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温拌技术在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温拌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

温拌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

温拌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温拌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一、概述温拌沥青混合料(WMA)是一种环保型的沥青混合料,通过降低沥青胶结料的粘度或者改善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从而使混合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

目前国内外温拌技术的种类较多,本项目采用有机添加剂温拌技术。

有机添加剂温拌技术代表产品是一种白色细颗粒状物质,其主要是通过降低沥青胶结料高温时粘度来达到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从而可以实现较低温度下施工。

表1 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二、原材料要求1. 沥青:温拌SMA沥青混合料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常用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2. 集料:2.1粗集料:生产温拌沥青混合料时,不宜采用多孔性或内部吸水性强的集料。

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2.2细集料:不宜采用多孔性或内部吸水性强的细集料。

细集料料堆需搭建遮雨棚。

(1)SMA沥青路面细集料可以采用机制砂,不宜采用天然砂、石屑等。

表4 细集料级配范围要求(2)机制砂必须采用专用的制砂机生产,并采用优质的碱性石料为原料,其级配应符合表3中0~3mm规格的要求。

(3)细集料应该满足表5的技术要求。

表5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2.3填料:(1)填料必须采用洁净的碱性石料磨细的矿粉,允许同时掺加约1-2%的消石灰粉替代部分填料。

采用温拌技术时,一般不需要添加抗剥落剂。

(2)矿粉应干燥、洁净、无结块,其质量应符合表6要求。

表6 矿粉的质量要求2.4木质素纤维:(1)在SMA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宜选用木质素纤维。

(2)纤维应在200℃的干拌温度不变质、不发脆,使用纤维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

纤维必须在温拌拌和条件下能充分分散均匀,避免采用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分散的纤维。

温拌条件下添加过多纤维对工作性不利,根据混合料设计的结果,可酌情减少用量。

沥青混凝土温拌技术的施工应用

沥青混凝土温拌技术的施工应用

沥青混凝土温拌技术的施工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混凝土采用温拌技术施工的情况,表明该技术的可操作性,质量可靠及环保节能,值得推广。

标签温拌;沥青混凝土;施工;成效前言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是近几年研发并正在逐步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与相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在基本不改变沥青混合料材料配比和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可使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降低30℃~40℃以上,性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

采用温拌混合料技术可节省燃油20%~30%,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排放50%左右,减少沥青烟等有毒气体排放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高节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施工应用由我司施工的广西灵峰至八步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有些长隧道内路面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隧道内路面施工空间狭小,且相对较封闭,热拌沥青混合料在长大隧道内施工温度太高,空气流通不畅,一方面施工作业人员普遍反映呼吸困难,个别出现头晕状况;另一方面机器容易出现故障,造成施工不连续影响了施工质量。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研究了温拌沥青混凝土技术,决定试验施工。

1、配合比试验我们选择的试验路段结构层是SMA-16改性沥青混凝土,温拌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相同,根据目前社会上现有的一些施工情况,经过初步试验决定使用表面活性温拌剂,掺加比例为沥青用量的5%-6%。

该温拌剂作用原理主要是使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具有可拌和性。

温拌可行与否主要是考察在低温击实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密度、空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掺温拌剂沥青混合料是可行的。

2、施工操作温拌剂投放(掺加比例为沥青用量的5.1-5.3%),与沥青同步加入拌和。

在使用过程中,温拌剂的添加时间尤为重要,过早加入,不能发挥其作用,即不能实现在较低温度下的拌和功能。

试验段施工时按试验情况,结合热拌沥青的操作,拌和温度先降低15℃,即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为160℃,摊铺和碾压温度均比平常改性SMA混合料施工温度低15℃。

温拌沥青混合料

温拌沥青混合料

浅析温拌沥青混合料摘要: 本文论述温拌沥青混合料原理和现状; 考虑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温拌沥青混合料原理应用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前言当前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两大严峻挑战。

为保护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严格控制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 ,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节能和环保也是衡量一种应用技术成熟与否的关键指标因素。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应用 ,将实现道路建设中能源成本的节约,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成为近年来沥青路面材料领域一项很有前景的新兴技术。

2温拌沥青混合料概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道路工程中能耗大户。

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 ( hot mixed asphalt , hma)是一种热拌热铺材料 ,在拌和、摊铺及碾压时需要较高的温度 ,因而在生产和施工的过程不仅要消耗大量能源 ,而且排出大量的废气和粉尘 ,影响周围的环境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同时沥青还会产生热老化而影响其路用性能。

特别是在长隧道沥青路面施工中 ,热拌沥青混合料在隧道内所造成的高温和有害气体环境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危害就更大。

冷拌沥青混合料( cold mixed asphalt , cma) ,尽管在环保、能耗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但由于其路用性能不稳定 ,一般只用于路面养护。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人们开始研制一种新的节能环保型沥青混合料,即温拌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 ,wma) ,其特点如表一所示。

表一wma 是一类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节能环保型沥青混合料。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 ,wma 的拌和温度一般保持在110 —120℃,摊铺和压实温度为80 —110℃,相对于hma ,温度降低了30℃以上。

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研究资料表明 ,与其它沥青混合料相比 ,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高性能、低排放、低能耗的特点3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原理及应用3.1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原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实质就是降低混合料在碾压成型时的粘度,使其施工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进而降低施工温度。

温拌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技术

温拌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技术

温拌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技术摘要:温拌剂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外加材料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粘度来实现的,先进的温拌沥青技术完全可以使温拌沥青混合料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但是,克拉玛依地区属于疾风沙漠干旱亚热地带,温拌剂的使用是在春季施工温度较低,不损路用性能的前提下与沥青拌和应用。

关键词:温拌添加剂,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沥青混合料在通过添加温拌剂的技术措施下,使沥青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施工,同时保持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的良好。

一、材料1、沥青。

AC-16C生产配合比采用新疆路友道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I-C型改性沥青。

2、集料。

AC-16C型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分别采用博乐林泽峰碎石场生产的10-18mm碎石、5-10mm、3-5mm碎石、0-3石屑。

经沥青拌和站热料仓筛分为:4#仓(11-22mm)、3#仓(5-11mm)、2#仓(3-5m)、1#仓(0-3mm)。

3、矿粉。

AC-16C型沥青混合料矿粉采用五台矿粉厂生产的矿粉。

4、抗剥落剂。

抗剥落剂采用重庆武圣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AR-I沥青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用量的0.3%。

5、溫拌添加剂。

M1溫拌添加剂是采用上海凝远贸易有限公司,掺量为沥青用量的0.5%。

通过试验检测,结果表明以上材料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质量技术要求。

二、AC-16C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试验1、沥青拌和站所用矿料筛分结果经过试配,确定AC-16C沥青混合料各热料仓生产比例如下:4#仓(11-22mm)、3#仓(5-11mm)、2#仓(3-5m)、1#仓(0-3mm):矿粉= 26%:28%:10%:30%:6%,溫拌剂的掺量为沥青用量的0.5%。

其合成级配见“沥青混合料AC-16C矿料合成级配表1”,符合JTG F40-2004提供的级配要求。

1、沥青混合四、结束语(1) 通过生产试验,添加温拌剂,拌合温度可以下降10~30℃,降低了拌和成本。

温拌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其成本分析

温拌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其成本分析

【作者简介】马斌,湖南隆回人,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

【引用本文】马斌.温拌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其成本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23(6):54-58.0引言沥青路面易于施工,可提升路面品质,因此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

但是,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加工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用于沥青和集料加热,并且施工中产生的沥青烟会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1]。

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的今天,寻求沥青混合料的低碳生产成为该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2]。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温拌技术应运而生。

温拌技术即在热拌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温拌剂,以达到降低施工温度的效果。

沥青温拌技术主要分为泡沫沥青法、沥青矿物法、有机添加剂法、乳化沥青[3-4]。

各类温拌技术优势不一,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也不同。

马峰等[5]将Aspha-min 、Sasobit 两种温拌剂分别加入基质沥青和SBS 改性沥青中,并开展沥青结合料和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说明这两种温拌剂有效提升了基质沥青和SBS 改性沥青60℃的动力黏度,并改善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温彦凯等[6]认为泡沫沥青的高温性能对粉胶比的敏感性较高。

ZHANG 等[7]对加入Advera®、13X zeolite 、LTA zeolite 3种不同温拌剂的SBS 复合改性沥青开展研究,发现加入温拌剂的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提升、低温性能下降。

与此同时,温拌沥青混合料能够极大地降低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但是,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温拌剂成本不低,这2个因素在温拌剂的采用决策中不可忽视[8]。

本文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9],开展25℃针入度、15℃延度、软化点试验、布式旋转黏度试验及高、低温PG 分级试验,分析不同温拌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

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
(5)不需添加新设备,可采用热 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及碾压等设 备。为此,研究开发温拌沥青混合料, 以特种乳化沥青替代热沥青,实现热拌 沥青混合料拌制和摊铺稳定的降低,从 而达到低排放、节能型、适合薄层摊铺 的目的,十分必要。
温拌混合料与热拌混合料性 能对比
高温稳定性
高温稳定性对沥青混合料至关重 要。高温稳定性不足造成沥青路面车辙 病害,已经成为我国各等级公路沥青路 面的最主要病害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 的高温稳定性,一般采用动稳定度指标 进行评价,这也是最直接反映沥青混合 料高温稳定性的指标。
近些年来,介于沥青混合料热拌 和温拌之间的第三种沥青混合料拌合法 正趋于成熟,即温拌沥青技术。温拌沥 青技术,主要是至沥青混合料在拌和、 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温度均介于热 拌和常温拌合之间。在同样条件下,温 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压实温度一般比 热拌低约10~60℃。温拌沥青混合料 技术的核心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添加剂 等手段在对路面使用性能不构成负面影 响的前提下。增加混合料的施工操作 性。其中,最近国际上出现的基于乳化 平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具有很大的 技术优势。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网的 重要铺装形式,长度达35.01万公里; 是我国高速公路网的最主要铺装形式, 约占高速公路路面比例的80%。沥青 路面材料按拌合温度分主要包括热拌混 合料和常温(冷拌)混合料两类,目前 铺筑的沥青路面大多采用热拌沥青混合 料。尽管冷拌沥青混合料在环保、能耗 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由于其路用性 能方面还不如热拌沥青混合料,因此只 能用于沥青路面应急性修补、低等级路 面、或中重交通量路面的下面层等。热 拌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但是其 缺点也很明显,污染大、能耗高、施工 季节短、沥青易老化、不适合薄层摊铺 等,这些问题也逐步被各界所关注。

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

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
1 W MA组成设 计
1 . 1 改 性 剂
2 W M A的 路 用 性 能 检 测 2 . 1 WMA的 高 温 稳 定 性
在6 0 ℃温 度 条 件 下对 A C 一1 3 WMA 进 行 车 辙 试 验 ,其 在最 佳油 石 I : E 4 . 9 %时 的车辙试 验结果 见表4 。
S a s o b i t
S a s o b i t 添 加剂 .使 沥 青混 合 料施 工 温度 介 于 热拌 与 冷 拌 沥青混 合 料之 间 .技术 特性 基本 达 到热 拌沥 青
混 合 料要 求 的新 型 沥 青混 合 料 【
目前 .我 国对
2 9 . 5
1 2 . 5 1 2 . 4 0 4
5 - 2 2
1成 设 计 、路 用 性 能 进 行 了初 步 的 研 究 . 而对WMA的应 用技 术 尚缺 乏系 统 的研 究 。
改 性 沥青 4 . 9
3 2 - 2
1 1 . 9 3 2 . 3 9 4
H l a h w a v E n a i n e e r i n q 道路工程
开 了研 究 【 z
S a s o b i t 温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是 一 种 使 用
表3 马 歇 尔 试 验 结 果
沥青 油 石 流 值 稳 定 度 毛体 积 相 空 隙率 矿料 间 饱 和 度 类 型 比( %) x 0 . 1 / a r m / k N 对 密 度 ( %) 隙率 ( %) ( %) 基 质沥 青 4 . 9
化点 > 9 0 ℃。
1 . 2 沥 青
WMA 高 温 稳 定 性 能 良好 : 同时 可 以看 出 ,同样 的 油石 比下 .WMA的 动稳 定 度 是 基 质 沥青 混 合 料 的 1 . 6 7 倍 .这说 明S a s o b i t  ̄ 明显 提 高 沥青 混 合料 的抗 车辙性 能

温拌阻燃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研究与展望

温拌阻燃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研究与展望

温拌阻燃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研究与展望发布时间:2022-07-22T03:52:57.961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第3月第5期作者:宋旭[导读] 近些年沥青路面建设与日俱增,沥青路面路用性能优异的同时宋旭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74摘要:近些年沥青路面建设与日俱增,沥青路面路用性能优异的同时,存在拌和摊铺温度高且易燃等问题。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温拌阻燃沥青得到研究并投入实际使用。

研究者对温拌剂种类和温拌机理以及阻燃剂种类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也对温拌剂和阻燃剂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阐述。

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对温拌阻燃沥青技术的研究较为完备,该项技术能在不过多影响沥青混合料正常路用性能的前提下达到温拌阻燃的效果,但现阶段仍存在燃烧后烟雾有毒、价格较高等问题。

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温拌沥青温拌技术,即沥青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碾压。

起初铺设的沥青路面大多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此类沥青混合料性能高、稳定性好。

但热拌式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需要将拌和温度提高到150℃-180℃,能耗较大。

相关资料显示,1996年日本国内道路建设共排放CO2776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为制造热拌沥青混合料时所产生[1];且拌和温度过高会加速沥青在拌和过程中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为了契合绿色发展的理念,需调整沥青混合料制备及施工工艺,温拌技术随之而生。

1.2阻燃沥青由于沥青本身具有可燃性,在大量使用沥青作为路面材料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环境较为封闭的隧道中,发生火灾后烟雾难以散去,且沥青燃烧后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会对隧道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另外隧道内发生火灾也可能会对隧道内设施甚至隧道整体结构发生破坏,影响通行效率乃至中断交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在此现实基础下,开展对沥青材料的阻燃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温拌沥青及其混合料研究现状上世纪末,日本及欧洲等国家签订了《京都协议书》,限制空气中CO2的排放量[2];2003年南非修筑了第一条乳化沥青温拌混合料试验路段;目前主流温拌方式有:添加有机降粘剂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使得生产温度得以降低、添加表面活性剂使集料表面形成能抵消沥青黏结作用的结构性水膜从而降低沥青的拌和及压实温度、采用沥青发泡法即向高温沥青中加入少量水,二者剧烈反应形成沥青泡沫从而降低沥青黏度[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 剂 不 对路 面使 用性 能 构成 负 面影 响 。
3 1 温拌 S S改・ . B 眭沥青混合料性能 温拌 S S B 改性沥青 A C一 3采用 G M设计方法 , 1 T 设计最佳油石 比为 4 3 , . % 性能评 价结果见表 1各项 ,
指标 均 达 到 了规 范 的要 求 。
S NG Li;IQa —og O e L iny n
( .nrs utr Q ai ue io eat n a dn 1 I at c e u lySprs nD p r tfS n og f r u t vi me o h Tasot ueuS a dn ia 5 0 2C i 2 Qn d o rn rB r h no gJ n20 0 hn . i a p a n a; g D n fn uev i oLd S a dn ig a 60 1C ia ogagSp rs nC . t.,h n ogQn d o2 67 hn ) io
中图分 类号 : 4 4 U 1 文献 标识 码 : B
E o e 添 加 剂 是 表 面 活 性 类 含 水 溶 液 。其 基 vt r hm
本工作原理是在混合料拌 和过程 中, 面活性类 添加 表 剂和水 的共 同作用下 , 沥青 内部形成 临时性 的水膜 润 滑结构 。在 压实前 , 膜 的存 在 将避 免混 合料 的 团 水 聚 , 加混合料 的摊 铺工作性 , 增 同时有效 减轻混合料 与运输车体 的沾粘 ; 在压实过程 中, 在振 动和轮碾 的 揉搓作用下 , 水膜 润滑作用得到最大 的体现 , 粗集料 位置调整和骨架结构形成更加容易 。

磊, 李前 永 : 沥青 温 拌技 术 在 改性 沥青 混 合料 中的应 用 践 证 明 , 添 加完 全 不影 响 温 拌料 的裹 覆 性 及质 量 。 后
c n r t t mi t e t mp r t r o t e c n t c i n o cee o x h e e a u e f h o sr t u o
3 混 合 料 性 能
S S改性沥青采用 G M设计 方法 , B T 橡胶沥青采用
马歇 尔 击 实成 型方 法 。混 合 料 拌 和 过 程 中 , 采 取 措 需
沥 青 温 拌 技 术 在 改 性 沥 青 混 合 料 中 的 应 用
宋 磊 李前 永 ,
(. 1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质监站, 山东 济南 2 00 ;. 5 02 2 青岛东方监理有 限公司, 山东 青 岛 26 7 ) 6 0 1
摘要: 介绍 了温 拌技 术 的特 点 , 总结 了温拌 沥 青 混
p o es,a d tss t e ts o d, t e rs l s o t a rc s n et h et ra h e ut h w h t s
e c n e l me t c d e u r me t . a h i d xal e o e rq i e ns
表 1 温 拌 S S改 性 沥 青 混 合 料 性 能 B
2 原 材 料
3m m以上粗集料 采用满 足 JG F 0— 0 4表面 T 4 2 0
收 稿 日期 :02 .4 2 2 1_ 0 - 1
作者简 介 : 宋磊( 1
)男 , , 山东临沂人, 硕士, 高级工程师。

61 —
改性沥青 的各项 指标 符合 路 面技 术规 范 要求 。
采用 伦 特 7 0号 基 质沥 青 , 内掺 1. % 的 2 目的橡 胶 85 0
粉改性而成 的橡胶沥青 。无论是掺量范 围、 掺加橡胶
粉的 目数 , 还是橡胶 沥青指标 , 均具有典 型的橡胶沥
青特点 。
Ab ta t hs a e ito u e te h rceitc o sr c :T i p p r nr d c s h c aa trsis f tmp rt r mi tc n lg e eau e x e h oo y, s mmaie te ap at u rz s h s h l
K e r s Ev t em ; we y wo d : oh r t— miig; t e o sr cin xn h c n t t u o y df d a p a i l
施确保添加剂首先 与沥青接 触 , 而后才 与石料拌 和。 同时,B 改性沥青 出料温度 控制 15~10C, SS 2 3  ̄ 成型
温度 控 制 15 。 橡 胶 沥 青 出 料 温 度 控 制 10 — 2℃ 3 15 , 型温 度 控 制 10C。 3 成 3o
1 研 究 背 景
沥青温拌技术 , 括来说 , 概 是指介 于热拌 沥青混 合料和常温拌和 混合料之 间的沥青混 合料技术 。在 同样原材料条件下 , 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和压实 温度一般 比热拌低 3 6 ℃。温拌技术的核心是 , 0~ 0 采 用物理或化学一起作用 的手段 , 增加沥青混合料 的施 工操作性 , 在完成混合料 成型后 , 这些物 理和化学添
2 2 改 性 沥青 .
Ap i a i n o s ha t m i i pl to f a p l x ng c t c o o y i e pe a ur o fe e hn l g n t m r t e m di d i a p l i t r s ha t m x u e
层用的玄武岩 , 细集料和矿粉采用是满足 JG F 0— T 4
04 凝土的施工工艺, 并对试验路进行 了检测, 结果表 2 0 要 求 的细 集料 和 矿 粉 。 2 1 温 拌 添 加剂 . 明各项 指标 都 满足规 范要 求。
关键 词 :vtem; E ohr 温拌 ; 施工 工 艺 ; 改性 沥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