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讲解共35页

合集下载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概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概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概览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352 概览1. 引言在水工工程中,水工混凝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水工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 是国家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水工混凝土的试验工作。

本文将对 SL352 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览,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2. 简介SL352 共分为八个章节,包括试验组织与实施、试样制备、试样性质测试等内容。

这些章节从不同的角度对水工混凝土进行评估,确保其满足相关工程要求和标准。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几个主要章节。

3. 试验组织与实施试验组织与实施是水工混凝土试验的基础和关键步骤。

这一章节包括试验基本要求、试验设备和仪器的选择与校验等内容。

在进行试验前,需要对试验目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全面的计划和组织,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校验也是保证试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

4. 试样制备试样制备是水工混凝土试验过程中的关键一步,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SL352 对试样制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试样的形状、尺寸和制备方法等。

还要求对试样的养护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试样在试验中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

5. 试样性质测试试样性质测试是水工混凝土试验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通过测试可以了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

在 SL352 中,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弯曲强度试验、渗透性试验等内容。

这些试验可以直接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6. 试验结果分析与评定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定是对试验数据进行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

SL352 提供了多种方法和标准来进行分析和评定,如强度等级判定、强度变异系数计算等。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定,可以进一步了解混凝土的特性和性能,为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7.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 SL352 的概览,我们可以清晰了解水工混凝土试验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求。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附[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附[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A.1 基本原则A.1.1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且经济合理。

A.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做到:1应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型式,施工条件和原材料状况,配制出既满足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等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确定各组成材料的用量;2 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较小的用水量;3 在满足强度、耐久性及其他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水胶比;4宜选取最优砂率,即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并达到要求的工作性时用水量最小的砂率;5 宜选用最大粒径较大的骨料及最佳级配。

A.1.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步骤:1 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选定水胶比;2 根据施工要求的工作度和石子最大粒径等选定用水量和砂率,用水量除以选定的水胶比计算出水泥用量;3 根据体积法或质量法计算砂、石用量;4 通过试验和必要的调整,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和配合比。

A.1.4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收集有关原材料的资料,并按有关标准对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砂石骨料等的性能进行试验。

1 水泥的品种、品质、强度等级、密度等;2 石料岩性、种类、级配、表观密度、吸水率等;3 砂料岩性、种类、级配、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吸水率等;4 外加剂种类、品质等;5 掺合料的品种、品质等;6 拌和用水品质。

A.1.5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收集相关工程设计资料,明确设计要求:1 混凝土强度及保证率;2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抗冻等级等;3 混凝土的工作性;4 骨料最大粒径。

A.1.6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配合比计算,并通过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

室内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尚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A.1.7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A.2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A.2.1 目前水工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采用两种方式。

新规范砂石PPT课件

新规范砂石PPT课件
第13页,共107页
第13页/共107页
2.1术语
• 2.1.2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 •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第14页,共107页
第14页/共107页
2.1术语
• 【条文说明】 • 2.1.2增加人工砂、混合砂是由于天然砂资源日益减少,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天然砂
第27页,共107页
1砂的质量要求 • 3.2石的质量要求
第28页,共107页
第28页/共107页
3.1砂的质量要求
• 3.1.1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f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 粗砂:μf=3.7~3.1 • 中砂:μf=3.0~2.3 • 细砂:μf=2.2~1.6 • 特细砂:μf=1.5~0.7
第6页/共107页
1总则
•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 用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 【条文说明】 •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的普通混凝
土用砂和石的要求和质量检验。对用于港工、水工、道路等工 程的砂和石,除按照各行业相应标准执行外,也可参照本标准 执行。
供不应求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贵州省首先在建筑工程上广泛使用人工砂,近十几年来我国相继在 十几个省市使用人工砂,并制定了各地区的人工砂标准及规定。
第15页,共107页
第15页/共107页
2.1术语
• 【条文说明】 • 由于人工砂颗粒形状棱角多,表面粗糙不光滑,粉末含量较大。配制混凝土时用水量应比天然砂配制混凝
第7页,共107页
第7页/共107页
1总则

Sd105b(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3-4)

Sd105b(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3-4)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 105-82 (三)~(四)第三章骨料第四章混凝土拌合物目次第三章骨料第3.0.l条[301-80] 砂料颗粒级配试验第3.O.2条[302-80] 砂料视比重检验及吸水率测定第3.0.3条[303-80] 砂料视比重检验(李氏比重瓶法)第3. 0. 4条[304-80] 砂料含水率测定第3.0.5条[305-80] 砂料表面含水率测定第3.0.6条[306-80] 砂料容重及空隙率检验第3. 0. 7条[307-80] 砂料粘土、淤泥及细屑含量检验第3. 0. 8条[308-80] 砂料泥块含量检验第3. 0. 9条[309-80] 砂料有机质含量检验第3. 0.10条[310-80] 砂料云母含量检验第 3. 0. 11条[311-80] 砂石料水溶性硫化物含量检验第 3. 0. 12条[312-80] 砂料轻物质含量检验第3. 0. 13条[313-80] 砂料坚固性试验[试行」第3.0.14条[351*-80] 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试验第3. 0. 15条[352-80] 卵石或碎石视比重检验及吸水率测定第3. 0. 16条[353-80] 卵石或碎石表面含水率测定第3. 0. 17条[354-80] 卵石或碎石容重及空隙率检验第3. 0. 18条[355-80] 卵石或碎石含泥量检验第3. 0. 19条[356-80] 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检验第3.0.20条[357-80] 卵石有机质含量检验第3. 0. 21条[358-80] 卵石或碎石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检验第3. 0. 22条[359-80] 卵石或碎石超逊径颗粒含量检验第3. 0. 23条[360-80] 卵石软弱颗粒含量检验第3. 0. 24条[361-80] 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试验第3.0.25条[362-80] 轧制碎石的岩石抗压强度试验第3. 0. 26条[363-80] 卵石或碎石坚固性试验[试行]第3.0. 27条[364(1)-80] 骨料碱活性检验(岩相法)[试行]第3.0.28条[364(2)-80] 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第3.O.29条[364(3)-80] 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长度法)第3. 0. 30条[365-8O] 碳酸盐骨料的碱活性检验[试行]第3. 0. 31条[366-80] 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试行]第四章混凝土拌合物第4. 0. 1条[401-8O] 混凝土拌合物室内拌合方法第4. 0. 2条[4O2-8O]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第4. 0.3条[403-8O] 混凝土拌合物插管流动度试验(K——坍落度)第4.0.4条[404-8O] 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工作度)试验第4. 0. 5条[405-80]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试验第4.0.6条[406(1)-80]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水压法)第4.0.7条[4O6(2)-80]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气压法)第4.0.8条[406(3)-80]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体积法)第4.0. 9条[407-80] 混凝土拌合物容重试验第4.0.10条[408-80]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贯入阻力法)第4.0. 11条[409(1)-80] 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分析试验(水洗法)第4. 0.12条[409(2)-80] 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分析试验(容量瓶法)第4.0. 13条[409(3)-80] 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分析试验(炒干法)第4.0. 14条[410-80] 混凝土拌合物拌合均匀性检验第三章骨料第3.0.1条 [301-80] 砂料颗粒级配试验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砂料颗粒级配,用以评定砂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管理。

水工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检测及质量控制

水工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检测及质量控制

水工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检测及质量控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供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便利性,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避免地处于供水工程的主导地位等等。

从物理层面分析,水泥和碎石填料是混凝土材料的主要成分,其中砂填料占水泥总体积的3/4以上,因此提高水泥和砂填料在混凝土中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

基于此,对水工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检测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引言随着中国水利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

混凝土结构由于造价低廉、材料易取、维护方便,长期以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1品质质量要求(1)对于小型机组的质量要求,必须在颗粒和厚度的布置方面满足施工要求。

在测试过程中,必须反复检查小批量颗粒的程度,以确保质量。

(2)石粉和污垢的含量应符合现行要求。

(3)在对细颗粒碎石进行质量检测时,其成分会含有某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应仔细检查,以确保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有关规定。

4、确保小碎片、沙子、碎石的吸水速度符合相关要求。

(5)试验时,应考虑小碎片堆积密度和孔隙度的大小,如果小碎片堆积密度和空隙大小不符合有关标准,则不能保证小碎片的质量。

2检测工作的重要作用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如果混凝土的性能或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将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明显下降,影响工程的整体性能,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对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砂岩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含泥量与混凝土的质量直接相关。

因此,为了确定砂卵石的含量,防止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严格进行砂卵石的检测,适当检查其含量,并结合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满足水力工程的需要,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因此,进行砂岩试验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讲解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讲解

3.细骨料检测项目——表观密度及吸水率
2)试验步骤 1.迅速取饱和面干砂样600g(G0)两份,分别装入盛半满水的容量瓶,旋转容量
瓶以排除气泡;
2.静置容量瓶30min,测瓶内水温,加水至容量瓶刻度线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 水分,称质量G2。
3.倒出瓶内水和砂样,洗净容量瓶,加水至容量瓶刻度线,测瓶内水温,水温与 2中温度不得超过2℃,加盖擦干瓶外壁,称质量G1。
两次试验结果相差不大于0.2%
表观密度及吸水率原始记录填写
3.细骨料检测项目——人工砂石粉含量
试验目的:测定砂料石粉含量和小于0.08mm方孔筛的微粒含量,以评定砂料质量。 石粉含量:人工骨料中粒径小于0.16m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与被加工母岩相 同的颗粒含量。 含泥量:骨料中粒径小于0.08mm的颗粒含量,包括黏土、淤泥、细屑。
至室温备用; 2.取砂样约1500g,装入搪瓷盘中,注入清水,水面高出砂样2cm左右,搅拌以排 气泡,静置24h后将水倒出,用吹分机吹缓缓吹入暖风,并不断翻晒; 3.将砂样分两层装入饱和面干试模。第一层装置试模高度一半,捣棒自砂样表面 1cm自由下落,插捣13次,第二层装满试模,再插捣13次。对特细砂、多棱角山砂 等特殊情况见规范。 4.刮平模口,垂直轻轻提起试模,呈以下b情形则为饱和面干状态。
3.注意事项:各号筛余量大于200g时,要将该筛余分成两份进行手筛后;当筛特 细砂时,砂样量可取250g,并在0.16mm下增加0.08mm筛,并记录相应的筛余量。
3.细骨料检测项目——颗粒级配
3)结果处理 第一步: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 第二步:求累积筛余百分率,即A1、A2、A3、A4、A5、A6; 第三步:求细度模数 细度模数公式如下,精确至0.01。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操作规程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操作规程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操作规程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中水泥砼及制品用的砂,道路工程与水利工程可参照本法。

2 试验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3 试验依据《建设用砂》GB/T 14684-202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试验设备电动振筛机;电子天平;钢针;烧杯;玻璃棒;方孔径5mm筛;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101-3;方孔套筛;孔径80µm和1.25mm筛各一个;浅盘;容量筒(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底厚为5mm);李氏瓶(250mL)。

6 取样采用大型工具(汽车)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以小型工具(拖拉机)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7 试验方法和计算结果7.1 颗粒级配7.1.1 试验步骤(1)试验前,筛除大于10.0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500g,将试样置入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的一只筛(公称直径5.00mm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电动振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取出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

按顺序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

(3)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7.1.2 结果计算与评定(1)计算分计筛余:各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该筛的分计筛余与筛孔大于该筛的各筛的分计筛余之和,精确至0.1%。

(3)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

骨料基本知识及试验方法 20090510

骨料基本知识及试验方法 20090510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6
10、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 10、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 封闭孔隙)的质量。 11、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 11、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 体积的质量。 12、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 12、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 体积的质量。 13、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长度大于该颗 13、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长度大于该颗 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 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 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20
2.50mm 5.00mm 10.0mm 16.0mm 20.0mm 25.0mm 31.5mm 40.0mm 50.0mm 63.0mm 80.0mm

2.50mm 5.00mm 10.0mm 16.0mm 20.0mm 25.0mm 31.5mm 40.0mm 50.0mm 63.0mm 80.0mm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4
4、碎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破碎成, 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5、卵石: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大于 5.00mm的岩石颗粒。 5.00mm的岩石颗粒。 6、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 0.080mm的颗粒含量。 0.080mm的颗粒含量。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12
5、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 含泥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对混凝土的抗压、 抗折、抗渗、收缩等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强度 愈高影响愈大。泥块含量的影响比含泥量更大。 对有抗冻、 对有抗冻、 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 砂 , 含泥量应不大于 3.0% , 泥块含量应不大于 含泥量应不大于3 1.0%; 对 C10和 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 , 根据水泥标 10 和 10 以下的混凝土用砂, 号,其含泥量、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其含泥量、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