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村通无线公话接入平台其CDMA技术

合集下载

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设计优化

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设计优化

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设计优化CDMA2000是一种数字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高容量、高速率和高质量的优点。

在设计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时,优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下面将对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的设计优化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在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的设计中,合理规划和优化系统参数是非常关键的。

系统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网络的容量、覆盖范围和数据传输速率。

网络规划师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基站密度、移动台移动速度、信道资源分配策略、功率控制策略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以及降低干扰和误码率。

其次,在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中,智能天线技术可以被应用于优化网络性能。

智能天线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天线的功率和方向,以最大化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

智能天线技术可以通过动态波束赋形和波束跟踪,将信号能量集中在用户需要的区域,减少干扰和提高系统容量。

此外,在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设计中,使用最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和设备也是优化的关键。

例如,引入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通过同时利用多个天线传输和接收数据,提高系统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另外,使用最新的基站设备和信号处理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处理能力和更低的传输延迟,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最后,网络优化还需要通过密集的网络监测和优化策略来实现。

通过实时监测网络性能指标,如接入成功率、话音质量、数据传输速率等,可以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

例如,在覆盖不良的区域可能通过增加基站数量或调整基站位置来改善覆盖质量;在网络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动态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来提高系统容量。

综上所述,CDMA2000无线接入网络的设计优化包括系统参数的合理规划和优化、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使用最新的无线技术和设备以及密集的网络监测和优化策略。

这些优化措施可以提高网络性能、提高容量和覆盖范围,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信技术专业CDMA技术简介

通信技术专业CDMA技术简介

第⼀讲CDMA技术简介 ⼀、CDMA技术的演进与标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线接⼝国际提案中,最⼴泛受到注意的是W-CDMA和cdma2000.这两种宽带CDMA⽅案,除了码⽚速率、同步⽅式、导频⽅式等有所不同外,其它如功率、软切换等基本技术并⽆⼤的区别。

本讲座介绍的cdma2000-1X属cdma2000系列⽅案之⼀,鉴于有关CDMA的名词术语既多⼜乱,即使是业内⼈⼠,也往往分不清,先对系列名词缩语作⼀个简短清晰的描述,对读者是有帮助的。

1、IS-95A和IS-95B——第⼆代CDMA技术标准▲IS-95A——是1995年美国TIA正式颁布的窄带CDMA(N-CDMA)标准。

▲IS-95B——是IS-95A的进⼀步发展,于1998年制定的标准。

主要⽬的是能满⾜更⾼的⽐特速率业务的需求,IS-95B可提供的理论⽐特速率为115kbit/s,实际只能实现64kbit/s. IS-95A和IS-95B均有⼀系列标准,其总称为IS-95. 2、cdma one——第⼆代CDMA技术标准cdma one是基于IS-95标准的各种CDMA产品的总称,即所有基于cdma one技术的产品,其核⼼技术均以IS-95作为标准。

3、cdam2000和IS-2000——第三代CDMA技术▲cdma2000是美国向ITU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中接⼝标准的建议,是IS-95标准向第三代演进的技术体制⽅案,这是⼀种宽带CDMA技术。

cdma2000室内数据速率为2Mbit/s以上,步⾏环境时为384kbit/s,车载环境时为144kbit/s以上。

▲IS-2000则是采⽤cdma2000技术的正式标准总称。

IS-2000系列标准有六部分,定义了移动台和基地台系统之间的各种接⼝。

4、cdma2000-1X/cdma2000-3X/cdma2000-1XEV▲cdma2000-1X原意是指cdma2000的第⼀阶段(速率⾼于IS-95,低于2Mbit/s),可⽀持308kibit/s的数据传输、络部份引⼊分组交换,可⽀持移动IP业务。

CDMA关键技术解析

CDMA关键技术解析

1、RAKE接收技术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电波环境下进行的,如何克服电波传输所造成的多径衰落现象是移动通信的一个基本问题。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信号带宽较宽,因而在时间上可以分辨出比较细微的多径信号,对分辨出的多径信号分别进行加权调整,使合成之后的信号得以增强,从而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多径衰落信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种技术称为Rake接收技术,也即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Rake接收机在利用多径信号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基站和移动台的发射功率。

而在GSM手机中只能通过时域均衡器抵消多径效应,不能通过多路信号的能量叠加而降低发射功率。

2、智能天线技术用智能天线对接收信号进行空域处理可减小多址干扰对信号的影响,采用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扇形天线可以掏除某一角度内的其他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以前由于智能天线的高度复杂性和能量消耗较大,对它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在基站中的应用,直至近几年,智能天线技术才被引入到移动台中。

智能天线有望显著地提高第三代移动台的性能,因此也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热点之一。

我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天线技术。

偌站智能天线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对来自移动台发射的多径电波方向进行到达角估计,并进行空间滤波,抑制欺了移动台的干扰;二是对基站发送信号进行波束形成,使基站发送信号能够沿着移动台电波的到达方向发送回移动台,从而降低发射功率,减小对其他移动台的干扰。

智能天线技术用于TDD (时分双工)方式的CDMA系统是比较合适的,这是因为选用TDD方式后收发信道使用相同的频率,这样就可以利用接收电波的特点来调整发射信号。

智能天线技术能用接收电波的特点来调整发射信号。

智能天线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抑制多用户干扰,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当然智能天线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由于存在多径效应,每个天线均需一个Rake接收机,从而使基带处理单元复杂度明显提高。

3、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用户检测理论和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多址干扰中包含的用户间的互相关信息来估计干扰、降低或消除干扰的影响。

CDMA移动通信基础

CDMA移动通信基础

CDMA移动通信基础CDMA移动通信基础CDMA(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移动通信技术,是利用信道编码技术实现多用户使用同一频段的一种通信方式。

CDMA移动通信基础是了解CDM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的基础知识。

1. CDMA技术的原理CDMA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的用户数据按照一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然后通过扩频技术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到整个频段。

接收端通过解码和去除其他用户干扰的方式,将特定用户的数据还原出来。

CDMA技术主要包括信道编码、信道容量和干扰抑制三个方面。

1.1 信道编码CDMA技术通过采用码片作为信号的传输方式,将用户数据进行编码与解码过程。

码片是一种特殊的伪随机序列,能够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增加冗余度,提高信号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1.2 信道容量CDMA技术具有高信道容量的特点。

由于CDMA技术采用扩频技术,可以在同一频段内传输多个用户的数据,从而提高了频段的利用率。

CDMA技术的信道容量远高于传统的时分多路复用和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1.3 干扰抑制CDMA技术可以通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对其他用户的信号进行抑制。

由于CDMA技术是将所有用户的信号混合传输,所以没有固定的时间、频率和位序来分离不同用户的信号。

其他用户的信号会被视为干扰信号,需要通过解码过程进行抑制。

2. CDMA系统的结构CDMA系统由基站、移动台和交换网三部分组成。

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传输和接收数据,以及与交换网连接进行调度管理。

移动台是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在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后可以进行语音通话或数据传输。

交换网则负责处理和转发数据,实现移动通信的集中管理。

3. CDMA系统的优点和应用CDMA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抗干扰能力强,能有效抵抗同频干扰和多径干扰。

高带宽利用率,实现多用户使用同一频段。

通信质量稳定,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话。

系统容量大,能够容纳大量用户通信。

CDMA技术原理及主要特点

CDMA技术原理及主要特点

CDMA技术原理及主要特点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英文缩写,中文翻译为码分多址。

CDMA是用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的一种先进的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它能满足近年来运营者对大容量、廉价、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

CDMA中的多址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滤波问题,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谱,然后采用不同的滤波器和处理技术,将不同用户的信号互不干扰地接收和解调出来。

移动通信一般采用三种多址方式: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和CDMA(码分多址)。

FDMA就是信号功率被集中在频域中一个相对的窄带中传输,不同信号被分配到不同频率的信道里,发往和来自邻近信道的干扰用带通滤波器限制,这样在规定的窄带里只能通过有用信号的能量,而任何其他频率的信号被排斥在外。

模拟的FM蜂窝系统采用的就是FDMA方式。

TDMA就是一个信道由一连串周期性的时隙构成,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时隙里,利用定时选通来限制邻道的干扰,从而只让在规定时隙中有用的信号能量通过。

现在使用的TDMA蜂窝系统实际上都是FDMA和TDMA的组合。

CDMA 就是每一个信号被分配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扩频,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伪随机序列里。

在接收机里,信号用相关器加以分离,相关器只接收选定的二进制序列并压缩其频谱,将有用信号的信息识别和提取出来。

CDMA技术作为一种抗干扰的通信手段,很早就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将CDMA技术应用于民用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还是80年代末才由美国Qualcomm公司实现的。

QCDMA系统中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从而保证了系统性能的优势,其标准称为IS-95系列,包含多个标准。

多径衰落是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CDMA系统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分集,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CDMA系统采用符合交织、检错和纠错编码等方法实现了时间分集;CDMA系统的信号带宽是1.25MHz,起到了频率分集的作用;基站使用多付接收天线,基站和移动台都使用了Rake 接收机技术,软切换时,移动台和基站同时联系,从中选取最好的信号送给交换机,从而起到了空间分集的作用。

CDMA基本原理

CDMA基本原理
25 24 BASE_ID 9 8 PILOT_PN 0
接入信道公用长码掩码
41 33 110001111 32 ACN 28 27 PC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
CDMA信道结构
CDMA系统反向业务信道结构
R-TCH bits Bits/Frame 16 40 80 172 Add Frame Quality Indicator Add 8 Encoder Tail Bits Convolution al Encoder R=1/3, K=9 Symbol Repetition Factpr 28.8 ksps 8X 4X 2X 1X
——T-ADD:导频信号的Ec/Io上门限
——T-DROP:导频信号的Ec/Io下门限 ——T-TDROP:Ec/Io小于T-DROP的延时计时器
20
CDMA主要参数
• SRCH_WIN_A,SRCH_WIN_N,SRCH_WIN_R:搜索窗 口尺寸的定义(用于搜索小区的信号)。
单位:chip
——SRCH_WIN_A:用于搜索有效(激活)和侯选导频信 号 ——SRCH_WIN_N:用于搜索相邻导频信号 ——SRCH_WIN_R:用于搜索剩余导频信号 • •
• 可允许所有Walsh码在各扇区复用 • 系统规定PN码最小偏移值为64chips,可以有512个时间偏置来作 扇区识别(215 /64=512)
同一扇区内所有CDMA信道的短码相同 不同扇区内的CDMA信道的短码不同
11
CDMA的码
WALSH码:区分前向信道(64阶WALSH函数)
导频信道采用全为0的W0; 同步信道采用0、1相间的W32; 寻呼信道采用W1-W7; 业务信道采用W8-W31,W33-W63。

CDMA概述

CDMA概述

FDMA
Power
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 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同 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TACS、 TACS、AMPS 采用时分的多址技术。 采用时分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 同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GSM、 GSM、DAMPS
TDMA
Power
CDMA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 CDMA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所 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 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 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 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
举例:覆盖1000 km2: GSM需要 200 GSM需要 举例:覆盖1000 个基站,CDMA只需50 个基站。 个基站,CDMA只需50 个基站。 只需 注意:严格论证,需通过链路预算) (注意:严格论证,需通过链路预算)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
频谱利用率高,相同频谱情况下容量是模拟系统的8~10倍;是GSM的4频谱利用率高,相同频谱情况下容量是模拟系统的8~10倍 8~10 GSM的 -6倍 ;
cdma2000空中接口演进 cdma2000空中接口演进
4-6Mbps cdma2000 1xEV-DV cdma2000 1xEV-DO cdma2000 1x IS95B IS95A 1996 1999 2000 2001
2.4Mbps 153.6/ 307.2kbps 64kbps
9.6kbps
CDMA发展概述 CDMA发展概述
(三)中兴CDMA 研发概况 中兴CDMA 95年 启动项目----CDMA移动通信 ----CDMA 95年,启动项目----CDMA移动通信 98年 98年3月,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99年11月 中兴率先与Qualcomm公司签定《CDMA研发协议 Qualcomm公司签定 研发协议》 99年11月,中兴率先与Qualcomm公司签定《CDMA研发协议》 2000年 基站系统联通,进入整机测试阶段。 2000年3月,基站系统联通,进入整机测试阶段。 2000年3月,中兴CDMA手机研制开发成功 2000年 中兴CDMA手机研制开发成功 CDMA 2000年 月底- 月初,ZXC- BSS开通试验局 2000年7月底-8月初,ZXC-10 BSS开通试验局 2000年10月 ZXC- BSS和手机批量生产 2000年10月,ZXC-10 BSS和手机批量生产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提出了许多CDMA通信系统的方案和建议。

码分多址是一种以扩频技术为基础的调制和多址接入技术,因其保密性能好, 抗干扰能力强而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

码分多址接入CDMA方式以频谱利用率高、抗多经、抗干扰、软容量、低功率、软切换、宏分集、频率规划简单以及用户接入方便等其它多址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理想接入技术之一。

能够提供大的系统容量是CDMA通信技术一个突出优点,CDMA系统的容量是干扰受限的,降低干扰可以直接增加其系统容量,这可以通过提高扩频增益实现。

当然,通过一些其它技术如功率控制、语音激活、抗多径衰落等也可以增强其系统容量。

本文全面分析了CDMA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CDMA技术的标准化,CDMA系统的特点等等。

关键词:移动通信,CDMACDMA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 全球范围从模拟向数字蜂窝技术的突然转变, 使欧洲的GSM数字技术得以迅速推广, 占据了无可争议的市场领先地位。

几乎与GSM技术同时诞生的还有CDMA技术。

与原来模拟通信系统所采用的FDMA技术和GSM 系统所采用的TDMA 技术相对应, CDMA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的英文缩写, 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正是由于它是以扩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 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频谱资源, 更加有效的解决频谱短缺问题, 因此被视为是实现第3代移动通信的首选。

码分多址的基本原理模拟系统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 GSM系统靠的是极其微小的时差, 而CDMA则是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用户。

由于CDMA系统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技术, 编码种类可以达到4.4亿, 而且每个终端的编码还会随时发生变化, 两部CDMA终端编码相同的可能性是“二百年一遇”, 因此, 在CDMA系统中进行盗码几乎不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村村通无线公话接入平台与其CDMA技术【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信产业获得了极为迅猛的发展,电话用户总数已达4.0489亿,网络具备了相当规模,电话普及率达到30%。

但是我国70%是农村人口,农村电话用户仅为7556万,普及率仅为9.1%,尤其是西部地区,普及率更低,仅为3%。

由此让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的这个电话普及的市场空间的需求,本文针对村村通的无线公话和cdma技术做以简单介绍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村村通设置cdma技术
引言
过去电信运营商发展的重点在城市,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城市的电话普及率已经高达75%,潜力挖掘殆尽,发展重点正转向通过各种新业务的提供来刺激消费,增加话务量,提高收入。

根据农村通信固有的特点,我们开发了新一代低成本rasys农村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该系统工作在450mhz频段,属于低频(一般低于500mhz)频率特性。

根据电磁理论,频率越低,电波视距损耗越小,绕射能力越强。

有分析说明,采用cdma450技术覆盖农村,其所需的基站数为高频(一般高于1500mhz)系统的1/6~1/8,建站数量少将使建网成本大幅降低,建设周期大幅缩短,同时也可大幅降低维护成本和难度。

我们在总结4年来一直研发生产无线公话设备的基础上,采用了具有连续工作10万小时无故障、语音极为清晰的高性能进口gsm模块作为无线收发信模块,超宽电源电压设计,严
格的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无线公话设备.整机接收信号灵敏高,通话清晰,接通快,声音清晰宏亮,长时间工作性能稳定,返修率在3%左右。

一、设置方法
本无线接入固定台提供一套完整的设置方法,可以设置无线接入固定台时间、ip路由表、计费单价等多项参数,步骤如下:(一)进入设置状态:
1.摘机,按 0 * * # ;
2.屏幕显示,— setup —;一秒钟后显示,input pass;无线接入固定台用户输入六位的密码(出厂的默认密码为332808);
3.用户请输入六位的密码,成功后屏幕显示input con—,无线接入固定台请求用户输入设置的命令;如密码错误,用户将无法进入设置状态。

(二)分项设置:在屏幕显示input con—的状态下,可以用0……9电话键盘进入到不同的设置项目中;
1.设置时间:格式为:(000……023)时、(000……059)分;举例:如设置时间为晚上7:30分在屏幕显示input con—的状态下键入:1 019 030即可;
2.设置话费:在屏幕显示input con—的状态下,按2,屏幕显示—set pay —;格式为:
(0……9)首段单位时长次数,为零时不启动第二段计费;
(001……255)秒首段单位时长 (单位为秒),一分钟为060秒;
(0……9)首段元;
(0……9)首段角;
(0……9)首段分;
(001……255)第二段单位时(单位为秒),一分种为060秒;
(0……9)第二段元
(0……9)第二段角
(0……9)第二段分
二、拨打电话
先将电信有线插头插入tld sx01g设备的“line”口,将普通电话机插入设备标有“tel”标志的接口上,再开电源,等屏幕出现时钟显示时,即可按正常习惯拨打电话。

提起电话,屏幕兰色背光亮,即可以无线方式拨打电话。

如果想从有线打出电话,提机按下电话机键盘上的“#“键,屏幕兰色背光灭,即可从有线打电话。

无论有线、无线来电呼入,都有来电显示,拿起话机手柄即可正常通话。

三、上电启动及显示说明
显示信息(顺序)解释原因及解决方法
-prepareing- 准备中……无线接入固定台已经启动。

四、cdma移动通信技术
(一)码分多址
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中, 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
不是依据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 而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
列来区分。

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 多个cdma信号是互相重叠的, 接收机用相关器可以在多个cdma信号中检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 其它使用不同码型的信号因为和接收机本地产生的码
型不同而不能被解调。

cdma的基本技术之一是扩频,因此这一多址技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军事通信和电子对抗中予以采用,60年代以后又在军用卫星通讯中采用。

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2g)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问世,其较tdma之优点已见端倪,在系统容量、通信质量和保密性方面均有优于tdma之处,完全适合现代移动通信网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国际漫游等高性能要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

itu推出的imt-2000(3g)标准及之后批准的几个3g标准均系采用cdma多址方式。

(二)前向功率控制
前向功率控制又称下行链路控制(downlink power control),它的实现是基站根据移动台提供的测量结果,调整对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

在前向链路中,小区内信号是同步发射的。

在前向链路的解调时,小区内用户间的干扰可以通过扩频码的正交性除去,干扰主要来自邻区干扰和多径引入的干扰。

(三)切换
切换是指将一个正在进行的呼叫从一个小区转移到另一个小区
的过程。

切换是用于无线传播、业务分配、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等原因而产生。

cdma系统中的切换有两类:硬切换和软切换。

硬切换
硬切换是指在切换的过程中,移动台采取先中断与原基站的通信,再与目标基站取得联系。

硬切换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同一msc中的不同频道之间;
不同msc之间。

软切换
软切换是指在切换过程中,在中断与旧的小区的联系之前,先用相同频率建立与新的小区的联系。

手机在两个或多个基站的覆盖边缘区域进行切换时,手机同时接收多个基站(大多数情况下是两个)的信号,几个基站也同时接收该手机的信号,直到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手机才切断同原来基站的联系。

如果两个基站之间采用的是不同频率,则这时发生的切换是硬切换。

软切换包括以下四种情况:同一基站的两个扇区之间;(如果切换发生在两个相同频率的扇区之间的话,这种切换称为更软切换(softer handoff));
不同基站的两个小区之间;
不同基站的小区和扇区之间的三方切换;
不同基站控制器之间。

软切换只能在相同频率的信道间进行,因此,模拟系统和tdma 系统不能实现这种功能。

据统计,模拟系统及tdma系统无线信道
上的掉话90%发生在切换中,而在cdma系统中采用软切换技术在两个基站覆盖区的交界处起到了业务信奥的分集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切换的可靠性,大大减少切换造成的掉话。

软切换提供在基站边界处的前向业务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的多径分集,提高了信道的抗衰落能力,降低了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从而减少了移动台对系统的干扰,提高了系统的平均容量和通信的质量。

在软切换过程中,进入软切换区域的移动台即使不能立即得到目标基站的链路,也能够进入等待的排队队列,从而能够减少系统的阻塞率。

相应的,软切换也带来了一些缺点,如导致硬件设备的增加,降低了前向容量等。

分集技术
分集技术是指系统同时接收衰落互不相关的两个或更多个输入信号后,系统分别解调这些信号然后将他们相加,这样系统可以接收到更多有用信号,克服衰落。

移动通信信道是一种多径衰落信道,发射的信号要经过直射、反射、散射等多条传播途径才能达到接收端,而且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各条传播路径上的信号幅度、时延及相位随时随地发生变化,所以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平是起伏、不稳定的,这些多径信号相互叠加就会形成衰落。

叠加后的信号幅度变化符合瑞利分布,又称瑞利衰落。

瑞利衰落随时间急剧变化时,称为“快衰落”。

快衰落严重衰落深度达到20~30db。

瑞利衰落的中值场强只产生比较平缓的变化,称为“慢衰落”,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分集技术是克服叠加衰落的一个有效分发。

由于具有频率、时间、空间的选择性,因此分集技术包括频率分集、时间分集、空间分集。

减弱慢衰落采用空间分集,即用几个独立天线或在不同场地分别发射和接收信号,以保证各信号之间的衰落独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