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如何突详解破高考生物选择题与解题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高考生物选择题在生物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分值较高,而且对知识点的考查较为细致和全面。
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提高得分率。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一、认真审题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看清题干中的关键字词,比如“正确”“错误”“主要”“根本”等,这些词语往往决定了答案的方向。
2、明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限制,例如“在有氧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等。
3、理解题干所描述的情境和问题,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和概念。
二、运用排除法排除法是选择题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技巧。
当我们对某个选项不确定时,可以先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从而缩小选择范围,提高正确答案的命中率。
例如,如果选项中出现与生物学基本原理相悖的内容,或者与题干所给条件不相符的选项,就可以首先排除。
同时,对于一些过于绝对的表述,如“一定”“都”“完全”等,也要谨慎对待,很可能是错误的选项。
三、知识迁移高考生物选择题往往会结合实际生活、科学研究等情境来考查知识点。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比如,当题目提到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时,我们要能够联想到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如免疫系统、遗传变异等。
通过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情境相结合,分析问题,找出答案。
四、对比分析选项对于一些相似的选项,要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
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判断哪个选项更符合题干的要求。
比如,选项中可能会出现对某个概念的不同表述,或者对实验结果的不同解释。
通过对比,找出最准确、最全面的选项。
五、善于利用图表和数据有些生物选择题会配有图表或数据。
在解题时,要认真观察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曲线走势等,从中获取关键信息。
对于数据类的题目,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以及数据之间的比较和关系。
通过对图表和数据的分析,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注意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
生物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

生物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
生物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如下:
1. 阅读题目和选项: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理解题意和要求。
注意关键词、数字和限定词等。
2. 排除干扰项:对于选项中明显错误的或与问题无关的选项,可以先排除,缩小选择范围。
3. 分析题干:分析题干中的信息,确定问题的主要方向和解题思路,对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4. 考虑常识:考虑常识和基本原理,根据自己的生物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注意查找相关知识点,对不确定的问题进行查阅。
5. 示意图和图表:注意题目中可能包含的示意图和图表,仔细观察并运用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
6. 对比选项:将各个选项进行对比,综合考虑不同选项的优缺点和相应的生物原理,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7. 再次阅读题目:在选择答案之前,再次阅读题目和选项,确保自己的选择没有遗漏或错误。
8. 时间分配:在答题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时间,避免长时间卡在一个题目上,应将时间合理分配给每个题目。
9. 注意反面陈述:有些题目可能会以反面陈述的方式出现,在选择答案时要注意排除反面陈述。
10. 自信决策:做选择题时要有自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推理选择答案,并坚持自己的选择。
11. 快速判断:对于一些简单和明显的题目,可以快速判断出答案,避免过度思考和浪费时间。
12. 多做练习:多做生物选择题的练习,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生物选择题的答题策略与技巧

生物选择题的答题策略与技巧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学的考试是考察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以及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选择题是生物学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掌握答题策略和技巧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生物选择题的答题策略与技巧,希望对广大生物学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审题要仔细审题是解答选择题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审题时要认真读懂题目,特别是题目中的关键词。
有些题目可能是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注意综合整个题目的意思,弄清题目的要求,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排除干扰项有些选择题的干扰项设计得非常巧妙,很容易让人误选。
解答选择题时,要学会排除干扰项。
一些干扰项可能是与题目相关但并非正确答案,一些干扰项可能是与题目无关的错误信息。
要仔细斟酌每个选项,尤其是与自己所学知识不符合的选项要特别注意排除。
三、提前预测答案在审题后,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提前预测答案。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减少漏选和错选的可能性。
在预测答案时,要遵循科学的逻辑,结合自己的生物学知识,从而提高正确率。
四、不要死扣知识点有些选择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生物知识点,但解答选择题并不一定要求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一些常识、逻辑和推理进行分析和解答。
不要为了死记硬背而影响正确答题。
要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知识点的巧妙运用。
五、多做练习题练习可以有效提高答题水平。
做生物选择题时,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可以从历年考题中选取,也可以从各种练习题集中选取,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题目,尤其是一些考查解题技巧的题目,对于提高答题水平非常有帮助。
六、注意图表题生物学中的选择题经常伴随着图表、图像等,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注意图表的内容,分析其中的信息。
有时候答案可能就隐藏在图表中,因此要注意仔细观察,并结合图表内容进行分析。
七、理清思路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理清思路。
不要慌乱,要冷静分析题目,梳理出解题的思路。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高考生物选择题在整个生物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般占据50%以上,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能够有效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生物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仔细阅读题目在答选择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自己理解清楚题意。
有时候一些细微的差别可能会改变答案。
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如“不”、“除外”等,这些关键词常常意味着答案会有所不同。
二、通读选项通读选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有助于判断选项之间的差异。
通读选项时,可以将不同选项进行分类,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选择正确答案。
三、排除法排除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
做选择题时,我们可以逐个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减少答案的范围。
排除法的关键是找出选项中与已知信息明显不符的内容,从而将其排除。
四、交叉对比法交叉对比法是指将已知信息与选项逐一对比,看是否存在相应的关联。
如果存在关联,那么该选项很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在使用交叉对比法时,要注意选项的细节描述,尤其是与已知信息相关的内容。
五、题目的先后答题顺序对于选择题,有些同学可能会遇到做题时时间不够的情况。
为了提高答题的效率,我们可以优先选择易答题目,先解决掉能够迅速得到答案的问题,然后再来完善答案。
这样可以保证先得到一部分分数,然后再专注于解答较难的题目。
六、刷题训练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刷题和实践来培养。
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试卷和历年真题,熟悉不同知识点的考察形式和出题方式。
刷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不同题型和答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七、提高阅读能力高考生物选择题往往比较长,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增加平时的阅读量,尤其是科普生物方面的文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准确把握题意。
总结起来,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要求考生深入理解题目,通读选项并进行比较,运用排除法和交叉对比法,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并通过刷题训练和提高阅读能力来提高答题水平。
高考生物选择题十大解题方法高考生物选择题

高考生物选择题十大解题方法高考生物选择题选择题在生物考试中,选择题的题量是最大的,需掌握解题方法,规范答题,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生物选择题十大解题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一)一、直选法这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据题目衔给条,借助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例1: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氧气浓同的密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
结果如下表:氧气相对值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40.50.60.70.81.0CO2释放量(mol)1.00.80.60.50.40.50.60.70.81.0根据以上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0.05molB.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0molC.仓库中贮藏苹果时氧气相对浓度为5%时最好D.贮藏苹果时还可以采取低温、干燥等措施解折:本题因为D 选项与题干由所说内容无关,可直接连出D项。
A、B选项需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个反应式进行定量计算可算出。
答案:D 二、找题眼法找题眼法就是从多个已知条中找出某一作为解题切入点的条,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其中最先使用的条就是题眼。
例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
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细胞能分解染色剂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腊会阻止染色剂的进入而不着色;如果细胞死亡,则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染色剂可以进入而使细胞核着色。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如何快速准确解答选择题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如何快速准确解答选择题在高考生物考试中,选择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解答选择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生物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选择题中取得好成绩。
一、充分理解题目在解答生物选择题时,首先要充分理解题目。
仔细阅读题干、选项和陈述,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注意排除干扰项。
有时候题目会采用否定的陈述方式,考生要注意不要被否定的陈述迷惑。
二、掌握生物常识生物学科是一个注重记忆与理解的学科,考生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掌握一定的生物常识。
例如,物种的分类、生物的特征、器官的功能等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记忆,能够更好地应对选择题的考查。
三、关注关键词解答选择题时,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
例如,题目中出现的“不”、“错”、“非”等否定词,对于解题方向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此外,题目中涉及到的特殊生物名词、具体实验条件等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
四、灵活运用排除法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排除无关选项和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能够迅速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准确性。
在排除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生物知识和题目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判断。
五、注意题目的层次与难度在高考生物试卷中,选择题往往有不同的层次和难度,考生要根据自身水平和时间分配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
对于较简单的选择题,可以快速解答,迅速获取分数。
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选择题,可以略过或留到最后解答,以保证其他题目的完成。
六、多做选择题练习在备考阶段,考生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生物选择题进行练习,熟悉题目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思路。
可以选择一些模拟试卷、历年真题等进行训练,提高解答选择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总之,高考生物解题技巧的快速准确解答选择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常识和解题方法。
通过理解题目、掌握生物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排除法以及多做选择题练习,能够提高解答选择题的能力,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技巧对考生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技巧汇总

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技巧汇总高考生物科目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科目,涉及到了生物的各个方面知识,而且题型也相对较多。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下面将对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技巧进行汇总。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是高考生物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解题技巧如下:1. 分析题干关键词:仔细阅读题干,分析出题的关键词汇,如“主要原因是”、“最可能是”的词语,从而明确问题的要求。
2. 排除干扰项: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干扰项会涉及到生物知识的其他方面,对于干扰项出现的选项,需要仔细分析其与问题要求的关联性,一般都可以排除。
3. 关联上下文:有些选择题需要通过阅读上下文进行推理,关联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一些涉及概念定义和实验现象解释的题目,需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背景材料,了解相关情况。
二、判断题解题技巧判断题是高考生物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解题技巧如下:1.理解题干:仔细阅读题干,分析所给陈述的真实性与否。
通常来说,判断题的题干陈述比较简单明了,如“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等。
2.查找关键信息:针对判断题的题干,找出其中涉及到的关键词汇和核心概念,通过对比自己掌握的知识,判断是否与题干陈述相符。
3.排除干扰项:判断题的干扰项通常是非常相似的,特别是在涉及到具体数字和概念解释的题目中,需要仔细对比干扰项,找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选项。
三、应用题解题技巧高考生物试卷中也常常出现应用题,这类题目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题技巧如下:1.理解题意:应用题通常给出一个生物学实际问题,需要将所学知识理解并运用到解答中。
因此,需要仔细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思路。
2.分析核心信息:应用题中常常会给出大量的背景材料,需要从中筛选出跟问题相关的核心信息,排除非关键信息。
3.组织合理结构:应用题的解答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和结构进行,需要将所给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和步骤。
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技巧

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技巧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1. 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例1、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
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A. 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B. 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C. 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D. 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解析:读第一遍,明白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①代表胚,②代表胚乳,③代表珠被,④代表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如果我们不读第二遍,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中,一般不太明白题意。
读第二遍,明白答案的四个选项是对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的表述。
B选项,没有胚柄,而应该是子叶;C选项,胚乳只出现单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D选项,④过程的初期主要是种子的萌发,这个时候种子不能吸收利用矿质元素;A选项,①存在于受精作用中,基因型由精子和卵细胞组合而来,③的基因型直接来自于亲本,可能不同。
答案:A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
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 掌握“错误原理”“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
排第四。
例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突破高考生物选择题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在生物考试中选择题得分率较低这一问题,从解题技巧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经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
关键字: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
陕西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的分值为90分,题型只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选择题为6道,每小题6分,共计36分。
在高三教学中发现,选择题的得分率低成为影响考生该科成绩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考生来说,答好生物选择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选择题的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做一简单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一、读题
读题是答题的前提,读题首要因素是读懂,那我们如何读懂题呢?笔者提倡“题读两遍”,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在第一遍读题时,考生可以圈点是或否,以加强对试题的感觉,了解题干大意;在第二遍读题时,考生就可以从题干出发,将关键字再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可以准确地明白试题所考的知识点、能力及要求等。
二、审题
审题是建立在读题的基础上的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的质量将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量。
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思维定势影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
光能
叶绿体 酶 转录
意还没准确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以下是笔者认为在审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比如时间、原因,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这些不同的限定条件,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
例:人体肌肉细胞中,双层膜结构的是(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 、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看限定条件抓住了没有,如果抓住了“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 都可排除。
2、审隐含条件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
例:用32P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注入某种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然后分离获得细胞的各种结构,下列哪一反应不是在含32P 的结构中进行( )
A 、CO 2+H 2O (CH 2O )+O 2
B 、
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
C 、 DNA 信使RNA
酶
D 、 NH2COOH+NH2COOH NH2CO—NH COOH+H2O
答案:D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就是能从题干中分析得出隐含条件“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就是标记DNA”,从而就可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内都含有DNA,而仅核糖体上不含有,故可排除A、B、C。
3、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从而增加试题难度,所以,就要求考生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扰,减少错误的产生。
例:将酵母菌培养在硫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答案:B
解析: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不能繁殖,,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甚至全部死亡。
三、选择题常见答题方法
考生可以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R2
R1
R1
R2
1、直接法
对于一些考查生物学基础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试题,考生可以将从题干获得的准确信息与已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比较,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08年上海春季)某项科学研究认为,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钠类化合物可严重破坏人体肝细胞中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是细胞内()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B、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合成脂质的主要场所
D、形成纺锤丝的主要场所
答案:B
解析:考生在两遍读题后就可以获取信息“线粒体”,从而就可以联想到学过的知识,线粒体的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2、排除法
对于一些不能直接判断出正误的选择题,考生可以将各个选项加以比较,从而排除表述错误选项或者与该题无关的选项,以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
例:雪莲花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受核基因控制。
在30℃以下花色有红、白两种;在30℃以上不分基因型,雪莲花只开白花。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B、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C、雪莲花的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
D、雪莲花的花色现象不符合遗传定律
答案:D
解析: 在解本题时,考生只要将四个选项加以比较,利用已经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不难将A、B、C 选项排除
3、反例法
在生物选择题中,因为生命现象过于复杂,多样性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所以考生在做题时只要知道一些最典型的例子时,就可以大胆地用这些知识去否定一些表述,往往也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例:(09年昆明质检)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部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答案:C
解析:A项中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项中细菌不全是自养型生物,反而细菌中多数属于异养型生物,如肺炎双球菌等;D项中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
同生物成分,如捕草虫。
4、对比分析法
对于一些图表类试题,常常需要考生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向对比,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再结合题干的提示分析出出现现象的原因或作出相应的评价,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
例:(09广东理基)50.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答案:B
解析:种群变化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30年一1935年内种群变化率是(990-398)/(1935-1930)=118.4,1925年~1930年为14,1940年~1945年与1945年~1950年均为负值。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的一些技巧方法,希望能对广大考生起到指导作用。
同时,因个人能力有限,文章颇有不足,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肖邦国谢娇.中学生物教学《解答选择题的相关技巧及选做题
的注意事项》,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第48-49页。
[2]王朝银.步步高二轮专题复习,延边人民出版社.第157页。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逐渐扩展,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审计理论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审计“免疫系统”论就是从这一进程中凝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