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
PBL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中 的工 作 液 , 需 配 置 试 剂 , 样 大 大减 低 了 对 操 作 者 的 危 害 。 无 这
3 教 学 中 半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应 用 的 实 际效 果
在 生 化 实 验 教 学 中 , 数 实 验 采 用 半 自动 生 化 仪 完 成 , 多 在 手 工 加 试 剂 的过 程 中 , 量 管 、 吸 加样 器 、 浴 箱 等 的 正 确使 用 使 水 学 生 得 到 充 分 的 锻炼 , 同时 在 上 机 过 程 中也 了解 了 仪 器参 数 的 设 置 、 体 的操 作 步 骤 、 作 原 理 、 器 各 部 件 也 了解 了 如 何 运 具 工 仪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1 0 1年 1 0月 第
—
பைடு நூலகம்
鲞箜 !塑
: ! : ! !
: ! ! ! : : :
现 今 医学 科 技 水 平 不 断 发 展 , 技科 室 的 自动 化水 平 不断 医 提高 , 本校 作 为 教 学 单 位 , 何 在 条 件 有 限 的 情 况 下 培 养 出 高 如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0 3 4 5 2 0 :2 .
E] 李 萍. 物化 学检验 [ . 4 生 M] 2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北 人
20 04: 6. 9
和 认 识 , 今 后 的就 业 起 到 良好 的 帮扶 作 用 。 对
( 稿 日期 : 0 10 一 O 收 2 1-3l )
学 生 掌握 扎实 的操 作 技 能 , 增 进 了 学 生 对 仪 器 的 了 解 , 增 也 也 强 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力。
参 考 文 献
学 校 的 重 点 , 何 在 实验 过 程 中保 证 操 作 人 员 的 安 全 一 直 是 广 如 大 医 务 工 作 者 努 力 的 目标 。以 前 采 用 手 工 操 作 配 置 试 剂 时 会 用 到 很 多 危 险 药 品 , 血 清 碱 性 磷 酸 酶 测 定 为 例 , 工 法 磷 酸 以 手
PBL在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气氛。
检查学生的学 习情 况 , 帮助教师确定今后 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式等 , 同时帮助同学进行正 确的学 习。
的P L 学模 式 实施 方 案 计 划 如表 l B 教 。 从 实施 方案 可 以 看 出 , PBL教 学模 式 是 小组 讨 论 式 教学 , 以学 生 为 中心 , 师为 引 教 导 , 生 自主 学 习 的方 法 。 种 方法 将 传 统 学 这 2 P L 食 品 生化 课 堂 上 的 应 用 B 在 教 学 模 式 大 为 改观 , 以 一 种 崭 新 的教 学 它 2 1P L实施计 划 . B 将 P BL具 有几 个 突 出特 点 :1 以学 生 为主 形式 引入 课 堂 教 学 , 吸 引学生 的注 意 力 , ()
j 口目
N. o, 1
l 。 。 t Her d al
科 教 论 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B 食 品生物 化学 教 学 中的实践 应 用 ① L在
王雪飞 徐聃 赵 晶 ( 黑龙江 东方学 院 哈尔滨 1 0 8 ) 0 6 5
摘 要 : BL ̄ v P X问题 为 导 向 的 教 学模 式 , 国 际及 国 内都 比 较 流 行 的 一 种教 学 方 法 。 P 在 将 BL教 学法 引 入 到 食 品 生 物 化 学课 堂 , 计 实施 设 教 学 计 划 以及 教 学 大 纲 , 究 P 研 BL教 学 法 在 食 品 生物 化 学教 学 中 的 可 行 性 , 讨 新 的 教 学改 革 模 式 。 探
关键词 : B 教 学法 生物化学 食 品专业 PL 中图分类 号 : 42 G6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9 9 ( 0 ) 1a一0 1 -0 1 3 2 1 t () 1 2 6 7 5 o 2
PBL教学法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步应用-3页精选文档

PBL教学法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步应用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1,2],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医学教育教学领域尤为普遍[3]。
PBL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食品化学实验教学都属于传统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按照老师的设计“依葫芦画瓢”进行实验。
如此,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根本不去思考缘由,实验后印象不深,一知半解,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和训练。
因此,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当前阶段,以侧重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基于此,笔者就PBL教学法应用于重庆三峡学院2013级食品专业食品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尝试。
1 教学准备1.1 确定问题问题是PBL的起点和焦点[4]。
问题的产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与食品专业相关有意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发现的问题,还可以是教师根据实际生活、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内容等相关方面提出的问题。
食品化学实验每年开设10~12个实验项目,每次实验课前,教师提前告知学生将要进行的实验内容,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提炼问题,然后对学生的问题和教师课前设置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形成表格。
以水分这一章为例,见表1。
问题汇总后,提前将实验问题汇总表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提前意识到需通过本次实验来回答这些科学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挑战自我的兴趣。
1.2 提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有效实施PBL的根本保障。
随着网络课程、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多种媒体形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PBL教学法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

PBL教学法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PBL教学法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
一、PBL教学法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1.确定问题: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例如“如何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等。
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和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探讨问题,分工合作,互相协助。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3.自主学习:学生在团队中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但不干预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在PBL教学法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和解决问题,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5.总结分享: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可以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享。
每个小组可以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和评价。
通过分享,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二、PBL教学法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评价1.学生参与度高:采用PBL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PBL教学法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能力。
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PBL教学法强调小组合作和共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PBL教学法可以起到很好的应用作用。
本文将从问题引入、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四个方面探讨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在PBL教学法中,问题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可以将一些实际问题引入实验中,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吃了很多糖分,也不会得糖尿病?”、“为什么在食品加工中要添加防腐剂?”等等。
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PBL教学法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有很多实验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学生可以根据问题需求,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在研究糖尿病的实验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组给小鼠喂食高糖饮料,另一组则给小鼠喂食普通饮料,然后观察小鼠的血糖水平。
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在PBL教学法中,小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每个小组可以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探究和研究。
在研究防腐剂的实验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种不同的防腐剂,然后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分享实验结果,最终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PBL教学法中,问题解决是学习的重点。
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研究糖尿病的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高血糖对人体的影响,进而提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问题解决,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应用和提高。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早在1969年“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论坛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被欧美等国家不同程度地采用。
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目标明确,自我指导学习,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1,2]。
其目标是:运用基础与临床知识,建立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发展自学能力,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造力。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研究的对象病原微生物与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关系密切,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3]。
因此,我们在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中实施了PBL教学。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 PBL教学的实施过程1.1 实验前准备在设计性实验之前,学生通过前期实验课的学习,掌握了与医学微生物学有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包括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学检查(取材、制作涂片、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
为PBL法在设计性实验中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1.2 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之前,以综合性实验的病例讨论为例,例如腹痛腹泻病人的肠道杆菌鉴定,指导老师重点讲解怎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病因(可能是由哪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实该病因,同时对实验的结果有所预测等。
通过对综合性实验的病例讨论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一般程序,掌握了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最基本的知识,之后,指导老师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上重点掌握的且与临床密切关系的章节内容,提供临床病例,例如化脓性感染的病人发热等体征和白细胞升高等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让小组同学(一般几个同学为一组)以病例当中提出的问题为中心,根据病人的体征和检查结果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设计该病例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的实验方案。
PBL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PBL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张少颖;张秀红;于有伟;武晋海;杜俊杰;崔美林;宋小青【期刊名称】《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年(卷),期】2018(000)004【摘要】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实验技术课程的特点及目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教学案例遴选、学生合理分组、教师角色调整和改进考核方法等措施。
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具体应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与食品微生物相关的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页数】3页(P1-3)【作者】张少颖;张秀红;于有伟;武晋海;杜俊杰;崔美林;宋小青【作者单位】[1]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1]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1]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1]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1]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1]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1]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PBL教学法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刘蔚2.如何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技术"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培养本科生的综合能力 [J], 于有伟; 张少颖; 张秀红; 崔美林3.食品微生物实验技术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J], 李昊翔4.食品微生物实验技术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J], 李昊翔5.PBL教学法在食品加工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J], 王丽娜; 谢庆辉; 盛尊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生物化学》PBL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食品生物化学》PBL教学模式研究论文关于《《食品生物化学》PBL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教师备课(1)确定问题。
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引子”,如何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该教学方法中尤其重要。
因此,问题的提出必须围绕核心学习内容,能引出所需掌握的重难点内容,并可拓展至更广泛的其它相关方面,达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
此外,所提出的问题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能反映学习本学科的现实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例如,在学习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所提出的问题就是社会上广为关注的“三聚氰胺”的问题:为什么不法奶商要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什么原料?为何不能添加在食品中?这样,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利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探讨,学生十分感兴趣,觉得所学非常有用。
经过查阅资料,学生了解到三聚氰胺由于含氮量高达66%左右,常被不法商贩添加于饲料、奶粉等食品中,以提高产品的含氮量,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也体现了我国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测试方法的缺陷—仅通过检测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
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但其无色无味,且掺杂后不易被发现,而当时的国家标准中不包含相应的检测内容,故被不法商贩钻了空子,对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可见,利用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了解的远远不止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这一点点内容。
感兴趣的同学还会查阅资料,更深入的去了解如何检测三聚氰胺,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例如在讲碳水化合物这一章时,提出返砂芋头是怎么制作的?为什么会出现返砂的现象?我校来自潮汕地区的同学不少,返砂芋头是潮汕地区的一道名小吃,这个问题的提出会让大家倍感兴趣,而且其他同学了解其原理和制作方法之后,也会印象深刻。
又如在学习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时,提出素肉零食如大豆蛋白制作的辣子鸡、牛柳、手抓羊肉等是如何制作的?如何使大豆蛋白具有肉的风味?在学习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时,我们可以提出如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的原理是什么?在脂代谢这一章,提出脂肪肝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是什么?不同脂蛋白的作用如何?哪种脂蛋白有利于脂肪代谢?(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BL 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摘要:食品微生物学是轻工食品科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对食品贮藏、制造、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PBL 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主动学习,而不是围绕课程程序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是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和有意义的问题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新型教学方法,是轻工食品类专业基础课程———“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PBL 教学法;食品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问题设计;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0-0167-03收稿日期:2017-09-16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粤教高函【2015】173号);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粤教高函【2013】113号);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广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粤教高函【2015】133号)项目资助作者简介:王玲(1965-),女(汉族),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技术及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
通讯作者:王玲。
食品微生物学是轻工食品科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且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教学法,目前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同,PBL 教学法是把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工作的重点由“以课程为中心”转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PBL 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要考虑多种因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考当中并能主动地、更好地学习和获取相关的知识。
一、结合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设计问题PBL 教学法问题的设计,首先要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原则,与教学内容和进度相匹配,所选案例应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规定的学习领域,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于轻工食品类学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大纲要求,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性实验内容后,需要开设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包括了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发酵产品的开发及检验,食品腐败变质、食物中毒及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检验等。
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把教学大纲中的内容通过问题使学生全面掌握与学习。
如通过“葡萄皮上菌种的分离、葡萄酒的发酵及其产品的品质检测”的问题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查询文献、组织资料自主实验过程,对菌种的分离方法、葡萄酒酿造的过程、原理、代谢机制等知识点就更加清楚了,明白酵母菌将葡萄果实中的主要糖分———葡萄糖进行分解利用,通过厌氧途径进行发酵,最终形成葡萄酒。
二、结合教学目标、学生兴趣、层次,设计问题随着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学习,学生对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认识,已经掌握了一些食品微生物学最基础的实验操作技能,其中包含有无菌操作技术、显微镜的使用、高压蒸气灭菌、细菌的培养与染色、细菌的营养与代谢等,为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此时可以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个与微生物学有关的实验方案,用以验证某个微生物学理论或解决某个与微生物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等,对微生物学某方面某领域的相关内容更加熟悉。
例如可以设计问题———“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使学生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传播方式、环境中空气消毒的意义和方式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同时,设计性实验问题有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逐步分成多个层次逐步开设。
如可结合本校的海洋特色开设设计性实验如“水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鱼、虾、贝类水产食品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鱼露、虾酱、蚝油等发酵食品的制作和微生物检测”等。
学生在完成实验过程中,针对实验方王玲*,雷晓凌,伍彬,刘颖,刘唤明,曾少葵(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案所涉及的领域查阅一些相关资料,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全过程的锻炼,掌握了基本的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丰富了微生物学知识体系。
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学生们对问题的反应情况,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
在对学生进行问题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根据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对于一些很难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在问题情景中进行详细的阐述,直到学生明白为止。
三、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或现象,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除了要考虑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知识,还应该包含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与成果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食品微生物学领域的与教学相关的、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或现象来设计问题,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迁移,使学生能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通过对“霉烂水果中真菌的分离与鉴定”、“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腐乳中毛霉的分离和鉴定”等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或现象设计实验,学生掌握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的技能后,可以极大地提高微生物学的实验基本技术。
在规定内容实验课上,学生每次学到的是一项或几项实验技术,而在PBL教学法自主设计实验过程中,学生要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并且要反复实践,如对微生物实验中的取样、菌种分离、纯化、初步鉴定等微生物学基本技术非常熟悉;对一些具体技术如培养基配制技术、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的细胞染色技术与利用微生物进行简单的发酵技术、显微镜使用技术和微生物观察培养技术等更加熟悉了。
四、结合学科前沿的科研成果,设计问题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多年来形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教师可以对基本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把本学科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性和系统化的把握,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另外,由于学生的专业性限制和培养方案的约束,学生不可能随时了解微生物学前沿的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将课程内容与该学科较为前沿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较为新颖的问题去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点很快集中,进而学生可以去主动地探索所需学习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食品安全问题也变得越发尖锐。
而在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微生物污染是最常见的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之一,一些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全球性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如何使让学生在学习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时紧跟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传统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依赖于微生物富集培养、选择性分离和生化鉴定,这种方法存在着操作烦琐、时间冗长、检出效率及灵敏度低、出现假阴性等缺点。
近年来,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荧光定量PCR等各种新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结合这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可以设计问题如:“水产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可以对一些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特异性引物设计、PCR条件优化等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知识进行了解,完成实验后,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按正式出版刊物能发表的论文格式写作论文并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求每小组至少选一名同学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汇报讲演,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在实验课堂上引入一些前沿的科学研究,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或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结语将PBL教学法应用在食品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前提是要求教师必须预先根据授课内容设立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必须是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问题设计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创设出适合学生实际,内容健康新颖,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又有感染力的问题。
当然,设计的问题要求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1]王玲,雷晓凌,伍彬.PBL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02):11-13. [2]辛明秀,王纯,孙正刚,吴登峰.微生物学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5,(02):30-31.[3]朱克虹.高职学院微生物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J].西南军医,2007,(04):106-107.[4]侯振江,侯建章.PBL教学法问题情境设计研究进展[J].辽宁医科大学学报,2011,13(11):29-31.[5]王芳.PBL教学法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实验室科学,2009,(8):49-50.The Study of Problem Design of PBL Teaching Model in Designing Experiments Teaching of Food MicrobiologyWANG Ling *,LEI Xiao-ling,WU Bin,LIU Ying,LIU Huan-ming,ZENG Shao-kui(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88,China)Abstract :Food Microbiolog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he fields of light industry food science.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important impact of microbes on food storage,manufacturing,transportation and sales.PBL teaching model is a teaching method which activates students to initiatively learn from real problem rather than to learn from the course program.It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active learning ability,analytical ability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Designing experiments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 for 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gram.By applying PBL teaching model to food microbiology designing experiments,and designing some scientific,rational and meaningful problems,could effectively activ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as well as improve th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Key words:PBL teaching model;Food Microbiology;designing experiments;problem design;experimental teaching[6]曾薇.论医学类专业《有机化学》的问题情境设计[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5,1(36):10-14.[7]陈安徽,邵颖,陈宏伟,秦杰,王陶,李文.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模块化教学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226-227.[8]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5.[9]朱铁群,成庆利.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个案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11-1013.[10]唐亚平.论PBL 教学法中问题的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07,(27):15-17.[11]曹媛媛,张明,唐欣昀,等.PBL 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13,30(4):97-99.[12]苏小平,杨明金,李楠,等.PBL 教学模式在本科生综合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24-26.[13]初红艳,刘志峰,昝涛,程强.机械制造课程群体系构建与实施———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140-144.[14]刘胜贵.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6,(06):146-149.[15]王福明.新建本科院校动科类专业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35-36.[16]王婧,李兰岚,胡梦红.基于微课背景下转变视频拍摄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6):48-49+52.[17]杨保伟,赵旭博.论食品专业学生学习食源性致病菌课程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6,3(40):180-181.[18]莫明远,王祖浩.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自主探究提升科学素养[J].化学教育,2010,(7):16-17.[19]赵鸿雁.微生物学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4):208-209.[20]陈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08):1-3+38.[21]龙云飞,葛圆圆,李志礼.PBL 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0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