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专题
期末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专题: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句子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曹植的《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衬托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的诗句是: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4.《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第13课《唐诗五首》】1.《野望》中诗人对眼前景观进行粗线条的描写,使人感觉到山野间光与色的强烈辉映的句子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黄鹤楼》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崔颢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5.《渡荆门送别》中抒发作者思乡深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春天万物复苏,绿草悠悠,百花齐放,我们可以引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钱塘湖春行》通过写鸟儿快乐忙碌的生活展现早春景色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第26课《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饮酒(其五)》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春望》中表达伤感别恨,用拟人手法所写的对偶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5.《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村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的句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7.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8.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9.李清照《渔家傲》回答了天帝的话,交代了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光明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15.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4.欧阳修《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的句子是: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15.《相见欢》中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16.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二、古文理解性默写【第10课《三峡》】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中考专题 九年级语文理解性默写综合题01(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理解性默写综合题01一、诗歌鉴赏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写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2)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武汉瘟神,晓袭江城,夜犯北京。
又嚣张尘上,随人潜入,全民告急,①。
测热查巡,杀消病毒,不见硝烟比炮鸣。
正春节,听燕声淒切,岁首寒星。
中南海里灯明。
夜难寐令军医出征。
看白衣天使,银装素裹,爱心涌动,舍已挟生。
九域多方,联屯除孽,②。
无所惧,隔离肺炎菌,明日相迎。
(1)根据这首词的形式,可以知道其词牌名称是。
(2)上阕和下阕各有一句省略,请根据该词牌知识,从下面选项中选出填入横线处的句子。
A.闭户又疏朋B.闭户疏朋C.度过难关一定赢D.度过难关定赢①②名著阅读。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3.上面语段出自诗歌《》,作者(人名),原名,该诗选自诗集《》。
4.写出第(1)问中所填的诗集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三篇作品。
5.阅读下面小诗回答问题: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诗句出自创作的,这两句诗反映该作品方面的内容。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人驻远望、感慨横生句子是:。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
[甲]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完整版)必修一二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2、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的诗句:_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4、旧地重游,弓I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5、“恰”字,统领的诗句: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雨巷》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再别康桥》1、实写康河美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3、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4、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诗句:5、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再别康桥时诗人的动作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荆轲刺秦王》1、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荆轲在临别时宾客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荆轲在临别时宾客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1、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完整版)必修一二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

, 。
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
, 。
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 , 。
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
, 。
, ”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
, 。
《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 , ”,
,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
形容洞箫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都通过音乐引起想像,
写作者与友人在一只小船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
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作者用“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
, 。
王羲之感叹人生短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
, ”。
诗人在饮酒后,借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来明志的句子是 , 。
写出曹操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长矛吟诗作赋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气势
, 。
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相映成趣的语句
, 。
、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
。
、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
。
、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
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杜甫专题

部编版高中语文杜甫必修上《登高》必修下《登岳阳楼》选修下《蜀相》《客至》《登高》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4.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密集的意象描绘登高的见闻,为抒发深沉丰富的情感做了充分铺垫。
5.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
6.《登高》一诗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江水浩荡奔流的壮阔景象,用“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身患数疾,年老孤单的悲苦之情。
7.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一样,景象旷远,境界雄阔,给人视通万里、山河尽览的感受。
9.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
“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登高》中,国难当头,仕途坎坷,面对眼前所见所闻,无限悲凉之意自然袭上心头,杜甫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之音。
(完整版)必修一二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恰”字,统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巷》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1、实写康河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理解性默写复习优秀课件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听了诗人的 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 “__满__座__重__闻__皆_掩__泣___”,然后用“座中泣下谁最多” 设问,自问自答,一句“__江__州_司__马__青__衫__湿___”尽显其 悲伤凄切。
2.屈原在《离骚》中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德行高尚却 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众__女__嫉__余__之__蛾__眉_兮__,__谣__诼__谓_余__以__善__淫___。” 3.《劝学》中认为整日思考还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 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吾__尝__终_日__而__思__矣___, _不_如__须__臾__之__所__学__也__”。
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以极其娴熟的动作 弹奏出两支乐曲的语句是: “轻__拢__慢__捻__抹__复__挑___初_,为_《__霓__裳__》__后__《__六__幺_。》”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9、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琵琶女梦里重温了年轻时的欢乐生活,有对往日 韶华虚度的追悔,也有对现实艰难处境的哀愤。
(4)《蜀道难》中李白为渲染蜀道奇险的气氛, 用“_连_峰__去__天__不_盈__尺_”夸饰山峰之高,
又用“枯__松__倒__挂_倚__绝__壁_ ”衬托绝壁之险。
(5)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 如《诗经·氓》“____不__见__复__关__,_泣__涕__涟__涟_____”两句写出了 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6、屈原在《离骚》中用 “____固_时__俗__之__工__巧__兮_,偭_规__矩__而__改__错_______”两句批判社 会“投机取巧、破坏规则”的行为。
专题05 理解性默写-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解析版

专题05理解性默写过关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胜枚举。
(2)自古忠孝难以两全,《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从年龄的角度向晋武帝说明暂时不能应命的原因。
(3)活着,我们可以是“往事不悔,未来不惧”的姿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示例二:峨眉山月半花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报”“已”“谏”。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
(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茂盛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已”“谏”“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答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悟、谏、遥、飏、飘。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题专题一、说说句子含义。
1.富兰克林说的“空袋子难以直立”蕴含的道理是没有知识是难以在社会立足的。
2.托尔斯泰说的“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的道理是对自己的估计愈高,愈不能做出成就。
3.但丁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含义人要有自信,不要受别人的言论的影响。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含义是历经艰难困苦和挫败的磨练,必将迎来美好的前景。
5.“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的含义重大的困难或挫败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更有能力。
6.“茄子不开虚花”的含义做人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
7.《永久的悔》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也没有笑过。
为什么说难解而又易解?人生漫长却没有笑过,不可思议;但生活艰辛,儿子又离开身边,所以没有笑容也是理所当然的。
8.《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这句话好在哪里?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写出孩子那一问使我受到深深的触动,为下文对怎样教育孩子以及自己所心痛的殴打做好铺垫!9.《独处与思考》: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
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
这句话怎样理解。
独处的人如果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孤独,忍受孤独,战胜孤独,就可以坚定意志、提升能力,拥有新的收获。
10. 《独处与思考》:对无知的入来说,闲暇是入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无知的人处在闲暇时却不能思考,无所事事,导致精神的死亡,就如同行尸走肉一样。
11.《纪念白求恩》: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句中“仅”有何含义?“仅”表示只有的意思,表达作者自责与内疚之情。
12. 中国海域赤潮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90年代后,更是有增无减,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
这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句中加点的两个“仅”字分别强调了什么?两个“仅”字,前一个强调赤潮发生次数“少”,后一个则强调短时间内赤潮发生次数“多”。
二、下列加点词能否删去?13.《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没有风声”指有风,但风很小,去掉“声”字,变成一点风也没有,与原意不符,与实际不符。
14. 《济南的冬天》: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
..的响着。
“嘹亮”说明响声大,删去后,语意不具体。
三、下列划线词句能否对调?116. 《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三句话分别照应“桃树、杏树、梨树”,对调后,与前文不照应。
17.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18. 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深恩呢?“创造了”与“创作着”分别表示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历史,对调后,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19.这花儿芬芳扑鼻,高雅华贵,艳丽多姿。
四、下列加点词语是否矛盾?20. 《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2. 老子说:“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世界上最柔..........。
说水“最柔”,又说它“能..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矛盾吗?“最柔”针对水的形态而言,“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针对水的力量而言,两者从不同标准去写,不矛盾。
五、加点词能否换为括号里的词。
23.我们都学父亲,把蟹剥得很精细..(干净)24.《风筝》: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竟然)。
“果然”表示意料之中,“竟然”表示意料之外,依据前文“记得曾见……”可知“发现他”.....六、按要求答题。
○27为下文写一个符合原文意思的句子。
一个青年苦恼地对一位科学家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全部精力都花在了爱好的事业上,结果2却收效甚微。
”“看来你是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
”科学家赞许地说。
“是啊,我爱科学,可是我也爱文学、音乐和美术,我把时间都用了。
”科学家听后,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透镜,在强烈的日光下,对准一个小纸片,不一会儿纸片就烧着了。
他对那位青年说:“你试着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到某种爱好上,必定能取得成功,就像这透镜一样。
”○28下文中“法官庄严地宣布”为什么会引起“哄堂大笑”?法庭上正审理着一桩离婚案。
法官庄严地宣布:“男方牛××,女方马××,婚后牛马感情不和……”一句话刚说完,庄严的法庭爆发出哄堂大笑。
○29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下面“阳光”在句中的含义。
(1)市地税局以打造“阳光税务”为契机,利用全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税。
(2)他是我们学校里公认的阳光男孩。
(3)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30明末叛臣洪承畴降清后,曾在“谷雨”这天与人下棋,他随口出一上联要别人对:“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有人痛恨他投降变节,续对了下联:“两朝大吏,他年何以别清明。
”把下联补充完整,并说出妙的理由:“清明”语带双关,既表示季节名,又表示朝代名。
讽刺了洪承畴投降变节,立场不定。
○31下面这则笑话中丈夫的回答为什么可笑,请作简要分析。
丈夫从商店里偷了东西回家,妻子责问丈夫:“你干这种事时,为什么不替我和孩子想一想?”丈夫回答说:“当时我想到了,只是店里没有女人和孩子的衣服。
”这句话是说:在纷繁忙碌的世俗生活里,我们要把持自己,不要随波逐流,怀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纯真、美好和崇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清明、充实、自由,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
○33《创造月亮》中写道:面对痛苦“自我的救助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感受。
33.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困境,自己完全可以给自己以安慰和鼓励,让自己从容地面对困境。
这比别人的救助更迅速方便,更加有利于自己从困境走出来。
比如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别人的劝慰只是外在的,关键是如何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够正确地对待成绩。
○34《鼓神》:A点评:“汉子们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34A.“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其狂妄自大,这三词原是贬义,这里是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B点评:“只见他(鼓神)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横压,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3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B.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
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35我国有一句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
”告诉我们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因素。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奋斗是成功之父。
”如果我们把它和那句谚语综合运用,我们就会成为“父母双全”的人,我们将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
请说说“父母双全”在文中的含义是:35.要取得成功,既要善待失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又要勤于奋斗,不懈努力,做到善待失败和努力奋斗相结合。
○36读文段回答问题:(1)中国河南境内有一条高速公路旁曾有这样两则标语:“抢劫警车是违法的”、“光纤没铜,偷也没用”。
试分析一下这两条标语各有什么问题? (1)“难道抢劫其他车就合法吗?”语言不严密,让作案分子误解为抢劫其他车辆是不犯法的。
这样作案分子就有空子可钻了。
(2)语言不严密,让作案分子误解为值钱的东西可大胆去偷,没有制止违法犯罪的威慑力。
○37学校要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参加培训,候选人A君和B君都想参加,而且两人条件相当,老师也无法定夺。
争执不下之时,A君顾全大局,将名额让给了B君。
B君感激地说:“你风格真高,十分难得!”你认为B君说的话合适吗?请说明你的看法和理由。
不合适。
“十分难得”的说法不得体,易产生歧义,让人误解为A君平日不懂谦让,才使这次谦让显得十分难得。
38.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6分)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对她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时的惊喜之情。
39.《寻石记》:结合全文,谈谈“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
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表现“我”怎样的感情。
无知者无畏。
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40.《一窠八哥之谜》:祖母和父亲说:“天上的鸟飞着唱才好听,养在笼子里的鸟,唱得再好也听着难过。
”祖母和父亲的话有何含义?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自由,失去自由是最大的悲哀。
41.《不设防》: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而王蒙却主张“不设防”,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
示例l:我赞同不设防。
作者倡导的不设防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追求。
正如古人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示例2:我主张还是要设防。
因为社会生活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对什么人什么事都不设防,可能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42.《寻石记》:任选一句品味语言。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答: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
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答: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43.《歪儿》:文章结尾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歪儿的眼睛是如何被“点亮”的。
伙伴们的体贴与帮助,让歪儿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还体验到了友情、关爱和尊重带来的温暖,这使他的心灵充满了阳光,从而点亮了他的眼睛。
44.《一双脚上的修养》:(响图书馆的地板刚搽干净,不少看书的人进来坐定)“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摊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