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
青花瓷赏析

向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
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 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
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 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
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年);另一处是
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
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
青花瓷的特点 ——明清青花 (永宣青花 )
青花瓷的特点 ——现代青花瓷
?
青花瓷一直以其“素雅”的风格得到文人墨客,及爱
美人士的钟情。
?
现代青花瓷,不光从瓷胎、釉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用厚如凝脂让人想起“白如玉,明如镜”的古话。更以流
畅的线条,活泼的画面一改前朝以工笔为主旋律的历史,
辅以现代抽象、感性的理念,渗入各种时尚元素,使工艺
饰、包装 ……雅俗共赏,别有一番风味。
青花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靛青与白色演绎的 ? 雅致图案,沉静却 ? 不迟滞,典雅却不 ? 陈旧,充满浪漫 ? 与时尚气息, ? 独立而特别。
青花瓷家居 演绎中式风格的现代气息
青花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青花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设计师Dorophy Tang 就 跟相机制造商 Lomography 合作推出 Diana 青花图案相机
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
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
?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 青料发色浓艳,带结
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 ,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
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
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
青花瓷

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 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 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 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 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 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 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 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 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 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 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 如元龙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 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 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 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 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 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 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 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 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 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 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 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 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 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 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 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 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 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 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 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 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 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 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 花器名噪一时。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 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 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 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 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 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 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 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 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 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 晰。 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 的美感。 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 回青调和使用。
青花瓷的名词解释

青花瓷的名词解释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蓝色花纹而闻名于世。
所谓“青花”,是指用青花料装饰瓷器的一种手法。
其主要特征是采用蓝色矿料,在白胎上绘制纹样,并在高温下烧成的装饰方式。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花瓷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这段时期,中国的青花瓷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中国瓷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的代表之一。
青花瓷的生产遍布全国各地的瓷窑,其中著名的有景德镇、汝窑、宜兴、德化等。
每个地区的青花瓷在图案和风格上略有不同,但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青花瓷的花纹种类繁多,涉及到各个领域,如自然风景、人物故事、传统文化等。
在青花瓷的纹饰中,常见的有花卉、山水、虫鱼、动物、人物等。
这些纹饰不仅美观,更富有象征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例如,青花瓷中经常出现的莲花图案象征纯洁和高贵,龙纹代表着中国皇室的尊贵与权力。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复杂。
首先,制作师傅需要将白胎瓷器进行初烧,形成坚固的瓷体。
然后,在瓷器表面涂上一层透明的釉料,用于保护瓷器并使其光滑。
接下来,制作师傅使用特制的笔刷蘸取蓝色花料,在瓷器上绘制纹样。
绘制完成后,瓷器将被送入高温窑炉中进行烧制。
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烧制,纹样与瓷器融为一体,形成持久不褪色的青花装饰。
青花瓷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不仅在中国受到高度赞誉,也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历史上,青花瓷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等地。
在外国观众眼中,青花瓷的独特美感和精湛技艺令人称赞不已。
如今,青花瓷已成为许多国际艺术收藏家追逐的对象,价值连城。
总之,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蓝色花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瓷器制作工艺的杰出代表之一。
无论是在艺术视角上还是历史角度上,青花瓷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瓷器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美丽和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永恒存在,并继续影响着后人。
青花瓷介绍

青花瓷介绍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元代青花一般胎体厚重,青花色泽有浓翠及灰淡两种。
多数器物底部有明显的旋纹,个别存在跳刀痕迹,并黏有填砂。
多棱梅瓶、高颈大罐等为元代特有的器型。
器物底足内壁往往成自上而下往外斜撇的形式,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
圈足的釉不到底,圈足不是很整齐,以梅瓶和大罐最为突出。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青花瓷

文化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 表,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
经济价值
青花瓷愈加珍贵,在拍卖市 场购买青花瓷的的人越来越 多,参考价格也大大提升。
青花瓷在当代的应用和影响
现代装饰品
目前,现代青花瓷已经走出了传 统,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
时尚界
青花瓷被逐步运用到时装设计之 中,成为众多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其舒适、高雅的特点深受时尚 界的欢迎。
青花瓷的神韵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代陶瓷文化的巅峰,它 如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中都备受瞩目。
青花瓷的起源 & 制作工艺
起源
青花瓷起源于元代,当时的制作工艺已较为成熟。
制作工艺
黄泥制成成型,烧成骨瓷,釉上描绘,二次烧制即 成青花瓷。
青花瓷的装饰图案 & 历史的发展, 中国瓷器的生产和贸易水平都有了飞跃的进步
。
1
2
3
图案
青花瓷的花纹图案丰富多彩,如莲花、山水、 人物等,秀美的意境既代表了历史的艺术价值
,又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趣味。
乾隆年间
青花瓷到了乾隆年间达到了巅峰时期,也是重 要的青花瓷发展的时代。
青花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艺术
青花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代表了中国 陶瓷和艺术史的高度结晶。
建筑设计
青花瓷在如今的现代建筑领域也 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建筑的流 行元素之一,其方式多样、大气 优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结论和总结
•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经历了数百年的完善、创新和演变,艺术价值巨大。 • 青花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今,青花瓷已经不再是古董,而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青花瓷

青花瓷 纹饰
辅纹装饰中,一种图案左右重复排列的 形式较为多见。
学习活动
选择一种甁式,将对折后的轮廓描绘 在对折的硬卡纸上,沿边剪下后展开,再 选择喜爱的图文临摹到合适的位置上。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应用
应用
手工
青花瓷 纹饰
辅纹
主纹 辅纹
明 青花缠枝莲大罐
青花瓷 纹饰
蕉叶
瓶颈
回纹
瓶肩
莲瓣
瓶腹
பைடு நூலகம்
朵云
瓶底
海水
缠枝菊 缠枝莲
青花瓷 主纹
莲花在我国有深邃的
文化渊源,是洁身自 好、品德高尚的象征。
缠枝纹又名“万寿
藤”,寓意吉庆。因其 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 “生生不息”之意。
青花瓷 辅纹
辅纹装饰中,一种图案左右重复排列的 形式较为多见。
抱月瓶 梅瓶 葫芦瓶 玉壶春瓶
凤尾瓶 蒜头瓶 天球瓶 琮式瓶
青花瓷 纹饰题材
人物
山水
花鸟
青花瓷 纹饰题材
鱼虫走兽
吉祥图文
青花瓷纹饰题材十分丰富,除山水、人物、
花鸟外还有龙凤、鱼虫、走兽、诗文博古、 吉祥图文等。
青花瓷很多纹饰通过象征、比拟、 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之意。
青花瓷很多纹饰通过象征、比拟、 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之意。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这种瓷器在洁 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纹饰,蓝白相映,怡 然成趣,素雅清新,充满活力。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 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 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瓶
壶
盏
罐
碗
盘
盒
猜一猜
青花瓷瓶一般有葫芦瓶、蒜头瓶、梅瓶、玉壶春瓶、天 球瓶、琮式瓶、抱月瓶、凤尾瓶等等。
青花瓷简介

青花瓷简介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汉族劳动人民制作瓷器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最为著名。
历史上带有穆斯林风格花纹的瓷器称为“回青”,属于外销瓷。
青花瓷

一 青花瓷的造型 分类
• 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 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罐、 瓶、盘、碗,壶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 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
二 青花瓷的款识
• 纪年款 •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 款。 • 吉言款 •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 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 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堂名款 •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 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 高的收藏价值。 • 赞颂款 •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 “昌江美玉”等 • 纹饰款 •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 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
青花瓷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 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 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 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 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青花是 中国最具汉族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 的一种,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 一
景德镇青花瓷 景德镇青花瓷是汉族传统名瓷之一产地 为江西景德镇。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 始创于唐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 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 高温一次烧,美观隽久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 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 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 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 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 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 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 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 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青花瓷
清代道光朝前后共 29 年。此时,国外陶 瓷市场已经消失。鸦片战争后,国力衰微。 道光皇帝素以俭朴著称,限制瓷器烧造,控 制费用,有时入不敷出,无法支付御窑厂的 正常开支,所以产量非常低,精品更是难得 一见。道光青花以鸦片战争为界,可分为前 后两期。前期生产量较大,质量也较高;后 期生产量较小,质量较差。
落款款识种类
纪年款
吉言款
堂名款
赞颂款
纹饰款
体验环节
谢
谢
明清青花瓷
明代正德 (明武宗朱厚燳年号)青
花瓷正处于明代中晚期交替的过渡时 期,上乘成化、弘治朝,下启嘉靖、 万历朝,器物逐渐改变了前朝的精致、 纤细、小巧的风格,更多生产出造型 凝重的大件器物。正德朝的青花瓷分 为三个时期:正德早期青花与成化青 花相仿,但数量不多;中期是正德青 花的典型器;晚期因青料改用西域回 青,发色浓艳,青花色泽和纹样与之 后的嘉靖青花相仿。
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中华陶 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 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 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 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 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 特点。
勾线 混水
唐青花瓷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 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 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 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 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 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 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 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 青花等衍生品种。 唐代的青花瓷器处于青 花瓷的滥觞期。在中国范围 内,最早发现唐代青花瓷为 1970年代,在对江苏扬州唐 城遗址的发掘中陆续出土了 唐青花残器 ( 片 ) ,解决了 “青花瓷”最早是在唐朝还 是宋朝出现的争论。
明清青花瓷
明清青花瓷
清雍正时期为时虽然短暂,但经 济发展,社会安定,政府财力雄厚, 国内外市场活跃,制瓷工艺突飞猛进, 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 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 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 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 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 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 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青 花 瓷
青花瓷
《青花瓷》是钟兴民编曲, 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 唱的歌曲,收录于周杰伦 2007 年 11 月 2 日发行的专辑《我很 忙》中。 2008年2月 6日,周杰伦在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 唱该歌曲。2008年7月5日,该 歌曲在第19届台湾金曲奖颁奖 典礼上获得年度最佳歌曲奖、 年度最佳作词奖和年度最佳作 曲奖三项奖项。
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素胚:指的是白色的陶坯,青花 瓷在着彩上釉前的那个坯子。
釉: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 仕女图:亦称“仕女画”,是以中国封 色的玻璃质薄层。不同的釉有不同的 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 颜色,釉的颜色就称为釉色。 一种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画面以仕女 为主题。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瓷器。
×2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
汝州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 “汝、官、哥、钧、定”五大 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 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 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 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明清青花瓷
宣统皇帝在位仅三年,历时很短。青花瓷多见仿 古之作,水平也很高,几可追迹康熙青花。由于 时代的进步,此时制瓷已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生 产,所以宣统瓷已具有现代瓷的特征。宣统青花 基本上是光绪青花的延伸,虽然做工方面有所加 强,但技术上始终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民窑瓷器 继续沿袭光绪传统,国外先进的制瓷技术还没有 对民窑产生任何影响。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特别 是满足广大农村市场的需要,民窑粗瓷产量大大 增加,间或生产少量仿古瓷和艺术瓷,中档瓷器 几乎不见生产,给人们的印象是景德镇瓷业急剧 衰落,这正是受当时形势所迫的写照。
明清青花瓷
明代宣德(明宣宗 明洪武青花瓷 是
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 明洪武朝(明太祖朱元 璋年号),历时 30 年。 明代建国后不久,明太 祖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 窑厂,成为明代景德镇 最早的官窑。 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 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 器。它以其古朴,典雅 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 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 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 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 , 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 峰,“开一代未有之 奇”。《景德镇陶录》 评价宣德瓷器:“诸料 悉精) 朝仅历时 6 年,青花瓷和五彩瓷是隆 庆官窑的主要产品,工艺制作精湛。 青花完全承袭嘉靖风格。未署年款的 青花瓷器,很难与嘉靖、万历朝的区 别开来。这一时期已出现“官搭民烧” 现象,刺激民窑发展,故隆庆民窑青 花中的精品,已与官窑瓷相仿。
明清青花瓷
明代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 号)朝共 48 年,是明代历时最长 的朝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 萌芽,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由于 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 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剧增, 青花瓷品种繁多,数量巨大,还 出现了专供对外贸易的外销瓷。 万历二十四年( 1596 年)器物造 型也开始转变,形成了自己的风 格,此风格一直影响了明末乃至 清初青花瓷器的面貌。
汝窑
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 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 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 色名。
汝窑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 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 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 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 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 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 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 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 周鼎比贵。
宋青花瓷
现今国内发现的宋青花非常稀 少,仅在浙江的两座宋代塔基和重 庆巫山县的一座宋墓中出土过,并 且都是小件器物。宋青花瓶,不仅 器型很大,而且花纹复杂,最为难 得的是上面有“宋元佑三年”的文 字,其研究价值、学术价值非常珍 贵。但由于真正见过宋青花的专家 在全国寥寥无几。
元青花瓷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 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 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 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 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 不乱。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篱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烧窑:泛指在一个人工搭建的建筑 影青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 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又 物里,通过生火加热产生高温,使 称映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 粘土烧制成型的过程。通常所说烧 的珍品,其前身是青白瓷历史上有 窑是指烧制陶器,瓷器等。 “假玉器”之称。南宋李清照在 《醉花阴》中有“玉枕纱窗”之句, 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 南宋时大量生产,而当 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为 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 花纹。这些花纹由技艺 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 上刻制之后,以透明青 釉,以高温烧制而成。
明清青花瓷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 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 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除 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 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 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 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 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 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 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 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明清青花瓷
清光绪朝历时 34年,期间民族资本有所发展, 这个短暂的兴盛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同光 中兴”。景德镇处于内陆山区,相对闭塞,便 于控制。清政府为了满足醉生梦死的生活,曾 拨巨款给景德镇烧制御用瓷器,并加强了管理, 致使景德镇官窑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 了较大的提高。光绪官窑青花瓷的一个显著特 点,就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优质的仿品已 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康熙、乾隆瓷的水平,而大 部分作品则带有明显的光绪特点。民窑青花瓷 则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走的是商品化道路。 因此品种众多,风格迥异,精粗皆有。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 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清 代康熙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 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 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 就。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 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 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 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 器最为突出。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态,既 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 外销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