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计算书(材料特制)
管井降水计算

管井降水计算书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二标工程;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180天;施工单位: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合肥市重点局投资建设,北京市政设计研究/合肥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合肥市勘察院地质勘察,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邹总担任项目经理,邹总担任技术负责人。
工程说明: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拟建于包河区大圩乡境内,繁华大道(规划道路)以北。
一期日处理污水规模10万m3/d,总征地面积13.8ha,占地面积9.9ha,附属建筑面积2950m2,生产建筑面积6045.1m2。
本次工程主要包括进水泵房及粗格栅间、出水井、细格栅间、曝气沉沙池、砂水分离车间、污泥泵房、沉淀池、配水井、提升泵房、滤池设备间、紫外消毒渠道以及场内土方挖填、道路、排水管道等全部工作内容。
建筑物结构形式主要以钢筋砼框架为主,个别为砖混结构,部分构筑物主要为现浇钢筋砼整体结构。
拟建场地现主要为水田,地形较平坦,西部局部为藕塘及沟渠。
实测地面高程~12.62m,最大高差4.02m。
根据现场地址情况,大部分构筑物地下软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处理。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分布于①层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及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③层粘土中的孔隙水,水量与地势高低及填土厚度有较大关系,场地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为主补给,无统一地下水位,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及渗入低洼处为主。
水位标高~10.53m。
另一类为分布于⑥层粉土及⑦层粉土夹粉砂中的承压水,主要由地下径流渗透补给,与南淝河河水联系密切,其承压水头一般大于4m。
鉴于以上地质及水文情况,对于大部分深基坑部位均需要进行降、排水施工,以确保基坑边坡及构筑物自身的安全。
一、水文地质资料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

一、场地岩土工程情况第①层杂填土,以粉土为主,混少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呈稍湿、松散状态。
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在~之间。
第②层粉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稍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在~之间。
第③层粗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颗粒级配较好,混少量砾,局部分布有粉质粘士薄夹层。
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之间,渗透系数为K=×10-2cm/s。
第③1层细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存在于第3层粗砂层中,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在~之间,渗透系数为K=×10-3cm/s。
第④层粉砂,黄绿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局部分布有粉土、粉质粘土薄夹层。
天然状态下呈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之间,渗透系数为K=×10-3cm/s。
第⑤层粉质粘土,灰黑色,含云母,有光泽,略带腥臭味,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为~%,无摇振反应,切口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天然状态下呈可塑~软塑状态。
该层中分布有粉砂、细砂及粉土薄夹层,局部含有薄层钙质胶结层。
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在~之间,渗透系数为K=×10-6cm/s。
地下水埋藏于自然地表下~,标高在~之间,属潜水。
由于临近场地正在进行降水施工,水位受其影响,现场水位偏低,根据该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该地下水年幅度变化在~米之间。
二、降水方案的选择本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为粉土、砂土。
现场基坑深度为,根据该场地附近地区的已有降水经验,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及坑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达到阻截基坑外围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
三、降水模型选择及设计计算1、降水模型的选择假定:由于第五层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远小于其它土层的渗透系数,近似将第五层视为不透水层。
管井降水计算

管井降水计算书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二标工程;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180天;施工单位: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合肥市重点局投资建设,北京市政设计研究/合肥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合肥市勘察院地质勘察,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施工;以北。
生产建筑面积,坡及构筑物自身的安全。
一、水文地质资料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1、基坑底板承压水头计算:H S为基坑最终开挖面到下部承压含水层顶面间的距离(m);γs为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上土层的重度(kN/m3);F s为安全系数,取1.1~1.3;r w为水的重度(kN/m3);h为承压含水层从顶板算起的承压水头高度(m)。
h sh s2QkSDd wswRr0M3降水井数量计算: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r s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5个。
4、过滤器长度计算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r0为基坑等效半径;r w为管井半径;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
降水管计算书

降水管计算书
一、计算说明
本文档用于计算降水管的尺寸和流量,确保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处理降水情况。
二、计算公式
1. 计算管径尺寸的公式:D = √(4Q/πv)D = √(4Q/πv)
其中:
- D 表示管径尺寸(单位:米)
- Q 表示需要处理的降水流量(单位:立方米/秒)
- v 表示水流速度(单位:米/秒)
- π 表示圆周率,取值约为3.14
2. 计算降水管的流量:Q = Av Q = Av
其中:
- A 表示管截面面积(单位:平方米)
- v 表示水流速度(单位:米/秒)
三、操作步骤
1. 确定需要处理的降水流量 Q(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算或估计)。
2. 根据计算公式 1,计算出管径尺寸 D。
3. 选择合适的管径尺寸 D(为了更好的流动性,建议选择较大的尺寸)。
4. 根据选择的管径尺寸 D,计算出管截面面积 A(使用公式 A = πD^2/4)。
5. 根据计算公式 2,计算出降水管的流量 Q。
6.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如果不符合,重新调整参数并重新进行计算。
四、注意事项
1. 在计算过程中,尽量使用合适的单位进行计算,例如流量使用立方米/秒,尺寸使用米等。
2.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可以进行多次计算和调整,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 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请在实际施工中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4. 本文档提供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复杂情况可能需要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以上为降水管计算书,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和我联系。
降水计算书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书由于基坑较深、面积较大,本次按照基础底板需开挖深度考虑基坑降水方案,本方案采用管井降水,电梯井部分可以另外采用轻型井点从开挖后的基坑底部进行二次降水,如果刚好管井布置在电梯井则可加深管井,加深降水深度。
根据勘察报告和类似的施工经验渗透系数取值为1.5m/d 。
一、管井计算管井井深21m ,井底位于粉土层中,按潜水完整井计算,管井外径0.4m ,内径0.3m 。
综合考虑土层渗透系数和各土层厚度,取渗透系数值k=1.5m/d ,含水层厚度按21.0m-11m=10m 计算,降水至基坑中心坑底下0.5m 处,其水位降低值S w =8.2m 。
1.计算基坑等效半径r 0。
根据平面布置图可知,基坑面积应是为:22042m 2,故由公式得基坑的等效半径为:784.83220420===ππAr m式中:r 0——基坑等效半径,m ;A ——基坑面积,m 2。
2.含水层影响半径 基坑井水位降低值根据需降低水位,确定为8.2m ,根据规范取s w =10.0m ,由勘察资料知含水层厚度为H=10.0m ,则含水层影响半径为:=⨯⨯⨯==5.10.101022kH s R w 77.460m式中:R ——抽水影响半径;Sw ——井水位降深,当井水位降深小于10m 时取10m ;H ——含水层厚度;k ——渗透系数,1.5m/d 。
3.基坑涌水量计算整个管井降水系统的总涌水量按均值含水层潜水完整井计算,总涌水量为:- 1 - )1ln()2(0r R s s H k Q d d +-=π 基坑涌水量Q=5018(m 3/d)4.管井布置数量确定3r 120k l q s ∏=经计算,单井出水量q=80-100 m ³,根据工程经验,考虑群井效应,取q=80 m ³/d则需管井数量n=1.1×5018/80=69.0实际管井数量取73口计算降水管井应布设为73口,根据经验,本工程共布设降水管井73口,降水管井平面布置为基坑顶边线四周为16m/口;基坑内为25m/口,井深15m ;观测井2口,井深15m 。
利民水库管井降水计算书

利民水库管井降水计算书1、工程概况及降水选择1.1工程建设概况山东省惠民县利民水库建设工程位于惠民县城南约25Km,李庄镇中西部,220国道及原李庄水库以北,杜家沟以南。
拟建入库泵站位于水库围坝桩号0+045 处,设计流量 5.0m3/s。
入库泵站为提水枢纽,主要包括:引水闸、泵站及入库闸等。
拟建入库泵站泵闸室底板底高程为 7.60m,位于 3 层砂壤土,3层砂壤土地基允许承载力建议值为 90kPa。
勘察时地下水位标高为 11.55m,基坑开挖长85米,宽50米,施工时需采取合理降水措施,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1.2降水方式选择结合本工程实际地质水文条件,对各种降水方法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进行综合比较,认为管井井点降水是本工程较理想的施工方法。
其优点在于: 降水效果好、作业条件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操作维修简便、运行成本低、可塑性大。
隆水井泵供电线路直接从电源总箱引出,严禁与其他用电设备共用电源线,保证供电连续稳定。
2、井点设计2.1依据地质勘查报告;工程施工图纸;《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第四版;以往工程降水成功案例。
2.2管井降水计算(按潜水非完整井)2.2.1基坑涌水量基坑总涌水量按下式计算Q-基坑总涌水量;K-土壤的渗透系数,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取K=0.6m/d;H-潜水含水层的厚度,取11.55m;S-最低水位降低值,取6.8+0.5=7.3m;R-抽水影响半径,R取30m;0-基坑的假想半径,=A/π =25.48m(A基坑的开挖面积,利民水库基坑长a=60m,宽b=34m);经计算,场地基坑总涌水量为Q=982.36m3/d。
2.2.2单井出水量单井出水量按下式计算q1一单井出水量;d一过滤器半径,现场采用直径400mm的管井,d=0.2m;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按l=1m计算;经计算,q1=94.7 m3/d。
2.2.3管井数量管井数量按下式计算n=1.1*982.36/94.7=11.4≈12口。
最新版真空管井降水计算书

最新版真空管井降水方案计算书真空管井降水计算一、工程概况本项目由地下车库与号房组成基坑,长330m 、宽130m ,挖深7.8m ;一侧防渗帷幕到顶,另一侧仅-6.910m 以下有防渗帷幕,-1.70m~-6.90m 无防渗帷幕。
二、地质构造① 杂填土 厚度1.0② 粉土 厚度2.0 K=2.0x10-4cm/s③ 粉质粘土 厚度11.0 K=1.8x10-6cm/s④ 粉细砂 厚度8.0 K=2.0x10-4cm/s三、井深布置坑深 8.0m降深 8.0+2.0+1/10=11.6m滤管长度假定4.0m 则井深16.0m ,既井底已在第④层粉细砂地层中 四按大井计算总涌水量1. 等效半径 BL=πr 02m BLr 0.1171303300=⨯==ππ2. 影响半径① 有帷幕设计 R=0② 半帷幕设计 R=30m3. 单井涌水量非完整井——认为③层K=1.8x10-6cm/s 为弱透水层,④层K=2.0x10-4cm/s 为透水层ww r l KlS q 6.1ln 2π= 式中K ——渗透系数,K=2.0x10-4cm/s=0.1728m/dl ——滤管长度,16.5-14=2.5m且2.5m >0.8x8=2.4mSw ——井内水位与降水曲线距离,14-10=4.0m45.26.145.21728.02⨯⨯⨯=πq 即每口井每天(24小时)涌水量为10.852m 34. 大井涌水量301.336(2) 1.3360.17284(2104)14.75414.130/117300.69lg lg 30KS H S Q l m d R r -⨯⨯⨯-====+ 5. 井数n1.192Q n q==口 实际地库布置真空深井100口。
2m 195022130330=⨯间距 间距 b=44.0m ,现根据经验布置b=16.0m <24.0m ,满足降水要求。
降水计算书

一、基坑底渗流稳定验算---------------------------------------------------------------------- ----------------------------------------------------------------------式中_P cz ———基坑开挖面以下至承压水层顶板间覆盖土的自重压力(kN/m 2);_P wy ———承压水层的水头压力(kN/m 2);_ K y ———抗承压水头(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规范要求取大于1.100。
H=5.8m ,h=2.0m ,承压水位1.7m ,承压水头7m ,P=7×10=70kPa K y = 39.46/70.00 = 0.56 < 1.10基坑底部土抗承压水头不稳定!二、基坑涌水量计算(1)③层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涌水量按下式计算:)01lg(73.2r R MSK Q +=其中:含水层厚度M=2.1m ,承压水位1.9m ,水位降至坑底以下0.5m ,即水位降至标高-3.7m ,降深5.6m 。
含水层室内渗透系数K=9.1×10-5cm/s ,考虑到水平渗透性能强于垂直渗透性能,该层渗透系数K 取1.4×10-4cm/s ,即K=0.12m/d 。
基坑面积A=24357.1m 2降水影响半径R=10S k =10×5.6×12.0=19.4m基坑等效半径r 0=πA =88m基坑涌水量Q=)884.191lg(6.51.212.073.2+⨯⨯⨯=44.5m 3/d (2)确定井点管数井点管数n=1.1q QQ=44.5m 3/d ,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0.5m 3/d ,n=98根每套轻型井点降水主管长60m ,支管间距1.2m ,支管50根。
共需2套降水井点管。
(3)⑥层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涌水量按下式计算:)01lg(73.2r R MSK Q +=其中:含水层厚度M=6.6m ,承压水位1.7m ,水位降至坑底以下0.5m ,即水位降至标高-3.7m ,降深5.4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井降水计算书一、水文地质资料
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埋深(m) 厚度(m) 容重(kN/m^3) 粘聚力(kPa)
渗透系数
(m/d)
平均粒径
(mm)
1 填土0
2 17.8 8 5 8
2 粘土 2 2.5 18.4 10
3 4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1、基坑底板承压水头计算:
h k=(H s r s)/(F s r w)
H S为基坑最终开挖面到下部承压含水层顶面间的距离(m);
γs为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上土层的重度(kN/m3);
F s为安全系数,取1.1~1.3;
r w为水的重度(kN/m3);
h为承压含水层从顶板算起的承压水头高度(m)。
h s为实际承压水头高度(m);
h s>h k时:需要进行降压降水,降压水头高度为h s-h k = 6-0.56 = 5.44 m。
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2.73kMS/log(1+R/r0)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S=(D-d w)+S w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M为由含水层底板到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点的长度(m);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349.22m3。
3、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120πr s l3k1/2
降水井数量计算:
n=1.1Q/q
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
r 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6个。
4、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y0>l
y0=[H2-0.732Q/k×(logR0-log(nr0n-1r w)/n]1/2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
r w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0=R+r0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5.8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