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式防护口罩对微生物气溶胶防护效果的研究

合集下载

气溶胶的预防与控制

气溶胶的预防与控制
在军事方面比如烟雾弹之类,还有可以制造气溶胶 烟雾来防御激光武器。
医学 环境科学 军事学方面
气溶胶的定义
气溶胶的应用
挪威科学家冈纳·迈尔研究的污染微粒包括硫酸盐 等工业气溶胶、燃烧农业废弃物所排放的硝酸盐以 及柴油发动机和其它燃烧形式所产生的黑碳(煤 烟)。
病原微生物可以以气溶胶形式来感染动物和人类。
气溶胶粒子在人体呼吸器管的沉积分布
影响实验室气溶胶感染的因素

气溶胶在气道内沉降的影响 因素 惯性冲撞沉降
积 分 布
重力沉积
弥散

阻截

静电凝集


实验室气溶胶
实验室气溶胶的感染
气溶胶粒子在人体呼吸器管的沉积分布
气溶胶 暴露早 感染

呼吸系 病毒

扩散
淋巴结
大量 复制
血单核 细胞
全身性淋巴组织破坏、肝坏死、 血管炎和凝血功能障碍,甚至
1 院感概述 医院感染 案例回顾
院感概述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
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 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 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院感概述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两类
感染的广泛性
气溶胶传播容易发生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传播。
播散的三维性
可以远距离或较远距离传播,这是其与其他传播途径的显著区别,也是气溶胶传播难以预防的另一 重要原因。
气溶胶的定义
微生物气溶胶的特点
SARS气溶胶案例:香港淘大花园
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E座发生321人感染 SARS病毒,致死42人,就被认为极大可能 性是气溶胶传播。感染病毒的排泄物在上百 米高的污水管道中下落,与气流的相互作用 也形成个雱化过程。这些雱滴通过8楼的管 道裂缝和几家住户没有被水封好的∪型管逃 逸,最终蒸发成为气溶胶形式的感染源。

防雾霾口罩研究报告

防雾霾口罩研究报告

防雾霾口罩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不断增多,防雾霾口罩成为了一种必备的防护用品。

然而,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口罩。

因此,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防雾霾口罩领域,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报告,从口罩的类型、过滤材料、透气性、佩戴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口罩的分类根据材质和使用场景的不同,防雾霾口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口罩类型有面罩式口罩、医用口罩和N95口罩。

面罩式口罩:面罩式口罩又称为工业防尘口罩,通常用于工人保护自己不受灰尘等粉尘污染。

这种口罩外观有点像马赛克一样,被大颗粒过滤层覆盖,用来过滤灰尘等大颗粒物,而无法过滤小颗粒物和气溶胶,所以不适用于防雾霾场合。

医用口罩:医用口罩经过严格的层层过滤,可以过滤掉细菌和病毒,适用于普通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保护自身免受病菌和病毒感染。

但这种口罩对细小的颗粒物和空气污染物的过滤效果却并不理想,因此适用于日常防护,但不适合在高污染环境中使用。

N95口罩:N95口罩是目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口罩,其意思就是过滤效率达到了95%。

它是一种防雾霾口罩,经过特殊的过滤技术,能够过滤掉大部分的细小颗粒物和空气污染物。

N95口罩的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都比较优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雾霾口罩。

过滤材料防雾霾口罩的过滤材料是决定其质量和防护效果的关键因素。

现在常用的过滤材料有活性炭、纤维素、静电纺、熔喷布、静电熔喷等。

活性炭:常常用于N95口罩中的过滤层。

活性炭具有高效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超过100种污染物,如甲醛、苯、TVOC等化学物质,对空气污染有效控制。

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合成过程绿色环保的材料,它的优点是在口罩中没有股味,且过滤性能比较好。

因此一些高档的口罩会采用纤维素过滤材料。

静电纺与静电熔喷:静电纺和静电熔喷技术是用电场将纤维材料带上静电荷,并在静电吸引力的作用下,使其形成布状物。

气溶胶预防与控制

气溶胶预防与控制

气溶胶预防与控制一、背景介绍气溶胶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弱小固体或者液体颗粒物,其直径普通在0.001微米至100微米之间。

气溶胶的存在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如空气污染、传染病传播等。

因此,气溶胶的预防与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二、气溶胶预防措施1.加强通风换气合理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气溶胶浓度,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建议定期开窗通风,特别是在室内有人会萃、烹饪、使用化学品等情况下。

2.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质量。

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滤芯,保持净化器的正常运行。

3.注意室内空气湿度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有助于降低气溶胶的浓度。

室内湿度应控制在40%至60%之间,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者除湿器来调节湿度。

4.避免室内污染源减少室内污染源的释放可以有效预防气溶胶的产生。

如尽量选择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低的家具和装饰材料,避免使用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产品。

三、气溶胶控制措施1.佩戴口罩在空气污染严重或者疫情流行时,佩戴口罩是一种有效的气溶胶控制措施。

选择符合标准的口罩,正确佩戴、使用和处理口罩,可以有效阻断气溶胶的传播。

2.消毒和清洁定期对室内物品进行消毒和清洁,可以有效降低气溶胶的污染。

使用消毒剂和清洁剂,按照说明进行正确使用,特殊是对时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进行重点清洁。

3.控制人员流动在疫情期间,控制人员流动是一种重要的气溶胶控制措施。

减少人员会萃、避免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减少气溶胶的传播。

4.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口鼻、定期洗澡等,可以减少气溶胶的传播风险。

四、气溶胶监测与评估1.气溶胶监测通过使用气溶胶监测仪器,对室内和室外的气溶胶浓度进行监测,了解气溶胶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气溶胶评估根据监测数据和相关标准,对气溶胶的浓度、成份和潜在危害进行评估。

微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1个体防护设备1.1.实验室要求配备齐全且能够与风险水平相应的洁净个体防护设备(手套、防护服、实验用鞋、口罩、帽子、面部防护设备、喷淋装置、洗眼器);1.2.实验室要求配备齐全其他安全设备(移液辅助器、一次性接种环、接种环加热器、螺口盖瓶子、管子、微生物样本运送容器);2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制定《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在进行诊疗活动时,本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按本规定进行有效防护: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

2.1 口罩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1.1 一般实验活动纱布口罩或一次性外科口罩,标本处理等无菌技术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2.1.2 一次性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纱布口罩应每天清洗、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2.1.3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2.1.3.1口罩的佩戴方法2.1.3.1.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2.1.3.1.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2.1.3.1.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2.1.3.1.4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2.1.3.1.5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

2.1.3.2 摘口罩方法2.1.3.2.1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1.3.2.2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2.1.3.2.3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2.1.3.3 注意事项2.1.3.3.1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2.1.3.3.2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2.1.3.3.3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2.2 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在进行标本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标本喷溅时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污水厂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特征、传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污水厂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特征、传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IV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微生物气溶胶简介 ...........................................................................................................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2 1.3.1 国外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 ................................................................................... 2 1.3.2 国内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 ................................................................................... 4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5 第二章 微生物气溶胶的采检鉴技术及计数方法 .............................................................. 8

一种抗菌生物防护口罩的研制

一种抗菌生物防护口罩的研制

(n t ue o dc l q ime t Isi t fMe ia up n ,Ac d my o lay Me ia in e t E a e fMi r dc l e c ; i t Sc
N t n l i- rtcinE gn e i e tr ini 3 0 1 ai a Bo poe t n i r g C ne ,Ta j 0 1 ) o o e n n 6 【 src 】T e booia po ci eprt i niatr lfn t n i s nf a tt pee te ie i Ab t t h i g l rt t e rsi o wt a t c i u c o s i icn o rv n pd m c a l c e v ar h b ea i gi
a 9999 nd . % r s e tv l . Th r s r t r a e c le t o o i a p o e to pr p ri s e i e me tn t e p ci ey e e pia o h s x e l n bil gc l r t ci n o e te b sd s ei g he
L sn ( 一 L) w si yie £ P a mmo i z d o oy tye etrp t aae ( E bl e n p leh ln ee hh lt i P T) n n v nfb isb o ae tb n ig o wo e a rc y c v ln o d n
防 护装 备 技 术 研 究
C hna P r o a r tc i eEq p e i e s n lP o e tv uim nt
@ P E

种 抗 菌生 物 防护 口罩 的研 制

常见呼吸防护用品分类及特点(2篇)

常见呼吸防护用品分类及特点(2篇)

常见呼吸防护用品分类及特点呼吸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毒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逃生呼吸器、长管呼吸器、动力送风式呼吸器等1:防尘口罩主要是以纱布、无防布、超细纤维材料等为核心过滤材料的过滤式呼吸护用品,用于滤除空气中的颗粒状有毒、有害物质,但对于有毒、有害气体和蒸汽无防护用品。

其中,不含超细纤维材料的普通防尘口罩只有防护较大颗粒灰尘的作用,一般经清洗、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含超细纤维材料的防尘口罩除可以防护较大颗粒灰尘外,还可以防护粒径更细微的各种有毒、有害气溶胶,防护能力和防护效果均优于普通防尘口罩,基于超细纤维材料本身的性质,该类口罩一般不可重复使用,多为一次性产品,或需定期更换滤棉。

防尘口罩的形式很多,包括平面式(如普通纱布口罩)、半立体式(如鸭嘴形式折叠式、埠形式折叠)、立体式(如模压式、半面罩式)。

无论那种形式,其保护部位均为口罩。

从气密效果和安全性考虑,立体式、半立体式气密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平面式稍次之。

防尘口罩适用领域和场合主要包括:医疗卫生、电子工业、食品工业、美容护理、清洁打理等。

其适用的环境特点是,污染物仅为非挥发性的颗粒状物质,不含有毒、有害气体和蒸汽。

2:防毒口罩它是以超细纤维材料和活性纤维等呼附材料为核心过滤材料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

其中超细纤维材料用于滤除空气中的颗粒状况物质,包括有毒有害溶胶、活性炭、活性纤维等呼附材料用于滤除有蒸汽和气体。

与防尘口罩相比,防毒口罩既对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气溶胶,又对有害气体和蒸汽也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防尘口罩的形式主要为半面式,此外也有口罩式。

防尘口罩的使用领域和场合主要包括: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橡胶、制革、冶金、焊接切割、卫生消防、实验研究等。

其适用的环境特点是:工作或作业场所含有较低浓度的有害蒸汽、气体,同时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的颗粒(气溶胶)。

3:过滤式防毒面具它也是以超细纤维材料和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呼吸附材料为核心过滤材料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

气溶胶预防与控制

气溶胶预防与控制

气溶胶预防与控制一、背景介绍气溶胶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和轻质,易于在空气中传播。

气溶胶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如细菌、病毒、有害化学物质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气溶胶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二、气溶胶预防措施1. 空气净化器安装高效空气净化器是有效预防气溶胶传播的措施之一。

高效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并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选择合适的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滤网,保持其正常运行,可有效降低气溶胶的浓度。

2. 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是预防气溶胶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通风换气,可以将室内空气中的气溶胶排出室外,降低室内气溶胶的浓度。

特别是在密闭空间、人员密集场所等环境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动。

3. 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是个人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符合标准的口罩,如N95口罩,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和病原体。

在人员密集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环境中,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三、气溶胶控制措施1. 消毒措施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是控制气溶胶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消毒剂对室内空气进行喷洒或超声雾化,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降低气溶胶的浓度。

2. 空气过滤系统安装空气过滤系统是控制气溶胶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空气过滤系统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去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和有害物质。

选择合适的空气过滤系统,定期维护和更换过滤器,可以有效控制气溶胶的传播。

3. 空气监测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是控制气溶胶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空气质量监测,可以了解室内空气中气溶胶的浓度和组成,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选择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准确的监测和分析。

四、数据支持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和通风换气,可以将室内气溶胶浓度降低70%以上。

佩戴合格口罩,可以将气溶胶传播的风险降低80%以上。

定期消毒室内空气,可以将气溶胶浓度降低5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18.02.003·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种正压式防护口罩对微生物气溶胶防护效果的研究张柯,胡凌飞,靳爱军,李劲松,曹杰,李娜,李光熙【摘要】目的研究一种正压送风式防护口罩对病毒和细菌气溶胶的防护效果。

方法制备粘质沙雷菌和噬箘体ΦX174 悬液,分别作为细菌和病毒的替代物,发生微生物气溶胶,用空气动力学粒子分析仪检测粒子直径,用Andersen 六级采样器采集微生物气溶胶样本,检测正压式防护口罩在不同送风气流的条件下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率。

结果实验所发生的粘质沙雷菌和噬箘体ΦX174 的气溶胶粒子数量中值直径为 1.8 μm 左右,该正压式防护口罩对气溶胶总粒子和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的防护效率均达到99% 以上,送风气流对该正压式防护口罩的微生物气溶胶防护效率有显著影响,气流速度越大,防护效率越高。

结论该正压式防护口罩对细菌和病毒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使用该正压式防护口罩时应尽可能选择使用较高的送风气流。

【关键词】正压式;防护口罩;微生物气溶胶;防护效率;生物安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 13(2):110-116近年来,众多医务人员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面临着流感、SARS、结核等经空气传播的微生物感染的威胁[1-3],佩戴防护口罩能够阻断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保护人员健康的有效手段。

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评价防护口罩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对微生物颗粒的过滤效率。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和超高滤网技术的发展,颗粒过滤效率为99.99% 以上的防护口罩被研制面世,用来应对愈发频繁的高危生物污染环境作业。

本文对一种高效正压式防护口罩对细菌和病毒气溶胶的过滤效率进行测试,以检验其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研究对象正压式防护口罩由主机、空气软管和面罩组成,主机通过USB 线缆进行充电,配备一个手持遥控器,控制主机的运行。

主机设置三个气流速度,分别为100、120 和180 L/min。

机器开启后,外部环境空气在风扇的带动下,通过主机内的主过滤器,将洁净空气经过空气软管送入面罩内。

主过滤器采用超高效率空气过滤网(ULPA),滤网总面积为0.3 m2,能够过滤最小直径为10 nm 的颗粒物。

该正压式防护口罩与通过过滤器阻力呼吸的被动式面罩不同,采用产生正气压的“主动式”过滤技术,环境中的空气经由预过滤滤芯,滤除毛发以及颗粒杂质、灰尘后,进入强力推进的全密闭的风道,气流携带的超微颗粒物质被主过滤滤芯拦截,可以去除空气中的PM2.5 和细菌、病毒等生物气溶胶。

该口罩的主机尺寸为26.5 cm × 19 cm × 5.5 cm,重量约为1.7 kg,标称的过滤效率是对小至10 nm 的颗粒物能够达到99.9999% 以上,由北京泓兴浩杨科技有限公司研制。

1.1.2 菌株选择粘质沙雷菌(ATCC 8039)为细菌的替代物;选择噬箘体ΦX174(ATCCl3706-B1)为病毒的替代物,大肠杆菌(ATCCl3706)为其宿主菌。

1.1.3试验仪器头部模型、Andersen 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提供;MS-I 多功能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购自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Φ90 一次性培养皿、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202202)作者单位:100071 北京,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柯、胡凌飞、靳爱军、李劲松、曹杰、李娜);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李光熙)通信作者:李娜,Email:friendleena@;李光熙,Email:li. guangxi@收稿日期:2018-01-04APS 3321 空气动力学粒子分析仪均购自美国 TSI 公司;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气溶胶密闭舱室、洁净气源系统(由空压机、除湿机、除油机、多级空气净化器和流量计组成)和气溶胶发生器 Collision250 购自美国 BGI 公司。

1.1.4 主要试剂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普通营养肉汤为美国 BD 公司产品;上层琼脂培养基为上海根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1.2.1 悬液制备 粘质沙雷菌和噬箘体 ΦX174 的悬液制备参考文献[4-5]中的方法进行。

1.2.2 防护效果测试 在气溶胶密闭舱室中,将正压式防护口罩戴在头部模型上,用三通将头部 模型鼻腔部位的抽气管道与 Andersen 六级采样器和 APS 3321 的进气口连接,以便采集口罩与面部形成的口罩内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和气溶胶粒子;同时,在佩戴正压式防护口罩的头部模型旁 10 cm 处放置采样胶管,将其另一端与 Andersen 六级采样器和 APS 3321 连接,采集密闭舱室中的口罩外部微生物气溶胶和总气溶胶粒子。

气溶胶发生器固定于头部模型前上方发生生物气溶胶粒子,测试装置如图 1 所示。

关闭密闭舱室柜门,将正压式防护口罩主机风速调至 100 L/min ,以 10 L/min 的气体流量发生微生物气溶胶,同时向舱室内补充洁净空气,待气溶胶发生 5 min 后,用 APS 3321 分别测试气溶胶密闭舱室内的总粒子浓度和口罩内腔中的总粒子浓度,然后同时开启两个 Andersen 六级采样器,采样流量为 28.3 L/min ,气溶胶密闭舱室中的气溶胶采样时间为 0.5 min ,口罩内腔采样时间为 5 min 。

关闭发生器并开启空气净化装置,待气溶胶密闭舱室内空气洁净后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做 3 组测试。

改变正压式防护口罩主机风速,分别调至 120 L/min 和 180 L/min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采样结束后取出平皿,粘质沙雷菌放入 30 ℃ 温箱培养 24 h ,获得每个平皿上存活的粘质沙雷菌菌落数 CFU 。

噬箘体 ΦX174 的采样平皿取出后,倒入上层宿主菌悬液,利用双层营养琼脂平板培养计数法获得噬菌体噬菌斑数 PFU 。

1.2.3 结果计算1.2.3.1 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数量中值直径的计 算 根据 Andersen 六级采样器各级平皿上的菌落数(噬菌斑数),按照偏态分布 50% 中值直径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具体算法是依据 Andersen 六级采样器每一级捕获的粒子大小不同,第一级 > 7 μm 、第二级为 4.8 ~ 7 μm 、第三级为 3.4 ~ 4.7 μm 、第四级为 2.1 ~ 3.3 μm 、第五级为 1.1 ~ 2.0 μm 、第 六级为 0.6 ~ 1.0 μm ,把六级采样器捕获的粒子作图 1 正压式防护口罩测试装置示意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est device for a positive pressure protective mask气溶胶密闭舱Aerosol airtight cabin为 6 组大小不同数据,计算公式为:数量中值直径 P 50 = L +(i/f )(50%n – C )。

公式中 L 为累计频数中值的组距下限;i 为累计频数中值的组距;f 为累计频数中值的粒子数;50%n 为累计频数中值所在组的累计频数;C 为累计频数中值[6-7]。

1.2.3.2 防护效率的计算按照 ⑴ 计算正压式防护口罩对气溶胶总粒子的防护效率。

ηB = ⎪⎪⎭⎫ ⎝⎛-TTinC C 1 × 100%…………. ⑴ 式中:ηB 是正压式防护口罩对气溶胶总粒子的防护效率;C Tin 是 APS 3321 检测到的口罩内腔中的气溶胶总粒子浓度;C T 是 APS 3321 检测到的气溶胶密闭舱室中的气溶胶总粒子浓度。

按照 ⑵ 计算正压防护口罩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率。

ηS = ⎪⎪⎭⎫ ⎝⎛-AAinC C 1 × 100%…………. ⑵ 式中:ηS 是正压式防护口罩对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的防护效率;C Ain 是 Andersen 六级采样器检测到的口罩内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浓度;C A 是 Andersen 六级采样器检测到的气溶胶密闭舱室中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采用 SPASS23.0,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05 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的粒谱分布APS 3321 空气动力学粒子分析仪测定的是空气中所有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分布,粘质沙雷菌气溶胶总粒子的粒谱分布及累积浓度分布如图 2 和图 3 所示,5 μm 以下的粒子占粒子总数的 78.5%;噬箘体 ΦX174 的气溶胶总粒子的粒谱分布及累积浓度分布分别如图 4 和图 5 所示,5 μm 以下的粒子占粒子总数的 93%,两种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的大小和浓度分布相似。

根据 Andersen 六级采样器采样结果,其气溶胶中值直径结果如表 1 所示,粘质沙雷菌和噬箘体 ΦX174 的粒子数量中值直径为 1.8 μm 左右。

2.2 正压式防护口罩对气溶胶总粒子的防护性能口罩内腔中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的气溶 胶粒子通过 APS 3321 检测到的粒谱分布分别如图 6 和图 7 所示,与口罩外气溶胶总粒子浓度进行比较,得出该防护口罩对空气中的气溶胶总粒子的防护效率,结果如表 2 所示。

APS 3321 检测到包含粘质沙雷菌和噬箘体 ΦX174 的气溶胶总粒子浓度达到 106 个/L 数量级,正压式防护口罩对总粒子的防护效率基本上在 99% 以上。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气溶胶总粒子中含有的微生物粒子的种类对正压式防护口罩的防护效率没有影响(P = 0.36)。

粒子个数(× 105) R a w c o u n t s (× 105)数量累积浓度(浓度百分比) N u m b e r c u m u l a t i v e (% c o n c )空气动力学直径(μm ) Aerodynamic diameter (μm)空气动力学直径(μm ) Aerodynamic diameter (μm)图 2 粘质沙雷菌气溶胶总粒子的粒谱分布图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spectra of the total Serratia marcescens aerosol 图 3 粘质沙雷菌气溶胶总粒子的累积浓度分布图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cumu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total Serratia marcescens aerosol粒子个数(× 105) R a w c o u n t s (× 105)数量累积浓度(浓度百分比) N u m b e r c u m u l a t i v e (% c o n c )空气动力学直径(μm ) Aerodynamic diameter (μm)空气动力学直径(μm ) Aerodynamic diameter (μm)图 4 噬箘体 ΦX174 气溶胶总粒子的粒谱分布图Figure 4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spectra of the total phage ΦX174 aerosol 图 5 噬箘体 ΦX174 气溶胶总粒子的累积浓度分布图 Figure 5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cumu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total phage ΦX174 aerosol表 1 采样法计算测得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直径 Table 1 Diameter of aerosol calculated from sampling气流速度(L/min ) Flow rate (L/min)粘质沙雷菌气溶胶粒子数量中值直径(μm ) Number median diameter of Serratia marcescens aerosol (μm)噬箘体 ΦX174 气溶胶粒子数量中值直径(μm ) Number median diameter of the phage ΦX174 aerosol (μm)100 1.829 ± 0.028 1.881 ± 0.022 120 1.822 ± 0.040 1.861 ± 0.031 1801.794 ± 0.0501.815 ± 0.055粒子个数(× 105) R a w c o u n t s (× 105)数量累积浓度(浓度百分比) N u m b e r c u m u l a t i v e (% c o n c )空气动力学直径(μm ) Aerodynamic diameter (μm)空气动力学直径(μm ) Aerodynamic diameter (μm)图 6 口罩内腔中粘质沙雷菌气溶胶粒子的粒谱分布图(C Tin = 187 个/L )Figure 6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spectra of the Serratia marcescens aerosol in the mask inner cavity (C Tin = 187 particles/L)图 7 口罩内腔中噬箘体 ΦX174 气溶胶粒子的粒谱分布图 (C Tin = 1264 个/L )Figure 7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spectra of the phage ΦX174 aerosol in the mask inner cavity (C Tin = 1264 particles/L)表 2正压式防护口罩对气溶胶总粒子的防护效果Table 2Protective efficiencies of positive pressure protective mask for total aerosol包含粘质沙雷菌总粒子的防护效率Protective efficiencies for total aerosol including Serratia marcescens包含噬菌体ΦX174 总粒子的防护效率Protective efficiencies for total aerosol including phage ΦX174气流速度(L/min)Flow rate (L/min) 测试次数TesttimesC T(个/L)C T (Particles/L)C Tin(个/L)C Tin (Particles/L)ηB(%)C T(个/L)C T (Particles/L)C Tin(个/L)C Tin (Particles/L)ηB(%)1 4137580 120327 97.092 3652457 2528 99.9312 4316053 255 99.994 3960370 2398 99.9391003 4068266 384 99.057 4072815 132 99.9971 2239337 187 99.992 2634013 153 99.9942 3178955 106 99.997 3092259 22 99.999 1203 3484865 276 99.992 2819482 2491 99.9121 2750744 19 99.999 2794306 309 99.9892 3501122 44 99.999 3193847 583 99.982 1803 3826095 36 99.999 3732635 329 99.991表 3正压式防护口罩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率Table 3Protective efficiencies of positive pressure protective mask for bioaerosol对粘质沙雷菌气溶胶的防护效率Protective efficiencies for Serratia marcescens aerosol对ΦX174 噬菌体气溶胶的防护效率Protective efficiencies for phage ΦX174 aerosol气流速度(L/min)Flow rate (L/min) 测试次数Test timesC A(CFU/m3)C Ain(CFU/m3)ηS(%)C A(PFU/m3)C Ain(PFU/m3)ηS(%)1 331166 848 99.744 372792 636 99.8292 322332 968 99.700 366431 523 99.8571003 316537 1117 99.647 358940 799 99.7781 325654 608 99.813 334770 10 99.9972 330177 848 99.743 361272 26 99.993 1203 362473 735 99.797 352509 31 99.9911 332438 < 7 > 99.998 357668 < 7 > 99.9982 331943 < 14 > 99.996 314558 < 7 > 99.998 1803 358092 < 7 > 99.998 334558 < 7 > 99.9982.3 正压式防护口罩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率将Andersen 六级采样器采样结果代入正压防护口罩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率计算公式⑵,结果如表 3 所示,口罩外部采集到的细菌和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达到105CFU/m3或PFU/m3的数量级,远低于气溶胶总粒子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