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38-交流电有效值计算(精讲)
交流电有效值计算公式

交流电有效值计算公式交流电有效值是指交流电信号的幅值,而不是峰-峰值或其他峰值。
它代表了交流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功率大小。
想要计算交流电的有效值,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有效值(Vrms)= 幅值(Vpeak)/ √2在这个公式中,幅值代表交流电信号的最大值,而有效值则是其经验估计值。
现在,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个公式以及如何使用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交流电。
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交流电所产生的信号形式很多,有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然而,无论信号形式如何,我们都可以使用有效值来衡量交流电信号的大小。
幅值是交流电信号的最大值,通常用峰-峰值表示。
峰-峰值是指信号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差值。
然而,交流电信号的幅值不能直接用于计算功率或分析电路的稳定性。
这是因为幅值只是信号的振幅,而不考虑其变化速度。
有效值则是通过对信号进行平均化来得到的。
它是指信号产生的热效应和功率消耗相等于等效直流电的电压或电流。
简单来说,有效值是交流电信号的平均值,用于描述交流电信号的功率大小和稳定性。
为了计算交流电的有效值,我们可以将幅值除以√2。
这个公式是根据一个假设得出的,即在给定时间内,交流电信号的变化速度是连续且稳定的。
实际上,交流电信号的变化速度会根据其频率和相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然而,这个假设的误差通常很小,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是可以忽略的。
通过使用交流电有效值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交流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功率大小。
这对于电路设计、能源管理和电气工程等领域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准确计算交流电的有效值,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和优化电路性能,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总之,交流电有效值是衡量交流电信号大小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使用幅值除以√2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交流电信号的有效值。
这个公式在电力系统设计和电路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只有准确计算交流电的有效值,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交流电信号的功率和稳定性。
交流电有效值计算方法

交流电有效值计算方法1.如何计算几种典型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答: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让交变电流和直流电通过同样的电阻,如果它们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 解析:通常求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的类型有如下几种:(1)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此类交流电满足公式e =E m s in ω t ,i =I m s in ω t它的电压有效值为E =2mE ,电流有效值I =2mI对于其他类型的交流电要求其有效值,应紧紧把握有效值的概念.下面介绍几种典型交流电有效值的求法.(2)正弦半波交流电的有效值若将右图所示的交流电加在电阻R 上,那么经一周期产生的热量应等于它为全波交流电时的1/2,即U 半2T /R=21(R T U 2全),而U 全=2m U ,因而得U 半=21U m ,同理得I 半=21I m . (3)正弦单向脉动电流有效值因为电流热效应与电流方向无关,所以左下图所示正弦单向脉动电流与正弦交流电通入电阻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完全相同,即U =2m U ,I =2m I .(4)矩形脉动电流的有效值如右上图所示电流实质是一种脉冲直流电,当它通入电阻后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相当于直流电产生热量的T t ,这里t 是一个周期内脉动时间.由I 矩2R T =(T t )I m 2RT 或(R U 2矩)T =T t (R u 2m )T ,得I 矩=T t I m ,U 矩=T t U m .当T t =1/2时,I 矩=21I m ,U 矩=21U m . (5)非对称性交流电有效值假设让一直流电压U 和如图所示的交流电压分别加在同一电阻上,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1=222221T R U T R U ⋅+⋅,直流电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 Q 2=R U 2T ,根据它们的热量相等有 RU T R U 2212=⋅T 得 U =)(212221U U +,同理有I =)(212221I I +. 2.一电压U 0=10 V 的直流电通过电阻R 在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与一交变电流通过R/2时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则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多少?解:根据t 时间内直流电压U 0在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与同一时间内交流电压的有效值U 在电阻R /2上产生的热量相同,则V 252,)2/(022===U U t R U t R U o 所以 3.在图示电路中,已知交流电源电压u=200s in 10πt V ,电阻R=10 Ω,则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分别为A.14.1 A,200 VB.14.1 A,141 VC.2 A,200 VD.2 A,141 V分析:在交流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的是交流电的有效值,所以电压表示数为 u =2200V=141 V ,电流值i =R U =102200⨯ A=14.1 A.答案:B。
2019年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37-远距离输电(精讲)(含解析)

一、远距离输电1.输电过程,如图所示。
2.输电导线上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输电线的电阻发热产生的,表达式为Q =I 2Rt 。
(1)减少输电电能损失的两种方法 ①理论依据:P 损=I 2R .②减小输电线的电阻:根据电阻定律R =ρlS ,要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 ,在保证输电距离情况下,可采用减小材料的电阻率、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等方法。
③减小输电导线中电流:在输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根据P =UI ,要减小电流,必须提高电压。
(2)输电线路功率损失的计算方法① P 损=P -P ′,P 为输送的功率,P ′为用户所得功率。
②P 损=I 2线R 线,I 线为输电线路上的电流,R 线为线路电阻。
③P 损=ΔU 2R 线,ΔU 为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R 线为线路电阻。
④P 损=ΔUI 线,ΔU 为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I 线为输电线路上的电流。
3.电压损失: (1)ΔU =U -U ′; (2)ΔU =IR 。
4.功率损失: (1)ΔP =P -P ′; (2)ΔP =I 2R =(UP)2R 。
5.输送电流: (1)I =PU ;(2)I =U -U ′R。
【题1】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常州常发集团向灾区人民捐赠一批柴油发电机,该发电机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表所示,现在用一台该型号的柴油发电机给灾民临时安置区供电,如图所示。
发电机到安置区的距离是400 m ,输电线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均为GBCZ60型单股铜导线,该型号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2.5×10-4Ω,安置区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为44 kW ,当这些额定电压为220V 的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A .输电线路中的电流为20 AB .发电机的实际输出电压为300 VC .在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8 kWD .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式交变电流,则其输出电压最大值是300 V 【答案】C【题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某发电厂采用升压变压器向某一特定用户供电,用户通过降压变压器用电,若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 1,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 ,在某一时段用户需求的电功率为P 0,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U 2.在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P 20RU 22B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P 20RU 21C .若要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以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D .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会降低输电的效率 【答案】C【解析】设发电厂输出功率为P ,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ΔP =P -P 0,ΔP =I 2R =P 2RU 21,A 、B 选项错误;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可以减小导线上电流,故可以减小输电导线上损耗的功率,C 项正确;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则发电厂输出的总功率减小,故可提高输电的效率,D 项错误。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交流电源》真题、模拟题、知识点总结分项汇编

2019年物理高考真题和模拟题 知识点分项汇编《交变电流》一、正弦式交变电流1.产生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1)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 ⊥B ,Φ最大,ΔΦΔt =0,e =0,i =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 ∥B ,Φ=0,ΔΦΔt 最大,e 最大,i 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3.电流方向的改变:一个周期内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4.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BSω,与转轴位置无关,与线圈形状无关.5.交变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e =nBSωsin ωt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周期和频率(1)周期T :交变电流完成1次周期性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秒(s).表达式为T =2πω=1n (n 为转速).(2)频率f :交变电流在1 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1f 或f =1T.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2)最大值:交变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的值.(3)有效值:让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分别通过阻值相等的电阻,如果在交流的一个周期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就可以把恒定电流的数值规定为这个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4)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I =I m 2,U =U m 2,E =E m2. (5)交变电流的平均值:E =n ΔΦΔt ,I =n ΔΦ(R +r )Δt.三、变压器原理1.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的互感现象. 2.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 (1)功率关系:P 入=P 出.(2)电压关系:U 1U 2=n 1n 2,若n 1>n 2,为降压变压器;若n 1<n 2,为升压变压器.(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 1I 2=n 2n 1;有多个副线圈时,U 1I 1=U 2I 2+U 3I 3+…+U n I n .四、远距离输电1.输电线路(如图所示)2.输送电流(1)I =PU . (2)I =U -U ′R .3.电压损失(1)ΔU =U -U ′. (2)ΔU =IR . 4.功率损失 (1)ΔP =P -P ′.(2)ΔP =I 2R =⎝⎛⎭⎫P U 2R =ΔU 2R.【方法归纳总结】交变电流的“四值”的比较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的基本思路(1)求出角速度ω,ω=2πT=2πf .(2)确定正弦交变电流的峰值,根据已知图象读出或由公式E m =nBSω求出相应峰值. (3)明确线圈的初始位置,找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①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则i -t 图象为正弦函数图象,函数式为i =I m sin ωt . ②线圈从垂直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则i -t 图象为余弦函数图象,函数式为i =I m cos ωt 远距离输电的处理思路对高压输电问题,应按“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线→降压变压器→用电器”这样的顺序,或从“用电器”倒推到“发电机”一步一步进行分析.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几个基本关系(1)功率关系:P 1=P 2,P 3=P 4,P 2=P 损+P 3.(2)电压、电流关系:U 1U 2=n 1n 2=I 2I 1,U 3U 4=n 3n 4=I 4I 3 U 2=ΔU +U 3,I 2=I 3=I 线.(3)输电电流:I 线=P 2U 2=P 3U 3=U 2-U 3R 线. (4)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 P 损=I 线ΔU =I 2线R 线=⎝⎛⎭⎫P 2U 22R 线.2019年物理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相关题目1.(2019·江苏卷)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 时,输出电压A .降低2 VB .增加2 VC .降低200 V.增加200 V【答案】D【解析】由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即1122U n U n =,得:2211n U U n =,即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原线圈两端电压成正比,所以有:,当输入电压增加20V 时,输出电压增大200V ,故D 正确。
2019年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34-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精练)(附答案解析)

1.如图甲所示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R=10 Ω的电阻连接,与电阻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示数是10 V。
图乙是矩形线圈中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A.电阻R上的电功率为20 WB.t=0.02 s时,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C.R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14.1cos 100πt VD.通过R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14.1cos 50πt A【答案】C2.(多选)如图,甲、乙为两种电压的波形,其中图甲所示的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图乙所示的电压波形是正弦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图乙均表示交变电流B.图甲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0sin 100πt(V)C.图乙所示电压的有效值为20 VD.图乙所示电压的有效值为10 V【答案】ABD【解析】根据交变电流的定义,题图甲、题图乙均表示交变电流,选项A 正确;题图甲中电压的最大值为U m =20 V ,周期为0.02 s ,则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U m sin2πTt =20sin 100πt (V ),选项B 正确;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2022R·T 2=U 2RT ,解得题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U =10 V ,选项C 错误,D 正确。
3.一交流电压为u =1002sin 100πt V ,由此表达式可知A .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50 VB .该交流电压的周期为0.02 sC .将该电压加在“100 V 100 W ”的灯泡两端,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100 WD .t =1400s 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50 V 【答案】B4.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 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 ;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式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P2.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A .5 VB .5 2 VC .10 VD .10 2 V 【答案】C【解析】根据P =U 2R ,对直流电有P =(10 V)2R ,对正弦式交流电有P 2=U ′2R ,所以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 ′=PR 2=102V ,故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 m ′=2U ′=10 V ,故选项C 正确,选项A 、B 、D 错误。
交流电有效值计算公式

交流电有效值计算公式交流电是指电流和电压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交流电的有效值,以便更好地了解电信号的特性。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指与该交流电对应的同样功率的直流电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
有效值可以反映交流电信号的平均功率。
计算交流电有效值的公式如下:有效值 = 平方根(周期内各时刻电压或电流的平方和的平均值)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下列公式来计算交流电的有效值:有效值 = 平方根(1/周期* ∫(0到周期) 电压或电流的平方 dt)其中,周期是指一个完整的波形所经历的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
电压或电流的平方和的平均值可以通过对一个周期内的电压或电流进行平方和的累加,再除以周期来得到。
积分符号∫表示对时间的积分。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交流电的有效值。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应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正弦波形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峰值电压为220V。
我们希望计算这个交流电的有效值。
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周期内的时间范围。
由于频率为50Hz,一个周期的时间为1/50秒,即0.02秒。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这个周期内的电压波形表示为一个函数,例如:V(t) = 220*sin(2π*50t)其中,V(t)表示时刻t的电压值。
我们可以通过对V(t)进行平方,再对整个周期进行积分来计算电压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然后,我们将上述公式代入计算,得到有效值的计算公式为:有效值 = 平方根(1/0.02 * ∫(0到0.02) (220*sin(2π*50t))^2 dt)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具体的计算。
通过对上述积分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电压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然后,将平方和的平均值除以周期,再开平方根,即可得到交流电的有效值。
通过这个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这个正弦波形交流电的有效值。
总结起来,交流电的有效值计算公式是通过对一个周期内的电压或电流进行平方和的积分,再除以周期,再开平方根来得到的。
2019年高考物理核心考点专题辅导精品学案《交流电有效值计算》(精品整理推荐)

2019年高考物理核心考点专题辅导精品学案《交流电有效值计算》1.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规定:交变电流、恒定电流I直分别通过同一电阻R,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分别为Q交、Q直,若Q交=Q直,则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I直(直流有效值也可以这样算)。
2.对有效值的理解:(1)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指有效值;(2)用电器铭牌上标的值(如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指的均是有效值;(3)计算热量、电功率及保险丝的熔断电流指的是有效值;(4)没有特别加以说明的,是指有效值;(5)“交流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2倍”仅用于正弦式电流。
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I=I m2,U=U m2,E=E m2。
3.求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方法(1)公式法:利用E=E m2,U=U m2,I=I m2计算,只适用于正余弦式交流电。
【典型例题1】电阻R1、R2与交流电源按照图甲所示方式连接,R1=10 Ω,R2=20 Ω。
合上开关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式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A.通过R1的电流有效值是1.2 A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 VC.通过R2的电流有效值是1.2 2 AD.R2两端的电压最大值是6 2 V【答案】B【典型例题2】如图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是0.05 m2,共100匝,线圈电阻为1 Ω,外接电阻R为9 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πT,当线圈以300 r/min的转速匀速旋转时,求:(1)若从线圈处于中性面开始计时,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2)线圈转过130s时电动势的瞬时值多大?(3)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各是多少?(4)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经130s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多少?【答案】(1)e=50sin(10πt)V(2)43.3 V (3)31.86 V 3.54 A(4)14πC(2)当t=130s时e=50 sin(10π×130)=43.3 V。
(3)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E m2=502V=35.4 V,电流表示数I=ER+r=35.49+1A=3.54 A,电压表示数U=IR=3.54×9 V=31.86 V。
交流电路的计算公式

交流电路的计算公式交流电路是由交流电源、电感元件、电容元件和电阻元件等组成的电路。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随时间变化的。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需要使用一些计算公式来描述交流电路的行为。
1.交流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相位差,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
复数形式下,电压和电流可以分别表示为:V = Vm * cos(ωt + φv)I = Im * cos(ωt + φi)其中,Vm和Im分别表示电压和电流的峰值(振幅),ω表示角频率,t表示时间,φv和φi分别表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2.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在交流电路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是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即RMS (Root Mean Square)值。
电压和电流的RMS值可以通过峰值除以√2来计算:Vrms = Vm / √2Irms = Im / √23.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在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对交流电流和电压没有影响,因此计算交流电路中的电阻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欧姆定律即可: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值。
4.交流电路中的电感电感是交流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电感元件对交流电流和电压有一定的阻抗,其计算公式为:XL=2πfL其中,XL表示电感的阻抗,f表示频率,L表示电感值。
当交流电路中只有电感元件时,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为90度。
5.交流电路中的电容电容也是交流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电容元件对交流电流和电压也有一定的阻抗,其计算公式为:XC=1/(2πfC)其中,XC表示电容的阻抗,f表示频率,C表示电容值。
当交流电路中只有电容元件时,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为-90度。
6.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流和电压的影响是不同的。
可以使用复阻抗(Z)来描述交流电路的总阻抗,其计算公式为:Z=R+j(XL-XC)其中,R表示电阻的阻抗,XL和XC分别表示电感和电容的阻抗。
复阻抗可以分解为实部和虚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规定:交变电流、恒定电流I直分别通过同一电阻R,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分别为Q交、Q直,若Q交=Q直,则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I直(直流有效值也可以这样算)。
2.对有效值的理解:(1)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指有效值;(2)用电器铭牌上标的值(如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指的均是有效值;(3)计算热量、电功率及保险丝的熔断电流指的是有效值;(4)没有特别加以说明的,是指有效值;(5)“交流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2倍”仅用于正弦式电流。
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I=I m2,U=U m2,E=E m2。
3.求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方法(1)公式法:利用E=E m2,U=U m2,I=I m2计算,只适用于正余弦式交流电。
【题1】电阻R1、R2与交流电源按照图甲所示方式连接,R1=10 Ω,R2=20 Ω。
合上开关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式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A.通过R1的电流有效值是1.2 A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 VC.通过R2的电流有效值是1.2 2 AD.R2两端的电压最大值是6 2 V【答案】B【题2】如图所示,线圈abcd 的面积是0.05 m 2,共100匝,线圈电阻为1 Ω,外接电阻R 为9 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1πT ,当线圈以300 r/min 的转速匀速旋转时,求:(1)若从线圈处于中性面开始计时,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线圈转过130 s 时电动势的瞬时值多大?(3)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4)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经130s 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多少? 【答案】(1)e =50sin (10πt )V (2)43.3 V (3)31.86 V 3.54 A (4)14πC(2)当t =130 s 时e =50 sin (10π×130)=43.3 V 。
(3)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 =E m 2=502V =35.4 V , 电流表示数I =E R +r =35.49+1 A =3.54 A ,电压表示数U =IR =3.54×9 V =31.86 V 。
(4)130 s 内线圈转过的角度θ=ωt =30060×2π×130=π3。
该过程中,ΔΦ=BS -BS cos θ=12BS ,由I =q Δt ,I =E R +r,E =n ΔΦΔt ,得q =n ΔΦR +r =nBS 2(R +r )=100×1π×0.052×(9+1) C =14π C 。
(2)利用有效值的定义计算(非正弦式交流电)在计算有效值“相同时间”至少取一个周期或周期的整数倍。
①计算有效值时要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抓住“三同”:“相同时间”内“相同电阻”上产生“相同热量”列式求解。
②分段计算电热求和得出一个周期内产生的总热量。
【题4】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半轴是正弦曲线的一个部分,则此交变电流的电压的有效值是A .34 VB .5 VC .522 VD .3 V【答案】C【题5】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D 为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R 1=30 Ω,R 2=60 Ω,R 3=10 Ω。
在MN 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R 3两端电压表的读数大约是A .3 VB .3.5 VC .4 VD .5 V 【答案】B【解析】在0~0.01 s 内,二极管导通,R 1、R 2并联电阻R 12=R 1·R 2R 1+R 2=20 Ω,R 3两端电压U 3=R 3R 3+R 12U m =4 V ,在0.01 s ~0.02 s 内,二极管截止,R 3两端电压U 3′=R 3R 3+R 1U m=3 V .根据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得U 23R 3×T2+U 2′3R 3×T 2=U 2R 3×T ,解得电压表示数U ≈3.5 V ,B 正确。
【题6】如图所示,矩形线圈面积为S ,匝数为n ,线圈总电阻为r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0°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0°时的电流为nBSω2(R+r)B.电压表的读数为nBSω2(R+r)C.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nBS2(R+r)D.电阻R所产生的焦耳热为Q=n2B2S2ωRπ4(R+r)2【答案】C【解析】线圈由题图所示位置转过60°时的电流为瞬时值,则i=nBSωR+rsinωt=nBSωR+rsinπ3=3nBSω2(R+r),故选项A错误;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了正弦式交流电,其电动势的最大值E m=nBSω,电动势的有效值E =nBSω2,电压表的读数等于交流电源的路端电压,且为有效值,则U=nBSω2(R+r)R,选项B错误;求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要用交变电流的平均电流,则q=IΔt=nΔΦR+r=n(BS-12BS)R+r=nBS2(R+r),故选项C正确;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应该用有效值来计算,则电阻R产生的热量Q=I2Rt=[nBSω2(R+r)]2R·π3ω=π2n2B2S2ω6(R+r),故选项D 错误。
【题7】图是表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从t=0开始的每个T2时间内的图象均为半个周期的正弦曲线。
求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答案】 5 A设所求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I ,根据有效值的定义,选择一个周期的时间,利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电阻所产生的热量相等,由焦耳定律得I 2RT =I 21R T 2+I 22R T2 即I 2=(22)2×12+(42)2×12。
(3)利用能量关系:当有电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时,可利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求有效值。
(4)利用两个公式Q =I 2Rt和Q =U 2Rt 可分别求得电流有交值和电压有效值。
【题8】如图所示为一个经双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正弦交流电的每一个二分之一周期中,前面四分之一周期被截去,则现在电灯上电压的有效值为A .U mB .U m 2C .U m 3D .U m2【答案】D(5)若图象部分是正弦(或余弦)式交变电流,其中的14(但必须是从零至最大值或从最大值至零)和12周期部分可直接应用正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与最大值间的关系I =I m 2、U =U m2求解。
【题9】(多选)如图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2中曲线a 、b 所示,则A .两次t =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B .曲线a 、b 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C .曲线a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25 HzD .曲线b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 V 【答案】AC【题10】(多选)如图所示,某玩具电磁驱动发电机可简化为在匀强磁场中的一匝闭合金属线圈,线圈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线圈面积为S ,电阻为R 。
当线圈以右边为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2BSω2RB .转过30°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C .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线圈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BS RD .线圈转动一周产生的热量为2πωB 2S 2R【答案】AC【解析】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E m =BSω,电动势有效值为E =22E m =22BSω,则电流的有效值为I =E R =2BSω2R ,选项A 正确;据楞次定律可知转过30°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选项B 错误;由E =ΔΦΔt ,I =E R ,q =I Δt ,得到电荷量q =ΔΦR =BSR ,故选项C 正确;线圈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 =I 2Rt =πωB 2S 2R,选项D 错误。
4.几种典型的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电流名称电流图象有效值的计算正弦半波电流⎝⎛⎭⎫U m 22R·T 2=U 2R·T 正弦单向脉冲电流⎝⎛⎭⎫U m 22R ·T =U 2R·T 矩形脉冲电流U 2m R ·t 1=U 2R ·T 非对称性交变电流U 21R ·T 2+U 22R ·T 2 =U 2R·T【题11】(多选)先后用不同的交流电源给同一盏灯泡供电。
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甲所示;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若图甲、乙中的U 0、T 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等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22U 0B .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32U 0C .第一次和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2∶9D .第一次和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1∶5 【答案】AD【解析】第一次所加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U 1=22U 0,A 项正确;设第二次所加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U 2,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U 22R T =2U 02R·T 2+U 20R ·T2,解得U 2=102U 0,B 项错;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式P =U 2R可知,P 1∶P 2=1∶5,C 项错、D 项正确。
【题12】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电阻为R 、半径为L 、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 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 轴位于磁场边界)。
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A .BL 2ω2RB .2BL 2ω2RC .2BL 2ω4RD .BL 2ω4R【答案】D【题13】如图甲所示,长、宽分别为L 1、L 2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n ,总电阻为r ,可绕其竖直中心轴O 1O 2转动。
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 、D (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定值电阻R 相连。
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 0、B 1和t 1均为已知。
在0~t 1的时间内,线框保持静止,且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t 1时刻后线框在外力的驱动下开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求:(1)0~t 1时间内通过电阻R 的电流大小;(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 产生的热量;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
【答案】(1)nL 1L 2(B 1-B 0)(R +r )t 1 (2)πRω(nB 1L 1L 2R +r )2 (3)nB 1L 1L 2R +r(2)线框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B 1L 1L 2ω 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E =22nB 1L 1L 2ω 通过电阻R 的电流的有效值I =2nB 1L 1L 2ω2(R +r )线框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t =2πω此过程中,电阻R 产生的热量Q =I 2Rt =πRω(nB 1L 1L 2R +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