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习题 减数分裂 基因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转录翻译 进化

合集下载

必修二减数分裂+转录翻译

必修二减数分裂+转录翻译

解析:据规律一:G+T=50% T=50%-22%=28%
从真核细胞的 分析知,u占( ),A占7.5%,那么用来转录此mRNA的双链 DNA分子中G、C之和占( ) A.78% B.56% C.30% D.28%
解析:由A+U=22%,得G+C=78%,从而DNA中的G+C=78%。
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有100个氨基酸形成3条肽链的蛋白 质,分子量约为
同有丝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精细胞的形成可能发生发生没有精细胞变形精子卵细胞的形成可能发生发生没有不均等分裂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分裂方式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答案为:(1)B (2)3~4 (3)1~3 (4)40 (5)6、11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
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双缩脲试剂: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铜溶液 先将双缩脲试剂A加入组织样液,振荡均匀(必须营造碱性环境),再加入 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如果组织里含有蛋白质,那么会看到溶液变成紫 色。
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 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 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 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G ≡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氢键越多,破坏需要 的能量越多)
A.在精巢中可同时找到AaBb、AB、Ab、 aB基因型的细胞 B.过程③发生了基因突变 C.过程④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D.过程②为有丝分裂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1 含答案 精品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1 含答案 精品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特点“分解法”是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为基础,根据题意,灵活地分解题目中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例,直接利用一对基因型交配的结果,从而简化问题,快速求解的一种解题方法。

一、解题原理依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1、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双亲之一必为显性纯合子,即亲本为AA× _ _;2、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如果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双亲为测交类型即Aa × aa;如果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双亲为自交类型即Aa ×Aa。

二、常见题型1、推算亲代的基因型例1:设小麦红粒(R)对白粒(r)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子代中红粒植株对白粒植株之比为3:1,抗锈病植株对易感锈病植株之比为1:1。

由此推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

解析]子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红粒植株对白粒植株之比为3:1,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Rr × Rr;抗锈病植株对易感锈病植株之比为1:1,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Tt × tt。

答案]RrTt和Rrtt。

拓展训练1]小麦的毛颖(P)对光颖(p)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

这两对性状可以自由组合。

已知用毛颖抗锈病与光颖抗锈病两植株做亲本,子代中毛颖抗锈病:毛颖易感锈病:光颖抗锈病:光颖易感锈病=3:1: 3:1。

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2、计算概率例2:人类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由T基因控制),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由a基因控制)。

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

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以及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A、1/3 ,0B、3/8,1/8C、1/4,1/4D、1/4,1/8解析]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小孩。

必修二第一章及减数分裂习题、答案、答题卷

必修二第一章及减数分裂习题、答案、答题卷

1.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 4的细胞质B.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2. 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核中DNA 含量为P ,染色体数为Q ,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 数分别是 ( ) A.Q 、P B.2Q 、2P C.Q/2、P/2 D.Q 、2P3.一个精原细胞若含有A 、a 与B 、b 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产生的一个精子是AB ,那么其他的三个精子应分别是( )A . AB ,ab ,ab B . Ab ,aB ,abC . Aa ,Ab ,abD . aB ,aB ,Ab 4.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依图可判定该个体为雌性B .图甲和图丙可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又互换C .若乙图中的2、3表示两条X 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D .重组性状要在后代中表现出来,一般要通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来实现 5.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有耳垂的双亲可能生出无耳垂的子女,而无耳垂的双亲生不出有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 .双眼皮的孩子,其双亲至少有一个是双眼皮,单眼皮的孩子,其双亲可能都是双眼皮,所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C .矮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F 1一定是矮茎,高茎豌豆和高茎豌豆杂交,子一代也可能出现矮茎,所以矮茎是显性性状。

D .圆粒豌豆不论与圆粒杂交还是与皱粒杂交,结出的豌豆中,圆粒总不少于一半,因为圆粒是显性性状。

6.在常染色体上的A 、B 、C 三个基因分别对a 、b 、c 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 1,F 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 1基因型的是( )29. (16分)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 和a ,B 和b )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与性别无关。

高中生物必修二暑假提升练习及答案:基因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暑假提升练习及答案:基因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暑假提升练习及答案:基因分离定律高中生物必修二暑假提升练习及答案:基因分离定律第一讲:孟德尔定律之一——基因分离定律它以减数分裂为细胞学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将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对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应用四方面的内容。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的形式介绍孟德尔的实验及相关验证过程,并且这些经典实验及验证过程都无法在课堂上重现。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 B.狗的长毛与卷毛C.鸡的光腿与毛腿 D.果蝇的红眼与果蝇的棒眼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能适用于哪些生物()A.噬菌体B.乳酸菌C.酵母菌D.蓝藻3.在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的目的是()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 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C.防止自花传粉 D.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4.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5. 如把一支黄色玫瑰的茎嫁接到一支红色玫瑰的茎上,那么嫁接上的玫瑰茎预期开花的颜色是()A.黄色 B.红色 C.橙色 D.有红色、有黄色6. 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

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A.1/2 B.1/4 C.1/6 D.1/127.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色的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4仔,它们的表现型是()A.全部黑色 B.三黑一白 C.一黑三白 D.ABC三种都有可能8. 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9.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高︰矮=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 高︰矮=3︰110.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课后习题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课后习题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一节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关于四分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C.在一个四分体中,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为2∶1D.同源染色体之间常会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项正确;一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2条染色体,B项错误;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所以在一个四分体中,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为2∶1,C项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D项正确。

2.减数第一次分裂(MⅠ)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B.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MⅠ)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之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A、B、C三项正确;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MⅡ)过程中,D项错误。

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该活动中可以模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现象B.模拟MⅠ的纺锤体与MⅡ的纺锤体应相互垂直C.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一对用红色橡皮泥,另一对用蓝色橡皮泥制作D.两条颜色长短一样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扎起来,铁丝代表着丝粒;模拟MⅠ的纺锤体与MⅡ的纺锤体应相互垂直;两对非同源染色体可以都用红色表示,也可以用红色和蓝色表示,不一定用不同颜色;两条颜色和长短一样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扎起来代表已完成复制的一条染色体,铁丝代表着丝粒。

4.下列对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结束后染色体数不变B.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结束后染色体数不变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与后期染色体数不同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A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结束后染色体数不变,B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相同,C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后期染色体数不同,D项错误。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和题型归纳答案解析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和题型归纳答案解析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和题型归纳答案解析1 某植物的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下列杂交组合一定可以达成目的的是( )A. 抗病株感病株B. 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 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答案】B【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①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代为显性性状。

故选:B。

1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基因(和)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自交产生的性状表现类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亲本中黄果的基因型是B. 中白果的基因型为和C. 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达标检测1××××××——例题1A a F 1F 1F 2aa F 1AA AaD. 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答案】B【解析】A、③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所以亲本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正确;B、亲本白果的基因型为,黄果的基因型为,所以白果的基因型为,B错误;C、由③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白果是显性性状,C正确;D、中白果基因型为,中黄果()占;白果()也占,中黄果自交得到的全部是黄果, 中的白果自交得到的中,黄果:白果,所以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D正确。

故选:B。

1 玉米的甜粒与非甜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用杂合非甜粒亲本杂交,去除中的甜粒植株,让非甜粒植株自交,则中非甜粒与甜粒植株的比例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亲本为杂合非甜粒,杂交后代出现甜粒知,非甜粒为显性性状,甜粒为隐性性状,设这对性状由基因、控制,让非甜粒植株自交,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即、、三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是、、,三种基因型之比为,所以中非甜粒与甜粒植株的比例是。

必修二生物题

必修二生物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就是DNAB.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答案)C.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D.一个基因只控制一个性状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哪个时期?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答案)3.下列哪项不是基因突变的特点?A.不定向性B.普遍性C.低频性D.必然性(答案)4.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是独立分配的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给下一代时也是自由组合的(答案)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5.下列哪项不是基因重组的来源?A.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答案)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分体分离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导致基因重组6.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B.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答案)C.遗传病都不能通过治疗来改善或治愈D.所有的遗传病都可以通过基因诊断来确诊7.关于伴性遗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B.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伴性遗传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普遍存在8.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B.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答案)C.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D.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了解人类自身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必修习题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转录翻译进化

必修习题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转录翻译进化

高考期间学生自主学习练习姓名班级学号一减数分裂一、单项选择题⒈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染色体的复制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形态大小相同 B.所含基因相同 C.减数分裂时可以联会 D.含有等位基因3.人体内性染色体成对存在于A.精子 B.卵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4.下列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种类与受精卵相同的是A.精原细胞、体细胞 B.体细胞、次级卵母细胞C.精子、卵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A.24、12、12和24、12、12 B.24、24、12和24、12、12C.48、24、12和24、24、12 D.24、12、12和48、24、126.识别图中,指出下列哪项叙述与图示不符:A.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细胞所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该细胞不会存在于动物的卵巢中 D.该细胞的生物可能是雄性动物7.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此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图示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A.(1)(2) B.(1)(4) C.(2)(3) D.(2)(4)8.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哺乳动物体内的3张细胞分裂示意图。

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A.甲图细胞一定正在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B.乙图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C.丙图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D.该动物体的某器官中可能同时存在上述三图所表示的细胞分裂状态9.(多选)若某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则用其精巢做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所含染色体数目为A.NB.2NC.4ND.8N10.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上图中表示减数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D.②细胞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三、非选题:11.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期间学生自主学习练习姓名班级学号一减数分裂一、单项选择题⒈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染色体的复制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形态大小相同 B.所含基因相同 C.减数分裂时可以联会 D.含有等位基因3.人体内性染色体成对存在于A.精子 B.卵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4.下列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种类与受精卵相同的是A.精原细胞、体细胞 B.体细胞、次级卵母细胞C.精子、卵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A.24、12、12和24、12、12 B.24、24、12和24、12、12C.48、24、12和24、24、12 D.24、12、12和48、24、126.识别图中,指出下列哪项叙述与图示不符:A.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细胞所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该细胞不会存在于动物的卵巢中 D.该细胞的生物可能是雄性动物7.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此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图示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A.(1)(2) B.(1)(4) C.(2)(3) D.(2)(4)8.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哺乳动物体内的3张细胞分裂示意图。

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A.甲图细胞一定正在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B.乙图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C.丙图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D.该动物体的某器官中可能同时存在上述三图所表示的细胞分裂状态9.(多选)若某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则用其精巢做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所含染色体数目为A.NB.2NC.4ND.8N10.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上图中表示减数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D.②细胞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三、非选题:11.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1)此细胞处于_________分裂时期,此时有四分体_________个。

(2)可以和1号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号染色体。

(3)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分子_______个。

(4)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

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_____。

12.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核内DNA数量变化的关系,图乙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中b→c,f→g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i点表示。

(2)图乙中,A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条,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发生在图甲中的阶段。

(3)图乙中,D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对,其细胞名称为,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

(4)图乙中发生在图甲中的a→e过程的图像依次为,进行的是分裂过程。

13.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常染色体上)的动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图中8处B曲线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8处以后开始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

(3)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在4~6时期为_______个。

(5)发生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区间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遗传定律1、人类的并指(A)对正常指(a )为显性的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并指患者(他的父母有一个是正常指)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成熟的性细胞A、①②④B、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2、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生下一只黑色公羊。

假如再生一只小羊,该羊是黑色的概率为()A、1/8B、1/6C、1/4D、1/2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

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 、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4、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A 、0粒B 、30粒C 、60粒D 、90粒5.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哪些生物 ①病毒 ②蓝藻 ③绿色开花植物 ④细菌A .仅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④6.一组杂交品种AaBb×aaBb ,各对基因之间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F 1有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数为( )A.2,6B.4,9C.2,4D.4,67.向日葵种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

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种类是A.4种B.6种C.8种D.9种8.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 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产生的F 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4 0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1 333株B.2 000株C.4 000株D.8 000株9.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利用AAbb 和aaBB 作亲本进行杂交,F 1自交得F 2,F 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各是( )A.4/16和6/16B.9/16和2/16C.1/8和3/8D.1/4和10/1610.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11. 并指I 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

(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 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

女患者的为_____,父亲的为_____,母亲的为______。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 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12.某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右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你根据表中第______组婚姻状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 ,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3分)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遗传调查中发现,某一男同学患色盲(控制色觉的基因用B 、b 表示),且拇指性状与其父相同,即不能向背侧弯曲;其父母色觉均正常,母亲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上述家庭中三人的基因型分别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 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13.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扁盘的基因型应为,长形的基因型应为。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 ,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

14.黄色(Y)圆粒(R)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1)后代中各种表现型及所占的比例是。

(2)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后代个体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

(3)后代中重组类型占,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4)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

三.遗传的分子基础单项选择题1.肺炎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R型活球菌时加S型球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球菌B.培养R型活球菌时加S型球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能产生具荚膜的球菌C.培养R型活球菌时加S型球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球菌D.培养R型活球菌时加S型球菌的蛋白质,能产生具荚膜的球菌2.下列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 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B.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牛的遗传物质是DNA B.除部分病毒以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生物细胞内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6%,腺嘌呤有18%,以这个mRNA逆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A.18%、26% B.28%、22% C.26%、18% D.44%、8%5.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B.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D.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6.右图为DNA分子片段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不..的是().正确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图中有四种脱氧核苷酸C.DNA复制时,需要用解旋酶将④断开D.该DNA的复制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7.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①DNA的复制②RNA的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8.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A.0 B.25% C.50% D.100%9.某双链DNA 分子共含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 +T)/(G +C)=2∶5,问该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 .300个B .400个C .600个D .1200个10.如图表示DNA 控制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