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中助学案(稿)模板北师大七年级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3节数据的表示学案(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 •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逬行济公、整理:3.通过调査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龙调查范用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预习案二、温故知新预习课本《数据的收集》这一节内容。
1.收集我们所在地区的用水情况的数据,本地的水资源问题。
2.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査,调查的数据如下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学校七年级有名学生:(2)__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人:(3)__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最少,有人:(4)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数是采用到校方式的人数的两倍。
探究案三、导学释疑活动探究一^阅读教材155页-156页,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在小明调査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卩水意识?活动探究二: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査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査。
调查问卷1.你在刷牙时会一宜开着水龙头吗?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问题1的调查结果1、温故:数据收集的方式有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统计活动的步骤是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2、知新:(1)假如我们想选岀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 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与思考优秀教学案例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各种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个简单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数据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问题导向: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我会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同时,我也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掌握了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后,往往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导致解题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本节回顾与思考的优秀教学案例,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回顾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据处理知识的热爱。同时,本节课还将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教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第三节内容,主要讲解数据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图表表示方法,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为今后的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表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表示数据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图表表示方法,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表示数据的能力,以及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图表表示方法,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图表来分析数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各种真实情境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表的模板,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成绩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表,如商品价格标签、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关注图表,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图表?它们分别是用来表示什么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图表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并提出问题:“如何用图表来表示这些身高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的收集:复习如何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2.数据的整理:回顾数据的分类、排序、筛选等方法,以及如何用表格、图表整理数据;
3.统计图的应用:巩固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统计图的特点及其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统计图和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在数据表达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创新意识,提高其运用图表传达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其倾听、表达、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的方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实际情境中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例如,如何设计问卷才能收集到有效、全面的数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加强对统计图制作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他们在课堂上都能获得成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 频数直方图》公开课教案_6

课题: 5、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表示(二)授课教师:一、能力发展目标:1.通过具体问题情景,了解频数直方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关系;2.通过学习活动及标杆题的学习,会在已经给出分组的情况下绘制频数直方图。
二、教学重点:会在已经给出分组的情况下绘制频数直方图。
三、教学难点:会在已经给出分组的情况下绘制频数直方图。
四、教学设计:1、检测预习:活动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下面是全班32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的调查结果,结果如下:A ABC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A AB ACD A A C D B A C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上述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直观表示?2、展示能力发展目标(生读目标;师分析目标)3、活动二【标杆题】看课本168页—169页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你用什么方法统计出某校七(2)班的英语成绩优、良、中的人数?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2)说出画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小明)(小颖)(3)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先体会小明的做法,再说一说你的观点。
(4)你能帮小明改进吗?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说说这两个图的异同?反思:1、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主要区别。
2、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检测巩固: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 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案3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操作能力,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以及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课件、统计图的案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问题: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例如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进行数据表示与处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教学难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数据收集的过程,并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表示与处理,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得到初步发展,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有了感性上的体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接触了许多统计方面的实例,因此本节课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思维,进一步理解观察、类比、分析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频数与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并能初步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2.经历数据的处理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解决实际问题.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处理与表示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讨论、演示法为辅,设计“实验——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情境观察和自己动手实验,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即情感感悟——引导发现——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设计说明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所提出的问题(1),是对前面所学的数据表示方法的回顾,也是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频数直方图的基础,问题(2)的设计主要是为切入课题并进行下一步的新知探究做好准备.学号性别身高/cm入学成绩语文数学英语1女1678188优2男1627885良3女1658690优4男1608199中5女1659486优6女1678375良7女1658894优8男1667998优9女1597265中10男1698697优11男1689196优12男1588093良13男1608589优14女1599084优15女1629189优16女1628385优17女1578680优18女1609293优19男1648389优20女1617577良21男1628697优22男1649191优23女1638782优24男1548288优25男1726870中26男1538895优27男1568087优28男1638281优29男1647875良30女1618987优问题1: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英语成绩仅分为三个等次,因此,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均可以简洁表示英语成绩.问题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师生活动:通过观察、讨论,不难发现语文成绩多且层次差距较大,若再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显然非常繁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教师由此顺势切入课题.教学说明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放手给学生完成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即给予肯定与鼓励.由问题1的易于解决,到问题2中学生产生的困惑,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入课题,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出示解决上面问题1时所列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进一步引出频数概念.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解答问题2,列表与所画条形图非常复杂.这样引导学生尝试把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段简单化处理,进而探索得到新知——频数直方图.英语成绩优良中人数(频数)225 3这里的“人数”表示优、良、中出现的频繁程度,因此也称为频数.语文成绩/687275787980818283 分人数11121222 3语文成绩/858687888990919294 分人数14121131 1你能不能帮助小明想一个好的办法,较简便地解决问题2呢?试试看!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想出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类似地作分段处理,再画统计图表进行表示,从而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知识.成绩/分60~7070~8080~9090~100人数(频数)1518 6注:这里的60~70表示大于等于60同时小于70.其他类似记号含义相同.明晰新知:1.我们把上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得到下图.像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直方图.2.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3.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教学说明本环节教学主要采取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教师是倾听者,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准确的归纳结论.三、巩固提高,熟练技能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了两个练习题,充分利用例题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信息,进行对应训练,巩固新知.同时,让学生较完整的独立绘制频数直方图,也为下一课时中学习频数直方图的绘制步骤做好准备.练习1:请将前面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练习2:请将前面表格中的身高数据按3 cm 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适当点拨,做好辅导工作. 成绩/分 60~70 70~80 80~90 90~100人数(频数) 1 4 14 11身高/cm153~156 156~159 159~162 162~165 165~168 168~171 171~174 人数(频数) 2 3 7 9 6 2 1四、应用提高,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本环节属于较高层次的训练,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要求学生设法解决,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统计活动收集数据、解决问题,从而体会统计的应用,培养学生主动应用统计的意识.图①图②1.这两幅漫画介绍了什么内容?你能帮助李大爷设计一个进货方案吗?(小组讨论)图③2.图③是李大爷的孙女小丽统计一周平均各种雪糕的销售数量,你能根据这张图告诉李大爷明天怎样进货吗?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理作答.教学说明对于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学生可能有各种想法,但都必须基于对李大爷所卖雪糕数量的统计.另外,学生为李大爷设计的进货方案可以是多样的,只要与图③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即可.五、积累与总结1.频数及频数直方图等概念.2.初步绘制频数直方图.3.会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来表示数据.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扇形区域分布图等表示所收集的数据情况.评价与反思本节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统计实例,课题的切入与新知的探索过渡巧妙、自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获取了统计学中的“频数”“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初步掌握了频数直方图的简单绘制方法.在统计频数和画频数直方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既进行定性的分析,又进行定量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有学生的观察感受、独立思考,有师生的合作交流、问答小结,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发挥和展示.。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突出产生方法的需要;教学的重点: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的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引入:1.想一想:在我们班,如果你是班级里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呢?2.班级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作出决策.下面是一张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见课本)3.去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说组织观看什么比赛?二、讲授新课:1.观察下图(见课本),并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全世界共有几大洲?哪个洲面积最大?(2)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最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4)从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5)从图中你能知道地球陆地总面积是多少吗?2.议一议: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1)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2)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不同的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3.想一想: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见课本):(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你们班级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多少人呢?(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的稻田,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的稻田?4.议一议:从下列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一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吗(一个为20%,一个为50%)?5.学一学:扇形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在扇形统计图中,若告诉你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你能求出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三、小结:(1)统计图的特点:①圆代表总体;②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③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2)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3)在不同的统计图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四、作业:(2)P187 1、2、3第二课时月球上有水吗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能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引入: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不存在任何形态的水,几乎接近真空状态.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光.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月球表面的温度高达127°C,但是到了夜晚,某些地区表面的温度可降至-183°C.3.通过看图,阅读以上材料,你认为月球上有水吗?(见课本)二、讲授新课:1.光明学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的调查结果(见课本):请回答问题:(1)每种看法的男同学人数占全体男生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标在扇形统计图中.(2)你能算出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能根据百分比计算出每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这正是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关键之处2.做一做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对光明学校七年级全体女同学的调查结果.(1)计算每种看法的女同学人数占全体女生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认为“有水”:360×25%=90认为“没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三、随堂练习:根据下表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各大洋面积占四大洋总面积的百分比(见课本).(1)借助计算器,计算各大洋面积占四大洋总面积的百分比(四舍五入到1%).(2)借助计算器,计算各大洋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四舍五入到1度).(3)画出扇形统计图.四、小结(1)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2)制作扇形统计图应该注意些什么?制作扇形统计图按一般步骤,分别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公式是: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②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运用的公式是: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该部分的百分比×3600.③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注意总体数与所画圆的半径大小无关,用量角器画角度时要力求准确④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比,如不标明,你所制作的扇形统计图就不完整.⑤还要标明这个扇形统计图的名称.五、作业:P191 1 P192 1第三课时统计图的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2.尝试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重点: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难点: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过程:一、引入:下面是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50年后世界人口90亿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将达到52.68亿小明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图二、想一想1957年----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根据小明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4)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5)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你知道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三、随堂练习请做194页随堂练习四、小结: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及如何选择五、作业:P195 1、2第四课时一定摸到红球吗教学目标:1.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会事件的发生的不确定性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2.游戏等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在与其它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描述对圆心角的认识. 2.会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及各扇形的圆形角度数. 3.总结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五步). 4.培养整理、表示数据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每年当生日快乐的祝福如约而至的时候, 我们总要和亲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美 味,那么你是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 n 份?平均分成六份怎么分?为什么会这样分呢? (2)小明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 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 10 名 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是( A 篮球 B 足球 C 排球 ) D 兵乓球 (单选) E 羽毛球
四
课 堂 小 结
【总结:1 、画 一 个 圆 ; 2 、按 各 组 成 部 分 所 占 的 比 例 算 出 各 个 扇 形 的 圆 心 角 度 数 ; 3、根 据 算出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 注明相应的百分比, 比例的名称可以注在图上, 并 各 也可用图例表明。】 注意:如果不用彩色,也可用白色、涂黑、斜线、网状等表示。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分层达标
互助提高—————————
3
1 3
甲
乙
8. 一 个 扇 形 的 面 积 与 对 应 圆 的 面 积 比 等 于 圆 心 角 的 度 数 n 与 360 的 比 , 即
S扇形:S圆 n: . 360
根据上面提供的公式计算一个半径为 10 厘米的圆中,一个圆心角为 60°的扇形的面积.
六
课 后 延 伸
课后反思
学习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不足:▁▁▁▁▁▁▁▁▁▁▁▁▁▁▁▁▁▁▁▁▁▁▁▁▁▁ 2
一、填空题: 1.顶点在圆心的角叫________. 2.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扇形_____与360 °的比. 3.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 , 则该部分所对扇形圆心角为__五 标 测 试
图1 4.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36°,则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_____. 33.3% 5.甲、乙、丙、丁四个扇形的面积比为 1:2:4:5,如图 1,则扇 甲 形丙的圆心角丙为______度. 41.7% 6.如图 2 是一个扇形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数计算 乙 丙 甲扇形区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图2 二、解答题: 7.若将圆均匀分成六块扇形,如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一块扇形, 求出扇形圆心角的 度数.若均匀分成八块,你能将每块画出吗?若能画请在图(乙) 中画出此图,若不能请说明 理由.
独 二 学 独 研
F 其他球类运动 羽毛球 36 其他 9
最喜欢的球类运动 篮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得票数 69 63 27 96 (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
(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 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 比之和是多少? (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二、落实任务,自主探究 1、顶点在 的角叫圆心角.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圆心角的和为 . 2、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 与 360°的比. 3、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具体做法如下: (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 篮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 其他 百分比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 篮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 其他 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3、做一做 (课本 P166 页)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个扇形表示总体的 25%? (2)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你们班的人数,那么扇形 B 大约代表多少人? (3)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 9 公顷稻田,那么扇形 C 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稻田? 4、议一议 (课本 P166 页) 图示的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明认为对 全年食品支出费用乙户比甲户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5、想一想 (课本 P166 页) 小明对在全班 40 名学生中进行了“你对哪些课程非常感兴趣”的调查,获得如下数
1
三
合 作 探 究 ︵ 展 示 交 流 ︶
据:语文 20 人,数学 25 人,英语 18 人,物理 10 人,计算机 34 人,其他 12 人.他想用 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却发现 6 项的百分比之和大于 1,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协作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内展示自主探究的成果,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2、交流、解决探究活动过程中的疑惑。 3、本组不能解决的疑惑,组长作好记录。 4、小组汇报,教师针对所出现的共性疑惑,及时讲评。 四、展示应用(要求:独立练习;讨论交流) 1、下面收集的是某校七年级300名学生上学的数据,将表中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步行 60 人 骑自行车 100 人 坐公共汽车 130 人 其他 10 人 五、互助学习:讨论总结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五步) (1)计算各部分的 ; (2)计算各部分 的度数(关键步骤); (3)画圆、画 ; (4)标出 ; (5)写名称.
达县渡市初级中学助学案(稿)
————自学促习惯形成 合作使团队成功
七 课题 课型 过 程 目 一 标 展 示 年级 数学
展示让自信飞扬————
学科 201 2 年 下 学期 编号 6.3(1)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 3 节数据的表示学案(1)
新授课 时 间 【学习目标】 课时 1 主备人 内 谢良文 研备组 容 数学 审核人 等级 预见性问 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