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习题1.doc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练习题-学生用卷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河南省人口最多B. “全面二孩”政策表明我国不再需要计划生育C. 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D.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2.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可每年新增人口仍有500多万,主要原因是()A. 人口出生率高B. 人口死亡率低C. 外籍人口迁入增多D. 人口基数大3.如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读图,完成问题。
如图显示,我国()A. 人口总数持续增加B. 1953-1964年净增人口不足1亿C. 每年净增人口数量相同D. 1990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不变4.如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动态调整,其调整的主要原因主要是()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人口减少③人口出生率升高④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5.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问题。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58%降低到2010年的0.48%,主要原因是()A. 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出生率下降B. 人口老龄化严重C.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D. 医疗条件差6.“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四年来,我国出生人口虽有所上升,但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
读图“我国‘二孩’生育意愿抽样统计图”,完成问题。
图中材料反映出()A. 东部地区已有二孩的家庭少于西部B. 城市已有二孩的家庭比例高C. 经济发达地区二孩生育意愿比例高D. 农村二孩生育意愿比例高于城市7.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读“1980-2012年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率和人口数量增长曲线图”。
完成问题。
1980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是()A. 人口数量开始减少B.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C.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不变D.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8.结合图“我国人口结构图”和所学知识,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正确描述是()A. 未来30年我国不会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B. 现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C.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是由于男女比例失衡D. 目前我国不需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9.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 黑河腾冲线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C. 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D. 东南地区人口密度比西北地区小10.如图为2015~2019年中国人口统计数据。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试

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1小题,共50分)1.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①某某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某某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的某某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曾母暗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就半球位置来说,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C.位于亚州东部,太平洋西岸D.从亚洲地理分区来看,中国属于东亚地区3.我国濒临的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4.冬季,羽绒服在某某省很畅销,而在某某省却几乎没有市场,原因是两省的( ) A.纬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C.地形不同 D.生产的产品不同5.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濒临海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某某自治区B.某某维吾尔自治区C.某某壮族自治区D.某某自治区时间2014年10月24日凌晨2点,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某某某某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1月1日6时42分,“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某某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读材料和行政区划图,完成6~8题.6.上述省区中分别属于“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发射升空和返回着陆所在的省区是( ) A.②① B.⑤③ C.④③ D.⑤①7.上述省区中跨经度最广和纬度最低的省区分别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④⑤8.上述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④⑤9.粤菜、鲁菜、湘菜都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A.某某省、某某省、某某省B.某某省、某某省、某某省C.某某省、某某省、某某省D.某某省、某某省、某某省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许,某某省某某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地震造成某某市和某某市108.84万人受灾.读图,完成10~12题10.这次地震发生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A.A B.B C.C D.D11.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B、C两省的简称依次是( )A.辽鄂B.云粤C.滇桂D.秦鲁12.图中,属于沿海省份的代表字母是( )A.A和B B.B和C C.C和D D.A和C13.图为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乡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西部人口比例比中部小D.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4.你认为下列宣传语,不符合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是( ) 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素质C.加快人口增长,扩大生存空间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5.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是( )A.某某省B.某某省C.某某省D.某某省16.图为我国西部部分省市面积及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上述省区(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简称是( )A.藏、新B.新、青C.青、藏D.宁、滇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省市陆续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单独二胎”的主要目的是( )①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②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③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8.尽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每年仍净增加1500万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过高B.政策推行不利C.人口基数太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1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壮族 D.蒙古族20.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大聚居,小杂居,交错杂居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少数民族主要分部在西部和北部21.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 )A.巴基斯坦、越南B.俄罗斯、印度C.老挝、缅甸D.朝鲜、蒙古22.下列各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哈萨克族同胞说:冬不拉是我们喜爱弹奏的乐器B.蒙古族同胞说:端午节赛龙舟是我们的传统体育项目C.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客人D.傣族同胞说:泼水节大家泼水嬉戏,在寨子里跳孔雀舞23.如图反映的是( )A.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B.傣族的泼水节C.瑶族的盘王节 D.彝族的火把节24.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C.汉族在全国的分布比较均匀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2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华北、东北、西北 B.西北、西南、华北C.华北、华南、华东 D.东北、西北、西南二、综合题(共50分)26.(14分)填出图中我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邻国的名称:(1)濒临海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2)岛屿: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3)陆上邻国: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4)隔海相望国家:E__________,F__________.(5)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__.27.读四省轮廓图,填表:A B C D省级行政区划名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中心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列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10个之最.29.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700人/平方千米的省是(写简称)__________.(2)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写简称)__________;人口密度最低的自治区(写简称)__________.(3)在图中标出某某的某某和某某的腾冲,并将两点连成直线.(4)读图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__________,西部__________.(5)我国人口密度400﹣700人/平方千米的省是__________.A、辽、吉、黑、晋、甘、青B、浙、粤、台、湘、陕、新C、鲁、豫、皖、浙、粤、台D、鲁、豫、皖、云、桂、某某.30.读图,回答:(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三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A:__________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B:__________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C:__________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______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湘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2015年单元测试卷(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德胜学校)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1小题,共50分)1.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①某某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某某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的某某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曾母暗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漠河以北某某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某某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解答】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部首先看到日出,我国的最东端位于某某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故选:A.【点评】掌握自转规律和我国的四至点,不难得出答案.属于基础题.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就半球位置来说,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C.位于亚州东部,太平洋西岸D.从亚洲地理分区来看,中国属于东亚地区【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解答】解: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选项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牢记即可.3.我国濒临的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考点】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分析】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解答】解: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内海,属于基础题.4.冬季,羽绒服在某某省很畅销,而在某某省却几乎没有市场,原因是两省的( ) A.纬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C.地形不同 D.生产的产品不同【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最基本因素就是纬度因素,即随着纬度增高太阳辐射递减.【解答】解:某某省位于我国的最北方,某某岛位于我国的最南方,纬度位置的不同,造成了两地气温的差异;冬季我国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递减,所以冬季,羽绒服在某某省很畅销,而在某某省却几乎没有市场.故选:A.【点评】还要能够从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上理解我国冬夏南北温差的大小.5.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濒临海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某某自治区B.某某维吾尔自治区C.某某壮族自治区D.某某自治区【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某某、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某某维吾尔自治区,某某自治区,某某自治区,某某回族自治区,某某壮族自治区;其中,某某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该自治区南临南海.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自治区的位置,理解解答即可.时间2014年10月24日凌晨2点,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某某某某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1月1日6时42分,“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某某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读材料和行政区划图,完成6~8题.6.上述省区中分别属于“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发射升空和返回着陆所在的省区是( ) A.②① B.⑤③ C.④③ D.⑤①【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读图可得,①是某某自治区,②是某某省,③是某某省,④是某某省,⑤是某某省.【解答】解:“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发射升空是某某省,返回着陆所在的省区是某某自治区,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读图解答即可.7.上述省区中跨经度最广和纬度最低的省区分别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④⑤【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读图可得,①是某某自治区,②是某某省,③是某某省,④是某某省,⑤是某某省.【解答】解:我国跨经度最广和纬度最低的省区分别是某某自治区和某某省,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8.上述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④⑤【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读图可得,①是某某自治区,②是某某省,③是某某省,④是某某省,⑤是某某省.【解答】解:某某自治区的简称是蒙,某某省的简称是琼,某某省的简称是甘或陇,某某省的简称是秦,某某省简称是川或蜀;故选项③⑤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和简称,读图解答即可.9.粤菜、鲁菜、湘菜都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A.某某省、某某省、某某省B.某某省、某某省、某某省C.某某省、某某省、某某省D.某某省、某某省、某某省【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牢记我国各省区的简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题干中“粤、鲁、湘”分别是我国某某省、某某省和某某省的简称.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省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学生应熟记基础知识,提高答题效率.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许,某某省某某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地震造成某某市和某某市108.84万人受灾.读图,完成10~12题10.这次地震发生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A.A B.B C.C D.D【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某某、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某某省,B图所示的是某某省,C图所示的是某某省,D图所示的是某某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读图解答即可.11.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B、C两省的简称依次是( )A.辽鄂B.云粤C.滇桂D.秦鲁【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读图可得,A是某某省,B是某某省,C是某某省,D是某某省.【解答】解:某某省的简称是辽,某某省的简称是云或滇,某某省的简称是粤,某某省的简称是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及简称,读图解答即可.12.图中,属于沿海省份的代表字母是( )A.A和B B.B和C C.C和D D.A和C【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某某、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自北向南依次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澳门、某某、某某.读图分析可知,A为某某省,B为某某省,C为某某省,D为某某省;依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省区轮廓及位置,属于基础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3.图为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乡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西部人口比例比中部小D.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读图可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总人口数为13.39亿人.我国西部地区(27.04%)比中部地区(26.76%)人口分布多.乡村人口比重多(50.32%),城市人口比重少(49.68%).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要理解记忆.14.你认为下列宣传语,不符合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是( )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素质C.加快人口增长,扩大生存空间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考点】人口政策.【分析】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人口基本国策.【解答】解: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人口基本国策;故A、B、D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及目的以及我国的基本国策,解题时牢记知识点是关键.15.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是( )A.某某省B.某某省C.某某省D.某某省【考点】某某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分析】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是某某省.【解答】解:某某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面直接濒临太平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某某省的地理位置,较为简单.16.图为我国西部部分省市面积及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上述省区(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简称是( )A.藏、新B.新、青C.青、藏D.宁、滇【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某某的某某至某某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解答】解: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某某的某某至某某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其中某某自治区和某某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其人口密度最小,其简称依次是藏和青.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及人口密度,牢记即可.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省市陆续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单独二胎”的主要目的是( )①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②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③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考点】人口政策.【分析】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这说明我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已经开始凸显.只有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才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D.【点评】考查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18.尽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每年仍净增加1500万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过高B.政策推行不利C.人口基数太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C.【点评】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壮族 D.蒙古族【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分析】熟记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解答】解: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某某壮族自治区.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属于基础题,应熟记.20.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大聚居,小杂居,交错杂居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少数民族主要分部在西部和北部【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解答】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民族间的交错分布促进了民族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A.【点评】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21.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 )A.巴基斯坦、越南B.俄罗斯、印度C.老挝、缅甸D.朝鲜、蒙古【考点】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海岸相邻.此外,中国还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隔海相望.【解答】解:我国陆上邻国共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两个,分别为俄罗斯和印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陆上邻国,解题关键是熟悉我国陆上邻国的地理位置,学生应多结合地图对邻国进行识记,提高答题效率.22.下列各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哈萨克族同胞说:冬不拉是我们喜爱弹奏的乐器B.蒙古族同胞说:端午节赛龙舟是我们的传统体育项目C.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客人D.傣族同胞说:泼水节大家泼水嬉戏,在寨子里跳孔雀舞【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解答】解:端午节赛龙舟是汉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那达慕大会,选项ACD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民族的独特风情,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23.如图反映的是( )A.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B.傣族的泼水节C.瑶族的盘王节 D.彝族的火把节【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分析】牢记我国各民族独特的风情,根据题干中图片来得出答案.【解答】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分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图片中的人们互相泼水嬉戏这表达的是居住在某某省的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和喜爱的艺术活动,属于基础题.24.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C.汉族在全国的分布比较均匀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解答】解: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汉族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2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华北、东北、西北 B.西北、西南、华北C.华北、华南、华东 D.东北、西北、西南【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
2016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练习册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2016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练习册答案〕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选择题:1、B2、C3、B4、C5、D6、D二、读图题7、#邻国:①俄罗斯②蒙古③哈萨克斯坦④印度隔海相望国家:⑤日本⑥菲律宾临海:⑦东海⑧南海大洋:⑨太平洋⑩印度洋 #略8、#当我国2月份时,黑龙江省冰天雪地,而海南省则春暖花开。
因为我国南北跨的纬度近50度,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当夏季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上已是旭日东升,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则是第繁星满天。
说明我国东西跨的经度广,时区差大。
学案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B二、综合题 7、#陕西省西安 #①晋③鄂⑤川或蜀⑦宁⑧内蒙古 #②郑州④重庆⑥兰州8、填图略9、#A E C #学案三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A 6、C 7、A 8、D 二、9、× 10、×三、综合题11、#黑河----腾冲一线 #此线东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镇集中,所以人口稠密。
能力培养:略学案四第四节中国的民族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二、判断题 5、√ 6、× 7、× 8、×三、#汉族 92% # 边疆地区。
能力培养:1、#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甘肃省③内蒙古自治区④宁夏回族自治区⑤青海省⑥陕西省 #回族藏族#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内蒙古自治区③内蒙古自治区 #汉族汉族2、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蒙古族、藏族3、张岳说得对。
学案五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A 2、D 3、A 4、C 5、B 6、C 7、D 8、C 9、A (二)、#一三 #青藏长江中下游巫山 #4000 黄土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练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练习)一、选择题1.在一次迎国庆知识抢答赛上,主持人问:“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小凯迅速按响了抢答器,并报出了自己的答案,主持人宣布小凯回答正确,你认为小凯选择的答案是()A. 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经降至世界第二位B. 人口分布平原地区少,山区多C.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D. 我国人口界线是漠河到腾冲一线读下图,完成下面题。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东部地区地多人少B.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C. 东部面积更大,西部人口更多D. 人口、面积比例东西分配均匀3.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西部地区气候温暖,降水较多B. 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源丰富C. 东部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D. 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图中的()A. ①——内蒙古自治区B. ②——云南省C.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 ④——吉林省5.图中各族同胞的下列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A. 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B. ②——我们在草原赛马、摔跤C. ③——我们在高原河谷放牧牦牛D. ④——我们与汉族交错杂居6.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A. 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B. 都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为次C.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 各民族分布较杂乱,没有规律“人民币上学地理”,依据下列两种人民币的背面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7.20 元和50 元人民币背面所示景观分别位于()A. 四川、西藏B. 广西、西藏C. 广西、青海D. 四川、青海8.图示景观分布地区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A. 壮族、藏族B. 高山族、满族C. 苗族、回族D. 傣族、蒙古族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一)读中国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相邻。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练习题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练习题【本章考点】1、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
2、我国的疆域:陆地面积、四端点,所跨的经纬度,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濒临的海洋: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主要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众多的邻国:陆界的长度2万多千米,陆地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5、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城市。
【典型例题精讲】[例]以下城市中,每天最先见到日出的是〔〕A、沈阳B、北京C、兰州D、乌鲁木齐【易错分析】不知道越往东的地方时越早,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不熟悉这四个城市的位置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越往东的地方,时间越早,日出就越早,题目中的四个地点,自西往东依次是乌鲁木齐、兰州、北京、沈阳。
【答案】A【学法指导】这讲内容主要包括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疆域是地理环境的空间所在,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而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框架,增长迅速的庞大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复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要充分利用地图,把各省区的位置和轮廓牢牢掌握。
【基础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①北端②南端③东端④西端A、①B、①③④C、①③D、①④【解析】我国疆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另由北温带所在的范围〔23.5°N~66.5°N〕来看,符合题意的为①③④。
湘教版八上地理课本活动题答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P.2 1.北半球 2.画线略,东半球P.3 1. 135?E-73?E=62?,跨东五区至东九区5个时区 2. 54?N-4?N=50?,北温带。
P.4 1.海南省已是春耕大忙时期。
2.这是因为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60多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地点的地方时刻早,我国东西两端点的地方时相差4个多小时。
3.略。
4.略。
P.5活动(上):玲玲的那些想法中,除了“可以乘船到里海旅游”不对外(因为里海是内陆湖泊),其他都对。
活动(下):1.我国的陆上邻国,东邻朝鲜,以此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其他陆上邻国是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东面是韩国和日本,东南面为菲律宾,南面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P.9 1.①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
②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
③⑶ 2.湖南—人头广东—大象鼻子陕西—直立的兔子青海—玉兔山东—狮子黑龙江—天鹅 3.略。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P.11活动(上):1.河南、澳门 2.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具体分布情况略 3.略。
活动(下):1.略。
2. 8.82年5年 6.43年 3. 15亿17亿P.13 1.江苏、湖南、青海、西藏。
2.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因为东部地区耕地多,气候温和湿润,生产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上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因而人口密度大。
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等,耕地少,生产粮食少;而且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因而人口密度也小。
3.略。
4.全国:人口129500万,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江苏:人口7438万人,人口密度744人/平方千米;湖南:人口6440万人,人口密度307人/平方千米;西藏:人口262万人,人口密度2人/平方千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学生版)

13 中国的人口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填空: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约有13.7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分布以为界,多,少。
城市人口比重大,占51.3%,农村人口比重小,占48.7%。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原因: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3、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省的人口增长幅度最大。
人口过多带来的不利方面有等。
4、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是:。
5、华侨与华人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
侨胞原籍以、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6、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疏密不均,以黑龙江省黑河和云南省腾冲一线,地区人口密集,地区人口稀疏。
(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西部地区地势崎岖,气候干燥;社会原因是东北地区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西北地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
)7、人口最多的省是省,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
人口密度最小的直辖市是,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都位于青藏高原上。
8、为了使我国人口的增长与__ __ 、_____相适应,与__ __ 、_____相协调,因此实行_________,控制人口的_____,提高人口的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练习题1、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人口构成图。
回答1—2题。
1、与十年前相比,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不少。
城镇人口数约为()A、13.7亿B、12.7亿C、6.7亿D、5.0亿2、人口普查显示,十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7%,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由此可见()A、我国劳动力短缺B、应鼓励多生多育C、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D、人口增长速度放缓3、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澳门特别行政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4、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每年仍尽增一千多万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国土面积大B、人口密度大C、人口基数大D、医疗条件好5、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6、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江苏7、下列负面影响是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引起的是( )A、人均收入增加B、人口分布不均C、人均资源、增多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8、现今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1.3 中国的人口(练习)一、单选题。
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下表为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我国()①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②劳动力数量严重不足③城镇化建设成就突出④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⑤人口老龄化问题得以缓解⑥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均衡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⑤⑥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比重增加较大,主要因为东部地区()A.人口出生率高,医疗卫生条件好B.自然环境改善,更适宜居住C.经济发达,就业和生活条件好D.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
下图示意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
据此完成3-5小题。
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年我国尚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B.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未来我国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比重不断提高D.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4.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有()①劳动力短缺②就业压力增大③家庭养老问题突出④社会养老负担过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取消计划生育政策B.大量接纳海外移民C.适当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D.鼓励居民向海外移民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5年10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生委网站公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完成下面6-8小题。
6.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B.我国人口东多西少C.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D.我国人口技术少7.我国当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①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③增加未来劳动力数量④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8.人口的增长应该与()A.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B.居民的传统生育观念相适应C.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相一致D.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率相一致9.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宗教和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和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球最高B.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佛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我国黑河——腾冲一线,西部人口比东部人口密度小10.根据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儿童人口比重持续下降,需全面放开生育政策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需增加就业机会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应增建养老设施D.我国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习题
1、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
A、新
B、澳
C、内蒙古
D、青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四川省
B、山东省
C、河南省
D、广东省
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盆地多,高原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城市多,农村少
4、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温高,适合人类生存
C、城镇多,交通便利
D、耕地多,气候适宜
5、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增长数量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6、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相对均匀
B、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西藏自治区
C、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黑河——腾冲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7、按人口密度计算,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不属于我国人口密集区的是()
A、上海
B、香港
C、四川
D、新疆
8、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繁,死亡率明显上升
B、战争频繁,死亡率明显上升
C、政策宽松,出生率上升
D、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明显下降
9、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改变
B、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明显改善
C、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D、社会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
10、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A、青少年比重太低
B、人口基数太大
C、人口素质下降
D、城镇人口比重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