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生物的归类
【自主探究】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_植__物__、__动__物__和__其__他__生__物___。 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_陆__生__生__物__、__水__生__生__物__等__。 3.按照用途,分为_作__物__、__家__禽__、__家__畜__、__宠__物__等___。
【合作交流】 1.调查时对调查地点和路线选择有何要求? 提示: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的校园、公园或农田,选择环境有较 多变化的路线。
2.设计一个校园生物调查表。 提示:
调查人 班级 记录员 调查时间
类别
生物 名称
数量
组别 调查地点 天气情况
突出特征
生活环境
3.调查时发现不认识的生物该如何处理? 提示:可以请教老师、公园工作人员或农民伯伯,仍然无法确 定时,可以拍摄照片,记录特征,回校后查阅资料。 4.对于调查时遇到我们喜爱的动植物,能否采摘、捉住带回或 做成标本? 提示:不能。调查时不能损伤植物、伤害动物,也不能破坏它 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想一想 议一议
右图画出了草原上 的部分生物。有人为了 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 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 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 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 而天然牧草却生长良好。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事例说明了说明道理?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 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 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某生物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各种蔬菜的销售状况,这时我们 常用到什么方法? 提示:调查法。 2.对于班里的一位同学,我们可以有几种方式确定他所属的人 群? 提示:按性别;按年龄;按组别等。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作物 家畜 家禽 宠物 其他
按 形态结构特点 分为 按照 生活环境
用途
分为
按照
分为
一、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一、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
动物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细菌 真菌
二、按照生活环境
陆生生物
方法步骤
写出调查报告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注意事项:个人安全,爱护生物资源,调查全面细致,如实记录
调查表的设计
调查人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班级 天气情况
生物名称
数量
生活环境
例:
生 物 调 查 表
班级:七(1) 天气情况:晴
菜畦
皂荚树
桑葚
油菜花
昆虫和鸟类:
一、调查
调查是
科学探究
常用方法之一
调查的一般过程
1.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2.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3.如实记录调查情况 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5.写出调查报告
二、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目的:我想了解校园或其他环境有哪些生物。
要求:①记录生物的名称、数量、生活环境、 形态特征、生长情况等; ②尝试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 ③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警犬 小白鼠 表演动物
小麦
玉米
101
高梁
水稻
106
棉花
113
大豆
116
油菜
马
201
驴
奶牛 水牛
207
第2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生活环境
平地及小坡
花坛中
阴暗潮湿的地方
草丛中
池塘边
多处
池塘
树上
潮湿的地方
潮湿的地方
调查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请阅读P10-11,写在作业本)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 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调查的过程
实地调查
调查要仔细,注意不容易发现的生物种类, 详细记录
复习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植物:皂荚树、桑椹、菜、 树、菜花、草
11.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组归类是正确 的( CD )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为水生生物
生物,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 调查法
调查是通过一种手段或方式来 了解所想知道的事情或者东西,如:
森林资源调查 人口普查 水污染抽样调查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的调查 南宁特色小吃的调查等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 是____调__查____,人口普查也是__调__查_ 。
科学探究方法之一:调查(阅读P9填空)
6.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C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7.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 查时应该做的(C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六年级生物上册鲁科版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生物之间的联系。
2.介绍调查周边环境中生物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记录、分类、比较等。
3.演示如何使用观察表、相机等工具,对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进行科学描述。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建议
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2.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4.注重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学习: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三、教学方法
1.采用实地调查、观察、记录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如美丽的蝴蝶、奇特的蜥蜴、繁茂的森林等,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多少种生物吗?”“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含试卷)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年级:七年级班级: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预习案阅读教材9—11页,完成: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___。
行课案一、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 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2)分组:_________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_______和_________。
(5)归类。
(6)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二、合作探究:生物的归类方法1. 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1)调查路线(2)调查范围(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种生物,其中植物()种,动物()种,其他生物()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2. 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 ___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同步精炼)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知识梳理】1、调查的基本步骤:(1)明确目的;(2)制定方案;(3)如实记录;(4)整理分析。
2、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一、选择题1.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 偏远山区可以不用调查D.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一,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都正确,C偏远山区应属于调查范围,故C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2.我们在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是,首先应确定调查的( )A.目的和对象B.范围和方案C.方法和顺序D.范围和顺序【答案】A1【解析】试题分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3.下列学习生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多观察,多探究,多做实验B.联系实际学习书本知识C.死记硬背本书本知识D.勤动脑,勤思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
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 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探究二生物分类
按不同分类标准分。
1、按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 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 生生 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 物
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
调查要仔细,注意不容易发现的生物种类, 详细记录
调查表的设计
调查人 调查地点
2、完成时间10分钟。
预习自测 1、初步了解调查的内容。 2、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哪几类? 3、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为几类? 4、生物按照用途分为几类?
探究一调查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 源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件(人教版生物)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 环境有什么不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皂荚树
桑葚
蝉
黄蜂
云雀
油蛉
蟋蟀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怎样进行调查? • 你周边环境中有哪些生物?
科学方法:调查
调查时第一要明确 调查目的 和 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 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 对象作为 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 如实记录 ,对调查结果要进 行 整理和分析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 统计 。
➢ 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它生物 ➢ 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 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鸭为家畜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谢谢观看
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1.选择调查范围
2. 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
5.归类
6.整理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生物名称
生物调查表
班级: 天气情况:
数量
生活环境
某兴趣小组在一山区进行生物物种调查时,发现了几株我国一
级保护植物——银杉,银杉素有“植物中的XXX”之称。下列
做法正确的是: A、可采集一部分枝叶作为标本 B、为便于今后寻找,应将周围的杂草等其他植物全部清除干净 C、为测量其高度,可砍伐其中一株来测量 D、尽快报告有关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
动物
细菌 真菌
陆 生 生 物
水 生 生 物
课堂小结: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确定调查对象 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
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⑥撰写调查报告
二、生物归类方法
植物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生物
动物 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 生物 作物 3、按照用途—— 生物 家禽 家畜 宠物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阅读教材第9页:想一想,议一议 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哪些 昆虫和鸟类?他们栖息的环境有什 么不同?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它们, 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调查。
学习目标:
1.怎样进行调差? 2.你周边环境中有哪些生物?
调查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目的、调查的对象、 调查的方案 调查的注意事项: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 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调查范围很大时 不可能逐一调查,可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 作为样本 。举例:想知道全班、全校或全 国的身高或体重,我们应该怎么做?
人口普查
森林资源调查
调查校园生物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 2 3 4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选择调查范围
分组 设计调查路线 调查记录 归类
5
6 7
整理资料
注意事项:
1、首先设计一个调查表。 2、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认真观察,如实 记录。不能凭个人好恶取舍。 3、爱护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环境,不要损伤植 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4、注意安全。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不要下水,等等。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课堂练习
1.下列哪项不属于调查? A 人口普查 B 森林资源调查 C 水资源抽样调查 D 仔细观察牛并拍照
2.在调查活动中除〔 〕外都是不可取的 A飞檐走壁 ,采摘高处的野果 B 避开不喜欢的动物 C 采下新鲜的野果,趁鲜品尝 D如实记录 3.在调查校园生物的活动中,以下同学做法正确的是 A晓军发现好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 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 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的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没有,小伟决 定把它删除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