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分析第一题
计算分析题

计算分析题第一题:1.资料:某公司2011年11月上旬发生下列部分经济业务,在记账凭证上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1)借:库存现金300贷:其他应收款300(2)借:应付账款5000贷:银行存款5000(3)借:制造费用2000贷:原材料2000(4)借:库存现金400贷:其他应收款400(5)借:应付账款7000贷:银行存款7000(6)借:制造费用6000贷:原材料6000(7)借:其他应收款900贷:库存现金900(8)借:原材料2000贷:应付账款2000(9)借:库存现金l0000贷:银行存款l0000(10)借:银行存款40000贷:库存现金400002.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对以下5个问题分别作出正确的选择。
(1)在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时,“库存现金”科目的借方金额应为( ) 元。
A.700B.5800C.9800D.10700(2)在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时,“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贷方金额应为( ) 元。
A.300B.400C.700D.1600(3)在编制汇总付款凭证时,“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金额应为( ) 元。
A.5000B.12000C.18000D.22000(4)在编制汇总付款凭证时,“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金额应为()元。
A.5000B.10000C.12000D.14000(5)在编制汇总转账凭证时,“原材料”科目的贷方金额为( )元。
A.2000B.4000C.6000D.8000第二题:长江科技公司2011年8月末资产总额为500万元,负债总额为零,9月份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业务一:以银行存款购买一台价值30万元不需要安装的设备。
业务二:向A公司购买生产用材料15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材料已入库,款项未付。
业务三: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20万元(计入实收资本)。
业务四:用银行存款偿还欠A公司购料款15万元。
业务五:向银行借人2年期借款20万元。
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第一个业务会计分录。
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检测题解析

第一单元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例1】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每段长0.25米,这根绳子有多长? 思路分析:我们先折一折。
如下图所示,图一表示对折一次后一根绳子变成了两段,图二表示再对折一次(对折两次)后变成了四段,图三表示再对折一次(对折三次)后变成了八段。
题中要求这根绳子一共有多长,就是求对折三次后的八段共有多长,由题干已知对折三次后每段长0.25米,所以将这八段绳子的长度加起来就是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用加法或乘法计算,列乘法算式为0.25×8,计算时可以列竖式计算。
解答:0.25×8=2(米)答:这根绳子长2米。
【例2】列竖式计算0.25×7.2。
思路分析:先按照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之后,要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乘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一定要在写出完整的积后再数位数、点小数点。
解答:0.25×7.2=0.0180.2 5× 7.25 01 7 51.8 0 0【例3】填 。
要点提示: 可先动手实际操作一下,看看对折三次后是几段。
要点提示:积的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要点提示: 数积的小数位数时,要从右边第一位起数。
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需要我们将方框填满,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用字母来代替和区分这些方框。
如右图所示: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当作整数来乘,再在乘得的积中数出乘数中的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
先算AB3×8:个位上:3×8=24,所以F=N=4,向十位进2。
百位上:因为AB3×8的积是一个三位数,且A≠0,所以A=1。
同时,十位上最多只能向百位进1,这样才能确保百位不会向千位进位。
十位上:由百位的分析可知,B=0、1或2。
当B=0时,E=2,D=8;当B=1时,E=0,D=9;当B=2时,E=8,D=9。
但是E+J=7,说明B=2不符合题意,故B=0或1。
再算AB3×C:当B=0时:已知A=1,D=8,E=2,因为E+J=7,所以J=5。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第一单元试卷分析五(二)胥晓兰本次考试,我班有74人参加考试。
90分以上的有49人,80—89分20人,70—79分的2人,60---69分有2人,60分以下有1人。
其中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46分。
现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作如下分析:一、试题情况分析1、第一题是计算题,包括(1、口算;2、列式计算;3、怎样简便怎样算):要考察学生的计算水平以及对运算定率与计算法则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第二题为填空题: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与灵活应用程度3、第三题判断题,第四大题是选择题:题目难易适度,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4、第五题解决问题,全面综合地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试卷卷面分析本次考试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日常教学情况,同时从卷面上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基础概念理解不透彻,造成对基础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二)计算作为一个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加强练习。
计算主要考的是小数的乘法。
学生计算不熟练,特别是在简便运算中不知道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怎样运用,以至简算题失分多;有的同学做题不细心,把数字看错,当然答案也就错;还有些孩子在小数乘法计算时,先看成整数乘法来计算,方法十分正确,但是结果忘记点小数点或者点错小数,这方面失分的同学较多。
因此,在今后计算教学中对计算知识还需要强化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入口头叙述计算的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与检查习惯。
(三)解决问题是日常生活在数学中的反映,既能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这次的卷面来看:孩子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总的来说,解决问题这块做得还不错,失分较少,但也有极少数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式子列对了,结果却算错了造成了失分的后果。
财务管理计算分析题

财务管理计算分析题第二章1、某公司05年初对甲设备投资均为60000元,该项目07年初完工投产。
07年、08年、09年年末预期收益为50000元、60000元、70000元,银行存款复利率为6%。
计算07年年初投资额的终值和07年初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
2、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准备进行对外投资,现有三家公司可供选择,分别是甲、乙、丙公司,三家公司的年预期收益及概率资料如表所示:假设甲公司风险报酬系数为8%,乙公司风险报酬系数为9%,丙公司风险报酬第三章1、已知:某公司2005年销售收入为40000万元,销售净利润率为12%,净利润的60%分配给投资者。
200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资产负债表(简表)备一台,价值158万元。
据历年财务数据分析,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随销售额同比率增减。
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1)计算2003年公司需增加的经营资金。
(2)预测2003年需要对外筹资的资金量。
2、某企业甲种设备计划年度需承担轴承零件8000套的加工任务,单位轴承零件用甲设备现行加工定额台时为9台时,企业据具自行工艺条件,定额台时指标改进系数为98%,企业实行两班制,每班实行工作时数为8小时,全年工作天数为258天,平均修机停工为10天。
计算甲种设备需要量。
3、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预计产销量800台,售价为64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4600元,固定成本为200000元计算:①产品销售目标利润及保本点销售量②确定实现目标利润800000元的销售量。
第四章1、某企业年初的长期资金结构如表:长期债券面值发行,普通股每股市价110元,上年每股股利6元,预计每年股息率将增加3%,发行各种证券的筹资费率均忽略不计。
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40%。
该企业拟增资800万元,有两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发行长期债券800万元,年利率为9%,预计第一年企业原普通股每股股息将增加到15元,以后每年股息率仍可增加3%,普通股市价将跌到每股90元。
投资分析计算题

五、计算题1.某企业兴建一个工业项目,第一年投资1200万元,第二年投资2000万元,第三年投资1800万元,投资均在年初发生,其中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投资使用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
该项目从第三年起开始获利并偿还贷款。
10年内,每年年末,可以获净收益1500万元,银行贷款分5年等额偿还,问每年应偿还银行多少万元?画出企业的现金流量图。
附:(F/P,12%,1)=1.1200 (A/P,12%,5)=0.2774解:依题意,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图为(i=12%)从第三年末开始分5年等额偿还贷款,每次应还款为:A=[2000(F/P,12%,1)+1800] *(A/P,12%,5)=(2000*1.120+1800)*0.2774 =1120.70(元)解:由所给资料可以求得:FNPV= —300—1200*(P / F,12%,1)—400*(P / F,12%,2)+500*(P / F,12%,3)+700(P / A,12%,7)*(P / F,12%,3)=939.50(万元)因为FNPV大于0,所以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3、某工厂设计年产量为50万件产品,每件售价(P)14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V)为 10元/件,固定成本(F)60万元。
试求:用产销量(Q)、销售收入(R)、生产能力利用率(S)、产品价格等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和产销量安全度、价格安全度。
(8分)解:盈亏平衡产销量Q*===15(万件)盈亏平衡销售收入R*= Q**P=15*14=210(万件)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S*===0.3=30%盈亏平衡产品销售单价P*==+10=11.2(元/件)产销量安全度=1- S*=1-30%=70%价格安全度=1-=1-=20%4、某企业正准备投产一种新产品,研究决定筹建一个新厂,有A、B、C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引进国外高度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年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0元;B方案采用一般国产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年固定成本总额为 4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2元;C方案采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国产设备生产,年固定成本总额为2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5元。
高一数学第一章34页小结中的第一题

高一数学第一章34页小结中的第一题摘要:一、问题背景1.高一数学第一章34 页小结2.第一题的内容和难度二、题目分析1.题目要求2.解题思路三、解题过程1.步骤一2.步骤二3.步骤三四、答案验证1.计算结果2.对照答案五、解题心得1.关键点掌握2.解题技巧3.学习建议正文:一、问题背景在高一数学第一章34 页的小结中,第一题涉及到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这一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
二、题目分析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函数的性质,完成一定的计算和证明。
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并能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
三、解题过程1.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给出的函数定义,明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函数的奇偶性。
这是解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才能进一步分析题目。
2.其次,我们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完成一定的计算和证明。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找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算和证明。
3.最后,我们需要按照解题思路,逐步完成计算和证明。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步骤的清晰和简洁,以便于自己和他人阅读和理解。
四、答案验证1.计算结果:根据解题过程,我们完成了题目的计算。
2.对照答案:我们将计算结果与答案进行对照,发现两者完全一致,证明我们的解题过程是正确的。
五、解题心得1.关键点掌握: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
这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才能进一步分析题目。
2.解题技巧: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找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算和证明。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步骤的清晰和简洁,以便于自己和他人阅读和理解。
3.学习建议:针对这类题目,我们建议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同时,多做练习题,提高解题技巧和速度。
计算方法_习题第一、二章答案

第一章 误差1 问3.142,3.141,722分别作为π的近似值各具有几位有效数字?分析 利用有效数字的概念可直接得出。
解 π=3.141 592 65…记x 1=3.142,x 2=3.141,x 3=722.由π- x 1=3.141 59…-3.142=-0.000 40…知3411110||1022x π--⨯<-≤⨯ 因而x 1具有4位有效数字。
由π- x 2=3.141 59…-3.141=-0.000 59…知2231021||1021--⨯≤-<⨯x π因而x 2具有3位有效数字。
由π-722=3.141 59 …-3.142 85…=-0.001 26…知231021|722|1021--⨯≤-<⨯π因而x 3具有3位有效数字。
2 已知近似数x*有两位有效数字,试求其相对误差限。
分析 本题显然应利用有效数字与相对误差的关系。
解 利用有效数字与相对误差的关系。
这里n=2,a 1是1到9之间的数字。
%5101101|*||)(|1211*=⨯≤⨯≤-=+-+-n rx x x ε3 已知近似数的相对误差限为0.3%,问x*至少有几位有效数字?分析 本题利用有效数字与相对误差的关系。
解 a 1是1到9间的数字。
1112*10110113%3.0)(--⨯≤⨯=<=x r ε 设x*具有n 位有效数字,令-n+1=-1,则n=2,从而x*至少具有2位有效数字。
4 计算sin1.2,问要取几位有效数字才能保证相对误差限不大于0.01%。
分析 本题应利用有效数字与相对误差的关系。
解 设取n 位有效数字,由sin1.2=0.93…,故a 1=9。
411*10%01.01021|*||*||)(-+-=≤⨯≤-=n r a x x x x ε解不等式411101021-+-≤⨯n a 知取n=4即可满足要求。
5 计算76017591-,视已知数为精确值,用4位浮点数计算。
第7章计算分析题答案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计算分析题答案1.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准备购入一套设备。
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其中甲方案需投资2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
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6.8万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2万元。
乙方案需投资24万元,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也为5年,5年后有残值收入4万元。
5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0万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4.4万元,以后随着设备不断陈旧,逐年将增加日常修理费1 600元,另需垫支营运资金3万元。
假设所得税率为25%,该公司最低收益率要求为4%。
要求:(1)试计算两个方案的现金流量。
(2)试分别用静态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基于现金流量)、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现值指数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对两个方案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1)试计算两个方案的现金流量为了计算项目的现金流量,必须先计算甲、乙两个方案的年折旧额。
=40 000(元)甲方案的年折旧额=200 0005=40 000(元)乙方案的年折旧额=240 000﹣40 0005借助下面的表格分别计算投资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和全部现金流量。
投资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计算表单位:元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计算表单位:元(2)分别用静态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对两个方案作出评价。
①静态投资回收期甲方案每年NCF相等,故:PP甲= 200 00046000=4.348(年)乙方案每年NCF不相等,应先计算每年年末尚未回收的投资额(详见下表)。
PP乙= 4+ 69 200117 200=4.59(年)②平均报酬率平均报酬率甲=46000100%23%200000⨯=平均报酬率乙=() 520005080049600484001172005100%23.56%270000++++÷⨯=③动态投资回收期甲方案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如下:首先计算甲方案每年现金流量的现值如下表(单位:元):PP 甲 = 4+年末尚未收回投资下一年可收回投资的现值 =4+ 3297437812 =4.872(年)由于甲方案每年现金流量(NCF )相等,故也可以利用下面方法计算: 每年净现金流量(NCF )×年金现值系数=初始投资额年金现值系数=初始投资额÷每年净现金流量(NCF )=200000÷46000=4.3478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4%栏内无法直接找到4.3478,就找与其最相邻近的两个年金现值系数,分别为4.452和3.630,它们所对应的年限分别是5年和4年,由此可知所要求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在5年和4年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分析第一题:月末在产品约当量=100X50%:5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000/(200+100)=80(元)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00X80:16000(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100X80=80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000/(200+50)=104(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X104=208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X104=5200(元)
产成品成本=16000+20800=368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8000+5200=13200(元)
第二题:5、(1)各道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为:
第一道工序130/(130+210+260)×100%=26%
第二道工序(130+210)/(130+210+260)×100%=68%
第三道工序(130+210+260)/(130+210+260)×100%=100% (2)九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100×26%=26(件)
第二道工序200×68%=136(件)
第三道工序38×100%=38(件)
九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6+136+38=20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38+1462)/(800+200)=3(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00×3=24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