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济南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济南高三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B. 一愁莫展C. 滥竽充数D. 惺惺相惜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 下列对文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意为没有规矩,就无法做成事情。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大学》,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智慧。
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中庸》,意为复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
5. 下列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B. 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是重要的考察内容。
C. 现代文阅读的题目设计通常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观点的评价。
D. 现代文阅读的答案是唯一的,考生必须严格按照参考答案作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文言文材料)6.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之(2)以7.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8. 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
(4分)9. 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提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
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
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
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
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
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材料二: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
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
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
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
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I)卷(考试)

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8高一上·浦东月考) 补写出空缺部分。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________,________。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________。
溯游从之,________。
蒹葭采采,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2017·衡水模拟) 下面这封信五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并改正。
敬爱的爷爷:您好!近来身体好吗?我们已有几个月未见面了,我常常惦念着您,有时思念心切,①我恨不得一下子很快飞到您的身旁,向您汇报我近来的情况,倾诉对您的思念之情。
爷爷,②通过您多年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我各科成绩都很好,请勿挂念。
我即将毕业,不久就要填报升学志愿,我准备报考师范学校。
您同意吗?请您务必来信谈谈意见。
此致敬礼!孙××敬上××年×月×日(1)这封信格式有两处错误:________(2)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3)文中加线的三个词中有一个不得体,找出来加以修改。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记忆”一词现在常能听到,但基本都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
计算机的内存也叫记忆,指的是信息的储存空间,这个“记忆”已经成为人人都理解的日常概念。
有人觉得电脑的记忆和人脑的记忆在工作方式上差不多——信息输进来,大脑进行记录,需要时再提取出来。
对不对?②错!数据和信息被输进电脑的内存,等到需要提取时,除非出现什么技术故障,正常情况下会与当初存进去时一模一样地被提取出来。
在这个程度上,可以说两者是相似的。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吧?有时候,原本正在房间里做着什么事,突然想起来要到另外的房间拿个东西。
起身去拿的半路上,被什么打了岔,好比说注意到广播里放的曲子,听到旁边有人说了什么好笑的话,到了要去的那个房间,却一下子想不起到底是来干什么了。
这种令人沮丧、心烦的情况,却偏偏是人脑处理记忆的方式出奇复杂而造成的诸多怪癖之一。
③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记忆分类方法是区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
它们的名称很恰当:短期记忆最多持续一分钟;长期记忆能够与你终生相伴。
④短期记忆维持时间不长,但负责对实时的信息做有意识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当前正在想的事。
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是因为信息就在短期记忆中;这就是短期记忆的功能。
长期记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辅助我们思考,但真正进行思考的是短期记忆。
⑤为什么短期记忆就那么限量?部分原因是它在不停地工作。
我们清醒时的每一刻(以及睡觉时的有些时刻)都在经历和思考着什么,源源不断的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进进出出。
因此完全不适合把短期记忆用作长期储存,后者需要稳定和有序。
另一个因素是,短期记忆并没有“实体”基础;短期记忆储存在神经元的特定活动模式中。
有点儿像把购物清单列在卡布奇诺的奶泡上,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讲是有可能做到的,因为奶泡会让字形保留一会儿,但维持不了很长时间,因而以这种方式储存并不实用。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 )A.裨益部署万户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B.脉搏扫瞄舶来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C.遨翔蕴藉钓鱼竿筚路蓝缕,以启山林D.神采亲睐订书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
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高校责无..旁贷..。
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对七国集团峰会声明假借国际法名义对东海和南海问题指桑骂槐....表示“强烈不满”,并希望七国集团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③孔令辉曾经收到过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的几个电话短讯,要求他致电回复,但当时孔误会这些只是金沙的推广宣传活动,故不以为然....,未有理会。
④近年来,路人对遇险者作壁上观....的类似新闻不断在各地反复上演,“扶不扶”仿佛成了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中国式难题。
⑤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金若曦两年前加入了孔院舞蹈俱乐部,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她如今能把“傣家小妹走过来”表现得栩栩如生....。
⑥企业如果对外投资不注重提高质量效益、不注重风险防控,就有可能遭受挫折,甚至铩羽而归....,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含答案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B(A .汤→荡,C .扬扬→洋洋,D .“禁”读j īn)2.A3.B4.B (①不合“大而化之”原意就是使美德充分表现出来,并达到融化贯通的境界。
现在通常用来表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6.B (A 项“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于文无据,;C 项以偏概全,不光 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D 项中“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 来才有语言的”是不准确的。
)7.C (C 项把歌和音乐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 因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这两者是一体的,另外借助音乐便于 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8. C (重点论述了 “诗”不对,本文只是论述了二者的起源以及各自功能。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9.D (治,安定,太平) 10.B (均译为“因为”,连词。
A.①助词,补足音 节;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因为,连词;②因为,介词。
D.①连词,表 承接关系(表因果也可);②连词,表递进) 11.A 12.B (文中“寝默”的 意思应是止而不言,并没有私下里妄议朝政的意思。
) 四、(24 分) 13.(1)如果只是签署诏令、颁行文告而已,谁人不能胜任?何必劳神 费力地挑选人才,把重任委托给他们呢?(五个句子,1 句 1 分 ) (2)每 想到有直言进谏,谏言可用于国家的政治教化的大臣(或:臣子中有直言进 谏,谏言可用于国家的政治教化的人),我都会擦亮眼睛,把他们当作良师 益友来看待。
(“谠言直谏”“ 施于政教”“有……者”“拭目”“师友待 之”,1 点 1 分) 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萧瑀说:“朕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能全知它的奥妙。
近来得了十几把上好的弓箭,就把它们拿给做弓箭的师 傅看。
弓箭师傅说:‘都不是好的(材料做成的)。
’我询问其中的原因,弓箭师傅说:‘木头的中心不端正,那么它的脉理就多是歪斜的。
济南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

济南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促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其文物价值,可说是。
整个千佛洞地区是个艺术宝库,至少了1400多年的带有历代艺术风采的壁画、雕刻、经卷等等。
背景题材即使以佛教文化为主,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是人类文化的宝藏和精神财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坐落闻名于世无与伦比累积B . 坐落名垂千古不可或缺积淀C . 分布名垂千古不可或缺积淀D . 分布闻名于世无与伦比累积(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敦煌石窟艺术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B . 敦煌石窟艺术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化、吸收了外来的表现手法C . 在古代艺术家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化、吸收了外来的表现手法D . 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背景题材虽然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B . 虽然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C . 即使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还是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D . 即使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20高一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唐代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是唐至北宋丝路沿线的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
从共时性角度看,又可将此线路切分为三个单元。
首先,关中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中古迹众多,其中尤以宫殿、帝陵和宗教遗迹最为有名。
宫殿巨丽,与赋之精神相合,其中尤以杜牧《阿房宫赋》最为有名。
这些赋作所书写的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等宫殿群的历史记忆或现实观照均属唐人的盛世文学书写范畴,包举天地之心,并烛见时代礼治精神。
华清宫与兴庆宫则因白居易《长恨歌》在宫殿政治意蕴书写之外,展现出其浪漫唯美的一面。
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游离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
华山、终南山是关中久负盛名的山川,与帝都在空间上形成巨大的张力,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卓绝一代的大诗人在内心对其充满复杂感情,并借此成为他们叩问仙道与天人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思考人生进退出处的重要场所。
其次,河西走廊人文遗存的文学写作。
“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
就其内涵而言,书写内容主要包括边塞战事、征人思乡、大漠风光、陇头风俗等,分别展现出苍凉、悲壮和豪迈三种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并最终使其经典化为中国文学写作中的重要意象。
最后,西域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
西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
丝绸之路在天山南北两麓共分三条道路向西通行,也因此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体现出交通路线的分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三定时练习语文第Ⅰ卷(36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绯.闻(fēi)说.服(shuō)恪.尽职守(kâ)按捺.不住(nà)B. 矿藏.(zàng)盥.洗(guàn)瞠.目结舌(chēng)溘.然长逝(kâ)C. 忸怩.(niē)隽.永(juàn)锃.光瓦亮(zèng)令人咋.舌(zã)D. 追溯.(sù)埋.怨(mái)下自成蹊.(xī)穿凿.附会(z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布署笔杆子要言不烦陈词滥调B. 慈祥摄相机唉声叹气浅尝辄止C. 急躁露马脚顶礼膜拜出奇不意D. 渲染发帖子情投意合殚精竭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
C.十二五的第一个年头国家财政税收稳定增长,跨过十万亿大关,这都由于中央决策者们和经济界人士高瞻远瞩,从长计议....。
D.光芒万丈的美国篮球巨星,在现实的劳资关系中也不过是棋子,而摆布棋子的大手,就是能翻云覆雨....的NBA资方。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考生赶考,请携带您的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或“军校学员证”),若无上述证件,将无法进入考场。
B.古人云:“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
记得温总理曾说过“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只要领导干部把群众的意见当作“宝贝”,虚心听,广泛取,就是国之幸、民之幸。
C.“三公消费”是指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公费出国。
问题难治,是官员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因此,根除官员头脑的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D.山东省旅游部门充分利用央视媒体,广泛进行“好客山东欢迎你”的旅游推介活动。
这个活动有指导性、有时效性、有感召力,在宣传中提升了山东的形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不仅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还要考虑自身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
B.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C.据中新网10月6日报道,苹果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已经去世,并在其官方网站登出讣告。
D.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60%来自刺绣。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
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
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
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
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
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
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
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
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
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
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
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
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
”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
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
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
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
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
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
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
”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
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
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
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
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
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
钉,也谐音“丁”。
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
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
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
它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
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陈连山)6.下面对“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春节不一样,每年的元宵节更多的是强调“普天同庆”,全社会的“狂欢”。
B.元宵节的活动主要是出门娱乐,如赏花灯、猜灯谜、观舞龙舞狮,看敲锣鼓等。
C. 伴随元宵节而产生的是民间进行的信仰活动以及因渴望子嗣而产生的各种习俗。
D.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吃元宵的习俗从节日诞生到今天一直延续着。
7.对文中画线的“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期间从除夕关门守岁到元宵出门娱乐,是人们由家庭关系走向社会关系的过程。
B. 元宵节期间人们走街串巷,走亲访友,通过这种形式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社会的和谐。
C. 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元宵节把社会中的人们聚集了起来,营造出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D. 元宵节为社会中不同种族和不同阶层的男女老幼提供了放松心情的良好契机。
8.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元宵节除了娱乐之外,更重要的是承担着长辈们对子女能够传宗接待、香火延续下去的朴素愿望。
B. 古代由于礼法制度严格,所以只有到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压抑已久的感情才得以彻底释放,尽情宣泄。
C.现在的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是现代的人们重视亲情的体现和家庭观念的回归。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元宵节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说明现代人在不自觉地摒弃旧传统。
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
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
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
服阕,署威宁府。
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
城陴①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②筑,墉堞③屹然。
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
寻以.母忧去官。
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
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
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④,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
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
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
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
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
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
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
”诏允行。
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
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
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
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
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
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
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益囚粮。
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
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
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
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
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
)注:①陴,音pí,附属的土墙②甃,音zhòu,修砌③堞,音diã,城上如齿状的矮墙④鞫,音jū,审问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疏:上奏B.六年,疏陈课.民树杉课:督促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比:近来D.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勖:勉励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寻以.母忧去官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 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 乃.给工本,筑坝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D. 十二年,卒于.官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①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②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③苗亦人类,曷可尽杀④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⑤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⑥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③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