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焊缝常见缺陷与对策
船舶焊接缺陷类别、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船舶焊接缺陷类别、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摘要:焊接缺陷不但会影响船舶的质量,而且还会直接关乎船舶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甚至有时严重影响着船舶企业的信誉及人身安全。
因此,为避免这些焊接缺陷的产生,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及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止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焊接缺陷,原因措施,船舶焊接1焊接缺陷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钢材和焊条质量,坡口加工和装配精度,坡口表面清理状况以及焊接设备、工艺参数、工艺规程、焊接技术、天气状况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产生焊接缺陷,影响焊缝质量。
焊接缺陷按其在焊缝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常见的焊接外部缺陷有: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表面气孔、表面夹渣及焊接裂纹等;内部缺陷有: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等。
对于外部缺陷的检查主要通过的是目测、焊规测量、放大镜(5X)检查、着色检查、磁粉检查等手段;而对内部缺陷的检查主要采用X射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压力试验。
2焊接缺陷造成的主要危害焊接残缺陷会造成焊接件疲劳强度下降,静载荷、动载荷强度下降,韧性降低,抗腐蚀性差。
焊接缺陷造成的主要危害是焊接应力集中。
焊接缺陷造成的应力集中主要原因为,焊接截面变化而引起局部压力改变,由于缺陷表现形式不同,造成的截面变化程度不同,对应力影响大小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后均会产生焊接应力,特别是较厚钢板的焊接,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导致热裂纹或冷裂纹。
焊接接头形式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焊接应力集中。
①焊接变形是结构件焊接制造过程中最常见问题之一,由于焊接过程是一个受到电弧电压、电流、热传导、金属相变和力学性能改变,局部快速的加热到高温并随后快速冷却的非线性瞬间热传导过程,整个焊接件的温度变化急剧,焊缝周围母材热影响区的金相也随温度剧烈变化,其物理性能也随之改变。
焊接变形不仅会降低结构件本身强度,还会导致结构件装配尺寸出现误差,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率。
船舶焊接常见缺陷的处理措施分析

船舶焊接常见缺陷的处理措施分析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我国对于船舶工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维护其安全性能,需要在船舶焊接方面加以重视。
经过不断地调查研究发现,船舶焊接处出现了较多缺陷,只有将这些缺陷全部都妥善处理,并且进行有效预防,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船舶;有效措施;常见缺陷;焊接技术船舶想要进行安全航行,最需要保证的条件就是拥有先进的焊接技术。
与此同时,焊接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相关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缺陷,去认真、仔细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处理,进而实现船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船舶焊接常见缺陷(一)夹渣在船舶焊接时出现的几种常见缺陷当中,夹渣是最为常见的,它是熔渣的一种延伸,一般残留于焊缝之中[1]。
夹渣的体积小,但是数量比较多,而且对于焊缝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由于夹渣的数量不断增多,焊缝中的夹渣也开始不断增加,接着焊缝的严密性就会开始逐渐变差,而且强度也大不如前。
为何会出现夹渣?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在焊接时使用的不当方式引起的,有的时候会使用碳弧气刨的工艺,而这样的焊接方式就会产生大量的熔渣,有的时候会使用氧割的方式进行焊接,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熔渣的可能性。
还有的时候,焊接产生的电流不够大,也容易产生熔渣。
相关焊接人员的技术不到位,焊接过于匆忙,也会产生熔渣。
与此同时,焊条还分为酸性和碱性,针对于酸性的焊条来说,一般有两种方式会产生夹渣,第一种是因为在运输焊条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具体的规定来对焊条进行相应的保护,导致夹渣的产生。
另一种是因为焊接的时候产生的电流不够大,所以会出现夹渣。
针对于碱性的焊条来说,一般也有两种方式会产生夹渣,第一种是因为极性不对,第二种是因为电弧过长。
(二)气孔所谓气孔,就是一些气泡转变而来的空穴,这是因为它们在经过高温的时候没能及时地进行凝固。
其中,还有很多具体的原因会产生气孔。
第一种是因为坡口处太过脏差,不仅有大量的锈迹,而且还有不少的油污。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引言船舶是重要的海上运输工具,而船舶的船体由众多的钢板焊接而成,因此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和性能。
船舶的焊接缺陷会对船舶安全和结构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船舶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及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船舶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船舶焊接缺陷的类型1、焊缝过温度船舶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温度过高,会导致焊接区的金属软化,从而使得焊接处的强度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船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2、气孔船舶焊接中产生气孔的原因很多,通常是因为焊接区域表面有其它杂质,如油、氧化皮等,或者焊条、焊丝等本身有水分或气体,造成焊缝内部形成气孔,导致焊缝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受到破坏。
3、夹渣船舶焊接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清除焊接区域的渣、氧化皮等杂质,这些杂质会被夹在焊缝中,导致焊接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船舶的使用性能。
4、焊变形船舶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作用,会导致焊接区域产生变形,影响船舶结构的平整度和形状精度。
5、开裂船舶焊接中的裂缝,通常是由于焊接变形引起的局部应力过大,或者焊接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不匹配造成的。
二、质量控制方法1、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船舶焊接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船级社规范,确保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等都符合标准要求,从源头上保证焊接质量。
2、加强焊接工艺控制船舶焊接工艺控制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包括焊接电流、电压、速度、温度的控制等,以及预热、焊接顺序等,都需要严格控制。
3、加强人员培训船舶焊接工作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因此加强焊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焊接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是保障船舶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
4、加强检测与监控船舶焊接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包括各类非破坏性检测、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等,以及定期的结构健康监测,确保焊接质量。
5、加强质量管理船舶焊接质量管理应该全面、系统地进行,完善相关的文件记录和管理,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焊接缺陷,确保船舶结构的安全可靠。
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正式版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摘要: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密性和强度的关键。
本文详细介绍了船舶焊接中几种常见的缺陷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关键词:船舶焊接缺陷防止措施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密性和强度的关键,是保证船舶质量的关键,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的重要条件。
如果焊接存在着缺陷,就有可能造成结构断裂、渗漏,甚至引起船舶沉没。
据对船舶脆断事故调查表明,40%脆断事故是从焊缝缺陷处开始的。
在乡镇船舶造船中,船舶的焊接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在对船舶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对焊缝的检验尤为重要。
因此,应及早发现缺陷,把焊接缺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航行安全。
船舶焊接缺陷种类很多,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等。
一、气孔气孔是指在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
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有:坡口边缘不清洁,有水份、油污和锈迹;焊条或焊剂未按规定进行焙烘,焊芯锈蚀或药皮变质、剥落等。
此外,低氢型焊条焊接时,电弧过长,焊接速度过快;埋弧自动焊电压过高等,都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船舶焊接缺陷是指船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如焊缝裂纹、气孔、夹杂物、未焊透等问题。
这些缺陷会影响船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在船舶焊接过程中进行缺陷分析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船舶焊接缺陷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焊缝裂纹分析:焊缝裂纹是常见的焊接缺陷,分为冷裂纹和热裂纹。
裂纹的产生与焊接过程中的应力、温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裂纹的形态、位置、长度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裂纹的性质和产生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
2.气孔分析:气孔是焊接过程中气体在焊缝中形成的孔洞,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
气孔的产生与焊接过程中的气体含量、气体排除不良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气孔的分布、形状、大小等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气孔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
在船舶焊接过程中,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焊工的技术培训和合格认证:确保焊工具备足够的焊接技术和操作经验,进行合格的培训和认证。
2.焊接工艺的优化:根据不同的焊接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确保焊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焊接设备的检验和维护: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4.焊接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对焊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记录,包括焊接参数、焊接工艺、焊材批次等信息,确保焊接质量的可追溯性。
5.焊接缺陷的修复和预防:对于发现的焊接缺陷,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并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缺陷再次发生。
船舶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对于确保船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通过对焊接缺陷的分析和质量控制的优化,可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浅谈船体结构焊接的常见缺陷及其对策

(一)低氢型焊条焊接
在进行船体结构的焊接工作中,有一些必须要使用手工电弧焊接的工艺,而这其中,有一些结构必须要严格选用低氢型焊条进行焊接。这些结构包括:船体总组立时的环行对接缝、承受较强载荷的舾装件和承受较高拉力的零部件,例如桅杆、脱钩架、吊货杆、系缆桩等等、具有冰区加强级船舶的船体外板接缝、具有较大刚度的结构,例如,尾框架、船体骨架接缝、首框架等等。在这些结构中,利用低氢型焊条进行焊接,能够增加焊接的强度,有效降低船体结构断裂的事故发生。
而相应低氢型焊条的保管也要严格遵循《焊接材料保管要求》(G16-SWS004)的相关内容,并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特殊焊接材料的保管与使用管理规定的编写。
(二)中、大及总组立的焊接及焊脚高度不标准的解决办法
中、大及总组立的焊接要求十分严格,对于总组立的焊接工作而言,不仅要使用低氢型焊条进行焊接,还对焊接工艺有着相应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在中、大及总组立的焊接中,有些结构禁止使用立向下行焊。这些结构包括:船体结构中的所有板材的立对接拼缝、承受较大载荷以及具有较大刚度要求的结构立脚焊缝,例如吊货杆、主机座和辅机座等等、具有冰区加强级船舶的冰刀区所有的对立接拼缝和立脚焊接、位于0.5L区域内横向构件的连续的部位角焊以及纵向构建的不连续部位角焊。
[2]陈凯,卢盛辉.船体结构焊接常见缺陷及其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04):17-19.
(四)未焊透、未熔合、气孔、成形不良、夹渣等不同焊接问题的解决办法
对于船体焊接中常出现的未焊透、夹渣等由于焊缝中有氧化物或杂质而造成的问题,可以通过在进行焊接工作前。对于焊接坡口以及坡口两侧各宽20mm、角焊缝在焊接宽度方向两侧各宽20mm的范围内,对于水分、氧化物、油污和杂质进行清除工作,保证焊缝的清洁,让船体焊接更加牢固。
谈船舶焊接中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

谈船舶焊接中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摘要: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密性和强度的关键。
本文详细介绍了船舶焊接中几种常见的缺陷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关键词:船舶焊接缺陷防止措施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密性和强度的关键,是保证船舶质量的关键,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的重要条件。
如果焊接存在着缺陷,就有可能造成结构断裂、渗漏,甚至引起船舶沉没。
据对船舶脆断事故调查表明,40%脆断事故是从焊缝缺陷处开始的。
在乡镇船舶造船中,船舶的焊接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在对船舶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对焊缝的检验尤为重要。
因此,应及早发现缺陷,把焊接缺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航行安全。
船舶焊接缺陷种类很多,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等。
一、气孔气孔是指在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如图(1)。
气孔可分为:内部气孔,表面气孔,接头气孔。
1.内部气孔:有两种形状。
一种是球状气孔多半是产生在焊缝的中部。
产生的原因:(1)焊接电流过大;(2)电弧过长;(3)运棒速度太快;(4)熔接部位不洁净;(5)焊条受潮等。
上述造成气孔原因如进行适当调整和注意焊接工艺及操作方法,就可以得到解决。
2.面气孔:产生表面气孔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母材含C、S、Si量高容易出现气孔。
其解决办法或是更换母材,或是采用低氢渣系的焊条。
(2)焊接部位不洁净也容易产生气孔。
因此焊接部位要求在焊接前清除油污,铁锈等脏物。
使用低氢焊条焊接时要求更为严格。
(3)焊接电流过大。
使焊条后半部药皮变红,也容易产生气孔。
因此要求采取适宜的焊接规范。
焊接电流最大限度以焊条尾部不红为宜。
(4)低氢焊条容易吸潮,因此在使用前均需在350℃的温度下烘烤1小时左右。
否则也容易出现气孔。
3.波接头气孔:使用低氢焊条往往容易在焊缝接头处出现表面和内部气孔,其解决办法:焊波接头时,应在焊缝的前进方向距弧坑9~10mm处开始引弧,电弧燃烧后,先作反向运棒返向弧坑位置,作充分熔化再前进,或是在焊缝处引弧就可以避免这种类型的气孔产生。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船舶作为重要的海上运输工具,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船舶的安全航行至关重要。
而船舶结构的焊接是船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船舶结构的安全性。
对船舶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及质量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一、船舶的常见焊接缺陷船舶在建造时,采用了不同的焊接方法,包括气体保护焊、手工焊接、埋弧焊等。
而这些不同的焊接方法在使用中都会存在一些常见的焊接缺陷,主要包括:1.气孔:气孔是指焊缝中夹杂有气体的小孔洞。
在船舶焊接过程中,如果电极或工件表面有油脂、水分等杂质,就会造成气孔的生成。
气孔会降低焊缝的承载能力,易引起焊接接头断裂。
2.裂纹:裂纹是指焊缝中出现的断裂现象。
裂纹的出现多由于焊接过程中的过热或温度变化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焊接后的残余应力引起。
裂纹的存在会降低焊缝的强度,严重影响船舶结构的安全性。
3.夹渣:夹渣是指焊缝中夹杂有焊渣的现象。
夹渣会降低焊缝的密实性,导致焊缝的质量下降,容易发生断裂。
4.焊缝凹陷:焊缝凹陷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未能完全填满焊缝,形成凹陷的现象。
焊缝凹陷会导致焊缝的强度不足,容易造成船舶结构的损坏。
针对船舶焊接缺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分析方法来进行检测和修复。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1.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回波信号的强度来检测焊缝中的缺陷,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焊接缺陷的位置和尺寸。
2. X射线检测:X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X射线的透射和散射来检测焊缝中的缺陷,可以检测到更小尺寸的缺陷,对于内部缺陷的检测效果更好。
3.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是一种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涂覆磁粉并施加磁场,在UV灯下观察缺陷的存在和位置,能够有效检测到表面缺陷和裂纹。
4.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检测方法,通过多个探头同时工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整个焊接缺陷进行全面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焊缝常见缺陷与对策
作者 old3 查看 133 发表时间 2008/11/3 01:21
在钢质船舶建造过程中,焊接是重要工序之一,焊接工时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
30%左右,焊缝金属占船体金属重量的1.5%左右。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尤其是
客渡船、交通艇之类的小型船舶,船体线型变化较大,且相对尺度小,在焊接时
多为手工施焊,就是大型船舶建造中手弧焊亦占有很大比重。手弧焊焊缝质量与
焊工的技术、设备、工作环境有关。本文仅就钢质船体手弧焊焊接质量检查中的
常见缺陷,对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作一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所谓焊缝和焊接接头的缺陷通常分为两类:即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常见的焊缝
外部缺陷有:焊缝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焊瘤、咬边、烧穿、未焊透、夹渣、
气孔、焊接裂纹等。常见的焊缝内部缺陷有:未焊透、夹渣、气孔、焊接裂纹等。
1.焊缝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即焊缝宽度沿长度方向宽窄不齐、焊缝截面不丰
满或增强高过高。
(1)产生原因及危害:焊缝宽度不一致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如焊条不正确的
摇动和移动不均匀,焊件边缘切割不齐等。在焊接过程中当电流过小或焊接速度
太慢时,会使焊缝的增强高过高。有人误认为焊缝的增强高愈高,焊缝强度也愈
大,殊不知增强高过高会引起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尺寸过小的焊缝,有效工
作截面减少,焊接接头强度降低;尺寸过大的焊缝将引起应力集中。
(2)防止措施:选择合理的坡口角度(45°为宜)和均匀的装配间隙(2mm为
宜);保持正确的运条角度匀速运条;根据装配间隙变化,随时调整焊速及焊条
角度;视钢板厚度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2.焊瘤。焊接过程中溶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溶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1)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焊瘤的主要原因,一是操作不熟练和运条方法不当;
二是电弧拉得过长、焊速太慢、溶池温度过高等。焊瘤在横、立、仰焊中最为常
见,在平焊的焊缝背面有时也可产生。焊瘤使焊缝的实际尺寸发生偏差,尺寸变
化较大处易引起应力集中,且焊瘤下面往往存在夹渣。
(2)防止措施:尽量采用短弧焊接(弧长≤焊条直径),适当加快焊速使溶池温
度不致过高,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保持正确的运条角度(与焊件夹角450为
宜)。
3.咬边。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和凹陷。
(1)产生原因及危害:焊接电流过大,电弧过长且偏吹,运条角度不当及焊速
不合适,均可引起咬边。咬边缺陷多见于横、立、仰焊。咬边不仅减少了焊接接
头的有效工作截面,而且在咬边处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在承受动载荷或交变载
荷的部位,如船舯0.4L(船长)范围内,尾机型船舶的机舱附近,对焊缝咬边有严
格限制。
(2)防止措施: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电弧不应过长,选用正确的
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
4.烧穿。常见于薄板焊接时,在焊缝上形成穿孔。
(1)产生原因及危害:电流过大而焊速太慢,焊件装配间隙太大等,都有可能
引起烧穿,使焊缝的强度和水密性荡然无存。
(2)防止措施: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严格控制焊件的装配间隙并保
持均匀一致,电弧在焊缝接头处不能长时间停留,要匀速运条。
5.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1)产生原因及危害:焊件坡口角度和装配间隙过小,钝边太大和坡口边缘不
齐,电流小而运条速度过快,焊条倾斜角度不正确等,此外,焊件坡口表面清理
不净、背面清根不彻底也容易产生未焊透。未焊透减少了焊缝的有效工作截面,
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焊接强度,因此,船体重要结构均不允许存在
未焊透。
(2)防止措施:正确选定坡口形式和装配间隙,认真清除坡口边缘两侧污物。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运条时随时注意调整焊条角度,使熔敷金属和母材之间充
分均匀地加热和熔化,合为一体。
6.夹渣。焊后残留在金属中的熔渣,是焊缝中常见缺陷。
(1)产生原因及危害:由于焊件边缘清理不净,有残留氧化物铁皮和碳化物等,
在熔敷金属冷凝时,熔渣不能及时浮出熔池表面,一部分留在焊缝中即形成夹渣。
当坡口角度或焊接电流过小,也容易产生夹渣。
(2)防止措施:清除焊道上的杂质、污物,尤其是焊接坡口要保持清洁干燥。
正确选用电焊条,根据钢板厚度、环境温度,选用适宜的焊接电流和坡口形式。
7.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在金属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气孔是常
见的一种焊接缺陷,露在焊缝表面的称表面气孔,位于焊缝内部的叫做内部气孔。
(1)产生原因及危害:施焊前未将焊道上的铁锈、油污去净,在高温电弧作用
下分解后放出气体;电焊条受潮或焊条烘干的温度或时间不够;焊接电弧过长使
电弧区进入较多空气,焊接电流过小而焊速过快,气体来不及从熔化金属中逸出;
母材或焊芯金属含碳量过高,以及焊接极性不正确等,均能造成气孔。气孔也使
焊缝的有效工作截面减少,接头强度降低,水密性能变坏。
(2)防止措施:施焊前将坡口表面两侧清理干净,铁锈是使焊缝金属产生气孔
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当铁锈隐藏在焊件装配间隙内部时,所受影响更大。已装配
好的焊件不易将内部铁锈除净,因此除锈洁净工作应在装配前进行。焊前应将电
焊条按说明书中规定的温度和时间烘培,并应保温防潮。焊接电流要适中,碱性
焊条应采用短弧焊接。
8.裂纹。最危险的焊接缺陷,通常发生在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焊缝两侧20mm
范围)内。
(1)产生原因及危害:焊接裂纹通常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种。热裂纹产生的
原因:在焊缝金属的晶界上存在低熔点共晶体,它削弱了晶粒间的联系,在高温
和受到极大应力作用时,就容易在晶粒之间引起开裂。焊缝金属中含硫、铜等杂
质较多时,容易产生热裂纹。冷裂纹产生的原因:碳和合金元素的含量过高,使
母材金属可焊性变坏,焊缝及热影响区存在淬硬组织,焊缝金属中氢含量较高且
集中。上述焊缝金属中的各种缺陷以及金属的显著过热,会形成较大的焊接拉伸
应力导致冷裂纹。冷裂纹具有延迟性质,有的在焊后立即出现,也有的在焊后几
小时,或数天后至个把月才发生裂纹,因此它具有更大的危险性,须引起高度重
视。
焊接裂纹将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减少有效工作截面,破坏焊接接头的不渗透性,
使船艇抗沉性能变坏,并随时间的增长裂纹不断扩展,从而导致焊接构件断裂。
所以船体结构均不允许存在焊接裂纹,一旦发现应立即铲除重焊。
(2)防止措施:防止产生热裂纹应选用适宜的焊接材料,严格控制有害杂质碳、
硫、磷的含量。严格控制焊缝截面形状,避免突高,扁平圆弧过渡,适当提高焊
缝形状系数。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一般6mm左右厚的板对接焊,焊接坡
口各搭接2~3mm,焊缝宽度以12mm左右为宜,焊缝增强高1~2mm为宜,
不应超过3mm。施焊后暂缓清除焊渣,减缓焊缝的冷却速度,以减小焊接应力。
防止产生冷裂纹,重要结构应选用碱性焊条,焊条在施焊前一定要进行烘干处理,
因为未经烘干的焊条内含水分较多,在高温电弧作用下会分解出大量的氢,从而
增加焊缝中的氢含量;仔细清理焊道表面的油污锈迹,避免氢的侵入,使焊接金
属中的气体能够充分逸出;选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以减小焊接应
力。对淬火倾向大的钢材,应采取预热、缓冷或焊后热处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