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口岸相继开放。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
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 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 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
革命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6.使中国的外交和军事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为中国培养了
一批近代化人才。
【针对练习】 2.(2012 年江苏南通期末)“(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 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 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 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
2.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 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中国原料和商品生产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相联系, 中国的出口贸易多被外商操纵,并服从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 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诞生。 4.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的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 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
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__________后,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列强大 鸦片战争 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和“织”分离;中国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材料二: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 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 国工匠。
材料三:洋务运动期间,慈禧太后支持顽固派,用来制 约洋务派。
材料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
中学
中国封建制度
西学
西方先进科技
(根本、前提)
体
用
中 体 西 用
(手段、表现)
目的 (维护清王朝统治)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 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 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 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 曲。
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 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 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 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李鸿章反思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五: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 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 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 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 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 究竟决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 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 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 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 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 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 术能负其责?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材料三:《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鸦片战争前 1845年 1851年 1853年 茶叶 生丝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8010 9919 10122 13220 23040 62896
大量洋货涌入 上海通商口岸 英国运茶快船 “海上贵族号
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概述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三种形态→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依次产生。
2、简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19世妃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缝中奋力拼搏。
④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⑤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日、美等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
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具体知识点→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阶段时间或地点原因表现影响认识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的诱导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2.民国时“实业救国”的影响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4.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高一下册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高一下册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导入:很多同学已经注意到PPT上展示的这幅图片,这是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最准确的描述,它反映的什么经济呢?学生: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然(小农)经济。
这种经济形态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
突然间,1840年一声炮响,强势的西方国家携枪带炮地闯入中国,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文明被迫发生改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通过PPT展示两张图片来直截了当地使学生明确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
而实际的结果也达到了教师的预期。
学生能准确描述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并能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经济结构?通俗一点说,经济结构就是指在经济中那种经济成分占主要地位。
中国古代是什么经济占主导?农业。
所以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就是农业经济;而进入近代后,工业逐渐地取代了农业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说近代中国逐渐向工业经济转变。
理解了吗?学生点头示意理解【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经济结构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概念,所以为了防止解释专业概念而使学生更加不理解经济结构的内涵,也为了节约时间,教师设计用学生熟知的内容为例破题。
课堂的反馈结果也证实这种处理方式是比较恰当的。
我们这节课主要了解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及其影响。
大家通过学案【目标落实】这个环节已经清楚地知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民族工业的产生。
很好,那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表现,大家打开学案。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到目标明确。
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不久,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五口通商地区开始投资开办为其商品输出和宗教文化侵略服务的企业。
184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开办墨海书馆;1845年,英人在广州黄埔开办柯拜船坞,美国传教士在宁波开办美华书馆;1850年英人在上海创办《字林西报》;此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又在上海、厦门等地接连开办几个船舶修理厂、加工厂、轮船公司等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高一强化提高班《历史》下学期辅导第三章第一节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小学教育网
高一强化提高班《历史》下学期辅导第三章第一节讲义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整体结构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
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
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自然经济解体知识结构
自然经济的解体:
背景: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②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序幕
过程:①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②中国农副土特产产品日趋商品化
影响: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②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③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洋务运动知识结构。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导学案编制:李玲审核:高一历史组领导签字:【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1、识记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及洋务运动和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企业。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要求。
3、通过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前言——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
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
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导学一:鸦片战争后,英国如何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从根本上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学二: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概括:(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影响?导学三:洋务运动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开展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采用何种方式以达到这一目的?最终结果如何?背景—目的—方式—结果—主要活动:导学四:据材料分析下面问题梁启超《变法通议》记述: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其在此乎?”1)请思考:俾斯麦所言“归而行之”与“购而用之”,分别指中日两国的什么重大事件?答:2)从俾斯麦的介绍来看,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何不同?答:3)俾斯麦预言“三十年后”的强弱之分在哪一个历史时间中得到体现?说明什么问题?答:导学五: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导学六: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条件)有哪些?导学七:阅读本部分学案内容并结合多媒体民族企业早期分布地域图归纳概括早期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广东肇庆一模文综)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A.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2.(2011年广东深圳一模文综)“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
”以下史实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B.《资政新篇》的颁布C.洋务运动的兴起D.“西学东渐”的开始3.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发昌机器厂D.继昌隆缫丝厂4.洋务派能够创办如汉阳铁厂这种企业,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国内出现日益扩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B.外资企业的诱导C.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D.部分地主官僚绅商对投资新式工业有兴趣5.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B.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D.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洋务派的军事企业不计算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是封建衙门式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仍然是一种进步事物,因为它()A.创办的企业规模大,有利于发展生产B.包含了资本主义因素C.引进了大机器生产的生产方式D.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工业企业7.(2011年广东汕尾高三调研)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
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遗其体而求其用”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8.(2011年广东珠海一模文综)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9.(2010年海南单科)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
第二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二单元 【例1】 (2010·海南)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
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二单元 A.节约生产成本 C.带动民用企业 B.便于官府监管 D.与洋商争利
【解析】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二单元
5.“近代化”与“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从人类社会转型角度看,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 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 社会渐进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通于资本 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巩固、发展的全过程, 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必 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
第二单元 5.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 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
“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二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二单元 本课第一目“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讲了鸦片战争 后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第二目“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讲了近代工业
的起步的标志以及洋务运动的起因与概况。第三目“民族 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讲民族工业的起步与发展的历 史背景、发展概况及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些共同体现了鸦 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图示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11.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 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12、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 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 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
年份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棉布 28.0 24.9 20.2 21.5 14.7
金属和矿物 5.8 5.5 5.7 4.7 4.3
机械 —— —— 0.3 0.7 1.5
; 成都广告伞 成都伞厂
hxh58kyd
房中,整顿妆容去了。宝音操持了半日,也要重敷粉、再挽鬓,又审视一番席上,料无其他遗漏,二太太也难得慈爱道:“笙儿你且歇 一歇,这里有我。”宝音便福了一福,退将出来。乐韵还在替她奔走一些琐事,是洛月扶定了她,一路天空灰蓝,几缕云朵像撕在苍幕 上的白棉丝儿,天是真冷了,黄菊褪甲、芙蓉妆残,独有些老树劲松,越入冬越苍青。园中寂寂的,并无什么人。洛月忽道:“咦,姑 娘,那不是四 ?”果然明秀在枯杨树下对着宝音她们招手。宝音早已见着,微微“哦”了一声,未置可否。洛月道:“ ,我们„„要 过去吗?”心头疑虑,不知哪里总觉怪怪的。宝音却道:“去!为什么不去?”当先举步,洛月只好于后头紧紧跟定。明秀看她们过来, 便转身朝里头去,那边一道游廊、带出几进厅间,再过去是一泓水,满生紫菽黄苇,从老太太院口直铺陈到这边。从前大老爷曾用这里 款待宾客,说是春夏时看仙鹤于水边的姿势,顶顶不错。后来大老爷于看鹤的雅事上淡了,这边也就闲了,此时半个人也没有。明秀一 路走,宝音便于后头静静跟着,倒有那么些儿百步相随的意思。明秀推开一扇门进去,宝音正要跟着抬步,门里明秀幽幽道:“笙妹妹 单独进来可好?”——这是连丫头都不许她带进来!洛月肩膀一僵。会无好会、聚无好聚,单独相见,非奸即盗!她是绝不肯叫 落单 的! 也绝不会这么蠢,就听她的罢!宝音凝视门内,唇角微扬,应道:“好。”吩咐洛月:“你在这里等我。”洛月心中一百个不情 愿,然而被宝音一吩咐,脚步就钉在了原地,再也举不起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宝音单弱的身子,踏入门中,门扉无声无息合上了。此室 虽闲置良久,夹旧夹新,也排了几件柜子案头,壁上还悬了一青一紫两根箫管、并一口红缨衣的宝剑,旁边斜设了一架黑漆款彩百鸟朝 凤图围屏,不知哪个房里用旧了不要搬过来的。 明秀侧坐,一手慢慢抚过自己的鬓脚,道:“妹妹真令人刮目相看。”宝音拜道: “姐姐过奖!姐姐才令笙儿诧异。”明秀缓缓转过头:“哦?”“笙儿与四姐姐,身体里同流着苏家的血。一直来,众人对笙儿,轻鄙 疏远,并不掩饰,唯四姐姐肯对笙儿倾注照顾,纵只是表面文章,笙儿也铭感五内。怎知有一天,要与姐姐拆招见计!”明秀冷冷道: “你的臂膀丫头已经完了,你舍得?”宝音柔和的看着明秀:“洛月?她虽然笨得毫无自保能力,我不会让她完了的。”“我说乐韵!” 明秀难得沉不住气,“她私相授受!”宝音吃惊道:“授受了什么?有凭据吗?”“人证物证俱在!”明秀色厉内荏,其实是有些底气 不足。要提人证,那人证谦谦君子,难免说出帕上药渍什么的,明秀出阁在即,沾染下药的嫌疑,得不偿失。不过好吧,物证总是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推动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西方列强的侵略 : 冲击 瓦解 2、历届政府的扶植: 都鼓励兴办实业。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源泉和力量)
二、练习: 1.我国工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从 生产力发展角度看,我国工业革命最早始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50年代 2.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 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 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A
B
8.‚‘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兴, 各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 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 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 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 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 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等三厂失 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1936年 比重(%) 63.2 36.8 100.0
1920~1936
年 平均增长(%)
26.09 15.16 41.25
9. 0 3. 9
10.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 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 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 A.封建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9.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企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 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B
1920年 产值 中国资 本 外国资 本 合计 6.61 8.13 14.74 比重(%) 44.8 55.2 ,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 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 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 作自强之气。‛ 以上言论应出自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族资本家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0.下列各类企业中,与市场没有联系的是 A.明朝的机房 B.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C.洋务派的民用工业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曲折发展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1927——1949年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阻碍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先天不足。 缺乏资本、人才、技术等 2、后天畸形。工业结构不平衡,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主要因素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C
A
5.19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时报》有一篇《清 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图片报道。与选派这 批留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A
6.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局限是 A.一心‚曲全邻好‛,不敢轻言战事 B.‚中体西用‛限制了西学东渐向政治领域的扩展 C.没有通过长期努力,争取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 D.热衷于‚以夷制夷‛,缺乏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远 大目光
A
B
3.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 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哪一活动 符合上述思想(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4.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 初衷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划海防 D.培养人才
复习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知识结构: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前中国 的经济结构 晚清中国社会经 济结构的变化
地位
自 然 经 济
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 洋务经济
仍占主导地位 昙花一现
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 主义经济
夹缝中求 生 逐渐加强
(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C
C
13、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 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
D
14、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表2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