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规新改小区住宅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要点

合集下载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居民小区用水量的计算3.6.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6.3、3.6.4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表3.6.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1.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A 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3.6.5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3.6.6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6.1B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6.1、3.6.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2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3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4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3 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2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居民小区用水量的计算3.6.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6.3、3.6.4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表3.6.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1.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A 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3.6.5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3.6.6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6.1B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6.1、3.6.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2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3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4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3 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2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

管道流量设计计算

管道流量设计计算
50 │0·051│ 150 │0·037│ 400 │0·028
80 │0·044│ 200 │0·034│ 500 │0·026
100 │0·042│ 300 │0·030│ │
━━━━━┷━━━━━┷━━━━━┷━━━━━┷━━━━━┷━━━━━
水池调节容积计算
V1=(Qb-Qg)Tb (2·5─2)
12│饮水器 │0·05│0·15│25~50
13│家用洗衣机 │0·50│1·5 │ 50
━━┷━━━━━━━━━━━┷━━━━┷━━━━┷━━━━━━━━━
表7·3─2
━━━━━━┯━━━━━━━━━━━━━━━┯━━━━━━━━━━━
建 筑 物 │ 集体宿舍、旅馆和其他公共建 │ 住宅、旅馆、医院、疗
g─ 重力加速度为9·81(m/s2);
π─ 常数为3·14;
H─ 管段两端的水头差 (m)。
当管段末端为自由出流时

μ=────────── (2·4─12)
─────────
√1+∑ζ+λL/D
当管道末端为淹没出流且自由表面相对D很大时

μ=──────── (2·4─13)
───────
√∑ζ+λL/D
4 燃煤,燃油,煤气和电力直接加热时的耗量

Gm=─── (3.4─7)
H·E
式中 W─设计小时耗热量(KJ/h);
Gm─燃料耗量(Kg/h);
H─燃料发热量,见表3.4─4;
E─加热器效率。
容积式加热器
1 加热面积计算

F=(1·1~1·2)────── (3·5─1)
ε·K·△t
式中 F─表面式水加热器的加热面积(m2);
a,K─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按表2·4─2采用。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居民小区用水量的计算3.6.1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第3.6.3、3.6.4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表3.6.1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注:1当居住小区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2表数据可用插法。

2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第3.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第3.1.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3居住小区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A 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第3.6.5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3.6.6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6.1B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第3.6.1、3.6.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2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3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4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3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建筑物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2当建筑物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

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3当建筑物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本条第1、2款计算设计流量后,将两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方法探讨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方法探讨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方法探讨为了更好地进行居住小区的给水管道设计,本文从关于设计流量的认识、我国现行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居住小区设计秒流量分析与推导这三个方面对居住小区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方法进行阐述。

标签: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设计秒流量;最大时用水量一、前言现在,许多住宅小区的给水管道流量设计计算没有相适应的公式,如果按照市政管道进行计算则可能造成计算结果偏小,若按照室内的给水设计进行计算则可能造成计算值偏大,这样会造成工作难度加大。

二、关于设计流量的认识1.基本概念(1)给水设计流量——是给水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

(2)设计秒流量——卫生器具按配水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的最大短时流量。

(3)最大用水小時的平均秒流量——将最大时用水量(最大时流量)中时(h)换算为3600s,即得到最大秒流量;(单位:L/s)。

(4)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1h的用水量(单位:L/h)。

2.设计流量的确定一般采用设计秒流量的情况有:室内配水管网、气压给水设备、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不设高位水箱的增压水泵,同时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采用最大小时平均秒流量的情况:设有高位水箱的增压水泵,或者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经贮水池后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还有其他的情况,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等于直接供水部分的设计秒流量加上加压部分的最大用水小时平均秒流量。

3.设计秒流量的确定(1)经验法,按卫生器具数量确定管径,或以卫生器具全部给水流量与假定设计流量间的经验数据确定管径,简捷方便,但精确度较差,不能区别建筑物的不同类型、不同标准、不同用途和卫生器具的种类、使用情况、所在层数和位置。

(2)平方根法,以单阀水嘴在额定工作压力时的流量0.20L/s作为一个理想器具的给水当量,其他类型的卫生器具配水龙头的流量按比例换算成相应的器具给水当量,设计秒流量与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的平方根成正比,建筑物用途不同比例系数不同,当量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流量增加极少,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居民小区用水量的计算3.6.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6.3、3.6.4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表3.6.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每户Ng345678910qokh350102009600890082007600 — — —400910087008100760071006650 — —4508200790075007100665062505900 —50074007200690066006250590056005350 55067006700640062005900560053505100 60061006100600058005550530050504850 65056005700560054005250500048004650 70052005300520051004950480046004450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1.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原规范2003版设计流量计算存在下列问题:a. 3000人以上支状管道计算无依据;b. 3000人以下环状管道计算无依据;c. 在3000人前提下按设计秒流量式(3.6.4)计算和按最大小时平均流量计算得到两种结果;d. 居住小区给水支管按最大小时平均秒流量计算偏小,与住宅按概率法计算设计秒流量不能銜接;e. 公共建筑区给水管道计算无依据。

建水规新改小区住宅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要点

建水规新改小区住宅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要点

3.6.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6.3、3.6.4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表3.6.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 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1.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3.6.1A 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3.6.5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3.6.6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6.1B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6.1、3.6.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2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3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4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3 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2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

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3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本条第1、2款计算设计流量后,将两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居民小区用水量的计算3.6.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条和第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表3.6.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A 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6.1B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6.1、3.6.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2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3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4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3 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2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

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3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本条第1、2款计算设计流量后,将两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1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6.3、3.6.4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表3.6.1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注:1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 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2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1.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3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原规范2003版设计流量计算存在下列问题:a.3000人以上支状管道计算无依据;b.3000人以下环状管道计算无依据;c.在3000人前提下按设计秒流量式(3.6.4)计算和按最大小时平均流量计算得到两种结果;d.居住小区给水支管按最大小时平均秒流量计算偏小,与住宅按概率法计算设计秒流量不能銜接;e.公共建筑区给水管道计算无依据。

通过研究分析,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版的居住小区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概率公式和按最大小时平均流量计算方法进行比对,从而找到两种计算方法衔接点。

此衔接点(即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服务人数)与住宅最髙日用水量定额q o、用水小时变化系数K h、每户卫生器具当量数N有关。

为此确定居住小区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准则:表3.6.1中的人数就是两种计算方法的銜接点:a.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衔接点(人数)时,住宅按3.6.4概率公式计算设计秒流量作为管段流量,居住小区配套设施(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按3.6.5平方根法公式和3.6.6同时用水百分数法公式计祘设计秒流量作为节点流量;b.居住小区给水干管服务人数大于衔接点(人数)时,住宅按最大小时平均流量计算作为管段流量,居住小区配套设施(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的规模与小区规模成正比,另一方面其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基本重合,故这部份流量按最大小时平均流量计算作为节点流量;c.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的用水时间(寄宿学校除外)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并不重合。

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都与住宅最大用水时不重合,均以平均小时流量计算节点流量是有安全余量的;3.6.1A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3.6.5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3.6.6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6.1A由于公建区各类公共建筑α值、q o、k h不同,公建小区管段按设计秒流量公式3.6.5条和3.6.6计算。

给水管段供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建筑物时,应按加权平均法求得计算α值;用水密集型的建筑以节点流量计入计算管段。

3.6.1B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6.1、3.6.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2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3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4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1B本条规定了小区引入管的计算原则。

第1款的规定系与本规范第3.1.7条相呼应,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应在引入管计算流量基础上乘1.10~1.15系数。

第2款系由原第3.5.1条后半段移至本条。

第3款规定是为了保证小区室外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当支状布置时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

第4款规定小区环状管道管径相同,一是简化计算,二是安全供水。

3.6.3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2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

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3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本条第1、2款计算设计流量后,将两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3.6.3高层建筑的室内给水系统,一般都是低层区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供不上的楼层,由建筑物内的加压系统供水。

加压系统设有调节贮水池,其补水量经计算确定,一般介于平均用水时流量与最大用水时流量之间。

所以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秒流量,就由直接供水部分的设计秒流量加上加压部分的补水流量组成。

3.6.4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计算:1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系数, 可按式(3.6.4-1)计算出最大用水时卫生u o =100q o mK h0.2 ⋅ N g ⋅T ⋅ 3600(%)(3.6.4-1)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式中: u o ——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q o ——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按本规范表 3.1.9 取用;m ——每户用水人数;K h ——小时变化系数, 按本规范表 3.1.9 取用;N g ——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T ——用水时数(h );0.2——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2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可按式(3.6.4-2)计算得出该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u = 1+c (N g -1)0.49(3.6.4-2)u o=∑u N式中:u——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αc——对应于不同u o的系数,查本规范附录C中表C;N 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3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可按式(3.6.4-3)计算该管段的设计秒流量:q g=0.2·U·N g(3.6.4-3)式中:q 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注:1为了计算快速、方便,在计算出u o后,即可根据计算管段的N g值从附录E的计算表中直接查得给水设计秒流量q g。

该表可用内插法;2当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超过表E中的最大值时,其设计流量应取最大时用水量。

4给水干管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不同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的给水支管时,该管段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应按式(3.6.4.-4)计算:oi gi∑N gi(3.6.4-4)式中:u o——给水干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u o i———支管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N gi——相应支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3.6.4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按用水特点分两种类型:一种为分散型,如、住宅、宿舍(I、II类)、旅馆、酒店式公寓、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等,其用水特点是用水时间长,用水设备使用情况不集中,卫生器具的同时出流百分数(出流率)随卫生器具的增加而减少;另一种是密集型,如宿舍(III、IV类)、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等,采用同时给水百分数计算方法。

而对分散型中的住宅的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采用了以概率法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对于公建部分,仍采用原规范平方根法计算。

公式3.6.4-1和3.6.4-2分子中需乘以100,才与附录E中U和U o相吻合。

由于概率法中的随机事件应是同一事件,也就是说应是每一种卫生器具分别计算,然后再计算它们的组合的概率,本条的计算法将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作为随机事件是运用了“模糊”的概念,要求纳入计算的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基本相等。

因此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就不能将它的折算给水当量直接纳入计算,而只能将计算结果附加1.10L/s流量后作为设计流量。

公式3.6.4-4是概率法中的一个基本公式,也就是加权平均法的基本公式,使用本公式时应注意:1)本公式只适用于各支管的最大用水时发生在同一时段的给水管道。

而对最大用水时并不发生在同一时段的给水管道,应将设计秒流量小的支管的平均用水时平均秒流量与设计秒流量大的支管的设计秒流量叠加成干管的设计秒流量。

第3.6.1条的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就是采用此原则。

2)本公式只适用于枝状管网的计算,不适用于环状管网的管段设计流量的确定。

3.1.9住宅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可根据住宅类别、卫生器具设置标准按表3.1.9确定。

表3.1.9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注:1当地主管部门对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应按当地规定执行;2别墅用水定额中含庭院绿化用水和汽车抹车用水。

3.1.10宿舍、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区域条件,可按表3.1.10确定。

表3.1.10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2除注明外,均不含员工生活用水,员工用水定额为每人每班40L~60L;3医疗建筑用水中已含医疗用水;4空调用水应另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