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3章 第17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西师大版(2018秋) (共10张PPT)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

25×16×30 =400×30 =12000
能运矿石12000吨。
返回
整理与复习
成人票
儿童票
120 元/人 30 元/人
团体票( 19 人以上) 80 元/人
议一议: (1)如果有 10 个成人和 10 个儿童到这个景 区参观,怎样买票合算? (2)如果有 14 个成人和 6 个儿童呢? (3)如果有 14 个成人和 14 个儿童呢?
整理与复习
口算
23×30= 690 230×30= 6900 300×20= 6000 320×30= 9600
240×20= 4800 400×80= 32000 60×500= 30000 70×600= 42000
返回
整理与复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4 ×8 5 3
74 1 2 440 0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3= 48(千米)
10×3=30
6×3=18 30+18=48
16 ×3
48
答: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48千米。
返回
整理与复习
2.三位数乘两位数。
144×12= 303×31= 34×102= 304×22=
返回
整理与复习
144
× 12 288
144 1 72 8
西师整大理版与复数习学 四年级 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顾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
问题解决












2018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部分第二十二章第17课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y=a(x_h)2k(a≠0

2018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部分第二十二章第17课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y=a(x_h)2k(a≠0

3) .
(3)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3,顶点坐标为(-3, 6) .
拓展提升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将二次函数y=-2(x-1)2- 2的图象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长度后,则其顶点为( C )
A. (0,0)
B. (1,-2)
C. (0,-1)
D. (-2,1)
拓展提升
最值
2. 抛物线y=a(x-h)2+k可由y=ax2向右(左)平 移|h|个单位长度,再向上(下)平移|k|个单位长度得 到.
典型例题
知识点1: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例1】 写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
抛物线
y=2(x+3)2+5 y=-3(x-1)2-2 y=4(x-3)2+7
C. y=3(x-3)2-2
D. y=3(x-3)2+2
6.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P(2,3),且开口向下,若函
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x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 x≥2
巩固训练
x=-1 7. 抛物线y=2(x+1)2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 ;抛物 (-1,-4) ;抛物线 线y=2(x+1)2-4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 -3 y=-2(x+3)2+10,当自变量x=__________ 时,此函 10 大 数取得最__________ 值是__________. 8. 已知点A(π,y1),B( ,y2),C(-2,y3)是抛物
【例2】 对于y=2(x-3)2+2的图象,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C )
A. 顶点坐标为(-3,2) B. 对称轴是直线y=3 C. 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全教材分析解读(课件)-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全教材分析解读(课件)-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例1通过缴水费的情境引入,取近似值的必要性,以及取 近似值的方法; 例2用计算器计算,按要求取近似值。
例1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计算天然气费这一类问题; 例2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计算出租车费这一类问题。
在西师版教材中,凡是大单元开头,都设计 有单元主题图。
主题图的设计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的已 有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课程理 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身边具体的事 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 的联系。 主题图通常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供与本单元 内容相关的信息,用情境、对话以及“提问”等 方式,展示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主题图的部分情境,包括其中的 对话、提问等,都将被该单元的例题或课堂活动 所借用。
例1用“进一法”保留小数位数的问 题。 例2平均问题。 例3关于比较的生活实际问题。
1.以主题图中6层楼高23.4米引入。 2.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① 将米数转 化为分米数,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转 化成整数除法来做;②小数除以整数的 一般方法。 3.着重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 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 是要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商的小 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这是在“图形与几何”中出现的“探索 规律”,是新编的内容。
例1,重点是引导学生找简单图形在平 移旋转中的规律,也就是最后的一句话。
例2,有两种思路,可以引导学生去思 考。
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 例2整数部分不够商1,且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需 要添0继续除。 例3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
统计与概率
多边形面积的 计算
可能性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 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 ,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

最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件 3.18 整理与复习

最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件 3.18  整理与复习
58.8 ÷ 2.8 ÷ 7= 3 53 ÷ 0.25 ÷ 4= 53
计 25.2÷0.36=70 0.091÷0.5=0.182

70
0.1 82
0.3 6 2 5 . 2 0 25 2
0
0. 5
0 . 0. 9 1 0 5 41 40
10 10
0
判断题
1.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所以
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 )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 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 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来补足。
2.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运算顺序相同。
3.商的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计算商时, 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一位,然后再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生活中的问题要结 合实际看应保留几位小数。
4.循环小数
数学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的现象叫做“循环”。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在一些除法当中, 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某个数字,并 且总是除不尽。
1.像0.3333…、3.3181818…和0.108108… 都是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一 个或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2.如果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 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圆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 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圆点。
( 0.28 )×17=4.76 36×( 1.6 )=57.6 25×( 0.28 )=7 36.4÷( 2.6 )=14
3台拖拉机4.5时耕地29.7万平方 米,平均每台拖拉机每时耕地多少万 平方米?
29.7÷3÷4.5=2.2(万平方米) 答:平均每台拖拉机每时耕地2.2万平方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1)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1)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1) 西师大版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其中包括了小数除以整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并能够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小数除以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这两部分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和难点。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和方法。

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

在课堂上,我会利用PPT展示具体的例题和步骤,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和关键点进行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和记住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小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这些题目将包括不同类型的小数除法问题,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小数除法的应用场景,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我希望学生能够对小数除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算能力,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小数除法的复习中,我认为有两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

对于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这是小数除法的基础,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

我会强调步骤的顺序和逻辑,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运算意义。

例如,当我们将小数点移动时,实际上是进行了分数的转换,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过程。

而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这是小数除法的难点。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

返回
整理与复习
39
6 23.4
18 54 5401 Nhomakorabea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 则去除
2.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 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 下面不用写小数点。
返回
整理与复习
0 75
62 46.5
43 4 310 310 0
1. 个位上不够商1,要 写0。
2.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 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 添“0”继续除。
西师大版 数学 五年级 上册
3 小数除法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除小 数数 是除 整以 数小 的数 除 法
小数除法

循环小数


概应

念用

问题解决
平比 均较 问问 题题
返回
整理与复习
知识梳理
1.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 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 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 数的后面添“0”再除。
返回
整理与复习
2.小数除以小数
带有小数的连除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连除的 运算顺序相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步 一步地计算。同时,整数除法的运算性质 对小数除法同样适用。
返回
整理与复习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 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 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来补足。
36×( 1.6 )=57.6
25×( 0.28 )=7
36.4÷( 2.6 )=14
返回
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整理与复习

5、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19页的对小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练习五的相关练习。

◆教材提示本节课是对第一单元知识内容的一个整理,本单元知识点有:知识点一: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知识点二:小数连乘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知识点三:求积的近似值的意义和方法。

知识点四: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燃气费,出租车费等)实际问题。

通过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整理,使小数乘法的知识系统化,更利于学生整体掌握和运用。

本节教材在编排中,依次出现了算一算,议一议,算一算,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运用中有所复习,再通过议,使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注意事项在大脑中概念化的形成。

接着教材设置了解决问题的练习和估算练习,使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

而后面的练习五的题目。

是对前面所整理的知识的加强练习。

练习五共设置了9道题,分别练习了小数乘法和积的近似数以及连乘运算三个方面的练习,而以这三个方面的练习中,特别加强了应用的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能力和进一步学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回忆和交流的形式,在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并交流解决问题,总结出知识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知识的整理方法,培养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正确到积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引入:问:本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交流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并指名学生交流汇报。

2.揭示课题:引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对第一单元的所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课件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课件

本册教学目标——数学思考
1. 学生在认识自然数、整数、奇 数、偶数、质数(素数)和合数、倍 数、因数、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丰 富学生对数的认识,初步形成数感和 进行初步的抽象思考。
2.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等简 单几何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计算 的探索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直观感受几何的作用。
•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 进行约分、通分的 基础。
约分、通分
• 告知学生约分的意义。
• 引导探究约分的方法,并 提示书写格式。
• 启发学生:“分子、分母 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 数时,得到的分数是最简 分数”。
• 不必出现互质数的概念。
• 及时进行巩固。
• 通过问题解决—— “分数大小的比较” 作为通分的认知需要, 感受通分的必要性。
四、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算探 索规律。
五、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等式;认识方程;解方 程;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
三、长方体、正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的表面积;体积与体积单位;长方体
方体
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问题解决;整理 与复习。
六、折线统计图
综合与实践
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 多少森林;发豆芽。
本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
1. 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 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 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 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 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 观念和统计观念。
2.对于“质因数”“互质数”“分 解质因数”等数学概念,仅作直观表达。
关于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