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维护与常见故障排障

合集下载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电机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它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之一。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电机也会经常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电机维修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机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一、电机无法启动1.1 供电问题:首先,应检查电机的供电情况。

确保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电源是否正常并检查保险是否熔断。

如果供电没有问题,可以继续排查其他故障。

1.2 电机绕组故障:如果供电正常,但电机仍然无法启动,可能是电机绕组出现故障。

检查电机绕组的连接情况,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

如发现绝缘电阻过低或出现短路现象,说明绕组需要修复或更换。

1.3 电流过载保护:某些电机可能配备了过载保护装置,当电机启动时可能会超过额定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电机无法启动。

解决方法是等待电机冷却,或提高过载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

二、电机运行时产生噪音2.1 轴承故障:电机在运行时发出嘎吱声或嘶嘶声可能是由于轴承故障引起的。

轴承故障可能是由于磨损、缺乏润滑或污染物进入轴承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更换轴承并确保正确的润滑。

2.2 不平衡问题:电机在运行时发出震动或噪音可能是由于电机不平衡引起的。

检查电机叶片是否平衡,可以通过调整叶片位置或使用平衡块来解决此问题。

2.3 电机绕组问题:电机绕组的松动或断裂可能会导致电机运行时产生噪音。

仔细检查绕组的连接,并确保绕组固定牢固。

三、电机运行不稳定3.1 电压不稳定:电压波动可能会导致电机运行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稳压装置来提供稳定的电压供应。

3.2 电机内部故障:电机运行不稳定还可能是由于电机内部元件的故障引起的。

检查电机的转子、定子和风扇等部件,确保它们没有损坏或松动。

3.3 磁场问题:电机的磁场异常也可能导致电机运行不稳定。

检查电机的磁铁是否有损坏,并确保磁铁的位置正确。

四、电机过热4.1 环境温度:首先,应检查电机周围的环境温度。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电机过热。

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及维护和修理保养

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及维护和修理保养

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及维护和修理保养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随着电动机在工矿的广泛使用,电机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已经得到了各层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强电动机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才能够经济、安全的为社会制造更多的财富。

下文来介绍下故障及维护和修理方法:一、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一)接通后,电动机不能起动,但有嗡嗡声可能原因:(1)电源没有全部接通而形成缺相起动;(2)电动机过载;(3)被拖动机械卡住;(4)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开路成断线;(5)定子内部首端位置接错,或有断线、短路。

处理方法:(1)检查电源线,电动机引出线,熔断器,开关的各对触点,找出断路位置,予以排出;(2)卸载后空载或半载起动;(3)检查被拖动机械,排出故障;(4)检查电刷,滑环和起动电阻各个的接合情况;(5)重新判定三相的首尾端,并检查三相绕组是否有断线和短路。

(二)电动机起动困难,加额定负载后,转速较低可能原因:(1)电源电压较低;(2)原为角接误接成星接;(3)鼠笼型转子的笼条端脱焊,松动或断裂。

处理方法:(1)提高电压;(2)检查铭牌接线方法,改正定子绕组接线方式;(3)进行检查后并对症处理。

(三)电动机起动后发热超过温升标准或冒烟可能原因:(1)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造成温升过高:(2)电动机通风不良或环境湿度过高;(3)电动机过载或单相运行;(4)电动机起动频繁或正反转次数过多;(5)定子和转子相擦。

处理方法:(1)测量空载和负载电压;(2)检查电动机风扇及清理通风道,加强通风降低环温;(3)用钳型电流表检查各相电流后,对症处理;(4)削减电动机正反转次数,或更换适应于频繁起动及正反转的电动机;(5)检查后对症处理。

(四)绝缘电阻低可能原因:(1)绕组受潮或淋水滴入电动机内部;(2)绕组上有粉尘,油圬;(3)定子绕组绝缘老化。

处理方法:(1)将定子、转子绕组加热烘干处理;(2)用汽油擦洗绕组端部烘干;(3)检查并恢复引出线绝缘或更换接线盒绝缘线板;(4)一般情况下需要更换全部绕组。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电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用电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或不当操作,电机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电机维修中常见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常见故障一:电机无法启动电机无法启动是电机维修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主要原因包括供电故障、电机内部故障以及控制器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检查电源线是否插好,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如果电源正常,但电机仍然无法启动,则可能是电机内部出现故障,需要进一步检查和修复。

如果是控制器问题导致电机无法启动,可以尝试更换新的控制器。

解决方案一:检查电源线和开关,确保供电正常;如果电源正常,检查电机内部是否有损坏的部件或线路,修复或更换有问题的部件;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更换控制器。

常见故障二:电机噪音过大电机噪音过大是电机维修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这不仅会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还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不适。

电机噪音过大的原因主要包括轴承磨损、转子失衡以及外壳松动等。

对于轴承磨损和转子失衡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更换新的轴承或进行动平衡处理。

对于外壳松动的问题,可以拧紧螺丝或使用胶水固定。

解决方案二:检查电机的轴承和转子,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或进行动平衡处理;检查电机外壳是否松动,拧紧螺丝或使用胶水固定。

常见故障三:电机过热电机过热是电机故障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电机烧坏。

电机过热的原因主要包括电机内部绕组过载、进风通道堵塞以及冷却系统故障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过热的根本原因。

我们可以从检查电机内部绕组是否过载开始,如果是过载,需要降低负载或增加散热措施。

进风通道堵塞也会导致电机过热,可以清理通道或增加通风设施。

另外,如果冷却系统出现故障,可以修复或更换冷却设备。

解决方案三:检查电机内部绕组是否过载,降低负载或增加散热措施;检查进风通道是否堵塞,清理通道或增加通风设施;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修复或更换冷却设备。

电动机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电动机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电动机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异步电动机在运行中,由于很多缘由经常会消失各种故障,影响生产。

为此,正确使用与维护电动机的运转,了解电动机发生故障的主要现象,限制故障的扩大,准时加以排解,对保证完成或提前完成生产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1.起动前的预备新的或久未运转的电动机,在起动前,即使绕组对机座及其三相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显示良好,仍须进行干燥处理。

由于所测得的绝缘电阻不能表明绕组匝间状况,即使当线圈对地及其相间有较高的绝缘电阻时,其内部可能仍有潮气,电动机未经干燥就通电使用常会使绝缘受损坏。

新安装的电动机起动前应当留意检查以下状况:机房内应清除垃圾灰尘。

检查滤尘器及冷却器装置状况(如无则不需)。

认真检查电动机的可触及内部,检查电动机内部是否有杂物,并且用干燥的压缩空气(不大于200千帕)吹净内部。

如果没有压缩空气,则可使用手风箱吹。

为了防止损坏线圈绝缘,不要使用金属喷嘴。

电动机需经干燥处理。

检查线路电压与频率是否符合电动机铭牌上所示的电压数值与频率数值(电压充差土1%,频率充差士l%);依据相应线路接法检查电动机全部出线端是否正确地接到线路上。

在电压为220/380V两用的电动机中,须检查出线盒内出线端上的连接片位置是否正确。

对于380V应为Y接法,220V应为△接法,正确的连接片。

检查接触螺栓及底脚和轴承螺栓的螺母是否拧紧,以及机械方面是否坚固。

如果电动机在安装前是拆开的,则需用量隙规检查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是否匀称。

气隙的偏差不应超过单边气隙平均值的10%。

在检查滑动轴承时,用煤油清洗轴承,轴承在油中洗到油清为止。

以油环润滑滑动轴的润滑油应采纳汽轮机油(高速电机用)或机械油(低速电机用)润滑油注入轴承内,应达到规定的油位。

滚珠轴承和滚柱轴承的润滑脂采纳3号锂基脂,二极电动机采纳特种锂基脂(1号锂基脂加3%二硫化钼)。

检查轴承装配是否良好,转动电动机轴两端,转子是否旋转自由,声音正常,采纳滑动轴承时,转子的轴向流淌量每边约在2-3mm的范围内。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原因与排查方法分析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原因与排查方法分析

电机维修中常见故障原因与排查方法分析电机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重要设备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讨论电机维修中常见的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排查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机故障的根源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电机无法启动或启动后马上停止的原因与排查方法1. 供电问题: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正常接通,以及电源电压是否符合电机的要求。

2. 电机绕组线路问题:使用万用表检查电机绕组是否短路或开路,排除绕组的故障。

3. 电机轴承问题:观察电机转动时是否出现异常噪音,如有,则可能是轴承损坏,需要更换。

二、电机运行时发生异常振动的原因与排查方法1. 动平衡问题:检查电机转子是否平衡,如不平衡,则需要进行动平衡校正。

2. 轴承磨损:排除轴承磨损的可能性,使用温度计检查轴承是否有异常高温现象。

3. 电机安装不牢固:确认电机安装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有,则需要重新固定。

三、电机发热超标的原因与排查方法1. 电机负载过重:检查电机的负载是否超过额定负载,如果超过,则需要减少负载或更换更大功率的电机。

2. 绕组绝缘老化: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查电机绕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标准,如不符合,则需要绝缘处理或更换绕组。

3. 风扇故障:检查电机风扇是否正常运转,如果风扇不运转,则需要修理或更换风扇。

四、电机运行不稳定的原因与排查方法1. 电源电压波动: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则需要调整或更换电源。

2. 电机轴承问题:使用振动测量仪检查电机轴承是否存在异常振动,如有,则需要修复或更换轴承。

3. 电机控制器问题:检查电机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则需要修复或更换控制器。

五、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常噪音的原因与排查方法1. 轴承损坏:检查电机轴承是否磨损或损坏,如有,则需要更换轴承。

2. 机械零部件松动:检查电机机壳和其他机械零部件是否松动,如有,则需要重新固定或更换零部件。

3. 电机转子不平衡:使用动平衡仪检查电机转子是否平衡,如不平衡,则需要进行动平衡校正。

电机维修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电机维修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电机维修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电机作为各类工业设备中常见的驱动装置,其正常工作对于生产和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使用环境、工作负荷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原因,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针对电机维修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解决电机故障问题。

一、电机停转故障1. 电源问题:若电机突然停转且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或异常振动,则首先需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可以通过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电缆是否受损等来判断电源问题,若存在电源故障需及时处理,如更换损坏的电缆或修复电源线路。

2. 电机内部故障:若电机停转后有明显异常声响或振动,则很可能是电机内部故障。

此时需要将电机离线检查,确认是机械故障还是电气故障。

对于机械故障,可以检查轴承、齿轮传动、连接件等部件是否磨损或损坏,并及时更换;对于电气故障,需要检查绕组是否短路、断路等情况,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二、电机过热故障1. 电机通风不良:电机长时间使用并且通风条件不好时,容易出现过热故障。

此时,可以通过清理电机周围的杂物、更换电机壳体散热片等来改善通风条件。

另外,及时更换损坏的风扇,保证正常的散热效果也很重要。

2. 电源电压异常:如果电机所处的供电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电机过热。

因此,需定期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安装电压稳定器等来保持稳定的电压供应。

三、电机启动困难故障1. 绕组局部短路:当电机启动困难且听到异常声响时,可能是绕组发生了局部短路。

在此情况下,需要将电机拆下来并检查绕组是否出现过短路现象,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绝缘处理或更换绕组。

2. 电源线路问题:电机启动困难还可能与供电线路相关。

可以通过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有松动、烧毁等问题,若存在则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此外,还需要确保电源线路与电机的匹配性,如电线截面积是否合适等。

四、电机振动过大故障1. 动平衡问题:当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振动,很可能是由于电机转子的动平衡问题。

电机维修及保养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电机维修及保养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电机维修及保养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电机是各种电气设备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动力装置之一,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电机出现故障时,往往会导致设备停工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了解电机的常见故障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机维修及保养的常见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维护电机。

1. 电机启动困难电机启动困难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电源电压不稳定;电机回路接触不良;电机启动器损坏等。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检查电源电压并确保电压稳定;检查电机回路的连接和接触情况,并清洁接触器;更换损坏的启动器等。

2. 电机过热当电机过热时,通常是由于电机过载、散热不良或电机内部零部件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检查电机的负载是否过大,并适当调整负载;清理电机周围的灰尘和杂物,以提高散热效果;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

3. 电机噪音过大电机噪音过大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转子不平衡或齿轮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检查电机轴承的状况,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调整电机转子平衡;更换磨损的齿轮等。

4. 电机振动电机振动通常与底座螺栓松动、电机支承不稳或电机轴弯曲等因素有关。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检查底座螺栓是否松动,并进行紧固;检查电机支承是否稳定,必要时重新调整电机支承;检查电机轴是否弯曲,如有必要,更换电机轴等。

5. 电机无法启动电机无法启动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电机线路故障或电机本身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并确保电流稳定;检查电机线路的连接情况,并修理或更换破损的线路;如电机损坏严重,则需要更换新的电机。

此外,定期保养电机也是确保电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机保养方法:1. 清洁电机外壳,防止灰尘和杂物堆积,影响散热效果。

2. 定期检查电机轴承的润滑情况,并及时添加适量润滑油。

电机维修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电机维修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电机维修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电机是一种常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家电、交通运输等。

然而,在长时间使用和不当操作的情况下,电机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对电机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办法。

1. 电机无法启动:这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有多种。

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供电。

如果电源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其次,检查电机线路是否正常连接。

如果线路出现断路或短路,应修复或更换受损的线路。

此外,还可以检查电机的热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热保护器触发,应等待它冷却后重置。

2. 电机发热过高:电机发热过高可能是由于电机过载、绕组断线或转子不平衡等原因引起。

首先,检查电机的负载是否过大。

如果超过了电机额定负载,应考虑减少负载或更换更大功率的电机。

其次,检查电机绕组是否存在断线。

如果发现断线,应及时修复。

最后,检查电机转子是否平衡。

如果转子不平衡,应进行动平衡处理。

3. 电机噪音过大:电机噪音过大可能是由于轴承磨损、反面间隙太大或电机叶片与壳体摩擦等原因引起。

首先,检查电机的轴承是否磨损。

如果轴承磨损,应及时更换。

其次,检查电机的反面间隙是否过大。

如果反面间隙过大,应进行调整。

最后,检查电机叶片与壳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

如果存在摩擦,应进行相应的维修。

4. 电机震动严重:电机震动严重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电机座螺栓松动或转子失衡等原因引起。

首先,检查电机的轴承是否损坏。

如果轴承损坏,应及时更换。

其次,检查电机座螺栓是否松动。

如果螺栓松动,应进行紧固。

最后,检查电机转子是否失衡。

如果转子失衡,应进行动平衡处理。

5. 电机不能正常运转:电机不能正常运转可能是由于电源电压不稳定、绕组接触不良或定子绕组故障等原因引起。

首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如果电压不稳定,应采取相应的稳压措施。

其次,检查电机绕组接触是否良好。

如果接触不良,应进行维修或更换。

最后,检查电机定子绕组是否损坏。

如果绕组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的维护与常见故障排障
【摘要】异步电动机运行中,由于许多原因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应正确使用与维护电动机的运转,及时排除故障。

新安装电动机起动前应注意检查,试车。

使用中应检查电动机、轴承、电刷与集电环,螺栓、通风、滤尘器等情况。

发生故障应认真分析及时排除。

【关键词】电动机;维口护;检查;故障;排除
异步电动机在运行中,由于许多原因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生产。

为此,正确使用与维护电动机的运转,了解电动机发生故障的主要现象,限制故障的扩大,及时加以排除,对保证完成或提前完成生产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1.起动前的准备
新的或久未运转的电动机,在起动前,即使绕组对机座及其三相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显示良好,仍须进行干燥处理。

因为所测得的绝缘电阻不能表明绕组匝间情况,即使当线圈对地及其相间有较高的绝缘电阻时,其内部可能仍有潮气,电动机未经干燥就通电使用常会使绝缘受损坏。

新安装的电动机起动前应该注意检查以下情况:
机房内应清除垃圾灰尘。

检查滤尘器及冷却器装置情况(如无则不需)。

仔细检查电动机的可触及内部,检查电动机内部是否有杂物,并且用干燥的压缩空气(不大于200千帕)吹净内部。

倘若没有压缩空气,则可使用手风箱吹。

为了防止损坏线圈绝缘,不要使用金属喷嘴。

电动机需经干燥处理。

检查线路电压与频率是否符合电动机铭牌上所示的电压数值与频率数值(电压充差土1%,频率充差士l%);根据相应线路接法检查电动机所有出线端是否正确地接到线路上。

在电压为220/380V两用的电动机中,须检查出线盒内出线端上的连接片位置是否正确。

对于380V应为Y接法,220V应为△接法,正确的连接片。

检查接触螺栓及底脚和轴承螺栓的螺母是否拧紧,以及机械方面是否牢固。

倘若电动机在安装前是拆开的,则需用量隙规检查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是否均匀。

气隙的偏差不应超过单边气隙平均值的10%。

在检查滑动轴承时,用煤油清洗轴承,轴承在油中洗到油清为止。

以油环润滑滑动轴的润滑油应采用汽轮机油(高速电机用)或机械油(低速电机用)润滑油注入轴承内,应达到规定的油位。

滚珠轴承和滚柱轴承的润滑脂采用3号锂基脂,二极电动机采用特种锂基脂(1号锂基脂加3%二硫化钼)。

检查轴承装配是否良好,转动电动机轴两端,转子是否旋转自由,声音正常,采用滑动轴承时,转子的轴向流动量每边约在2-3mm的范围内。

检查集电环上的电刷装置及电刷提升操作机构。

电刷工作面上的压力约为15~20kPa。

检查集电环上的电刷导电线间是否相碰。

检查所有电刷的全部表面是否与集电环紧贴,检查保护及信号仪表(信号油表及热电偶等)。

检查电动机座以及电缆外壳铅皮的接地情况。

用兆计检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所测得的值不得低于用下式求得的数值。

2.使用中的检查
2.1电动机
电动机在使用时间内,应注意它的清洁,特别是线圈的清洁。

无论电机的内部和外部,都不许弄脏,也不许有水和油落入电机内。

根据现场情况,应定期仔细检查电动机内部。

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

灰尘要从电动机内部全部吹出,不可由一部分吹到另一部分。

集电环、电刷和导电线都要很清洁。

细小的金属物品,拉断的导线等等,不要堆放在电动机旁边,以免落入电动机的内部。

2.2轴承
滑动轴承不允许漏油,因为油滴在集电环和线圈上是会影响导电性能和损坏绝缘的。

在运行一个星期后,将润滑油倒出,用煤油冲洗轴承后,再注入新的润滑油。

2.3电刷与集电环
集电环应有良好的磨光表面,而且电刷应紧贴集电环。

必要时对于石墨电刷用玻璃砂纸研磨,对于铜石墨电刷可用砂纸研磨。

研磨时将砂纸或玻璃砂纸截成狭条,放在集电环表面和电刷之间,沿集电环表面贴紧(弧形),并应沿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拉动,同时,电刷只能靠刷握上的弹簧来压紧,不许用手来压。

2.4气隙
为了保证电动机气隙的均匀度,避免转子碰到定子,必须定期检查气隙(在电动机两侧进行检查)。

2.5螺栓
必须经常检查所有螺栓的拉紧程度,特别注意固定绝缘部分和旋转部分的螺栓。

2.6通风
冷却空气应该清洁干净,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70%。

对TH型电机相对温度不大于95%,因为灰尘会堵塞风道和沾污绕组,以至减少了风量和降低了绝缘电阻,使电动机过热而降低了它的工作安全性。

2.7滤尘器
如果采用管道通风,要注意冷却空气是否清洁,滤尘器有无堵塞,所有连接处是否紧密。

滤尘器应定期清洗,雀胶液空气滤尘器要更换雀胶液油(焦炭滤尘器则需要更换焦炭。

3.交流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交流电动机的故障形形色色,同一故障可能表现不同,而同一现象又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

这就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才能做到判断准确,对症下药。

故障可分为机械和电磁两大类:前者如扫膛(转子外圆与定子内圆相擦)、轴承磨损等,后者主要发生在绕组上。

检查的原则是先外部后内部,先机械后电磁。

判断故障应先了解故障发生的情况,尤其是故障发生前后的变化。

观察电动机有无异常情况,如端盖罩,风扇、端盖、机壳有无松动、破裂、损坏,风路是否阻塞,转轴有无弯曲,有无特殊气味,辨别出是绝缘漆烧糊的气味还是润滑脂熔化蒸发的气味,或其它。

用手转动一下转子,听听有无异物摩擦或定子、转子铁芯相擦声音。

如电动机仍可起动起来,应注意起动和运转中声音有无异常。

并用手触模电动机各部位,检查发热程度和有无局部过热(如轴承室附近较其它部位热等)和振动情况。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损坏,大量是由缺相运行造成的。

所谓缺相运行,是指正在运行中的电动机突然一相断电,而电动机仍在继续工作,由于电流过大,势必将绕组烧毁。

缺相运行发生时,电动机声音极不正常,发现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停车检查。

此外,绕组短路故障也较多见,绕组短路可分为一相绕组对地短路即接地,两相绕组相间短路及一相绕组本身匝间短路。

当绕阻与铁芯间绝缘损坏时,将发生接地故障,由于电流很大,可能使接地点绕组烧坏或熔断器的溶丝熔断,继而造成缺相运行。

如事先机壳没有可靠接地,可能由于机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接地故障用兆欧表或用串联灯泡试验的办法不
难确定。

相间短路除因绝缘损坏造成外,也可由电动机内部的金属异物(如铁屑、铝屑、螺钉、导线头、焊锡豆等)造成。

匝间短路是一相绕组本身导线间的短接,因而绕组有效匝数减少,电流过大。

匝间短路可利用变压器原理制成一种短路侦察器来检查。


【参考文献】
[1]李纪等.煤矿机电事故分析与预防.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2]柴常等.机电安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马新民.矿山机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