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知识培训【肛肠科】
肛肠科常用麻醉

腰俞穴位麻醉(骶管阻滞麻醉)
? 腰俞穴麻醉,也称腰俞麻醉,这是以中医穴位而命名的。 ? 如以现代解剖学和麻醉学观点则称骶裂孔麻醉(低位骶
管麻醉),为骶部麻醉方法之一。 ? 硬脊膜外腔最下部阻滞骶脊神经传导的麻醉。
? 穿刺层次: 皮肤 浅筋膜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膜外隙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蛛网
膜下隙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术中并发症:
脑脊液即可注入麻药。注药后 3-5分钟出现麻醉效果,一般 可维持1-2小时。
腰俞穴位麻醉(骶管阻滞麻醉)
? 注意事项 ●骶管裂孔的位置:第 4骶椎棘突和左右骶骨角,三点构成一
个三角形,中间即是骶管裂孔。 ①尾骨尖上方 5-6cm 两骶骨角间的骨性凹陷;
②以两侧髂后上嵴连线为底边向尾骨尖方向作一等边三
1次葡萄糖水。 ●有关禁食、禁饮的重要性,必须向患儿家属交代清楚,以 取得合作。
麻醉前准备:患者准备
4.胃肠道准备:肠道
●术前晚及手术当天早上还应做肠道准备:
灌肠:肥皂水、生理盐水、磷酸钠盐溶液
口服泻剂:番泻叶、硫酸钠、甘露醇、聚乙二醇
●清除肠道粪便,保持手术区清洁
麻醉前准备:麻醉设备、用具、药品准备
麻醉前准备:患者准备
4.胃肠道准备:胃 ●一般的择期手术:常规排空胃 目的: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呕吐 —— 误吸、窒息、吸入性
肛肠科手术麻醉及护理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 安全。
协助麻醉师
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操作, 确保麻醉过程顺利。
观察病情变化
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适当 的疼痛控制措施,如药物治疗、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还需要考 虑患者的意愿和医生的经验与 技术水平。
03
肛肠科手术麻醉护理
术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过 敏史等进行全面了解,以 便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麻醉 方案。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麻 醉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紧 张、焦虑的情绪。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术前 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确保患者身 体状况适合手术。
物理治疗等。
观察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 如出血、感染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指导康复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如功 能锻炼、饮食调整等,促进患者尽 快康复。
04
肛肠科手术麻醉并发症 及处理
低血压
总结词
低血压是肛肠科手术麻醉中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器官灌 注不足和缺氧。
详细描述
低血压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引起 的血管舒张和心肌抑制所致。处 理方法包括补充血容量、使用血 管收缩剂和调整麻醉深度。
02
肛肠科手术麻醉的主要目的是为 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手术的 安全和顺利进行,以及手术后患 者的快速恢复。
肛肠科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肛肠科手术麻醉可以 减轻患者的痛苦,提 高手术的舒适度。
麻醉在肛肠外科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与风险评估

麻醉在肛肠外科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与风险评估麻醉在肛肠外科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让患者无痛地度过手术过程,还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然而,麻醉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探讨麻醉在肛肠外科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与风险评估,以帮助医务人员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麻醉服务。
一、麻醉前的风险评估在进行麻醉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手术类型和麻醉药物的选择。
在肛肠外科手术中,一般常见的评估指标有患者的年龄、心血管疾病史、肺疾病史以及过敏史等。
患者如果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麻醉的风险将会增加。
二、术前的注意事项在手术前,麻醉医师需要告知患者一系列的术前准备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空腹,通常要求至少禁食 6 小时,以减少误吸风险。
其次,患者需要停用一些特定的药物,如抗凝剂和血栓溶解治疗药物,以防止术中出血。
此外,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则需要进行术前的呼吸功能评估。
三、麻醉药物的选择在肛肠外科手术中,麻醉医师常常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常用于较小的手术,如肛门小手术,它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
全身麻醉对于大型手术,如结直肠切除术,通常是首选。
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麻醉医师需要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了解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
此外,麻醉药物的剂量也需根据手术的类型和持续时间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麻醉状态。
四、麻醉中的风险控制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需要保持密切的监测,并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生命支持措施,以应对可能的风险。
特别是在结直肠切除术等大型手术中,术中的失血和感染风险都较高,麻醉医师需密切注意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状况。
此外,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麻醉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可能存在慢性疾病或多种药物的使用,这些都增加了手术风险。
因此,在麻醉时应充分评估老年患者的全身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肛肠外科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肛肠外科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1.诱导前应该准备好麻醉机、气管插管用具以及吸引器等
2.诱导前核对手术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如空腹、清洁洗肠、麻醉前用药
3.患者仰卧,开放静脉,开放胃肠减压管
4.检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等麻醉钱基础值。
5.避免诱导期间过度兴奋或发生呕吐
6.当患者意识消失后,应托起下颌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7.多数静脉麻醉药对循环的抑制作用与用量及注射速度有关,应根据不同的诱导用药选取合适给药速度,必要时可分次注入。
我的上一篇:怎样才能远离痔疮,不受痔疮的侵扰。
肛肠科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和骶管阻滞麻醉(腰俞麻醉)。
1·局部浸润麻醉肛门局部麻醉,是将局麻药物注入肛门直肠周围,从而达到肛门括约肌松弛,痛觉消失的目的。
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因而肛门部一般小手术,多选用此方法。
例如肛裂、单纯外痔、肛乳头肥大、简单肛瘘、肛窦炎等。
但对于肛周脓肿,或伴有肛门部湿疹等感染性疾病时,采用局部麻醉,容易造成感染扩散,常用麻醉药有0.5--1%普鲁卡因溶液,0.25--0.5%利多卡因溶液,0.25丁吡卡因溶液,使用时可加入适量肾上腺素(100ml麻醉药中加入0.1%肾上腺素0.2ml--0.3ml以延长麻醉作用时间,减少出血,延缓麻醉药的吸收,减少毒性反应),为了延长止痛时间,可在上述麻醉药30ml内加入1%亚甲兰2ml(一般可达5--10天,机理目前尚不清)。
四点浸润麻醉后正中尾骨前区,逐步浸润,用药10ml阻滞第四神经会阴支,肛尾神经和阴部神经分支,有较好的松弛肛门的作用,然后,再向两侧及截石位3点,9点扇形注射5ml--10ml,最后可在前正中12点处,用药5--10ml,另外,注药应有侧重点,如肛瘘,可在瘘管走向重点给药。
两点扇形麻醉法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肛门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令患者咳嗽的同时,在距肛门缘约2cm截石位3点处,刺入针尖。
先在皮内做一皮丘,然后垂直向深部进针,至坐骨直肠窝内,注射药液2-3ml(因支配肛门外括约肌及肛管肛门皮肤的脊神经之阴部内神经,经过坐骨直肠窝,再分布到肛门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皮肤。
)。
将针尖退至皮下,然后呈45度角,分别向前后方向进针,分别注药2-3ml。
药液注射时要深达肌层,如注射药液过浅,可造成肛门部皮下水肿,从而影响手术操作以及术后伤口愈合。
同法在距肛门缘2cm,截石位9点处做扇形麻醉。
小剂量局部麻醉法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后,术者左手食指插入肛内、摸到肛门白线;右手持注射器,在距肛缘2cm,截石位3点处,刺入针尖,做一皮丘,然后垂直进针至坐骨直肠窝内,注药O.3-0.5ml,针尖是退至皮下,呈45度角,向前、后进针,至外括约肌处,注药0.3ml,继续进针至内、外括约肌间沟处,(靠左手食指感觉),再注药0.3ml,同法,截石位9点处注射等量药液。
第四章--肛肠麻醉与术后止痛

麻醉前用药 常用药物:
⑴安定类:主要用苯二氮芷类药物,常用药物有安 定、利眠宁、氟哌淀等。
⑵催眠类:主要用巴比妥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苯 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等多种。
⑶镇痛药:常用的药物有吗啡,哌替啶和芬太尼等。 ⑷抗胆碱药:常用的药物有阿托品和东莨菪碱 ⑸特殊用药:如:糖尿病者应给予胰岛素,有过敏 史者应给予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有支气管哮喘者,应给予 氨茶碱等。
静药和安定药等。 3、小儿麻醉时,先采用基础麻醉,基础麻醉药的
用量应以不抑制呼吸和循环为限,常用药物有 γ-羟基丁酸钠(γ-oH), 硫喷妥钠和氯胺酮等。
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
婴儿 ,0.25%普鲁卡因<20mg; 幼儿, 0.5%普鲁卡因<70mg;0.25%-0.5%利 多卡因,=<7mg/kg.
⑶心动过速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以及高热、暑天、
热带地区病人应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药,必用者宜用东莨菪 碱为宜。
⑷施行硫喷妥钠或氟பைடு நூலகம்麻醉时,阿托品剂量应增大,
以预防硫喷妥钠麻醉时迷走神经兴奋而引起的喉痉挛,能 对抗氟烷引起的心率减慢。
⑸小儿对吗啡的耐受量小,剂量应酌减,但因腺体分
泌旺盛,全麻前特别是在拟用乙醚麻醉时,抗胆碱药的剂 量应增大。
以免误用而发生意外。
五、 鞍状麻醉
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
1、头痛: 针灸太阳,印堂、风池、风府、
合谷等穴。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
2、血压下降: 及时的输液,补充足够的液
体必要时可给予升血压药,如多巴胺等。
3、恶心、呕吐:阿托品0.5mg或胃复安5~
10mg肌肉注射。
六 、 硬脊膜外麻醉
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硬脊膜外腔, 使某部分脊神经暂时麻醉,求得躯 干某一节段的麻醉,称为硬脊膜外 腔神经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麻醉。
肛肠外科麻醉技术

肛肠外科麻醉技术1. 长效局部麻醉特别适用于门诊手术病人,麻醉时间可长达6小时左右,保证患者在回家路上完全无痛,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较安全的麻醉方法。
(1)长效麻药配方:2%利多卡因10ml0.5%布比卡因10ml0.9%生理盐水20ml肾上腺素3~4滴共计40ml,其中:2%利多卡因稀释后浓度为0.5%,总量为200mg,0.5%布比卡因稀释后浓度为0.125%,总量为50mg,如系0.75%布比卡因,稀释后浓度为0.19%,总量为75mg。
优点:①两药加生理盐水后,浓度降低,总量减少,因而毒性减轻,两药混合并有协同作用,可完全无痛,麻醉时间延长。
②无过敏反应,不需做过敏试验。
③市场有售成药,使用方便。
④加入肾上腺素可消除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扩张血管作用(可卡因本身有收缩血管效应),使末梢血管收缩。
减少术中出血,延缓麻药吸收,使麻药时间延长,但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慎用。
操作方法:局麻与长效局部麻醉操作方法相同。
肛门局麻是注射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故应按神经走行和支配部位进行浸润和阻滞。
齿线以上由植物神经支配,为无痛区。
齿线和齿线以下由体神经支配,感觉神经末梢非常丰富,痛觉特别敏感,为有痛区。
两侧阴部内神经分出的肛门神经与血管伴行、经两侧坐骨直肠间隙分布于外括约肌,并由此进入肛管至内括约肌,在黏膜下层分为上下两支、上支分布在齿线附近和肛管,下支分布在肛周皮下、会阴部和女性阴唇,支配肛门和肛管的感觉和运动。
具体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肛周皮下菱形浸润,用7号注射针头接20ml注射器,内装长效麻药20ml,先在肛门与尾骨尖连线中点(距肛缘1.0~1.5cm,图中A点),进针注射一0.5~1.0cm 大小皮丘。
通过皮丘垂直快速刺入皮下疏松组织内,轻轻加压推注药液,向刺入点两侧肛缘隆起扩延皮下浸润。
如不向两侧扩延,仅在局部隆起,说明只刺入皮内尚未达到皮下,故再向深部刺入少许,直至向两侧肛缘皮下扩延为止。
然后,在已经浸润麻醉的部位斜刺至皮下,再缓缓推注麻药则无明显疼痛,进而依次注药至肛门两侧皮下最后到达前位会合如图4-1中之B点而成菱形皮下浸润,共注药20ml。
肛肠科痔疮、肛瘘等常见病微创手术技术培训

培训效果:提高了医生对微创手术技术的掌握程度 培训内容:涵盖了肛肠科常见病的微创手术技术 培训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 展望未来:微创手术技术在肛肠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技术水平
作者:
培训目标:掌握微 创手术技术,提高 手术成功率
增强肛肠科医生对微 创手术技术的应用能 力
提高肛肠科医生对微 创手术技术的掌握程 度
促进肛肠科医生对微 创手术技术的创新和 研究
提升肛肠科医生对微 创手术技术的教学和 培训能力
定义:痔疮是 肛门直肠底部 和肛门黏膜的 静脉丛发生曲 张而形成的一 个或多个柔软 的静脉团。
分类:内痔、 外痔、混合痔
症状:便血、 肛门疼痛、肛 门瘙痒、肛门 脱垂等
治疗方法:药 物治疗、手术 治疗、物理治 疗等
预防措施:保 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久 坐久站、保持 肛门清洁等
定义: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和肛 管内壁之间的瘘管。
病因:肛瘘主要由肛周脓肿、肛裂、痔疮等疾病引起。
概念:微创手术技术是指通过微小的切口或自然腔道进入人体,使用特殊器械进行手术的 技术。
优势: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应用:微创手术技术在肛肠科中的应用包括痔疮、肛瘘、肛裂等疾病的治疗。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创手术技术在肛肠科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成为未来肛肠 科手术的主要方式。
肛门失禁微 创手术技术 :包括肛门 失禁修补术 、肛门失禁 括约肌重建 术等
问卷调查:通过 发放问卷,了解 学员对培训内容 的掌握程度和满 意度
实际操作:让学 员进行实际操作 ,评估其技能掌 握程度
案例分析:让学 员分析实际病例 ,评估其临床思 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 念:
骶管阻滞是骶裂孔穿刺,注入局麻药于骶管腔内以阻滞 骶神经,它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
马尾
骶管穿刺术
一组图解
髂后上嵴联线处在第 2骶椎平面,是硬膜外 囊的终止部位,骶管穿 刺如越过此联线,即有 误入蛛网膜下隙发生全 脊麻的危险
脊髓的终 末部分, 不含脊神 经,穿过 骶裂孔与 尾骨末端 相连
五、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麻醉并发症者如(全脊麻、局麻药毒性反应
、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硬膜外血肿、神经 损伤、感染等),按相关指南抢救处理。
2.穿刺失败。骶管麻醉穿刺困难或失败者,可改为 全身麻醉等其他麻醉方式,进入其他临床路径。
骶裂孔的主要形状
骶裂孔之变异
骶管麻醉临床路径(表格式)
口 麻醉平面在T10以上,送至重症监护室观察 口 阻滞部位的感觉逐渐恢复,下肢运动正常,送至病房 口 与病房的医护人员交接 口 监测生命体征,每半小时一次 口 每一小时观察阻滞平面消退的情况,直至感觉运动完 全恢复 口 观察穿刺点渗出的情况 口 观察是否自行小便的情况
口 观察下肢运动,感觉情况 口 观察穿刺点有无疼痛情况 口 填写术后随访记录
口 肾上腺素 口 去甲肾上腺素 口 其他
晶体 口 复方林格氏液 口 0.9%氯化钠 胶体 口 羟乙基淀粉
口 5%葡萄糖液 口 其他
口 明胶 口 其他
麻醉实施
二、麻醉实施
麻醉前核 口 病人的身份
对
口 手术部位
麻 再次评估 口 病情
醉
口 骶管麻醉的可行性
实 施
生命体征
口 心电图和心率 口 血压
的检测 口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
一般信息 适用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情况,
可选择骶管麻醉的患者 姓 名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病区_______床号______ 诊 断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术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四, 进入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标准阶段分为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麻醉
实施,麻醉后随访3个阶段。
麻醉前评估 与准备
麻醉实施
麻醉后随访
1,麻醉前一日:进行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2,手术当日:
(1) 核对病人的身份和手术部位,再次进行病情和骶管麻醉可行性的评估; (2) 监测生命体征; (3) 开放静脉通路; (4) 根据所实施手术,确定骶管麻醉穿刺点; (5) 骶管麻醉穿刺部位; (6) 骶管麻醉用药品种与容量; (7) 麻醉维持; (8) 麻醉处理; 3,手术结束后至送入病房后24H; (1) 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和末次用药的时间确定患者的去向:
术后镇痛
局麻药
术后 用药
镇痛药
止吐药
□ 亚甲蓝复合长效局部麻醉 □ 肛门内止痛栓
□ 曲马多 □ 丁丙诺啡 □ 氟比洛芬酯
□ 舒芬太尼 □ 芬太尼 □ 其它
□ 格拉司琼 □ 托烷司琼 □ 阿扎司琼 □ 昂丹司琼 □ 胃复安 □ 其它
临床经验
骶管麻醉 并发症、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般呈V字形。骶尾间隙(又称 骶裂孔、骶裂沟、骶管裂孔), 多呈倒V字形三角。下部两旁各 有小突起,叫骶角。骶中嵴末端 膨隆处、骶裂孔和骶角,为骶管 麻醉穿刺点的主要标志。但骶裂 孔的形态、变异较大,有人报告, 骶裂孔形态多呈三角形、长方形、 方形、亦有马蹄形、不规则形。 有的无骶角、无骶裂孔、骶角不 对称、尾骨骶化等变异。
辅助 用药
急救 用药 静脉 输液
口 利多卡因
口 布比卡因
口 罗哌卡因
口 碳酸利多卡因
口 左旋布比卡因 口 碳酸氢钠
静脉麻醉药: 口 丙泊酚 口 其他 镇痛药: 口 芬太尼 口 舒芬太尼 镇静药 口 咪达唑仑 口 其他 激素: 口 地塞米松
口 依托咪酯
口 瑞芬太尼 口 其他 口 右美托咪定
口 麻黄碱 口 多巴胺 口 阿托品
卡因
口 左旋布比卡因 口 碳酸氢钠
口 常规容量15ml 口 大容量 20-25ml
口 面罩给氧
口 血压下降:加快输液,麻黄
碱或其他
麻 麻醉处理 口 心率下降:阿托品或其他
醉
口 根据术前血红蛋白数,出血
实
量,决定输血
施
失败后处 口改腰麻
理 口改全身(静脉)麻醉
麻醉后随访 三,麻醉后随访
术后当天
术后 第一天
骶管麻醉
1
内容简述
骶管麻醉临床路径 骶管麻醉
并发症、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骶管麻醉临床路径
一, 骶管麻醉适用对象 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的情况,可选择骶管麻醉的患者
二, 选择麻醉方案的依据 根据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临床麻醉学》,徐启明主编,人民
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三, 进入临床路径的标准 1,有骶管麻醉适应症 2,无骶管麻醉禁忌症
抗胆碱药:
麻 醉 前 准 备
口 核对病人
口 阿托品 口 其他 特殊用药: 口 西咪替丁 口 其他
口 东莨菪碱 口 雷尼替丁
口 医患沟通,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物品准备
口 一次性骶管麻醉穿刺包 口 麻醉机 口 多功能监护仪 口 气管插管用整套物品 口 其他抢救用物品、药品和仪器
麻
醉
前
准
备
药品
准备
局麻药
麻醉前评估 与准备
一,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口 病史阅读
口 相关检查
麻 口 实验室检查
醉前
评 估
口 有特殊情况,建议相关检查或相关科室会诊
口 患者全身情况评估,行ASA分级
口 填写《麻醉前小结》
口 禁饮、禁食,病人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准备
口麻醉前用药
镇静药:
口 地西泮 口 苯巴比妥钠
口 咪达唑仑 口 其他
搏
口 呼吸
口 体温
开放静脉 穿刺点状况
麻 骶管穿刺 醉 实 施
骶麻药量
麻醉药容量
口 外周静脉 口 中心静脉
口 红肿 口 压痛 口 其他
口 近尾骨端 口 远尾骨端 口 骶管麻醉失败2次,更换麻 醉医生操作 口 更换麻醉医生行骶管麻醉穿 刺失败2次,进入全麻路径
口 利多卡因
口 布比卡因
口 罗哌卡因
口 碳酸利多
①患者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平面固定于T12以下,可送至病房 ②麻醉平面T10以上,及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由医师护送至PACU观察 ③患者病情危重或在PACU观察1小时病情仍不稳定,可由实施麻醉的医师护送至重 症监护室观察。 (2) 送至病房后的24H内,观察和处理: ①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的运动与感觉; ②麻醉相关并发症 ③填写术后随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