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
住宅楼设计规范

住宅楼设计规范一、规划布局1、选址住宅楼的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交通便利性、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
应避免选择在污染源、噪声源、地质灾害隐患等不利地段。
同时,要保证住宅楼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2、间距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应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等要求。
一般来说,南北向的住宅楼间距应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 15 倍,东西向的间距应不小于较高建筑物高度的 08 倍。
3、道路交通小区内的道路应设计合理,满足消防车、救护车等应急车辆的通行要求。
同时,要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包括地上停车位和地下停车位,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二、建筑设计1、户型设计户型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
一般来说,户型应方正实用,动静分区明确,卧室、客厅等主要功能空间应朝向良好。
同时,要保证每个房间都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
2、层高住宅楼的层高一般不应低于 28 米,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对于一些特殊的房间,如客厅,层高可以适当提高。
3、阳台和露台阳台和露台是居民休闲、晾晒衣物的重要场所。
阳台的进深不宜小于 12 米,露台的面积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
4、楼梯和电梯楼梯和电梯是住宅楼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的宽度、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居民的安全疏散。
电梯的数量和载重量应根据住宅楼的层数和户数合理确定。
三、结构设计1、抗震设计住宅楼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安全性。
2、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3、材料选择结构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给排水设计1、供水住宅楼应保证稳定的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供水方式可以采用市政供水、二次加压供水等。
2、排水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包括污水排水和雨水排水。
污水应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雨水应及时排放,避免积水。
五、电气设计1、供电住宅楼应保证稳定的供电,电源进线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要求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要求1.功能需求:不同类型的民用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住宅、商业、办公、学校等。
在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具体的功能需求来确定不同区域的位置和面积,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合理连接和协调性。
2.空间利用:优化空间利用是平面布置的关键之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内外的空间利用率,合理划分不同区域的功能,使得每个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利用,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3.人流流线:在平面布置时,要考虑到人员流动的合理性和便利性。
如公共区域应设立直观明确的导向标识和指引,不同功能区域应设立合理的出入口和通道,以方便人员流动和避免拥堵。
4.建筑安全:在平面布置中,建筑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要保证安全的建筑通道和疏散通道,设置合规的防火门和疏散楼梯,确保建筑内外的消防设备和逃生设施的合理布置。
5.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平面布置时,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根据建筑的朝向和采光条件,合理布置窗户和采光设备,以最大化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消耗。
6.通风与采光:民用建筑的平面布置应注重通风与采光的合理性,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合理设置门窗位置、内外走道、庭院等,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和光线的充足。
7.人性化设计:在平面布置时,应注重人性化设计,使建筑更加舒适和便捷。
如设置合适的楼梯和电梯,保持合理的间距和宽度;设立方便使用的洗手间和候车区域,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8.环境协调:平面布置时,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如合理设置建筑的外部空间,如花园、广场等,使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提供舒适的休闲和交流场所。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平面布置要求涉及功能需求、空间利用、人流流线、建筑安全、自然资源的利用、通风与采光、人性化设计和环境协调等方面,旨在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使用体验。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要点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要点开发区龙阳新城规划总平面设计要点。
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我们可以确定知道规划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但是比较的笼统。
我们通过对规划总平面图布置要点以及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因子的研究分析,来深入理解如何设计好开发区龙阳新城住宅小区总平面图..................................。
在城市规划管理局或城、镇规划建设局批准的用地范围内,根据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各种场地、绿化设施等,在平面图上进行合理、协调地规划、设计与布置,使一个工程的各个项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设计,称为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设计.......................。
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可先从总平面图的布置要点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图布置的要点如下.................: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坐标),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蓄水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绘制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以上要点是摘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表面看这9项要点觉得内容并不多,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

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
一、总体规划
•1.1 绿化比例
–合理确定绿地、道路、建筑比例,保证小区整体绿化率。
•1.2 交通布局
–细致规划道路设置、停车位规划,确保交通通畅。
二、建筑设计
•2.1 建筑风格
–统一建筑风格,确保小区整体协调性。
•2.2 建筑高度
–控制建筑高度,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采光和视野。
•2.3 建筑密度
–控制建筑密度,确保小区居住舒适度。
•2.4 开放空间设计
–设置公共开放空间,增加小区居民活动空间。
三、景观设计
•3.1 植被配置
–合理配置各类植被,提升小区绿化品质。
•3.2 游憩设施
–布局休闲游憩设施,提高小区居民生活质量。
四、设施配套
•4.1 学校医院
–确保周边配套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充足。
•4.2 商业服务
–布局商业服务区,方便居民购物就餐。
五、安全防护
•5.1 配套警务站
–设立警务站,加强小区安全管理。
•5.2 视频监控
–布设监控设备,提高小区安全防范能力。
六、环境保护
•6.1 垃圾处理
–规划垃圾处理点,提高废物处理效率。
•6.2 污水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保护小区周边环境。
以上是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的详细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小区建设达到设计标准。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标准、规定一基地出入口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条: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⑵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⑶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⑷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⑸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⑹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3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269条快速路、主干路两侧一般不得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二、基地内道路和消防车扑救场地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住宅小区平面

住宅小区平面住宅小区平面是指住宅区域内的各个建筑物的分布图,它包括了整个小区的规划布局、道路划分、建筑分布、绿化设计等内容。
一个好的住宅小区平面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来讨论住宅小区平面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要考虑的因素。
一、规划布局住宅小区的规划布局是整个设计的基础,需要合理分配和规划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
首先,需要考虑到小区内道路的设置,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以方便居民的行车和交通。
同时,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场等也需要合理地分布在整个小区内,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二、建筑分布在小区内,住宅建筑的分布也是需要谨慎考虑的。
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让每个住户都能够拥有宽敞明亮的房间,避免因建筑密度过高而带来的阴暗和拥挤。
此外,考虑到居民的隐私和安全,建筑之间的间距和朝向也应该是一个因素。
同时,与建筑物相连的公共区域如停车场、儿童游乐场等也应该合理布置,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三、绿化设计绿化是小区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为居民提供美丽的环境和舒适的氛围。
小区内的公共绿地、花坛、树木等植被的合理布置可以为居民创造一个休闲、健身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绿化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四、配套设施一个好的住宅小区平面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配套设施的设置。
根据居民的需求,小区内可以设置健身房、游泳池、儿童乐园等公共设施,以满足居民丰富多样的生活需求。
此外,小区内的垃圾处理设施、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也需要充分考虑,以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平面设计对于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规划布局、建筑分布、绿化设计和配套设施等因素,从而创造一个宜居的小区。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设计,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住宅小区平面,为居民提供美好的居住体验。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说明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一总平面俢详设计涉及到的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标准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图解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 GB/T50353-2013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7 《住宅设计规》 GB 50096—20118 《住宅建筑规》 GB 50368—20059 《市住宅设计标准》DB 29-22-201310 《无障碍设计规》 GB 50763-201211 《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 29-196-201712 《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16-2014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 GB 50067-201414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1月13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15 《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DB/T 29-7-2014 J11250-201416 《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 DE/T 29-6-2010 J10484-201017 《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规划设计导则》二○一五年二月十日签发二总平面设计要点住宅总平面设计可先从总平面的布置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布置要点如下:1 建筑基地需要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建筑基地依椐城市规划与建设单位要求,需要保留的古迹、地貌、古树等。
2 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值(绝对标高)、建筑物周边场地标高。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画法,建筑物、构筑物坐标值与标高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10 中 2.4.2~2.4.6条,2.5.1~2.5.4 条规定。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标准、规定一基地出入口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x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2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⑵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⑶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⑷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⑸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⑹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3《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269条快速路、主干路两侧一般不得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二、基地内道路和消防车扑救场地1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2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3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m,纵坡不应大于%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5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一总平面俢详设计涉及到的规范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标准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图解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13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7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8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9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 29-22-201310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11 《天津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 29-196-2017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201414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1月1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15 《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DB/T 29-7-2014 J11250-201416 《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 DE/T 29-6-2010 J10484-201017 《天津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规划设计导则》二○一五年二月十日签发二总平面设计要点住宅总平面设计可先从总平面的布置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布置要点如下:1 建筑基地内需要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建筑基地内依椐城市规划与建设单位要求,需要保留的古迹、地貌、古树等。
2 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值(绝对标高)、建筑物周边场地标高。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画法,建筑物、构筑物坐标值与标高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10 中2.4.2~2.4.6条,2.5.1~2.5.4 条规定。
提示:⑴ 2.5.3.1 建筑物标注室内±0.00处的绝对标高在一栋建筑物内宜标注一个±0.00标高,当有不同地坪标高以相对±0.00的数值标注;⑵ 2.4.4 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应根据设计不同阶段要求标注,当建筑物与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时,可注其对角坐标。
与坐标轴线成角度或建筑平面复杂时,宜标注三个以上坐标,坐标宜标注在图纸上。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建筑物、构筑物也可用相对尺寸定位;3 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绿线等的位置。
建筑基地四角界线的测量坐标(建筑坐标)值;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规划的用地控制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建筑红线又叫建筑控制线(建筑线),是指按规划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位置,距道路红线距离的控制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用地红线是指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
以上三条图线,在总平面中,要用引出线标出图线名称(必要时用图例在总平面说明中注明);4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周边场地(规划四至范围以外50m内)用地性质以及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称、性质、层数;5 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和编号的标注方法:2.6.1 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注写名称,名称宜直接标注在图上。
当图样比例小或图面无足够位置时,也可编号列表标注在图内。
当图形过小时,可标注在图形外侧附近处。
6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围墙、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如有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需注明;7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指北针的划法,《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中7.4.3规定:指北针的形状符合图7.4.3的规定,其圆的直径宜为24mm,用细实线绘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3mm,指针头部应注“北”或“N”字。
需用较大直径绘制指北针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直径的1/8。
8 计量单位。
总平面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至少取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道路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沟底纵坡度宜以百份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9 制图比例,一般常用比例 1 :200 、1 :500 、 1 :1000 、 1 :2000 。
可用比例 1 :250 、 1 :300 、 1 :400 、1 :600等。
10 基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见图例1)11 注明施工图设计依据、尺寸单位、比例、高程系统及坐标系统(如为建筑坐标网时,应注明与测量坐标网的相互关系)、图例、补充图例等。
(见图例2)1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涉及到面积、层数、密度,取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人数、户数、车位数均为整数;)规划用地平衡表项目面积(ha) 比例(%) 人均面积(㎡/人)规划总用地居住用地其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技术经济指标表规划总用地面积平米总建筑面积平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平米其中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平米楼座投影下地下室建筑面积平米地下配套公建建筑面积平米地上建筑面积平米其中1.住宅总建筑面积平米2.配套公建建筑面积平米3. 门卫建筑面积平米4.地下室出地面楼梯建筑面积平米容积率建筑密度% 住宅建筑毛密度㎡/h㎡住宅建筑净密度㎡/h㎡住宅建筑套毛密度套/h㎡住宅建筑套毛密度套/h㎡居住人口人居住户数户其中<60㎡户≥60;<90㎡户≥90;<150㎡户≥150㎡户90㎡以下户型面积比例% 人口毛密度人/h㎡住宅平均层数层平均每户建筑面积㎡/户绿地率%非机动车停车位辆地上辆地下辆机动车停车位(含出租车辆,装卸车位辆)辆地上辆地下辆注:机动车地下为(平层/机械式)停车公共配套项目一览表项目建筑面积(㎡)备注文化活动室设于配建内社区服务点设于配建内物业管理服务用房设于配建内居委会设于配建内社区警务室设于配建内商业服务网点早点铺设于配建内便利店设于配建内菜市场设于配建内其他设于配建内垃圾分类投放点处(每处用地面积6㎡)公厕居民健身场地用地面积㎡,不占用绿化面积合计地上地下市政设施项目一览表项目建筑面积(㎡)备注10KV配电站(黑号)200*2 分别设于地上配建,配建内;每座长22.5m,宽8.6m,容量4*1000KVA10KV配电站(红号)地下为两层,设于地下一层热交换站地下为两层,设于地下一层电信设备间设于地库有线电视设备间设于地库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设于地库中水泵房设于地库给水泵房设于地库热水泵房设于地库消防控制室设于配建内消防水箱间设于楼屋顶(建筑面积计入楼内)燃气调压柜设于地上,占地面积14.4㎡,压力等级:中压A合计地上地下总平面设计时,还应遵循《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中第四章“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和第五章“场地设计”的规定。
设计要点提示:要点1、2、3 主要是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提供的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我们必需把这些内容清楚的表达在总平面上;要点4、5、6 总平面的布置,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来布置,同时考虑功能分区、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及发展用地,还要考虑对环境的要求及良好的服务功能,例如:漫步、休憩、晒太阳、遮阴、聊天等户外活动场所;要点7 指北针是总图中应标识的图标,主要确定建筑物的朝向,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要点9、10 总平面的比例宜采用1:500、1:1000、1:2000,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表”;要点1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基地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汽车停放车位数、自行车停放数量等。
三总平面定位及施工放线要点说明1 地界坐标和建筑退让以某年某月某日获得批准的建设设计方案总平面地界坐标和建筑退让地界线尺寸为依据2 总平面尺寸、坐标总平面通常均标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平面尺寸包括:建筑总尺寸、建筑间距尺寸、建筑退让地界线尺寸和建筑关键角点坐标。
平面尺寸以“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平面坐标除了特别标明的自定义施工坐标系统外,通常采用与现状地形图一致的坐标系统,以“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本工程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前期方案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
建筑间距尺寸,如无特殊说明,是指相邻建筑之间,相对的主体外墙外表面的最小垂直净距。
建筑退让地界线尺寸是指建筑面向地界线方向的主体外墙完成面(含保温层、面砖或幕墙等较厚饰面层,不包含建筑勒脚、台阶、雨棚、悬挑阳台等),或外墙完成面角点与地界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3 建筑定位总平面建筑定位均以首层建筑主体外墙完成面为定位标准,不包含建筑勒脚、台阶。
总平面中的每个建筑单体至少有2个角点的平面定位坐标,并且,此2个角点位于建筑的一条长边上,通常是此长边的两个端点。
每个建筑单体的首层平面图(或最具特征的平面图)中也给出了上述至少2个角点的对应位置。
在实际放线过程中如还需要其他建筑角点的平面定位坐标,应加以补充。
角点坐标为投影线交点坐标;圆弧边界坐标有三个,分别为弧的起止点和弧中点(或其他特征点)坐标。
总平面角点定位示意图3.1 分类外墙的总图定位点1)涂料外墙:首层建筑主体外墙完成面的位置为外保温层的外表面附加20~30mm;2)面砖外墙:首层建筑主体外墙完成面的位置为面砖的外表面;3)石材、金属、玻璃等幕墙:首层建筑主体外墙完成面的位置为(石材、金属、玻璃)幕墙的外表面,设计阶段经考虑建设单位提供的意向幕墙产品规格,预估幕墙距离建筑首层结构外墙的略过剩尺寸进行各类尺寸标注,幕墙招标时,该尺寸不应超过设计阶段预估值;3.2 建筑方向标示除了使用上述角点坐标外,还使用指北针、轴号进行标示。
建筑总平面标有指北针,建筑单体首层平面图也应标注有与总平面一致的指北针;建筑总平面的每座建筑提供若干经简化的、可以表示建筑方向的轴号,通常横纵各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