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_刘艳华
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外泌体,在过去几年中陆续被发现,并且在研究领域中开始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种特殊的小体泡,外泌体主要是由细胞内部释放出来,并且在细胞外面形成的。
这些外泌体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因此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会详细探讨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各种应用。
一、治疗癌症很多人都知道,癌症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少数几种疾病可以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来治愈。
但是,在外泌体的研究领域中,科学家们发现外泌体对于癌症治疗非常有用。
比如说,某些类型的外泌体可以被用来攻击癌症细胞,因为这些外泌体可以带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从而可以控制和干扰癌症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一些针对肺癌和乳腺癌的实验也证明了外泌体的疗效。
利用一些与葡萄糖有关的扩散因素,科学家们发现可以促使外泌体和癌症细胞产生互作,从而使外泌体扮演一种新的治疗角色。
而且,我们知道这些扩散因素在癌细胞中非常常见,而在正常细胞当中则非常罕见,也就是说这种疗法对于患者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因此,外泌体的研究仍然在继续。
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另外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涉及到了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当我们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很难治愈。
这一方面是因为神经系统过于复杂,而且很难穿过我中枢神经系统屏障进行治疗。
但是,外泌体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答案。
神经干细胞的功能就是为神经系统的治疗提供了基础。
然而,神经干细胞的应用仍然受到限制,其原因在于神经系统的屏障不允许过多的干细胞进入神经组织。
不过,科学家们发现,将神经干细胞放入外泌体中可以提高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和浸润(译注:也就是可以越过中枢神经系统屏障),从而使这种治疗方法成为了一个有希望的方案。
有一些关于外泌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实验发现,将神经干细胞包装在外泌体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受损神经组织的炎症反应,并且可以加速神经组织的再生。
外泌体功能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功能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外泌体,这个看似陌生的词汇,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热潮。
那么,外泌体究竟是什么?它又有着怎样的神奇功能和令人期待的临床应用前景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奥秘的微观世界。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直径通常在 30 至 150 纳米之间。
它们就像是细胞之间的“信使”,携带着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核酸(包括 mRNA、miRNA 等),穿梭于细胞之间,传递着重要的信息。
外泌体的功能多种多样。
首先,它们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将特定的分子传递给靶细胞,外泌体能够调节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例如,免疫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激活或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其次,外泌体参与了组织修复和再生。
在损伤发生时,某些细胞会释放富含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外泌体,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细胞的增殖分化。
这为治疗各种组织损伤和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再者,外泌体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同时,外泌体中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也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在临床应用方面,外泌体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在肿瘤诊断方面,由于外泌体携带了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信息,检测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肿瘤来源外泌体,有望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查。
例如,通过分析外泌体中的特定 miRNA 谱,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肿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在治疗领域,外泌体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一方面,可以利用工程化的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将治疗药物精准地递送到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另一方面,基于外泌体的免疫治疗也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提取和改造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为癌症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此外,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3、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1)生物材料:外泌体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和 生物活性,可以作为生物材料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例如,外泌体可以作为 细胞培养的支架材料,提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微环境;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提 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疗效。
(2)纳米技术:外泌体具有类似于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这使得它们在纳 米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将外泌体进行分离、纯化和改性,可以制 备出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纳米颗粒,用于药物输送、成像技术和生物传感等方 面。
参考内容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膜泡,它们携带着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 质、核酸和磷脂等,参与细胞间通讯、组织修复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近年来,外泌体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次演示将对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 进行详细阐述。
一、外泌体的背景
外泌体最初被发现于1983年,是由Weber和Wiechmann在红细胞中发现的。 它们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直径约30-100nm的囊泡,由单层膜构成,内含多种生物 活性分子。外泌体的分泌过程需要细胞内多分子复合物的参与,包括 ESCRT-0、 ESCRT-I、ESCRT-II和ALIX等蛋白。
结论
外泌体在医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在疾病诊断、药物 输送、细胞通信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揭示。未来,随着对外泌体的深 入研究和技术创新,有望为疾病的诊疗、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提供更多新 的应用和治疗方
法。因此,我们呼吁进一步深入探索外泌体的功能和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 做出更大贡献。
然而,外泌体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外泌体的纯度问题、分泌机制的不明 确以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可靠性等。为了解决这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 研究外泌体的分泌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并探索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
外泌体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外泌体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外泌体,是指细胞排泄出来的一种小型囊泡,直径约30-100纳米,包含了一些特殊的蛋白质、RNA、DNA等成分,能够在不同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随着对外泌体领域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外泌体在疾病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越来越看好。
外泌体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外泌体可通过很多方式参与生命活动,如调节免疫应答、转移肿瘤细胞、介导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等,而这些功能正是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所需要的。
外泌体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物标志物,它们可以从体液中轻易地被分离和检测出来,从而实现对相关疾病的快速诊断和监测。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血液中的很多生物标志物,都能从体液中的外泌体中检测出来,而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可广泛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此外,外泌体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非常具有潜力,如外泌体中的尿酸酶可以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而外泌体中的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则可以用于判断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
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除了在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外,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中也具有着很强的潜力。
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递送方式,将药物以一定的方式装载在外泌体中,从而实现目标指向性递送。
由于外泌体的小体积和可渗透性,使其能够在体内自由穿越组织屏障和血脑屏障,从而使药物达到作用部位,以此来有效地治疗疾病。
例如,一些病理情况需要刺激细胞生成血管,此时可以采用外泌体来实现,外泌体中的一些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细胞生成血管,从而让组织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进行修复和生长。
同时,外泌体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细胞治疗方式,将外泌体注射到具体位置或经口摄入,使其与宿主免疫系统进行互动,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外泌体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前景外泌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
通过对外泌体的大量研究和实践,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疾病等领域中,其应用也得到了很高的关注和探索。
外泌体功能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功能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外泌体,这个在生物医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的名词,正引起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
它看似微小,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外泌体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直径通常在 30 150 纳米之间。
别看它个头小,里面可装着不少“宝贝”,比如蛋白质、脂质、核酸(包括 mRNA、miRNA 等)。
这些成分可不是随便装进去的,而是经过细胞的精心“挑选”,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意义。
外泌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细胞间的通讯。
它就像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能够在不同细胞之间穿梭,将其所携带的物质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
例如,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外泌体向其他免疫细胞传递信号,协调免疫反应;肿瘤细胞也能利用外泌体与周围的细胞进行交流,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在免疫调节方面,外泌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外泌体可以携带免疫调节分子,如细胞因子和抗原,参与免疫细胞的激活、分化和抑制。
一些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激活 T 细胞,增强免疫应答,这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也可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外泌体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心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含有特定的 miRNA,这些 miRNA 可以调节心肌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凋亡,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外泌体还能够促进血管生成,在心血管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神经系统中,外泌体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神经细胞通过外泌体传递神经递质、蛋白质和 miRNA 等物质,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研究表明,外泌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可能参与了致病蛋白的传播和神经元的损伤。
那么,外泌体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哪些进展呢?首先,外泌体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很大的潜力。
由于外泌体中包含了反映细胞生理状态的物质,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外泌体及其内容物,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外泌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

外泌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作者:刘瀚予贾莉莉喻文立刘伟华李红霞杜洪印来源:《医学信息》2020年第08期摘要: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及有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直径30~150 nm,表面携带特定分子,可以通过受体-配体结合或内吞作用传递信息至靶细胞从而发挥作用,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望作为肝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理想肿瘤标志物。
本文就外泌体的概述及其在肝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癌;外泌体;肿瘤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735.7;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08.010文章编号:1006-1959(2020)08-0026-03Abstract:Liver cancer is one of the malignant tumors ranked high i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its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methods. Exosomes are a type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creted by cells, with a diameter of 30 to 150 nm, carrying specific 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which can play a role in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o target cells through receptor-ligand binding or endocytos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ver cancer, is expected to be an ideal tumor 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liver canc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overview of exosomes and their role in liver cancer, and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Key words:Liver cancer;Exosomes;Tumor markers肝癌(liver cancer)是世界范圍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复发和转移率都很高,占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
细胞外泌体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细胞外泌体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细胞外泌体,在细胞外流体中被发现,周围被一个分泌产生的小囊泡膜所包裹。
这些分泌物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近越来越被研究者们关注。
事实上,研究表明,这些小型囊泡可能会帮助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
当细胞外泌体被发现时,人们对它的免疫应答起了疑惑。
例如,是涉及基因轨迹的被动副产品、无害或有效的细胞通信方式,还是细胞毒性的重要参与者?随着科学家们对细胞外泌体的研究,我们对于这些小型囊泡起作用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因此,对于细胞外泌体的研究已开始向所有领域、包括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向探究。
细胞外泌体在多元化疾病的治疗中的作用小型RNA分子,例如微型RNA(miRNA)和小 interfering RNA (siRNA),可以编码基因表达,并被发现在细胞外泌体中。
因此,给定细胞外泌体样本能够扮演着诊断某些疾病的作用。
在肿瘤研究领域,细胞外泌体中富集miRNA的发现启示了一个新的治疗策略:泌体介导的miRNA递送。
事实上,研究表明,这种分子递送方式与RNAi治疗的效果类似。
近年来,将细胞外泌体用于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是改变泌体组成。
例如,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花时间研究改变细胞外泌体组成的方法,促进免疫的协调化。
在这方面,细胞外泌体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使用细胞外泌体进行疾病诊断细胞外泌体在不同类型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潜在益处。
通过研究小型RNA分子的表现,细胞外泌体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例如,前列腺癌是一种影响男性生殖器的癌症。
细胞外泌体在尿液中发现存在,而这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研究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对细胞外泌体应用于肝癌和结肠癌等疾病的研究,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研究人员注意这一领域中的细胞外泌体,以寻求更好的方法来帮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细胞外泌体在生物学中的作用最近,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细胞外泌体在生物学中扮演着很多角色。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外泌体可用于促进及控制细胞分化和死亡。
外泌体miRNA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和 miR21
5p 表达升高的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降低,将这 3
[ ]
准确性。De
ima等 33 发现血 浆 外 泌 体 miR21 和 miR4257
j
在复发的肺 癌 患 者 中 表 达 水 平 上 调, 而 无 病 生 存 期 降 低。
另外,Kanaoka 等 [34]研 究 发 现, 血 浆 外 泌 体 miR451a 在
hecha
l
l
enge
s
【
Ke
r
d
s】 Exo
s
ome Mi
c
r
oRNA LungCanc
e
r Di
agno
s
i
sB
i
oma
r
ke
r
ywo
Fundp
r
o
r
am Na
t
i
ona
lNa
t
u
r
a
lSc
i
enc
eFounda
t
i
ono
fCh
i
na 81973012
g
DOI10 3760 cmajcn131368
20200927
00877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 的 一 种 肿 瘤, 其 发 病 率 与 病
死率极高。目 前 肺 癌 的 诊 断 金 标 准 仍 是 病 理 活 组 织 检 查,
因其操作的有创 性, 并 发 症 的 危 险 性, 需 要 探 索 一 种 更 为
泌体是一种具有细 胞 通 讯 功 能 的 胞 外 小 泡, 近 年 来 广 受 关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泌体是细胞内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多囊 泡体, 并在刺激作用下多囊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向 胞外分泌的大小均一, 直径为 40~100nm 的囊泡, 可以通过电镜进行观察; 外泌体的特异性蛋白包 括 Alix、Flotillin-1、Lamp-1、Lamp-2、CD63 和 CD9 等[10], 可 通 过 免 疫 印 迹 分 析 以 及 流 式 细 胞 仪 进 行 鉴 定。 目前的实验技术主要依靠离心速率法来分离 各类微泡, 但物理作用能导致微泡结构及大小的 改变, 流式细胞仪可以同时检测物质的大小和密 度,但 300nm 以下的囊泡无法被测到。 微泡没有独
·268·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年 6 月第 32 卷第 3 期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Jun.2014,Vol.32,No.3
吞-融合-外排” 等一系列调控过程而形成的细胞 外 纳 米 级 小 囊 泡 , 其 膜 上 含 有 GPI 铆 定 蛋 白 、 CD63、TNFR1, 其 分 泌 主 要 依 靠 转 运 必 需 内 吞 体 分 选复合物,多数为持续性释放。 然而,SV 一般大于 200nm,甚 至 超 过 1μm,无 规 则 形 状 , 含 有 收 缩 蛋 白、 金属蛋白酶及整合素, 脂类成分以胆固醇为 主,一般不会持续释放[8]。 2 外泌体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年 6 月第 32 卷第 3 期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Jun.2014,Vol.32,No.3
·269·
但它们在尿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变异。 另外,前列腺 癌患者的尿中也有 miR-107 和 miR-574-3p 上调 的实验研究 [18], 血浆中的外泌体均有存活素(Survivin), 前列腺癌存活素的表达与健康者和良性前 列腺增生相比上调了。 经免疫印迹法和流式细胞 仪 分 析 [19], 膀 胱 肿 瘤 细 胞 来 源 的 外 泌 体 在 膀 胱 肿 瘤 中可能检测到蛋白质的阳性表达, 其中重要的有 外 泌 体 中 CD36,CD44 的 表 达 在 健 康 和 疾 病 状 态 有明显的差别。
特的表面标志物,其膜脂质成分、蛋白组成、密度 也还需进一步检测。 3 外泌体在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在 疾 病 诊 断 方 面 , 外 泌 体 含 有 蛋 白 质 ,mRNA, miRNAs 等信号分子,它们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状 态和功能状态, 甚至还会包含细胞病态相关的分 子信息, 从而提供了丰富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 子源。 临床研究已发现,不同疾病的不同类型细胞 都能分泌含有 RNAs 的外泌体,这使得从人体体液 中纯化外泌体,再对其 RNA 成分及序列分析成为 可能,有望用于疾病诊断及监测,尤其在肿瘤标志 物检测方面。 外泌体作为生物标志物虽然还处于 起步阶段,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外泌体的临床应 用可能会有良好的前景。 3.1 外 泌 体 在 肿 瘤 疾 病 诊 断 中 的 应 用 肿 瘤 是 威 胁人类健康和生存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恶性肿瘤 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 重的经济和疾病负担。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 地将外泌体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外泌体含有 miRNA,因此检测体液中的外泌体及外泌体 RNA 有助 于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Rosell 等[11]对非小细胞肺 癌的相关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miRNA 不仅是 遗传信息的内源性调控者, 也是调节细胞通讯的 分泌因子及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miRNA 作为一种 在某些肿瘤中可能出现异常表达的非编码的 RNAs, 可以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 物[12]。 Taylor 等[13]发现卵巢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液中 外泌体的 miRNA 图谱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外泌体 有助于卵巢癌的诊断; 并且还发现从血清中分离 出 的 肿 瘤 来 源 外 泌 体 中 的 miRNA 与 卵 巢 癌 组 织 中提取出的 miRNA 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以及患者 组 与 正 常 对 照 组 的 miRNA 图 谱 分 析 结 果 也 显 示 出明显的差异。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外泌体有 8 种 miRNA 显著增加[13],另外,也有研究[14]发现卵巢 癌 患 者 的 腹 水 和 血 清 中 可 检 测 到 蛋 白 CD24 和 EpCAM 的表达。
1985 年 Pan 等[3]通过电镜发现,在网织红细胞 向成熟红细胞发育过程中, 晚期胞内体可与细胞 膜相融合释放其中大量的亚细胞囊泡结构, 由于 外泌体含有大量特异性的蛋白质及功能性的 mRNAs、miRNAs,是 细 胞 积 极 分 泌 的 结 构 ,与 凋 亡 细 胞分泌的小泡有着本质区别。 外泌体的质膜含有 丰富的胆固醇、鞘磷脂、神经酰胺、脂筏及磷脂酰 丝氨酸。 外泌体也含有与其来源细胞相类似的细 胞因子、生长因子等蛋白质,以及脂质、编码或非 编码 RNA 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之间物质交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年 6 月第 32 卷第 3 期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Jun.2014,Vol.32,No.3
·267·Leabharlann ·综 述·外泌体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刘艳华 综述,王小中 审校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 330046)
2008 年 Mitchell 等[15]发现 miR-141 是前列腺 癌 的 一 个 可 靠 的 诊 断 标 志 物 , 且 有 研 究 [16]证 明 血 清 miR-141 与 miR-375 水平与前列腺癌的肿瘤进展 相关。Nilsson 等[17]发现在前列腺癌患者尿中的外泌 体有蛋白标记物 5T4,前列腺 癌 基 因-3(PCA-3)和 mRNA (TMPRSS2-ERG) 的 表 达 存 在,在 前 列 腺 癌 患者尿外 泌 体 中 也 检 测 到 PSA 和 PSMA 的 表 达 ,
摘要: 外泌体是多种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为 40~100 nm 的囊泡,这些成分可以从多种体液中分离。 外泌体含有蛋白质, mRNA,miRNAs 等信号分子,它们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功能状态,从而提供了丰富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子源。 除了 用于疾病诊断外,外泌体还具有抗肿瘤免疫,诱导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和肿瘤转移等生理功能。 本文主要对外 泌体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微泡(Microvesicles)是广泛存在于正常细 胞 和 肿瘤细胞的胞外细胞器样结构, 能运载多种特异 性蛋白、微小 RNA 及 DNA 片段,在细胞间物质和 信息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微泡可能含有多种亚型, 包括外泌体、脱落小泡(shedding vesicles,SV)、分泌 性微泡、膜颗粒及外泌体样小泡等,这些命名是否 存在概念的重合尚不明确。 外泌体是细胞经过“内
外泌体提取的方法有离心法、过滤离心法、密 度 梯 度 离 心 法 、免 疫 磁 珠 法 和 色 谱 法 等[9],但 没 有 一种方法能同时保证外泌体的含量、纯度、生物活 性。 离心法是外泌体提取常用的方法,得到的外泌 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而且这种物理作用可导致 外泌体结构及大小的改变。 过滤离心法是利用不 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 (MWCO)的超滤膜离心分离 外泌体,这种操作简单、省时,不影响外泌体的生 物活性,但分离的外泌体纯度也不足。 外泌体目前 广泛应用的提取方法是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 法, 通过逐步去除细胞、 细胞碎片, 在高达 100 000g 离心力的情况下得到富含外泌 体 的 沉 积 物 , 在蔗糖梯度液中将其中含有与外泌体非特异性结 合的蛋白质、 蛋白质聚集物等杂质超速离心进行 进一步的纯化。 此种方法分离得到的外泌体纯度 高,但前期准备工作繁杂,耗时,量少。 免疫磁珠法 是利用包被有单克隆抗体的球型磁性微粒特异性 结合靶物质得以分离外泌体,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 外泌体形态的完整,特异性高、操作简单、不需要 昂贵的仪器设备,但是非中性 pH 和非生理性盐浓 度会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 不便进行下一步的 实验。 另外,根据凝胶孔隙的孔径大小与样品分子 尺寸的相对关系, 利用色谱法也可对外泌体进行 分离,此法分离到的外泌体在电镜下大小均一,纯 度高,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应用不广泛。
关键词:外 泌 体 ; 生 物 标 志 物 ;MicroRNA; 诊 断 ; 治 疗 中图分类号:R730.5,R73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29(2014)03-0267-05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4.03.012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细胞主动分泌的大小 均一, 直径为 40~100nm 的脂质 双 分 子 层 结 构 囊 泡,可由树突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 、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和肿瘤细 胞等不同细胞类型脱落释放, 在大多数体液如外 周血、尿液、唾液、腹水、羊水、乳汁、脑脊液、关节 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体液中可检测到[1]。 透射 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观察常为杯状, 但是在体液 中通常为球形结构,在蔗糖溶液中的密度为 1.13~ 1.19g/ml,其密度与细胞来源相关,并随蛋白含量而 改变[2]。 不少实验证明外泌体可携带多种蛋白质、 脂 质 、mRNA、miRNA,参 与 细 胞 通 讯 、 细 胞 迁 移 、 血 管新生、免疫反应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 然而, 外泌体的发现虽有 30 多年历史,但其在疾病诊疗 方面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1 外泌体的起源、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