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思维导图【范文】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思维导图

行测思维导图
第一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二章资料分析
均数减少
均数增加
现期部另基期部分
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平均数变化量=平均数变化率=1+份数增长率
平均数变化量1+总量增长率
现期卜」重-基朗比重1+部分憎长率
部分淄体X 比重
基期比重
比重变化量判断比重变化基本公式
基期平均数
部分-部分增长量 部分」+整体增长率 整体-整体烟长量-麻 1+部分塔长率
现期整体基期整体
部分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
总量-总量增长量总量1+份数增长率 份数-份数增长量=祈薮’1+总量增长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初二重上升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下降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等
率
现期总量现期总量-总量增长骨
现期砌嘶搬丽增长骨
总量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
M 量增长率-伯数增长军总量增长率 > 份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比基期平总量增长率 <份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比基期平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与基期平
-
第四章判断推理
第五章公共基础知识。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 中心理解题(思维导图)

中心理解题提问方式:注意题干关键词解题思路:有中心句——同义替换;无中心句——全面概括解题技巧关联词转折关系: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理论要点:转折之后是重点结构梳理话题(背景)引入+转折提出观点(但/可是...)话题(背景)引入+转折提出观点(但/可是...)+解释说明错误类型无关选项无关对比过度推断无中生有缺少核心话题转折之前非重点片面选项围绕例子的选项技巧提示选项出现A与/和/及/B,文段一般为并列结构鲁冰花在中西文化的不同含义解释说明中的转折不是重点举例(事实上...)说明中的转折不是重点逆向思维: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适用文段特征: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少人认为、传统观点认为、人们往往认为适用情况:转折后句子长不好判断,转折后长句子做验证略读句子:例子类:比如、例如,原因类:因为、由于,背景类:近年来、随着转折后面也有可能是提出问题,此时非重点因果关系理论要点结论是重点引导结论的标志词可见,故,看来,致使,使得,造成,导致结构梳理话题引入+展开分析+尾句得出结论(所以...)话题引入+举例分析+尾句得出结论(因此...更应)提出观点+具体论证+尾句呼应观点(因此...)引入+结论(因此...)+举例说明引入+结论(因此...)+尾句得出最终结论(所以...)话题引入+结论(因此...)+转折引出观点(不过...)+原因解释错误类型结论之前的内容围绕例子的内容范围扩大范围缩小片面过度推断技巧提示文段特征结论句在结尾,多为文段中心句若尾句出现结论词,大部分情况下是对前文的总结,尾句通常为文段的中心句结论句在开头/中间后为进一步解释说明 结论句多为中心句后有其他关联关系 需结合多种关联关系共同分析转折词和结论词同时出现, 可能结论词优先,也可能转折词优先,需结合多种关联词共同分析选项用绝对词不一定错误,要看文段是否绝对开头结尾结合来看出现两个结论词,重点在最后一个结论词有时候没做对可能是主题词没找全选项新宠:因果结构解释要抓住窗口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原因说明鲁冰花成为母爱之花的缘由并列关系理论要点:全面概括文段特征包括并列关系词:此外 另外 同时 以及分号连接句式相同或相近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结构梳理从顶层设计上看...+从协同发展的视角看...相同句式并列结构:时间顺序,无关联词引导,无重点错误类型表述片面技巧提示巧用反向排除法,并列文段,直接概括不好判断时,可先排除干扰项,常见干扰项:主题词错误/表述片面如是古今对比:两方面,且有转折/程度词表强调过去...现在则是以往...但是今天必要条件关系:选项为对策典型格式:只有...才理论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必要条件即只有和才的中间部分结构梳理背景引入+具体分析+提出对策(...才...)对策常考很重要话题引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背景引入+提出问题(但...)+解决问题(必须...)转折关系和必要条件关系同时存在,必要条件优先同时注意主题词找全2019联考互联网核心技术2021四川舞蹈审美特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法门之一...)+解释说明话题引入+提出对策(应...)+举例论证提出问题+提出对策(应...更注重...)+举例论证引入+转折提出问题(然而)+反面论证提对策(若+不好的结果):反面论证话题引入+提出问题(然而...)+反面论证提出对策(倘若...不好的结果)他人观点引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标志词应该 应当 必须 需要 要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渠道,才能前提 基础 保障负有...的义务 ...的必由之路 ...的法门之一 要领在于 势在必行越来越有必要若...则实质上错误类型选项主题词不对寻找主题词找错围绕提出问题的选项,非重点技巧提示选项新宠:形象化表达,正确答案对中心句进行拟人、比喻等形象表达的同义替换打造种子这枚农业“芯片”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废墟”何以是美的高频话题:老年人,尊重理解提供服务满足需求反面论证典型格式:如果/倘若/一旦...+不好的结果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就是正确答案当文段中只出现“问题”表述时,“解决问题”可能会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里注意对策择优充分条件关系:只要...就,很少考察主题词:文段围绕的核心话题,文段要围绕其展开判断方法中心句非常明确,把握中心句的核心话题,即主题词,一般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此种类型包含了转折词中心句不明确,把握每句话都围绕的相同话题理论要点正确答案须包含文段主题词结构梳理引入+提出观点(需要...)+解释说明【主题词】艺术感受提出观点+并列分述(排比)提出观点+解释说明【主题词】以道观之话题引入+提出对策提出观点+具体分析+指代总结错误类型主题词错误主题词之前的内容转折之前的内容围绕解释说明的选项偷换概念偷换范围扩大范围缩小技巧提示提示“需要”一词引导对策“他们”反复出现只有...才引导对策重点不一定都紧接在转折词之后高频词不一定等于主题词主题词可以不止一个一个关键词找准,两个主题词找全忠于文段,找核心话题首先确定主题词,以作排除程度词典型标志词更 尤其 正是 特别是 真正 根本 最核心 最突出非典型标志词深为...倾倒 罪魁祸首 致命 堪比 极具特色理论要点程度词可提示重点位置,提示主题词或核心话题结构梳理话题引入+展开说明+程度词引出观点(更...)话题引入+程度词引出观点(尤其是...)+举例说明错误类型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行文脉络对策行文脉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说明(意义效果)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举例论证问题标志词挑战瓶颈软肋难题不足缺陷风险差距行文脉络类型总分(观点+解释说明)结构梳理提出观点+解释说明(举例子)提出观点+解释说明(数据资料)提出观点+原因解释+反面论证提出问题+反面论证,此时反面论证是为了找对策提出对策(观点)+反面论证,此时反面论证非重点提出观点+并列分述(一方面..另一方面)错误类型范围扩大选项主题词不对原因解释非重点分总标志词这 此对此 有鉴于此 尽管如此 在这个意义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总之 换言之 简而言之 换句话说 这说明 这就要求 这就需要结构梳理引入分析+总结(总之...)引入分析+转折+指代词总结(这说明...)A影响B,B影响C,实际上强调的是A影响C,B非重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要求......)错误类型解释错误技巧提示选项往往为对策总分总分总分分分(并列关系)须全面概括2023国考超大规模经济体国内经济稳定理论要点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点中心句特征形式:重点词提示内容:观点(结论 对策 评价)分述句特征可用于申论举例子:比如 例如 ...就是例证数据资料正反论证原因分析并列分述观点+个人 企业 国家 社会观点+【举例 正反 原因】做题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思维导图)

语言表达:思维导图1.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完成关于“杜甫七绝”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
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
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
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
2.阅读《乡土中国》一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特点,请根据以下思维导图,概述“乡土本色”的特点。
(150字以内)3.根据下面的图示提取有效信息,给“教育惩戒”下定义,要求不超过80个字。
4.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5.下面是关于人脑功能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
6.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7.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处字数6字以内。
8.下面是某校学生会“《论语》吟诵比赛”的构思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9.“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一个经济整合大战略,阅读下图的“一带一路”简易说明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这幅简易说明图主要从、原则和三个角度呈现了“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
请再用两个词语概括。
(2)请根据该图将“一带一路”的定义补充完整。
不超过80字。
10.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高中语文表达技巧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表达技巧思维导图
语文是高中学科里占比较重对的一门课程,自高考改革后,语文的地位有进一步的提升,甚至有“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金句。
但在高考与文中,诗歌鉴赏是必考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把控程度,占分比值较大,但他又是可以轻松拉开语文成绩的一种题型。
对于诗歌鉴赏,有很多同学抓不住重点,总是答非所问,我为同学们整理出了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的思维导图,熟练地掌握后,在考试中可以轻松做答,完全可以拯救大部分同学的语文成绩。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思维导图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分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三个部分。
1.1片段阅读-中心理解题1.选项出现 A 与/和/及 B……,文段一般是并列结构。
2.从后往前读,快速寻找重点。
并列句不是重点,并列句的前面是重点。
3.全部题型都应该关注核心主题词,再辅助其它技巧。
4.通过核心主题词及其它技巧直接锁定答案,不要对比选项以免被误导。
正确答案必定包含主题词5.“:、即”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
6.举例子中的转折,故而非重点。
7.逆向思维辅助解题的方法: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前面说很好,转折后面则是不好(转折后可能是直接表达作者观点,也可能用反问隐含观点)。
8.转折+问题+对策,则对策是重点强调内容。
9.尾句是对策直接定位答案。
10.如果中心句不明显,则通过高频词语引出主题词,通过技巧解题。
11.一个主题词找准,两个主题词找全。
常设片面选项为干扰选项(只出现一个主题词)。
1.“因此要兴建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防止凌汛泛滥成灾。
”隐含了防止黄河凌汛泛滥成灾的必要性,前文应该是对必要性的阐述。
2.国考和省考的真题会对正确答案作一个“加工”,选项新宠——形象化表达:正确答案对中心句进行拟人、比喻等形象表达的同义替换。
3.对策行文脉络: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说明(意义效果)3.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举例论证只提出问题,选项优先选解决对策,也不是问题,举个小例:大量吃蒜不好……A.吃蒜要适度B.大量吃蒜不好C.应该多吃生姜(对策不万能,要有针对性。
)当选项中没有 A 项,此时择优选 B 项,是对问题的概括。
故做言语题要把握对比择优的思维。
找问题:1.直接找问题;2.根据对策反推问题。
并列前面一般有总结句知识链接:分——总1.结论、对策2.代词(“这”“此”对此/有鉴于此/尽管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等)引导的尾句需关注1.2片段阅读-细节判断细节判断题:1.提问方式: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符合/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从文段中可以得知/推出的是。
行测思维导图(最新完整版)

行测思维导图(最新完整版)目录言语理解与表达思维导图 (3)逻辑填空 (4)概括类片段阅读——主旨理解题1 (5)概括类片段阅读——主旨理解题2 (6)细节类片段阅读 (7)语句表达 (8)篇章阅读 (9)判断推理思维导图 (10)图形推理——平面图形1 (11)图形推理——平面图形2 (12)图形推理——平面图形3 (13)图形推理——空间重构 (14)类比推理——横向辨析 (15)类比推理——纵向辨析 (16)定义判断 (17)逻辑判断——基础知识1 (18)逻辑判断——基础知识2 (19)逻辑判断——形式逻辑1 (20)逻辑判断——形式逻辑2 (21)逻辑判断——论证逻辑1 (22)逻辑判断——论证逻辑2 (23)数量关系思维导图 (24)数量关系——方法篇1 (25)数量关系——方法篇2 (26)数量关系——高频考点1 (28)数量关系——高频考点3 (30)数量关系——高频考点4 (31)数量关系——高频考点5 (32)数量关系——高频考点6 (33)数量关系——高频考点7 (34)资料分析思维导图 (36)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37)资料分析——高频考点1 (38)资料分析——高频考点2 (39)资料分析——高频考点3 (40)资料分析——高分必背 (41)言语理解与表达思维导图逻辑填空细节类片段阅读判断推理思维导图图形推理——平面图形1图形推理——平面图形2图形推理——平面图形3图形推理——空间重构类比推理——横向辨析类比推理——纵向辨析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基础知识1逻辑判断——基础知识2逻辑判断——形式逻辑1逻辑判断——形式逻辑2逻辑判断——论证逻辑1逻辑判断——论证逻辑2数量关系思维导图数量关系——高频考点1数量关系——高频考点2数量关系——高频考点3数量关系——高频考点4数量关系——高频考点5数量关系——高频考点6数量关系——高频考点7资料分析思维导图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高频考点1资料分析——高分必背编织色彩41。
职业能力测试思维导图A

目录Contents
第一篇 咬文嚼字需谨慎 一言一语总关情 (1)
言语理解与表达思维导图 (1)
第二篇 判断问题快准狠 推理之中定乾坤 (4)
判断推理思维导图 (4)
第三篇 数量问题不抽象 把握关系要得当 (7)
数量关系思维导图 (7)
第四篇 资料分析抓重点 省时省力找答案 (8)
资料分析思维导图 (8)
第一篇 咬文嚼字需谨慎 一言一语总关情言语理解与表达思维导图
第二篇 判断问题快准狠 推理之中定乾坤
判断推理思维导图
第三篇 数量问题不抽象 把握关系要得当
数量关系思维导图
第四篇 资料分析抓重点 省时省力找答案
资料分析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职测A类
思维导图——职测A类。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 思维导图

1.对照并列:肯定一个,否定一个,突出否定 2.平行并列:全面概括归纳 3.错误选项设计:片面、无中生有
总—分 分—总 总—分—总 分—总—分
反面论证
标志词:否则、不然、一旦、如果不(没有)......那么
理论要点:1.正面观点+反面论证:重点在正面观点 2.无正仅反:反面推出正面观点,围绕反面论证所产生的负面结果选项不选
背景铺垫
标志词:随着......的变化、近年来、目前、提高、下降、紧缺、日益突出等
理论要点:背景铺垫一般出现在段首,背景铺垫之后会出现重点内容,围绕背 景设置的选项一般不选
主体排除
选项中主体应与文段相同,与文段主体不同直接排除
感情倾向 代词指代
正确答案的感情倾向要和文段的倾向性一致 关注代词引导的主题句,代词一般出现在文末
意图判断
标志词:想、意、启示、寓意、道理
解题思路:找主旨——判意图
故事道理类
1.找结果:分析结果产生原因,道理一班与原因有关 2.文中有对比,对比找差异,差异之处悟道理 3.有因有果的选项更优
一般类
1.主旨句是明确观点——对“观点”同义替换 2.主旨句是对策表达——对“对策”同义替换 3.主旨句是负面问题——优选对策项,次选问题概括项(应选能完整 概括问题的选项)
关联词语
因果关系
常用格式:因为......所以 / 之所以......是因为
替换格式:因为——由于、原因等 所以——由此可见、正因如此、看来、导致、造 成、致使、使得、故等
1.正常因果:果是重点 2.倒转因果:因果皆重要,多出现......的原因的 选项 3.要么因果结合,要么只有果,只有因 4.“......的原因”的选项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