g、佛手16g、淫羊藿18g、泽泻14g、茯苓16g;肺脾两虚患者药方主要有陈皮10g、法半夏10g、淮山12g、佛手10g、桔梗10g、炙甘草20g、白术18g。
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微循环,所有患者均需增加益气行气活血化瘀的中药。
患者将药方用水煎煮,分早晚两次服用。
穴位敷贴主要针对脾俞穴、足三里、肺俞穴、定喘穴、心俞穴。
主要成分有细辛、胡椒、丁香、肉桂、没药、生姜汁、白介子、半夏、雄黄、麻黄等。
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指标与免疫学指标(IgC、IgA)。
痊愈:用药治疗后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改善;有效:相对比治疗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并未见明显的变化,甚至有恶化的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资料采用软件包SPSS19.0。
(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检验后,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对比
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8.3%,其中治愈12例,治疗显效15例,治疗有效9例,无效10例,观察组为95.7%,治愈16例,治疗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检验各数据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免疫学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各项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讨论
肺心病已经逐渐成为老年人致死性与致残性的重要原因。
肺心病按照中医的理论就是“咳嗽、喘症、肺胀、水肿、心悸”等[2]。
肺心病缓解期主要是通过慢性咳嗽长期发作造成肺脾肾功能障碍,引起患者肾不纳气,长期以往就出现血行瘀滞不畅,产生痰液[3]。
此次研究活动的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可见,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相较临床常规性的治疗措施,治疗肺心病缓解期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率,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钢,陈南官,周智文,等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8,15(6):785.
[2]崔晓航.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14(06):1631-1632.
[3]曹菊英.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1):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