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后注浆注浆孔布置详细位置

合集下载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控制要点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控制要点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控制要点灌注桩后注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指成桩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桩身内安设的注浆导管,对桩侧、桩端注入水泥浆,通过置换、挤密、固结作用,使孔内沉渣、泥皮以及一定范围内土体与水泥浆结合形成脉状网络结石体,对桩基起到加固、加筋作用,提高桩基承载力;结石体在桩端能形成扩大头,增加了桩端受力面积,且注浆压力对桩基产生反向摩阻力,从而达到减少桩基沉降量的目的。

注浆管安装注浆管根据注浆部位不同,采取如下方式安装。

1.桩端后注浆将声测管设置为注浆管,用Ф50 钢管等边三角形布置3根,绑扎在钢筋笼内侧直入桩底,顶面高出地面50cm。

选取2 根注浆管,端部用三通连接1 根内径Ф25 的高压钢丝柔性塑料喷管,喷管绕桩身环形布置,管壁间隔10cm 打孔,并缠防水塑料带密封。

两根中一根为注浆管,一根为备用管,在孔口做好标记以便注浆施工。

2.桩侧后注浆最下一道距桩底12~18m,最上一道距桩顶8~15m,每道竖向间距12m ;桩长45m 以上设置3 道,45m 以下设置2 道。

每道使用一根DN25 注浆钢管,钢管按1.5m 间距采用16号铅丝十字绑扎固定方法布置在钢筋笼外侧;端部用三通连接1 根内径25 的高压钢丝柔性塑料喷管。

喷管沿钢筋笼外侧环形布置,管壁间距10cm 打孔,并缠塑料带密封。

注浆使用的导管由工厂统一加工,采用套管焊接,出浆口位置安设单向截流阀,喷管上的孔眼对向桩基外侧,保证开塞时的顺利。

管道连接后用灌水方式检验其密封性。

注浆作业1.作业要求(1)注浆作业宜于成桩7d后开始,不宜迟于成桩30d后;(2)注浆作业与成孔作业点距离不宜小于8~10m;(3)桩端注浆应对同一根桩的各注浆导管依次实施等量注浆;(4)对于桩群注浆宜先外围后内部;(5)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注浆:注浆总量超过1.8t,且注浆压力达到1.2~4MPa或注浆总量超过75%和注浆压力超过4MPa;(6)注浆总量超过75%,注浆压力小于1.5MPa,应调小水灰比,连续压浆至1.5MPa且注浆总量不低于设计量要求。

顶管壁后回填注浆技术

顶管壁后回填注浆技术

采 用 0 2— . a的压 力 , 压力 控制 浆量 。 . 0 5MP 用 ( )注 浆程序 。灌浆 前 的准 备 工 作 : 4 回填 灌 浆 前 应检 查涵 管接缝 处 , 可 能 漏 浆 的 部位 及 时 作 密 对 封 和加 固处 理 , 预埋 注浆 管要 全部清 通 , 对 以保 证灌 浆 时排 气 畅通 。灌浆 顺 序 : 回填 灌 浆施 工 自较 低 的
面 积确定 。
注, 仍然漏浆的。 ( )灌 孔 和 检 查 孔 施 工 检 查 结 束 后 , 用 6 使 M1 水泥砂浆将管孔封填密实 。 0
2 灌浆施 工技术
2 1 灌 浆施 工 .
正常情况下 , 按上述灌浆参数和步骤施工 。局
部 地段 出现规 定压 力下灌 浆不 进或 吸浆 量过 大而 无
比级 , l:2:3 l:2:2 l:2: 1 5 由稀 到 即 , , .,
压力冲压 , 调整浆液配比, l 按 :l:2 稀释 , 压灌 5

1 i, 0mn 使局部堵塞部分 冲压畅通 , 以达到浆液灌
注到 孔周 围 , 充 实 脱 空处 。用 正 常 灌 浆 压 力 与配 并 比灌 到不 吸浆 为止 , 后 持 续 灌 注 5mn即 可停 灌 然 i
压力等情 况时 , 根据现场 实际情况采 用了 以下措
施, 收到 了较好 的效 果 。 ( )规 定 压力 下 不 进 浆 。采 用 0 5—10MP 1 . . a
12 注 浆技 术参数 .
( )注浆材料。本次注浆水泥采用平塘新生水 1 泥厂生产的 P 2 5 P 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 O3 . M a 采用湘潭火电厂生产 的 Ⅱ 级袋装粉煤灰 。 ( )浆液配 比。水泥 :粉煤灰 :水采用 3个 2

壁后注浆措施

壁后注浆措施

XX市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BT项目第二标段出入场线区间隧道壁后注浆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中煤三建审定:中煤第三建设(集团)XX市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BT项目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壁后注浆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审批表XX市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BT项目第二标段纸坊出入线区间隧道初支面壁后充填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XX轨道交通纸坊线27号线出入线隧道暗挖段,下穿纸坊大街和江夏实验中学,过实验中学体育场下方后向南偏东方向进入青龙山下方,于青龙山上K0+653.030处设置一处施工临时竖井,出竖井后设置一段长约830m的半径600m的平曲线,出曲线后线路转而向东进入停车场内。

暗挖隧道于K1+035处600m半径的平曲线内截止,后由转为明挖和U槽施工过渡到地面入停车场,标段里程为CDK0+074.200~CDK1+348.310、RDK0+074.200~RDK1+366.500,单洞双线由8个断面组成分别是E4、E3、E2、E1、C、D、D1、B,出入线由4个断面组成分别是A、A1、F、G。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采取壁后注浆施工,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案与步骤1)在初支巷道X围内局部出水点利用ZY-29风动凿岩机配Φ50mm钻头钻孔,孔深500~800mm,利用ZBY317型电动注浆泵注浆。

2)埋孔前,将纱布缠绕注浆管,然后用大锤砸入孔内,注浆管外露长度50mm。

注浆最大压力为静水压1.5倍,浆液以水泥浆为主。

3)注浆机搅拌站、注浆泵、蓄浆桶、清水桶等放置在井口。

4)待达到治理目的即封孔,清理现场,换孔注浆。

三、注浆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布孔→成孔→插打注浆管→注浆→封孔→现场清理。

四、注浆顺序1)布孔方式与布孔数量每环三根间距2m。

2)钻孔布设:由专人按照现场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注浆工指定的孔位打眼,眼深500~800mm。

3)注浆管埋设:开孔后,将预先加工好的注浆孔口管马牙扣端缠上纱布,丝扣端上好管套,注浆管砸入孔内,管套拧下,将球阀安装到注浆孔口管的丝头上。

盾构法壁后注浆工艺

盾构法壁后注浆工艺

盾构法壁后注浆工艺3.15.1工艺概述一、定义1、同步注浆同步注浆与盾构掘进同时进行,通过同步注浆系统及盾尾的注浆管,在盾构向前推进管片背后空隙形成的同时进行。

同步注浆在管片背后空隙形成的极短的时间内将其充填密实,从而使周围岩体获得及时的支撑,可有效地防止岩体的坍陷,控制地表的沉降。

2、二次补强注浆- 274 -- 275 -为提高背衬注浆层的防水性及密实度,必要时在同步注浆结束后进行补强注浆。

补强注浆一般在管片与岩壁间的空隙充填密实性差,致使地表沉降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才实施。

二、总体施工方案盾构掘进期间采用同步注浆方式用拌制好的水泥砂浆填充管片壁后,同时采用地表沉降监测进行信息反馈,结合洞内超声波或人工开孔等方法探测背衬后有无空洞的方法,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补强注浆;二次补强注浆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及同步注浆效果等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注浆材料,通过管片注浆孔(吊装孔)由外置注浆机注入管片壁后。

3.15.2 作业内容材料准备→浆液拌制→浆液运输与贮存→浆液注入→注浆系统清洗3.15.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根据 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 版)中第 8.7.4 条规定:注浆时壁后空隙应全部填充密实,注浆量应控制在 130%~180%。

表 3.15.3-1 同步注浆基本性能参数表3.15.4 工艺流程及管理程序图一、施工流程图图 3.15.4-1 同步注浆施工流程图 图 3.15.4-2 二次补强注浆施工流程图二、管理程序图每一循环图3.15.4-3 注浆管理程序图3.15.5主要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同步注浆工序步骤1、材料准备(1)砂要求采用细度模量 1.6~2.3 的细砂,不允许夹杂有 5mm 以上的豆石或杂物,需要时需对砂子进行过筛处理;(2)水泥、膨润土不能有结块现象。

2、浆液拌制(1)浆液配合比严格按工程师通知配合比配制;(2)原材料计量误差要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3)投料顺序按水、水泥、砂依次进行;(4)搅拌时间控制在 2 分钟左右;(5)浆液配合比同步注浆与二次补强注浆配合比见下表:- 276 -表3.15.5-1 同步注浆配合比表3.15.5-2 同步注浆浆液性质表C(Cement)――水泥,F(Flyash)――粉煤灰,S(Sand)――砂,B(Bentnint)―― 膨润土,W(Water)――水;外加剂为上海麦斯特公司提供的 RH1100CA 引气剂(兼有缓凝作用)。

牵引管道孔壁与管道外壁之间注浆技术方案

牵引管道孔壁与管道外壁之间注浆技术方案

牵引管道孔壁与管道外壁之间注浆技术方案与牵引管长度相同。

连接注浆管时,采用套筒螺纹连接,固定注浆管,确保其与牵引管平行且间距一致。

3、拌制水泥浆时,按照水:粉煤灰∶水泥∶石膏=100:80∶17.5∶2.5的配比,选用P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符合标准的高钙粉煤灰和石膏。

浆液的配制要充分搅拌均匀,确保其质量稳定。

4、接好注浆机后,开始注浆,注浆压力为0.5~2Mpa,排量为50L/min,注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注浆速度和压力,确保注浆均匀。

在拖拉、拆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注浆管,避免损坏。

5、施工完成后,清理现场,检查注浆效果。

注浆后的管壁与孔壁之间形成了坚固的固化层,提高了管道的支承能力,减小了地面沉降的风险。

本文介绍了注浆钢管的制作、连接和注浆过程。

注浆钢管的长度应与牵引管道相同。

钢管采用螺纹套筒连接,必须严格控制管道螺纹的轴向螺纹偏差和轴向倾斜,以保证钢管螺纹根部的壁厚。

制作好的钢管应保持丝道干净、无杂物,丝道不受损害。

连接时应在丝道上涂适量的黄油,用管钳拧紧,但不得过于使劲,以防丝道破坏,出现滑丝现象。

最后一根钢管上设Φ5mm的注浆孔,管口采用钢板电焊封堵密实。

连接好的注浆钢管应固定在拖头上,采用焊接,钢管位置应尽量靠近牵引管,布置在两侧,有利于拖拉,减少阻力。

拖管前应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牢固,钻机是否正常,喷泥浆头是否顺畅。

拉管时要求匀速向前,中间严控停顿,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进管口要有人查看管道拖拉过程中是否平顺,有无扭曲,让注浆管和牵引管尽量靠拢。

当注浆钢管拖出来后,从拖头上拆下注浆钢管,用钻机单独再拖出来一节6m。

松开套筒,卸下第一根注浆钢管。

按照水:水泥∶粉煤灰∶石膏=100:80∶17.5∶2.5的比例搅拌好水泥浆。

制浆机采用JW350型立式砂浆搅拌机,制浆量保持在2~3m3/h,水泥浆液的粘稠度现场应控制,根据注浆情况可适当调整用水量。

在进浆口应设有钢丝网,以防大块水泥进入注浆管。

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方案

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方案

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方案背景介绍现代化的井下采矿作业,离不开严密的采掘工程安全保障体系。

在煤矿井下,副井井筒起着至关重要的通风、排液和避灾作用。

为保障井下采掘的安全与高效,煤矿企业决定对副井井筒进行二次支护,其中,井筒壁的后注浆加固作为关键一环,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其后续支护效果。

项目描述本项目为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方案的制定,其目的在于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浆液的质量稳定。

具体的施工流程和方法如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2)选定专业化施工团队,并进行专业指导和安全教育。

(3)组织人员集中力量清理现场,检查施工设备、材料和药剂等质量情况,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4)确定注浆孔位置、孔径、孔距、钻孔深度和倾角等。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钻孔(1)钻孔前清理孔口附近的杂物后,进行钻孔设备和工具安装。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钻孔,控制好孔径、孔距、钻孔深度和倾角等。

(3)完成钻孔后,将钻孔壁清洁干净,方便后续浆液灌注。

3、注浆(1)根据设计方案、工程状况和孔径孔距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浆液配比、浆液类型和注浆方式。

(2)注浆过程中,应注意注浆压力和流量的控制,确保注浆效果良好。

(3)按照注浆孔定点灌注,注浆开始后,对注浆压力进行实时监控,防止注浆过程中出现故障。

4、验收和保养(1)注浆完成后,对注浆孔进行堵封处理,隔离化学药剂和井巷空气交流。

(2)对注浆孔周围进行保养和加固,以保证注浆效果稳定和持久。

(3)进行验收,确认注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如出现问题或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修改和补救。

安全措施(1)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根据工程要求,严格进行用药、锚固和骨料等材料质量检查,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3)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重点安全措施,如钻孔、注浆中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和使用专业工具。

XPM纳米灌注材料在壁后注浆中的应用

XPM纳米灌注材料在壁后注浆中的应用

XPM纳米灌注材料在井巷注浆中的应用一、前言获各琦铜矿露天生产将要达到服务年限,深部开拓采用进风井和回风井开拓1810m中段,同时,主、副井进行下掘。

1810m中段开拓巷道6500m,两条风井的任务十分重。

受地质运动影响,矿区内有一条构造带,北西-南东走向影响整个矿区,车场处最宽估计宽度20-28m。

在施工下盘沿脉巷道(宽度3m,断面9m2)时,发生大冒顶,高度在15m左右。

如何能顺利通过西车场(宽度5.1m,断面16.5m2),也直接影响到露天转井下的生产过渡问题。

采用纳米材料进行工作面预注浆之后,效果十分理想,在快速通过构造带方面,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工程概述进风井1810m中段西车场位于进风井西北侧80m处,距副井63-35m处有一构造带。

以二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岩石内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断烈构造比较多,使岩石节理、层理、劈理比较发育,岩石十分破碎,极易冒顶、片帮。

构造带处涌水量较小。

三、注浆方案车场是矿山的调度中心,为加快施工速度,确保露天转井下的连续性。

同时为减小对副井、进风井井筒的破坏。

采用工作面工作面预注浆,以提高围岩整体强度。

(一)、注浆材料及其参数1、XPM纳米灌注剂XPM纳米灌注剂主要用于铁路、矿井、隧道、土建、坝基础等工程的注浆治水、加固增强、湿陷性黄土层的固结抗渗与回填注浆。

该材料特征在于:A、注浆压力0.6Mpa(黄土层荷载1Mpa)B、流速比水快14.4s(水15.5s)C、不离析,流动性好,可注入0.01mm的孔隙开度D、减水率高达28-33%E、抗渗指标达p30-p40F、7天强度可达27.1Mpa,28天强度是纯水泥浆的170%。

XPM纳米灌注剂使用时,先将水按水灰比0.4-0.45(重量比)放入搅拌桶内,然后倒进XPM纳米灌注剂,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5min)。

再倒进水泥,将浆液搅拌均匀(8-12min),使XPM纳米灌注剂与水泥充分反应析出C-S-H凝胶,这样浆液的反映物便可渗入0.02mm微细裂隙。

洞穴注浆方案

洞穴注浆方案

钻孔注浆钻孔注浆处理是采用钻孔注浆的方式,把水泥浆液压入一定范围内的洞穴、裂隙,将其填充密实,同时起到封闭土、石界面,形成隔水帷幕。

待浆液凝结硬化后,使土体整体加固,提高路基承载能力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钻孔注浆工艺流程图施工方法与作业要求:1、定孔位:根据设计要求标出注浆孔位置,采用小竹签标志,并注意保护桩位不被移动和破坏。

2、移动钻机至钻孔位置,完成钻机就位,用角度尺、水平尺等工具调整钻机角度,安装牢固,定位稳妥。

注浆泵、混合器就近安装,注浆管线不宜过长,一般为30~50m,以免压力损失。

3、钻进:(1)注浆孔应跳孔施钻,同时注浆孔应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先两端后中间的顺序进行;不得全部钻孔完后再注浆,以免孔位串浆,增加难度和清孔工作量。

钻孔采用套管ф110mm 的PVC 护壁,PVC管下部约3.5m 钻孔,孔径2cm,纵向间距5cm,一周四个孔,梅花型布设;采用水冲法钻进。

开孔时轻加压、慢速、大水量,防止开孔时孔位偏斜。

钻进过程中,套管要及时跟进,以免造成塌孔。

套管下至基岩下0.5m 后,用水泥砂浆固结套管,套管出露地表0.2~0.5m。

钻进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地层变化,详细作好钻孔记录。

(2)钻孔至设计加固深度。

若施工过程中遇溶洞,应钻至溶洞底板下1.0m。

孔深范围内未遇见溶洞,即可结束钻探,进行注浆加固。

4、洗孔:钻孔结束后,应在孔内下导管到孔底并通水从孔底向外进行清洗。

5、注浆施工:开泵前先将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时,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徐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时,持续2~3min不出故障,即可结束。

钻孔完毕,进行清孔检查,在确认没有坍孔的情况下,方可下管。

否则,必须用钻机进行扫孔。

在孔内插入直径25~38mm 的注浆管(花管),管底部1.0~1.5m 的管壁上梅花形布置注浆孔,安装止浆塞,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

注浆管安放好后,接上孔口法兰盘和混合器,连接送浆设备,孔口管安装压力表,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然高勒主井井筒壁后注浆注浆孔布置详细位置
序号 部位
方 向 及 孔 号
东 南 西 北 东北 东南 西北 西南
1 235.5m 63、97 62、96 61 60 98
2 233.6m 3 4 1 2
3 231.7m 7 8 5 6
4 229.8m 10、66 65 9、64 67
5 226m 11
6 222.6m 140、144、147 139、145 141、142 148 146 143
7 222.6 70 68 72、76 75 71 69 73 74

8 218m 14、100、80 13、77 12、57、101、79 59、99 58 78
136、138

9 215m 15、83 52、104、135、84 103、137、81、82 54、102、85 16、53 86 134
10
11 212m 105 106
12 211.2 18、131 17、133 20、130 19、56 132 55
13 209m 107 107 110 108
14 207.5m 21、87 22、112 23、88 113 111、89 24、90
15 203.8m 25、128 126 115、127 114 129
16 203.6m 91 95 93 92 94
17 199.8m 124 26 27、125
18 196m 46、47 50 48、49 29、51 122
28、123

19 192.2m 30 31
20 185.4m 32 33 34
21 181m 117 118 116
22 177.8m 119 35、120 37、121 36
23 170.2 43 38 40 39 42 41
24 90m 44 45
塔然高勒主井井筒壁后注浆注浆孔布置详细位置
序号 部位
方 向 及 孔 号 备注
东 南 西 北 东北 东南 西北 西南
1. 235.5m ○、○ ○、○ ○ ○ ○ 7
2. 233.6m ○ ○ ○ ○ 4
3. 231.7m ○ ○ ○ ○ 4
4. 229.8m ○、○ ○ ○ 、○ ○ 6
5. 226m ○ 1
6. 222.6m ○、○、○、○ ○、○、○ ○、○、○、○ ○、○ ○ ○、○ ○ ○、○ 19
7. 218m ○、○、○ ○、○ ○、○、○、○ ○、○ ○ ○ ○、○ 15
8. 215m ○、○ ○、○、○、○ ○、○、○、○ ○、 ○、○ ○、○ ○ ○ 17
9. 212m ○、○、○ ○、○、○ ○、○ ○、○ ○ ○ 12
10. 209m ○ ○ ○ ○ 4
11. 207.5m ○、○ ○、○ ○、○ ○ ○、○ ○、○ 11
12. 203.8m ○、○ ○ ○、○ ○ ○ 7
13. 203.6m ○ ○ ○ ○ ○ 5
14. 199.8m ○ ○ ○、○ 4
15. 196m ○、○ ○ ○、○ ○、○ ○ ○、○ 10
16. 192.2m ○ ○ 3
17. 185.4m ○ ○ ○ 3
18. 181m ○ ○ ○ 3
19. 177.8m ○ ○、○ ○、○ ○ 6
20. 170.2 ○ ○ ○ ○ ○ ○ 6
21. 90m ○ ○ 2

合计
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