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最小宽度(横)

合集下载

2023年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全套含答案下载

2023年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全套含答案下载

2023年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全套含答案下载1.滑动面贯通后,滑坡开始整体向下滑动。

此阶段称为()。

A. 蠕动变形阶段B. 滑动破坏阶段C. 压密稳定阶段D. 塌陷阶段【答案】: B【解析】:滑坡破坏整过程有四个阶段,即蠕动变形阶段、滑动破坏阶段、压密稳定阶段和塌陷阶段:①蠕动变形阶段。

斜坡上部分岩土体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缓慢、匀速、持续的微量变形,并伴有局部拉张形成的剪切破坏,地表可见后缘出现拉裂缝并加宽加深,两侧翼出现断续剪切裂缝。

②滑动破坏阶段。

滑动面贯通后,滑坡开始整体作向下滑动。

此时滑坡后缘迅速下陷,滑壁明显出露,有时形成滑坡阶地。

③压密稳定阶段。

滑坡体在滑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下逐渐停止滑动,在重力作用下,滑坡体上的松散岩土体逐渐压密,地表裂缝被充填。

④塌陷阶段。

滑坡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塌落,发生整体性的破坏。

滑坡开始整体向下滑动属于滑动破坏阶段。

2.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验算地基变形的建筑级别为()。

A. 甲级、乙级建筑B. 甲级、部分乙级建筑C. 所有建筑D. 甲级、乙级、部分丙级建筑【答案】: D【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2条的规定,对于要求高的建筑一定要验证地基变形是否超过限制,要验算地基变形的建筑级别为甲级、乙级和部分丙级建筑。

3.衡量钢材均匀变形时的塑性变形能力的技术指标为()。

A. 冷弯性能B. 抗拉强度D. 冲击韧性【答案】: C【解析】:A项,冷弯性能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B项,抗拉强度是指钢材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C项,伸长率表征了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D项,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4.利用指示剂或示踪剂来测定地下水流速时,要求钻孔附近的地下水流符合下述()条件。

[2017年真题]A. 水力坡度较大B. 水力坡度较小C. 呈层流运动的稳定流D. 腐蚀性较弱【答案】: C当地下水呈层流运动的稳定流时,水流速度较慢,示踪剂沿着地下水流流动方向均匀扩散,有利于取样和观察。

梁、柱截面尺寸的取值范围

梁、柱截面尺寸的取值范围

一、面、尺寸的调整设计人员根据教科书建议的梁、柱截面尺寸的取值范围,结合自己的经验先对所有构件的大小初步确定一个尺寸。

此时须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仍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

即“强柱弱梁强节点”。

将初步确定的尺寸输入计算机进行试算,一般可得到下述三种结果:1)部分梁柱仅为构造配筋。

此时可根据电算显示的梁的裂缝宽度和柱的轴压比大小,适当减小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试算。

2)部分梁显示超筋或裂缝宽度>0.3mm,部分柱的轴压比超限或配筋过大(试算时可控制柱的配筋率不大于3%)。

此时可适当放大这部分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试算。

3)梁、柱的截面尺寸均合适,勿需调整,此时要进一步观察梁、柱的配筋率是否合适。

二、梁、柱的适宜配筋率原则:掌握配筋率“适中”为宜。

这个“适中”指在规范规定的区域内取中间段,其值约相当于定额含钢量。

规范规定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最大配筋率为2.5%;框架柱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区间为0.6%~5%。

建议:对于框架梁,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取0.4%-1.5%较适宜。

对于框架柱,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取1%~3%较适宜。

梁、柱配筋率的上限在试算在试算阶段宜留有一定余地,因为下一部梁、柱配筋的调整还需要一定空间。

三、框架梁配筋的调整框架梁显示的配筋是梁按强度计算的配筋量,调整的目的是解决梁的裂缝宽度超限和“强剪弱弯”的问题。

(一)缝宽度超限问题在配筋率一定时,选用小直径的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握裹面积、减少梁的裂缝宽度。

增大配筋率是减小梁裂缝宽度的直接方法。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亦可减小梁的裂缝宽度,但影响较小。

设计人如不注意框架梁的裂缝宽度是否超限即出施工图,这样的图纸存在有不符合规范的缺陷。

仔细检查梁的裂缝宽度,如果改用小直径的钢筋后梁的裂缝宽度仍然超限,就要增加梁的配筋或加大梁的截面尺寸,调整至满足规范要求。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知识讲解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知识讲解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1、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钢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

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最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最省的。

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2、柱截面尺寸计算3、柱截面的确定,在高层的情况下,往往是由轴压比控制,而多层不见得是。

层数越少,越可能不是轴压比控制。

这是个概念问题,首先应当明确。

对高层(或者层数较多的多层),在柱截面估算时,应当先明确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

只有知道这几点,估算轴力才可能确定截面。

柱轴力的估算,首先确定每层柱受荷的面积。

此部分的面积,可简单的取柱左右(上下)两个跨度之和的一半进行计算。

再根据结构型式及活荷载的情况,确定每层的自重。

这个自重是个经验值,在各种手册上都有相关的介绍。

一般是框架结构14~16KN/m^2,剪力墙结构15~18KN/m^2。

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自重是标准值,而在算柱轴压比时应当采用设计值。

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

4、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

框架梁的最小宽度和最小高度

框架梁的最小宽度和最小高度

框架梁的最小宽度和最小高度
框架梁的最小宽度和最小高度是由框架设计者根据项目中的荷载
计算得出的,是框架设计核心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如果是推荐尺寸,宽度应该不少于600mm,而高度则要适当把握,不能太低。

框架梁的最小宽度主要由框架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框架强度所决定,受框架结构形式、构件尺寸、力学性能变量以及各种水平力和竖向力
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最小宽度的具体数值也会有所变化。

例如,如
果框架遇到较大的水平力时,框架梁的最小宽度应该在800mm以上;
如果框架受力较大时,框架梁的最小宽度也应该在1000mm以上。

框架梁的最小高度一般而言,应该不低于300mm或梁宽的1/3,特
殊要求在400mm以上。

最小高度也受到框架结构形式、构件尺寸、框
架强度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合理的最小高度设计和正确的构件布置能
够使框架强度稳定,且在施工中更有利于框架构件的拆装和安装。

超详细的梁、板设计规范整理

超详细的梁、板设计规范整理

超详细的梁、板设计规范整理梁设计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高宽比不宜大于4,跨高比不宜小于4;宽扁梁及深梁详规范。

2.梁截面控制指标A. 纵筋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按《混凝土规范》表11.3.6-1中数值取用,一般模型计算会考虑,不用管;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2.5%;B.纵筋净距:顶筋不应小于30mm和1.5d,底筋不应小于25mm 和1.0d。

钢筋多余2层时,2层以上钢筋中距应比下面2层中距增大1倍。

各层钢筋间距不小于25mm和d(d为纵筋最大直径)。

C. 纵筋面积比: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四级规范无要求,一般取0.25。

D. 箍筋直径及肢数:当截面高度大于800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截面高度小于800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一级不小于10mm,二三级不小于8mm,四级不小于6mm,当纵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加大(按规范的表中最小直径来加大);箍筋肢数:梁宽小于350mm用双肢箍,350~600时四肢箍,650~800时六肢箍。

E. 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一级不大于hb/4、6d、100的较小者;二级不大于hb/4、8d、100的较小者;三四级不大于hb/4、8d、150的较小者。

F. 箍筋加密区长度:一级不小于2hb、500的较大者;二三四级不小于1.5hb、500的较大者。

3.梁配筋构造A. 架立筋:一般用12mm,但是《混凝土规范》9.2.6中指出,跨度小于4m是不宜小于8mm,跨度4~6m不应小于10mm,大于6m时不应小于12mm。

B. 梁侧构造筋:梁腹板高度hw(梁高-板厚)不小于450mm时,梁两侧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单侧配筋率不小于腹板面积(bhw)的0.1%;注意,扭筋构造是按照全高布置构造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C. 悬臂梁构造:应有至少2根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少于12d,其余钢筋不应截断,应在《混凝土规范》9.2.8条规定的弯起点弯折。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1. 引言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构件,通常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

在设计和施工梁时,需按照一定的计算规则和公式计算钢筋的数量和尺寸。

本文将深入探讨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2. 梁的受力情况在计算梁的钢筋时,需要先掌握梁的受力情况。

梁受力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弯曲受力:梁在受到上部荷载后,底部会产生压应力,顶部则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梁产生弯曲变形。

(2)剪切受力:梁在受到横向荷载时,会出现剪切力,导致梁的破坏。

3. 梁的截面尺寸与受力计算在计算梁的钢筋时,需要先进行梁的截面尺寸计算和受力计算。

梁的截面尺寸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参数:(1)深度h:梁顶部到底部的距离。

(2)宽度b:梁的宽度。

(3)截面面积A:梁横截面的面积。

(4)惯性矩I:梁横截面绕中性轴的惯性矩,又称为截面惯性。

(5)受力臂:剪切强度的有效长度,一般等于截面深度。

通过以上参数的计算,可以得到梁的截面特性,从而进行受力计算。

在计算梁的受力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荷载类型和荷载大小:梁受到的荷载类型和大小会影响其受力情况。

(2)支座情况:梁的支座类型和位置也会对其受力情况产生影响。

(3)跨度:梁的跨度长短也会对其受力情况产生影响。

通过以上因素的综合考虑,可以得出梁的弯曲和剪切受力情况。

4. 钢筋的计算在了解梁的受力情况和截面特性后,可以开始进行钢筋的计算。

(1)弯曲钢筋计算在梁的弯曲受力情况下,需要进行弯曲钢筋的计算。

根据受力情况和截面特性,可以计算出弯曲钢筋的截面面积。

一般情况下,弯曲钢筋的截面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As≥Mmax/(0.9f_y×d)其中,As为弯曲钢筋截面面积,Mmax为最大弯矩,f_y 为钢筋的屈服强度,d为梁截面的有效深度。

在计算弯曲钢筋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 置钢率:即钢筋的面积与混凝土的截面面积之比。

② 叠置长度:即钢筋的叠置长度,一般要求叠置长度不少于正常段钢筋的两倍。

梁模板计算书

梁模板计算书

梁模板计算书梁模板的计算主要包括:①底板下内楞、底板下外楞和底板下支撑;②梁侧模板、侧模板内楞、梁侧模板外楞和对拉钢片。

1、梁模底板及内楞计算(1)梁截面≤350×600梁底板按350×600计算①强度验算:底板承受标准荷载:恒载:混凝土自重力 24KN/m3×0.35m×0.6m×1.2=6.048KN/m底板自重力 5KN/m3×0.015m×0.35m×1.2=0.0315KN/m钢筋自重力 1.5KN/m3×0.35m×0.6m×1.2=0.378KN/m动载:振捣混凝土荷载 2.0KN/m3×0.35m×1.4=0.98KN/m施工人员及机械荷载 2.5KN/m3×0.35m×1.4=1.225KN/m合计 q1=8.663KN/m木模板需乘折减系数0.9:则q=q1×0.9=7.8KN/m梁模板下内楞的间距相等,设为L,是一个等跨多跨连续梁,可按四等跨连续梁来计算:所用公式:δ=M/W≤fmM=Km×qL2W=bh2/6式中:δ—计算最大应力M—计算最大内力Km—弯距系数W—截面抵抗矩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b×h—模板横截面的宽度与厚度L—内楞间距一般按4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附表2得:Km=0.121δ=0.121×7.8×L2×6/(350×152)≤13N/mm2解得:L≤425mm②剪应力验算所用公式:τ=3V/2bh≤fv V=Kvql查表得Kv=0.620τ=3×0.620×7.8×L/(2×600×15)≤fv=1.4N/mm2解得:L≤510mm③挠度验算所用公式:w=Kwql4/100EI≤L/250查表得:Kw=0.967w=0.967×7.8×L4×12/(100×9000×350×153)≤L/250解得:L≤361mm综合以上三种情况,L≤361mm,底板可满足要求,可取L=350mm(2)350×600<梁截面≤350×1100梁底板按350×1100计算①强度验算:底板承受标准荷载:恒载:混凝土自重力 24KN/m3×0.35m×1.1m×1.2=11.088KN/m底板自重力 5KN/m3×0.015m×0.35m×1.2=0.0315KN/m钢筋自重力 1.5KN/m3×0.35m×1.1m×1.2=0.693KN/m动载:振捣混凝土荷载 2.0KN/m3×0.35m×1.4=0.98KN/m施工人员及机械荷载 2.5KN/m3×0.35m×1.4=1.225KN/m合计 q1=14.018KN/m木模板需乘折减系数0.9:则q=q1×0.9=12.616KN/m梁模板下内楞的间距相等,设为L,是一个等跨多跨连续梁,可按四等跨连续梁来计算:所用公式:δ=M/W≤fmM=Km×qL2W=bh2/6式中:δ—计算最大应力M—计算最大内力Km—弯距系数W—截面抵抗矩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b×h—模板横截面的宽度与厚度L—内楞间距一般按4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附表2得:Km=0.121δ=0.121×12.616×L2×6/(350×152)≤13N/mm2解得:L≤334mm②剪应力验算所用公式:τ=3V/2bh≤fv V=Kvql查表得Kv=0.620τ=3×0.620×12.616×L/(2×1100×15)≤fv=1.4N/mm2解得:L≤444mm③挠度验算所用公式:w=Kwql4/100EI≤L/250查表得:Kw=0.967w=0.967×12.616×L4×12/(100×9000×350×153)≤L/250解得:L≤307mm综合以上三种情况,L≤307mm,底板可满足要求,可取L=300mm(3)梁截面>350×1100梁底板计算按350×2600计算①强度验算:底板承受标准荷载:恒载:混凝土自重力 24KN/m3×0.35m×2.6m×1.2=26.208KN/m底板自重力 5KN/m3×0.015m×0.35m×1.2=0.0315KN/m钢筋自重力 1.5KN/m3×0.35m×2.6m×1.2=1.638KN/m动载:振捣混凝土荷载 2.0KN/m3×0.35m×1.4=0.98KN/m施工人员及机械荷载 2.5KN/m3×0.35m×1.4=1.225KN/m合计 q1=30.083KN/m木模板需乘折减系数0.9:则q=q1×0.9=27.074KN/m梁模板下内楞的间距相等,设为L,是一个等跨多跨连续梁,可按四等跨连续梁来计算:所用公式:δ=M/W≤fmM=Km×qL2W=bh2/6式中:δ—计算最大应力M—计算最大内力Km—弯距系数W—截面抵抗矩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b×h—模板横截面的宽度与厚度L—内楞间距一般按4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附表2得:Km=0.121δ=0.121×27.04×L2×6/(350×152)≤13N/mm2解得:L≤228mm②剪应力验算所用公式:τ=3V/2bh≤fv V=Kvql查表得Kv=0.620τ=3×0.620×27.074×L/(2×2600×15)≤fv=1.4N/mm2解得:L≤466mm③挠度验算所用公式:w=Kwql4/100EI≤L/250查表得:Kw=0.967w=0.967×27.074×L4×12/(100×9000×350×153)≤L/250解得:L≤238mm综合以上三种情况,L≤228mm,底板可满足要求,可取L=200mm2、梁底外楞验算(1)梁截面≤350×600梁底外楞计算①强度验算:外楞下钢管的纵向间距设为L2,沿纵向为三排。

箱梁横梁计算[资料]

箱梁横梁计算[资料]

请问大家:1)桥博计算连续梁的横隔梁时建模仅取横隔梁的宽度还是取横隔梁的两侧渐变段的截面作为模型计算截面?2)对于箱梁的恒载如何处理,是作为均布荷载加载在桥面板上,还是作为集中力加载在腹板上?3)对于顶板带横向预应力的桥梁,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不是不考虑翼板根部的拉应力?4)对于多室截面恒载如何分担?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有相关的算例最好上传学习一下!向别的老工程师请教后他给我这样的解释:不知道大家有什么见解1、横梁截面宽度取(b+2bh+12h'f),b为横梁厚度,bh为承托长度,h'f为板厚。

2、箱梁恒载主要都由腹板传递,取集中力加在腹板上。

3、个人认为应当考虑,施加横向预应力主要就是解决挑臂根部和腹板间桥面板下缘的拉应力,横向应力对横向钢束位置的调整非常敏感。

4、多室截面恒载可按腹板数量均分。

其实横向构件的计算分实体横梁和箱梁框架,以上的1、2、4点均用于实体横梁计算,第3点用于桥面板计算。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见解?关于横梁计算,由于在立交和高架设计时经常碰到,我谈一点个人看法,如果没有张拉横梁预应力,各个腹板的受力极不均匀,位移大的腹板,弯距比较小,承受的力也比较小,但是张拉横向预应力以后,各个腹板受力就比较均匀了,一般边腹板的力与中腹板的力之比在1.0~1.2之间。

对于多箱室的,恒载应该考虑两种情况更安全,一个是各个腹板均分恒载,另一个是边腹板是中腹板的1.2倍,另外一个就是桥面上的活载,大家是按照横梁上均布还是,腹板均分?我一般是底板范围均分和腹板均分考虑,毕竟活载比重比较小,计算差别不是很大!我的观点是:1、活载应根据车辆荷载进行横向加载,考虑最不利组合。

2、计算宽度取实体厚度。

楼上的宽度的取法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

但是保守的取法可以留一定的安全储备。

请各位指正。

这种横梁在城市桥梁和互通立交中用的比较多,我接触过很多向,看了以上几位的留言,也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举个简单的例子:三跨连续梁的中间横梁,计算的第一步是先进行纵向计算,得出横梁处的活载反力和恒载反力,然后才能进行横梁计算.1、对恒载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把恒载均布加到横梁上箱梁腹板宽度范围内;另外一种就是认为腹板传力,把恒载加到腹板位置集中力加载;这两种方式我都计算过,第二种方式对设计来讲偏于保守,我实际计算时采取折中的办法,把恒载打0.9折.试想一下横梁两边箱梁防撞墙的重量不可能全部传到横梁上吧!2、对活载的处理方式:根据纵向计算得出的活载反力,算出每个车辆荷载的的轴重,然后自定义车辆荷载,根据实际的横向车辆布置进行活载加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