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试验成果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问题思考

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问题思考陈文耀〓李文伟(中国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湖北宜昌443133)通过比较标准试件与原级配试件极限拉伸值试验结果,比较标准试验结果与缓慢拉伸试验结果以及原型观测结果,比较极限拉伸变形与干缩变形以及试验误差分析,指出将极限拉伸值作为抗裂的设计指标与温控的矛盾,特别是对高掺粉煤灰大体积混凝土,片面强调混凝土极限拉伸值,反而对混凝土的抗裂性不利。
关键词: 混凝土; 极限拉伸值; 抗裂性; 设计指标中图分类号:TU 52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49(2002)03-0007-02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在有基础约束和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
混凝土本身的抗裂性能与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拉伸弹模、干缩、绝热温升、徐变度、热学性能等特性有关。
当混凝土配合比发生变化时,这些特性也随之变化。
设计通常采用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作为混凝土的抗裂性指标,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满足这些技术指标要求。
用什么特性参数作为设计指标来表征混凝土的抗裂性,关系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综合抗裂性能。
本文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的体会,认为用极限拉伸值(特别是28d 极限拉伸值)作为混凝土的抗裂指标存在诸多问题,现提出供商榷。
1 试验室试验结果与原级配试件差异较大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是以断面为100mm×100mm 试件的试验结果为准,试件中的骨料为30mm 以下的颗粒,工程实际采用的骨料粒径为80 mm 甚至为150mm ,工程实际与试件两者之间存在大的差异。
国内原级配混凝土试验研究成果表明,原级配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为标准试件的0.60左右,两者相差约40%。
因此,试验室的极限拉伸值试验结果与原级配混凝土差距较大,不能正确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2试验室试验条件与工程实际受力情况差距较大试验室的极限拉伸值是在瞬时加荷条件下测得的,而工程实际受力是缓慢的。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一、试验结果的处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判定拉伸试验结果无效:(1)试样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上或标距外,且造成断后伸长率不符合规定的最小值者。
(2)操作不当(3)试验期间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性能测定的准确性。
遇有试验结果无效时,应补做同样数量的试验。
但若试验表明材料性能不合格,则在同一炉号材料或同一批坯料中加倍取样复检。
若再不合格,该炉号材料或该批坯料就判废或降级处理。
此外,试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缩颈,以及断样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分层、气泡、夹渣)时,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二、数值修约(一)数值进舍规则数值的进舍规则可概括为“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应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具体说明如下:(1)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小于5(不包括5)时,则舍去,即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不变。
例如、将13.346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得13.3。
(2)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大于5(不包括5)时,则进1,即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如,将52. 463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得52.5。
(3)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等于5,其右边的数字并非全部为零时,则进1,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如,将2.1502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得2.2。
(4)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等于5,其右边无数字或数字皆为零碎时,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若为奇数则进1,若为偶数(包括0)则舍弃。
例如,将下列数字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修约前0.45 0.750 2.0500 3.15修约后0.4 0.8 2.0 3.2(5)所拟舍弃的数字若为两位数字以上时,不得连续进行多次修约,应根据所拟舍弃数字中左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按上述规则一次修约出结果。
例如,将17.4548修约成整数。
正确的做法是:17.4548→17不正确的做法是:17.455→17.46→17.5→18(二)非整数单位的修约试验数值有时要求以5为间隔修约。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一、试验结果的处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判定拉伸试验结果无效:(1)试样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上或标距外,且造成断后伸长率不符合规定的最小值者。
(2)操作不当(3)试验期间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性能测定的准确性。
遇有试验结果无效时,应补做同样数量的试验。
但若试验表明材料性能不合格,则在同一炉号材料或同一批坯料中加倍取样复检。
若再不合格,该炉号材料或该批坯料就判废或降级处理。
此外,试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缩颈,以及断样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分层、气泡、夹渣)时,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二、数值修约(一)数值进舍规则数值的进舍规则可概括为“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应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具体说明如下:(1)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小于5(不包括5)时,则舍去,即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不变。
例如、将13.346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得13.3。
(2)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大于5(不包括5)时,则进1,即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如,将52. 463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得52.5。
(3)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等于5,其右边的数字并非全部为零时,则进1,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如,将2.1502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得2.2。
(4)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等于5,其右边无数字或数字皆为零碎时,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若为奇数则进1,若为偶数(包括0)则舍弃。
例如,将下列数字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修约前 0.45 0.750 2.0500 3.15修约后 0.4 0.8 2.0 3.2(5)所拟舍弃的数字若为两位数字以上时,不得连续进行多次修约,应根据所拟舍弃数字中左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按上述规则一次修约出结果。
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中的失效机理研究

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中的失效机理研究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尺寸稳定性。
但是,混凝土在受到拉伸载荷时容易发生失效,特别是在高强度混凝土中更为明显。
因此,对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中的失效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的基本原理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是指在高速冲击载荷下进行的拉伸试验。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冲击装置将高速撞击器撞击在试件上,试件在撞击后发生瞬间拉伸,通过测量试件的应变和应力等参数,来研究混凝土在高速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二、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中的失效模式混凝土在动态拉伸试验中容易出现两种失效模式:裂纹扩展型失效和断裂型失效。
裂纹扩展型失效是指试件在受到拉伸载荷后,试件表面开始出现微小的裂纹,随着载荷的增加,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导致试件破裂。
这种失效模式主要发生在强度较低的混凝土试件中。
断裂型失效是指试件在受到拉伸载荷后,试件突然发生断裂,这种失效模式主要发生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试件中。
三、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中的失效机理1. 裂纹扩展型失效机理裂纹扩展型失效的基本机理是试件表面出现微小裂纹后,载荷会集中在裂纹处,导致裂纹进一步扩展。
而混凝土的韧性和延展性较差,一旦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试件就会出现破裂。
2. 断裂型失效机理断裂型失效的机理是试件在受到拉伸载荷后,试件内部的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强度,试件会突然发生断裂。
这种失效机理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关系,强度较高的混凝土试件容易出现此类失效。
四、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中的影响因素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中的失效机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件尺寸和形状: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试件尺寸越大,强度越高,而试件尺寸越小,强度越低。
2. 冲击载荷的形式和强度:冲击载荷的形式和强度对试件的受力情况和失效机理有很大影响。
不同形式和强度的载荷对试件的破坏方式不同。
混凝土极限拉伸值

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是指混凝土在拉伸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是我们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混凝土是一种由胶凝材料、骨料、水和外加剂等组成的复合材料。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混凝土主要受到压力的作用,对于抗压性能有着良好的表现。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混凝土可能会受到拉力的作用,比如在大跨度梁、深基坑支护等工程中。
因此,了解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与其组成材料、配合比、脱模时间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较低,远远不及其抗压强度。
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骨料起到了增强作用,能够有效抵抗拉力的作用。
此外,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也可以增加其抗拉性能。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也与试件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一般来说,标准试件的极限拉伸值较小,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的限制,很难制作出符合标准的试件。
因此,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拉伸值可能会有所增加。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在配合比中增加胶凝材料的用量,增加骨料的粒径,改变骨料的类型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方法,将纤维加入混凝土中,以增加其抗拉性能。
在设计和施工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来确定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来进行估算。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约为其抗压强度的10%左右。
然而,实际工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混凝土的弯曲性能、冻融性能等。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我们一般会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例如,在设计和施工中,我们会对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进行保守估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会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质量等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参数之一。
了解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对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混凝土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为混凝土强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但是,在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混凝土强度的定义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混凝土强度通常用MPa(兆帕)表示,也可以用N/mm²(牛顿/平方毫米)表示。
二、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场检测,另一种是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现场检测是在混凝土浇注后进行的一种检测方法。
现场检测通常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电磁波检测、回弹法等。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在混凝土试件制备完成后进行的一种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通常采用破坏性检测方法,如压缩试验、拉伸试验等。
三、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的不同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
解决方案: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试验验证。
2.混凝土的龄期混凝土的龄期是指混凝土浇筑后的时间。
混凝土的龄期不同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
解决方案:在混凝土浇筑后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龄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达到最小。
3.混凝土水泥种类混凝土中的水泥种类不同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强度,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解决方案: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并进行试验验证。
4.混凝土制备过程混凝土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材料的配比、混合、搅拌、浇筑等。
混凝土制备过程不当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
解决方案: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问题思考

面裂缝存 在的条件 卜. 当温度发牛骤降时 , 容易由表面裂缝发
展 成 深 层 裂缝 。 因此 . 凝 土 的极 限 拉 伸 值 不 能 真 实 地 反 映 混
混 凝 上 的抗 裂 件
有人 认 为 建筑 物 的 干 缩 变形 远 近 小 于 试 件 的 试 验 结 果 , 这 一说 击 从 原 级 配混 凝 土 试 验 结 果 可 得 到 证 明 , 建 筑 物 从 所 处环 境 和 建筑 物或 大 试 件 整 体 的 干缩 变 形 来 看 是 正 确 的 : 但 这 一 说 法 忽 视 了建 筑 物或 大试 件 内外 存 祚 湿度 梯 度 导 致 的 干缩 测 值 远 远 滞 后 这 一 客观 规律 ; 而 , 筑 物 表 面 的干 缩 应 + 同 建 远 大于 建 筑 物 的干 缩 或 原 级 配 大 试 件 的 于 缩 . 趋 近 于 标 准 井
应 , 限 拉 伸 变 形 无 涟 阻 干 缩 变 形 引 起 的表 面裂 缝 的 产 牛 。 极 干 缩 变 形实 际上 是混 凝 土产 生 表 而 裂缝 的 主 要原 固 。 有 表
标来 表征混凝土 的抗裂性 , 系到混凝土 的配台 比殴计的合 关
理性 和综 合 抗 裂 性 能 。 本 文 作 者 根 据 实 际 工 作 的 体 会 , 为 认 用极 限托 伸 值 ( 特别 是 2 d极 限 拉 伸 值 ) 为混 凝 土 的 抗 裂指 8 作 标 存 在 诸 多 问 题 , 提 出供 商榷 。 现
的 矛 盾 . 别 是 对 高掺将 煤 灰 太 体 积混 凝 土 . 面 强 调 混 凝 土 极 限拉 伸 值 而对 拖 凝 土 酌抗 裂 性 不 利 特 片 反
关键 词 : 凝 土 {极 限拉 仲 值 ; 裂性 ;设 计 指标 混 抗 中 图 分类 号 : 2 Tu 5 8 0 文献标识鸸 : A
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方便等优点。
然而,混凝土在受到拉力作用时往往表现较差,容易发生裂缝和破坏,因此,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的抗拉性能1. 混凝土的拉伸强度混凝土的拉伸强度指的是混凝土在拉伸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混凝土的拉伸强度通常比其压缩强度要低,这是因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水泥熟料和骨料在受拉状态下容易发生裂缝和破坏。
此外,混凝土的拉伸强度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配合比、骨料种类、骨料粒径、水胶比等。
2. 混凝土的拉伸变形混凝土在受拉状态下发生的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是指混凝土在受拉状态下仅发生瞬时变形,当受拉力消失时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塑性变形是指混凝土在受拉状态下发生的不可逆变形,当受拉力消失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混凝土的拉伸变形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的配合比、骨料种类、骨料粒径、水胶比等。
3. 混凝土的拉伸裂缝混凝土在受拉状态下容易发生裂缝,这是因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水泥熟料和骨料在受拉状态下容易发生裂缝和破坏。
混凝土的拉伸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拉伸裂缝。
三、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因素1.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的重量之比。
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因为水胶比越小,混凝土中的水分就越少,混凝土的密实度就越高,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骨料种类和骨料粒径骨料是指混凝土中的石料或矿渣,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骨料种类和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骨料的强度越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就越好;骨料的粒径越大,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也越好。
3.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比例及其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工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试验成果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梁志林摘 要 水工混凝土要求的技术指标较多,现场施工中以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其极限拉伸值等特殊指标在施工中适当取样检验。
本文介绍某工程水工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抽样检测试验及跟踪、分析、采取加强试验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使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情况。
关键词 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试验成果;影响因素;措施1 概述水工混凝土质量标准高、要求严、技术指标多。
在施工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阶段,必须经过试验论证其达到要求的抗压、抗冻、极限拉伸值等技术指标后,才能确定施工配合比。
作为反映混凝土抗裂性能重要指标之一的极限拉伸值,某工程在设计技术文件和质量标准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验时,对设计所要求的极限拉伸值等指标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和保证,但工程施工初期,在混凝土生产过程抽样检验中出现了极限拉伸试件检测值异常的现象。
为此我们从混凝土拌和物的取样、试件制作、养护、搬运及测试全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查找影响试验结果的原因,并在不同试验室间进行了比对试验验证。
同时根据针对影响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试验成果的主要因素,采取了加强试验过程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了后续施工中抽样检测时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试验结果准确。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及初期现场检验结果在进行某水利枢纽大坝及厂房混凝土工程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验时,采用的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试验结果证明确定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其极限拉伸值等指标完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见表1。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现场质量检验以150mm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其他特殊性能指标应在施工中适当取样检验。
该工程混凝土施工初期,在拌和楼出机口取样进行混凝土全面性能检验时,出现部分试件的极限拉伸值异常(详见表2)。
表现为:同标号混凝土不同时间所取样品的极限拉伸值波动范围大,最大、最小值相差近一倍;同批混凝土不同龄期试件的检测结果不符合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基本规律, 90d龄期试件的极限拉伸值与28d的相比增长幅度为-0.24~+0.39;有的试件极限拉伸值达不到设计要求。
表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验成果表( 10-4)混凝土标号设计极拉值施工配合比主要参数试验结果28d90d W/C级配S/%F/%W/%减水剂/%引气剂/万28d90dC9015(F100W8)0.700.750.55四2840860.60.40.780.85C 9020(F150W10)0.800.850.50三32301020.60.40.890.98C9030(F250W8)0.85-0.45二37201160.60.40.911.01 !44!N o.2J un e2005 GEZ HOUBA GRO UP SC I ENCE&TECHNOLOGY S erialNo.74表2 施工初期部分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检验结果( 10-4)混凝土标号极限拉伸值设计要求28d90d 试件编号极限拉伸值实测值28d90dC9015(F100W8)0.700.752-240.700.732-980.680.86C 9020(F150W10)0.800.85F J2-810.761.15C2-5270.990.75C2-6920.670.86C2-7000.810.58C3-1570.780.873 影响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试验成果的主要因素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材料,影响极限拉伸值的因素复杂,这里着重从试验环节进行分析。
采用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规定的(C)型试模成型试件(即俗称8字模试件)、外夹式夹具、电阻应变仪和电阻片、100kN拉力试验机进行极限拉伸值试验时,试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下:3.1 试件制作时装料不均匀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要求,成型极限拉伸试件时,用湿筛法筛除粒径大于30mm的骨料,人工翻拌均匀后一次装入试模,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
如果拌和物翻拌或装料不均匀,会造成不同试件中骨料与砂浆比例差别过大、或是同一试件中骨料和砂浆分布不均匀,加大了混凝土试件的不均匀性,使实测极限拉伸值降低。
3.2 试件成型振捣时间过长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第4.1.3条第3项规定: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小于90mm时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振动时间一般为30s左右)。
%成型极限拉伸试件过程中,由于试件为分批振捣、或不同人员因熟练程度而对∃混凝土表面出浆%判别的差异,导致试件过振或密实程度不一。
过振的试件上表面砂浆多,底面石子多,加大了混凝土的不匀质性,使极限拉伸值波动大;同一盘混凝土不同龄期试件在分批振捣时的密实程度不一致,会造成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测值呈现异常。
3.3 拆模及搬运过程中对试件的损伤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试件体积大、质量重,拆模、搬运时一不小心很容易使其受损,特别是拆模时,由于试件早期强度较低,手抬试件两端、中部受力可能造成内部受损伤。
试件在拌和系统成型、养护后转运到营地试验室检测,运输过程中未注意保护,试件在汽车上颠簸,使其内的石子与砂浆粘结面造成微裂隙。
这种损伤形成了混凝土试件内部的薄弱环节,测试时加荷受力后损伤处裂纹扩展发生断裂,致使极限拉伸实测值偏低。
若受损发生在试件的几何尺寸转折处,则试件更易出现端部断裂现象。
3.4 测试设备及测试操作的影响极限拉伸试件测试所使用的设备定期进行了检定,并在检定周期内进行了期间核查,均未发现异常变化。
每次检测使用的电阻片,在试验开始前均进行了检查,确保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经核实测试过程的荷载&&&应变自动记录,荷载传递装置的偏心率均远远小于限制指标15%,表明测试时经过预拉、调整后荷载传递装置能保证试件受力均匀。
已有研究证明,极限拉应变与加荷速率无关,几乎为恒定值∋。
由此说明,检验时使用的设备及测试操作方法不是造成混凝土试件极限拉伸值异常的主要因素。
!45!2005年6月第2期 葛洲坝集团科技 总第74期4 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的措施(1)制作混凝土试件时,混凝土样品人工翻拌2~3次使之均匀后一次装入试模,确保装料均匀。
(2)根据拌和物坍落度大小,成型振捣时间控制在25s左右至试件表面泛浆为止,振捣密实并防止过振;同一盘混凝土制作的试件在分批振捣时,控制每次的振捣时间相同。
(3)适当延长拆模时间(至48h以上),拆模时轻拿轻放,手抬试件的两个三分点处,防止试件受损。
(4)搬运过程中做好保护,防止颠撞、损伤试件。
汽车转运时试件装入填充有泡沫等缓冲、保护材料的试件箱,并固定在车厢内。
(5)测试预拉时注意调整好荷载传递装置,保持试件受力均匀,控制加荷速度在0.4M Pa/m i n左右。
5 比对验证试验结果检测中出现极限拉伸值异常现象后,为了查明原因,我们进行了比对验证试验。
试验过程为:在混凝土拌和系统出机口取样,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同批成型混凝土极限拉伸试件共3组,养护至28d龄期后,试件分别送至施工营地试验室、监理试验室和某检验中心进行极限拉伸值测试。
比对试验结果见表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9015F100W8)。
表3 极限拉伸值比对试验结果( 10-4)测试单位工地试验室监理试验室某检验中心设计要求(28d)0.700.700.70实测最大值0.820.800.92实测最小值0.660.690.80平均值0.720.74/说 明3个试件中间断,1个头断(不参加评定)3个试件标线内断,1个标线外断(不参加评定)4个试件均为头断(不评定)从试验结果看,施工营地实验室与监理试验室的检测结果基本接近,极限拉伸值平均值相对误差仅为2.8%,一组试件中均为三个试件标线内(中)断、一个试件标线外(端部)断裂;但某检验中心因夹具原因四个试件全部断裂在端部。
比对试验表明,施工配合比能够满足混凝土极限拉伸值的设计要求。
6 采取措施后的检验结果跟踪对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试验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加强试验过程质量控制后,我们对后续施工中混凝土的抽样检验结果进行了跟踪,见表4。
从表中可见,极限拉伸值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表4 加强控制措施后的检测结果( 10-4)混凝土标号设计要求28d90d组数28d龄期实测值90d龄期实测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C9015(F100W8)0.700.7550.870.700.790.890.750.81C 9020(F150W10)0.800.851--0.88--0.95C9030(F250W8)0.85-1--0.90---1.087 结语某工程混凝土施工初期抽样检验时发现其极限拉伸值异常后,通过对试验全过程的观察、分析、比对试验验证、采取加强试验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以后,再对抽样检验结果进行跟踪,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试件制作过程中装料不均匀,成型时过振或振捣时间控制不一,以及拆模、搬运时不细心致使试件内部受到损伤,是造成混凝土试件极限拉伸值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
(2)按照经过试验论证所确定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施工,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1)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大体积混凝土(M).水利电力出版社∗作者简介+梁志林 男 葛洲坝集团公司试验中心 高级工程师湖北宜昌 443002!46!N o.2J un e2005 GEZ HOUBA GRO UP SC I ENCE&TECHNOLOGY S erialNo.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