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力衰竭判断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儿童心力衰竭,以下诊断标准可供参考。
1.临床指标(1)心脏扩大:通过胸部X光片检查,心脏形态明显扩大,尤其是左心房和左心室。
(2)肺水肿:通过肺部听诊和X光检查,发现肺部有湿啰音和肺水肿征象。
(3)心输出量降低:儿童活动耐量明显下降,稍事活动即感心悸、气急,生长发育受影响。
(4)肝肿大:肝脏肿大、质硬、触痛,严重者肝脏表面有结节形成。
2.血液生物标志物(1)脑钠肽(BNP):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细胞受压,导致BNP分泌增多。
血液中BNP浓度的升高可反映心脏功能受损程度。
(2)肌钙蛋白I(cTnI):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受损,cTnI释放入血。
血液中cTnI浓度的升高可反映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
3.影像学检查(1)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判断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程度。
(2)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评估心力衰竭的程度和病因具有较高价值。
4.心功能分级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儿童心力衰竭分为四级:(1)NYHA I级: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2)NYHA II级:日常活动稍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3)NYHA III级: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力衰竭症状。
(4)NYHA IV级: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力衰竭症状,不能进行任何活动。
5.其他因素(1)病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2)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贫血、甲亢等全身疾病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作。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力衰竭病史者,个体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高。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功能下降、体肺静脉压力升高、心脏排出不能满足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其原因主要是由心肌病变、收缩力下降或心脏负荷过重引起的结构异常,可发生在所有年龄,但在婴儿期很常见,是儿童常见的急诊科。
充血性心力衰竭儿童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老年儿童主要表现为疲劳、劳动后气短、胃不好、咳嗽、心率快、呼吸快、表面浅、颈静脉愤怒、肝增加压痛、肝颈回流征阳性、严重坐呼吸、肺底湿罗音、尿少、肿胀、发绀。
.婴儿表现为呼吸急促、表面浅、喂养困难、易怒、出汗、哭声弱、体重增长缓慢、心率快或跑马律、肺部可闻湿罗音或哮喘声,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加。
该病主要通过X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pH确诊为血生化和血糖测定。
X心影线胸片普遍扩大,心跳减弱。
此外,新生儿低血糖可导致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肾功能和贫血也可以进行检查,这有助于判断病因和指导治疗。
对于儿童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血液应适当采取镇静、供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限水、限盐等措施。
儿童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半卧位,易怒适当使用镇静剂;呼吸困难或发绀及时吸氧;适当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细菌和病毒感染、疲劳和精神兴奋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应积极预防部分病例应长期使用洋地黄维持,防止心力衰竭。
儿童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做好口腔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日常生活,增加或减少衣服尤为重要,保持室内通风。
饮食应小心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应少吃多餐,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大多数患者都有心脏病史,有效的治疗原因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预后。
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原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急性严重心肌炎等年轻心力衰竭常见。
冠心病是收缩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积极的血液重建可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恶化;高血压是舒张性心力衰竭(或正常射血分数)的常见原因,积极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力衰竭进展迅速,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儿童血浆BNP水平与血、尿cGMP水平关系的研究

心力衰竭儿童血浆BNP水平与血、尿cGMP水平关系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儿血浆BNP水平和血、尿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探讨心衰患儿血浆BNP作用的衰减与受体后通道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儿,采用改良ROSS分级标准将心衰患儿分为轻度(3~6分,25例)、中度(7~9分,27例)和重度(10~12分,18例)三个组,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量血浆BNP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尿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
结果三组心衰患儿血浆BNP、血cGMP和尿cGMP水平随着改良ROSS评分的升高而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血浆cGMP/BNP比值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心衰患儿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尿cGMP/BNP比值在轻度和中度心衰患儿中无明显差异(P>0.05),但重度心衰患儿分别与轻度和中度心衰患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浆BNP、血cGMP和尿cGMP水平随着改良ROSS评分的增加而增加,在重度心衰患儿,尿cGMP水平不能随着血浆BNP水平的上升而成比例增加,可能最终影响BNP作用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心力衰竭;儿童;B型利钠肽;环磷酸鸟苷Study on Relation between Plasma BNP, Plasma cGMP and Urine cGMP in Children with Heart Failure.Li Min1, Ma Ming-li1 Xu Mei-yu2.(1.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Third Hospital of JiNan,JiNan,250101,China;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evel of plasm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plasma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 and urine cGMP in the children with heart failure and儿童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由于缺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目前主要靠临床表现来诊断。
儿童心衰诊断标准

儿童心衰诊断标准
儿童心衰诊断标准是根据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而制定的。
以下是常用的儿童心衰诊断标准之一:
1. 病史:患儿存在原发疾病或心衰的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食欲不振等。
2. 体格检查:发现患儿体重下降、体征异常,如快速呼吸、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颈静脉充盈及脚踝水肿等。
3.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出现心室肥厚、心室肌束支传导阻滞等异常。
4.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现心脏扩大、心脏壁运动减弱等异常。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医生可以诊断儿童心衰,并确定心衰的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排除其他导致心衰的疾病,如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总之,儿童心衰的诊断需要根据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准确的诊断。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ppt课件

3.血管扩张剂:
主要用于心室充盈压增高者,可使心排血量增加,而对左室 充盈压降低或正常者不宜使用。
①对肺淤血严重,肺毛细血管嵌压明显增, 心排血量轻至中度下降者,宜选用静脉扩张药; ②对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 而肺毛细血管嵌压在正常或略升高时,宜选用 小动脉扩张药; ③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 肺毛细血管嵌压升高时,宜选用均衡扩张小动 脉和静脉药物。急性心衰时常用静脉注射的硝 酸甘油或硝普钠。
③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此类药属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兼有 外周血管舒张作用。 ④心先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CA): 是人工合成的环磷酸腺苷的衍生物,可 提高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改善心肌泵血 功能,并能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后负 荷。
2、利尿剂:
如:呋噻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呋噻米:静注1-2mg/kg,肌注23mg/kg,口服2-4mg/kg每日1-3次; 氢氯噻嗪:口服0.5-1.5mg/kg每日2次; 螺内酯:1-2mg/kg每日2次。
心衰和低心排血量型和高心排血量型心衰。
心衰分级
主要按患儿的症状及活动能力分为四级: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学龄期儿童能 够参加体育课,并且能和同龄儿童一样 活动。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任 何不适,但一般活动可引起疲乏、心悸 或呼吸困难。学龄期儿童能够参加体育 课,活动量比同龄儿童小。可能存在继 发性生长障碍。
二、肺淤血
1.呼吸急促:重者有呼吸困难 与发绀。新生儿与小婴儿吸乳时, 多表现为气急加重、吸奶中断。 2.肺部啰音:肺水肿可出现湿 哕音。肺动脉和左心房扩大压迫支 气管,可出现哮鸣音。 3.咯泡沫血痰:系肺泡和支气 管黏膜淤血所致,但婴幼儿少见。
三、体循环淤血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为了准确诊断儿童心力衰竭,医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以下是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1.1 心力衰竭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气喘、乏力、多汗、食欲不振等。
在睡眠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或窒息的情况。
1.2 患儿可能会有焦虑、易怒等情绪表现,并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和发育不良的情况。
2. 心功能检查--------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
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能减弱,心脏的形状和大小也可能发生变化。
3. 呼吸急促:呼吸次数-----------------儿童正常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0-30次。
心力衰竭时,呼吸频率会加快,可能超过每分钟40次。
同时,呼吸音也可能变得异常。
4. 心动过速:心率次数-----------------正常儿童的心率在每分钟80-120次之间。
在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心率可能会加快,超过每分钟140次。
持续快速的心率可能导致心脏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5. 心脏扩大--------在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心脏可能会扩大以适应增加的血液流量。
通过X光检查或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心脏扩大的情况。
6. 其他症状--------可能会出现咳嗽、咳泡沫痰、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尿少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导致晕厥或休克。
7. 肝脏肿大--------心力衰竭可能导致肝脏肿大,因为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肝脏肿大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8. 出现奔马律---------奔马律是一种在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心音变化,听起来像马奔跑时的蹄声。
这是由于心率过快、心脏过度充盈和室壁震颤引起的。
奔马律通常提示严重的心力衰竭。
奔马律是医生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据之一。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李婉丽【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力衰竭患者诊治经验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小儿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患儿入院后经镇静,限制水盐摄入,吸氧或NPPV,抗炎,平喘祛痰,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加强心肌收缩力,利尿,扩张血管,对症治疗等综合性抢救和治疗措施,并加强整体护理,其中76例成功救治,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7.44%.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联合治疗是小儿心力衰竭救活的关键,及时仔细的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2(025)003【总页数】3页(P487-489)【关键词】小儿;心力衰竭;急救;护理【作者】李婉丽【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心内科 2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工作能力下降,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儿童时期危重症之一[1]。
小儿心力衰竭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挽救患儿生命,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7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儿,男40例,女38例,6个月以内40例,占51.30%;6个月~1岁26例,占33.33%;1岁-12岁12例,占15.37%。
其中入院后24小时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者68例,占87.18%;入院后24时以上出现症状者10例,占12.82%。
病因:先天性心脏病40例,心肌疾病15例,重症肺炎10例,重度贫血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低血糖1例。
1.2 诊断依据[2]:①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幼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②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60次以上;③肝大达肋下3 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而不能以横膈下移等原因解释者;④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率;⑤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⑥尿少,下肢水肿,除外营养不良、肾炎、Vit B缺乏等原因造成者。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心脏指数计算公式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心脏指数计算公式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是评估儿童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计算每分钟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来评估儿童的心脏功能状态。
心脏指数与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表面积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儿科学计算公式以及心脏指数的计算公式。
1. 心输出量计算公式: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指的是心脏每分钟所输送的血液量,单位为升/分钟。
根据儿童的体重和心率,通过计算可得到心输出量的近似值。
计算公式如下:CO = 7.2 ×体重(kg) / 心率(次/分钟)2.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是以体重和身高为基础,通过计算每平方米的身体表面积来评估儿童的身体大小。
计算公式如下: BSA = 0.0061 ×身高(cm) + 0.0128 ×体重(kg) - 0.15293. 心脏指数计算公式: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是根据每分钟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来评估儿童的心脏功能,单位为升/分钟/平方米。
计算公式如下:CI = CO / BSA4. 抗心力衰竭药物剂量计算公式: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剂量计算需要考虑儿童的心输出量和体表面积等因素。
常见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包括洋地黄、利尿剂等,其剂量计算公式如下:药物剂量 = 成人剂量 ×身体表面积5. 心脏手术术前评估公式:儿童心脏手术术前评估时,可以通过计算心脏指数和体表面积等指标来评估手术风险和确定手术方案。
用于评估手术风险的公式包括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SNAP)等。
这些公式可以在儿科临床实践中为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评估儿童心脏功能和制定治疗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算公式仅供参考,具体的计算结果还需要结合儿童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专业判断来综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ROSS(罗氏)心衰评分
改良ROSS评分
心衰的心脏超声诊断
一、心脏功能指标
射血分数 (EF)
E峰/A峰比值、DT
左室短轴缩短率(FS)
每搏出量 (SV)
每分输出量 (CO)
1.射血分数 (EF)
左心室收缩末期射血量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的百分数. 反映心脏功能受损时敏感指标,当心脏功能受损 早期心输出量未改变时,EF值已降低,待心脏功 能进一步受损, EF ,心输出量才降低.
总结
• 心衰的诊断是综合病因、病史、症状、体征及 客观检查而作出的。
• 首先应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或具有引 起心衰的病因。 • 心衰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是诊断心衰的重 要依据。
• 临床上根据心衰发生速度、发展过程及机体是否具有充分 时间发挥其代偿机制分为:急性和慢性心衰
• 根据心衰部位分为:左心衰 (肺循环充血,表现为肺水肿)
和右心衰(体循环充血 ,表现为肝大、水肿)
心力衰竭分类
• 根据心排血量多少, 分为:高排性心衰 (心排血量增多,如左向右分流 型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 )和低排性心衰(心排血量 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包疾病。因此 心脏本身疾病所致,心脏负荷过重--低排血量型心衰. • 根据心肌功能分为:收缩性心衰 (如心肌炎) 和舒张性心衰(如肥厚性 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等 ) ;
计算方法: EF=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收缩末期容/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F 65%(7.0) RVEF 48%(6.0) 静态: LVEF < 50% RVEF < 40%
心功能降低
• 在众多心脏收缩功能指标中,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EF) 最常用且最有价值。 • EF为心室泵血功能指标: 正常值: 59-75%(0.670.08),在静息状态下测得EF符合 心衰标准有: 轻度心衰 :40~50% 中度心衰:30~40% 严重心衰<30%
织细胞中某些相关基因表达与调控异常而引起的超
负荷心肌病。
• 经基因导入以延缓和纠正心肌组织某些基因突变,
有可能使心衰的治疗获得重大进展 ,因此从某种
角度上说,心衰是一种基因病。
•从组织水平认为 1. 超负荷心肌病; 2. 心脏储备力耗竭; 3. 心肌细胞长期处于能量饥饿状态的最 终表现。
心力衰竭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
2. E峰/A峰比值、DT
E/A正常值: 1.20.4
DT正常值: 193 32ms 直接反映舒张早 、晚期最大充盈率及其比值, 敏感反映心室舒张功能,是临床最常用的指标
3. SV、CO
• 是衡量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CO/min =每分钟耗氧量 /(动脉血氧含量
/min-静脉血氧含量/min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儿科
第一节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
概 念
• 心力衰竭 (心衰)是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临床症候群。 • 传统定义:心脏有足够的回心血量,但由于心脏本身原因造
成泵血量不足所致一系列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神经、内
分泌及肾脏等变化。
概 念
• 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心衰的本质是心肌组
• 根据心衰发生机制可分为:前向性心衰 (即后负荷加重性心衰
性心脏病并心衰 )等。
,如主
动脉瓣狭窄)和后向性心衰 (即前负荷加重性心衰,如左向右分流型先天
诊断标准
国内标准( 1985年4月青岛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4项考虑心衰: • 呼吸急促 :婴儿> 60 次/ min, 幼儿>50次/min, 儿童>40次/min 。 • 心动过速:婴儿>160次/min, 幼儿>140 次/min, 儿童>120次/min。 • 心脏扩大(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 • 烦躁、哺喂困难、体质量增加、尿少、水肿、多汗、发绀、呛咳、阵发 性呼吸困难(2项以上)。 以上4项加以下1项或以上;2项加以下2项即可确诊心衰: • 肝大,婴幼儿右肋下≥3cm,儿童>1cm。进行性肝大或伴触痛者更有意义; • 肺水肿; • 奔马律,严重心衰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