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泰山景区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景观恢复
泰山旅游的分析及其发展建议

泰山旅游的分析及其发展建议泰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它以其宏伟的壮丽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然而,泰山旅游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发展建议。
首先,泰山旅游的亮点是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泰山以其陡峭的山峰和壮丽的日出景色而著名。
游客可以通过攀登山峰,体验登山的乐趣,并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此外,泰山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文化景点,如黄岛、碧霞元君庙等。
这些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体验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然而,泰山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泰山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虽然泰山是一个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但其开发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对于游客而言,游览泰山过程中存在长时间排队、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此外,景区内的旅游设施相对简陋,游客的服务体验往往不尽人意。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还可能降低泰山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发展建议:1.提升旅游管理水平。
建立规范化的运营管理制度,加强泰山旅游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
改善景区内的交通、卫生、安全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2.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泰山不仅具有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游客对泰山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同时,加大对泰山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确保其能够长久传承下去。
3.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除了攀登山峰和参观古迹,还可以在泰山周边开发一些旅游活动和景点,如骑行、滑翔伞等。
这样可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他们在泰山旅游上的停留时间。
4.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泰山周边有许多其他旅游资源,如龙槐峡、天台山等。
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旅游联动效应,提升整个地区的旅游影响力。
5.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泰山旅游产业的规划和管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对本地居民的培训和就业机会,提高他们从旅游业中受益的机会。
浅谈泰山泰安的水资源及其利用

浅谈泰山泰安的水资源及其利用
泰山泰安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主要有泰山、神泉、大信、津湖、千佛山等主要水源。
其中,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礼泉、东神泉为代表的泉水资源非常丰富。
泰山及周边地区的雨水也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泰山泰安地区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上。
城市供水主要依靠水库、水源地以及山泉等,通过建设水厂、水务管网等设施将水资源输送到城市中,为居民和工业提供饮用和生产用水。
农业灌溉则通过修建灌溉系统,将水资源用于农田的灌溉,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工业用水是指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的水资源,例如制造业、矿产业等。
在泰山泰安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成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关键。
政府可以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此外,还可以鼓励科技创新,推广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泰山泰安地区的水资源丰富,对于当地的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都至关重要。
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是保障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王伯铎;王兵;潘文光;马俊杰;林积泉【摘要】目的为了全面反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间接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方法运用遥感图像解译和GIS分析的方法,结合工程设计规划,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计算各景观指数,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对建设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性质影响不大.结论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不仅能定量反映抽水蓄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变化,而且,还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40)006【总页数】4页(P1093-1096)【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景观格局;景观指数;生态环境【作者】王伯铎;王兵;潘文光;马俊杰;林积泉【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西北水利水电勘探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9;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海口,570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潜在性、空间性、累积性及规模大的特点,往往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1]。
而且区域景观格局的可能变化可以在空间上间接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但是,目前水利水电景观影响评价中尚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和方法。
体现在评价指数过少,仅考虑景观优势度的变化[2],评价内容单一,不能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全面特征。
加上这类工程往往位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区域的景观格局,加强工程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的定量评价是工程建设的前提。
因此,结合现代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水利水电工程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泰安一级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益及其经济评价初探

泰安一级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益及经济评价初探赵士和蔡兆文吴静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可泰安一级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郊的泰山西南麓,距泰安市5km,距济南市70kin,靠近山东省用电负荷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山东省已普查的抽水蓄能站址中开发条件最好的站址之一.电站装机容量为1000MW,安装4台单机250MW的可逆式蓄能机组,建成投产后,将较好地改善山东电网的电源结构,缓解调峰矛盾,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山东电网迫切需要抽水蓄能电站山东电网是一个以省域为界,火电为主的独立电网.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发展迅猛,进入九十年代后,山东电力工业的发展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继1990年乡乡通电,1994年村村通电之后,1996年2月山东又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户户通电.1996年12月—~———{畦鲥封2三期—自。
600Mw瑚组已投Aj重行,—缒山东宝囫跨厶7高参数!大容量、高自动化的大电网行列.截止到1997年底,全省0.5MW及以上电厂装机总容量已达16500MW,其中电网统调机组容量13255MW,而水电装机仅为49MW,仅占电网装机的O.37%(全省装机的o.3%).1997年全省年发电量为840亿kWh,其中电网年发电量为707.5亿kW.h,年最高负荷10740MW,最大峰谷差达3986MW,占最高负荷的37.1%.1998年8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全国首次获得“中国一流管理的电力公司”称号,紧接着又作出了创建国际~流电力公司的决定。
尽管山东电力工业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山东省能源资源条件的限制,致使电源结构单一,缺少必要的调峰手段和快速调峰电源,造成拉路限电频繁,旦越来越严重.1991~1995年各年度拉路限电分别为21155.26256。
22147、28349.42257条次.用电设备与发电设备容量比例一直维持在2.9:J,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电网已由原来的全面缺电转变为日高峰缺电。
泰山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规划实例PLANNING CASES
止洪水的冲击; 在四周装上了栏 杆, 防止游人破坏。不料, 失去 了流水 防护的 石面风化 作用严 重, 四周的石栏杆也使得景点的 景观质量下降。
3 泰山景观资源利用中的主要
问题
3 1 快速交通改变传统旅游线
路
1983 年 以来, 有 关部 门先
后在泰 山修建 了索道和 盘山公
为。泰山西麓正
在修建的山东泰
安抽水蓄能电站
( 图 6) 就 严 重
破坏了樱桃园景图 4 经石峪实景 区。 泰 山 的 东
麓、南麓风景区
与城市 结合 部,
也存在着房地产
开发加速发展的
态势。
3 3 有限的 环
境容量面临超规
模旅游的巨大压
力
泰山旅游容
量有限, 由于目图 5 改建更新中的中天门到南天门索道 前泰山旅游主要
地之间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山十八
树、清泉又附有轶闻传说, 奇石
探
the use o f these reso ur ces, and dis-
盘 6293 级台阶。泰山上许多奇
又刻 有诗 文题 咏。 岱庙, 玉皇
cusses the policies fo r the planning of the Ta ishan National Par k. KEYWORDS: Taishan Mo untain; w orld heritag e; landscape resources; conser vation and use; policies
泰山人文景观主要集中在登 山中路上, 以一条轴线三重空间
中图分类号 TU 984. 18 文献标识码 B
泰山乃五岳之首, 它的历史 比中华民族还要悠久。泰山得天 地之傲岸雄浑、寓中华民族之源 远流长, 是我国山岳文化的典型 代表。1982 年 泰山被 列为国家
参观考察ppt模板

发、收工作票室
基层班组
电气专业班组
由于是刚刚实行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其班组还没有完全组建齐全,但大家还是在交流、收集需要的相关信息。
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是多方面的,考察组人员从不同专业、不同思考角度进行了探讨。
电站上水库区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位于泰山南麓横岭北侧的樱桃园沟内,坝址以上控制流 域面积1.432km。上水库采用2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411.08m,校核洪水位411.46m,正常蓄水位410.0m,死水位386.0m,水库总库容1168.1万m。
从远处望去,令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要属这群山环绕的一片绿海,泰山其庄严、巍峨、葱郁,但有了此处就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种种神奇让这水库建筑融入泰山,形成了独特的一道风景。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行、设备管理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抽水蓄能电站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组运行工况多、监控对象多、自动化元件多、信息量多,计算机监控系统比常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复杂,操作要求也比常规水电站高。在运维一体化管理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表现在:(1)人员精炼,一人能掌握多专业知识。(2)综合效率高,电站运行的平均综合效率,一般在75%左右。(3)可用率和机组启动成功率均达先进水平。 通过对泰安抽水蓄能电站考察,看到蓄能电站在管理上的精细化,生产上的人性化,特别是在生产管理中注重细节、规范创新的管理体制,使我们获取了先进管理理念的来源,更直接快速的感受先进带来的冲击,感受到了差距。 这次考察我们的眼界宽了,视野广了。在接下来的对长甸电厂的未来建设,我们会懂得更多,会的更多。真正让我厂规范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并在我厂的创新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
(整理)[精品论文]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水利枢纽-----上水库库盆及导流建筑物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整理)[精品论文]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水利枢纽-----上水库库盆及导流建筑物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b3a0e70b52acfc788ebc96b.png)
摘要本次设计以坝工为重点,主要任务是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挡水建筑物的设计。
经过综合比较,确定了坝轴线位置,并选定坝型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设计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分析,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枢纽挡水建筑物的型式,轮廓尺寸以枢纽布置方案(2)通过坝型比选,选择主坝和副坝的坝型。
进行工程总体布置,详细进行上水库挡水建筑物的剖面设计,填筑材料设计以及一些细部构造,如防浪墙、面板、趾板、分缝止水等的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及防渗措施。
(3)选择折线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运用汇编语言程序,进行了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得出最危险滑动面及最小安全系数,通过相应水工规范,确认大坝是安全的。
(4)简单介绍上水库自然条件以及库盆开挖工程特性,进行库盆的排水和防渗设计。
(5)导流建筑物设计:导流建筑物的选型,体型设计包括进水口、闸门型式及尺寸、断面型式和尺寸(6)细部构造设计关键词:面板堆石坝;材料设计;边坡稳定;挖填平衡;折线法AbstractThis report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in Shahe pumped storage station. After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the position of the dam is chosen and a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is considered as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wave wall, face, still block, foundation processing, rock-filled, water stops in vertical and perimeter joints (between facing slab and toe slab) and measure of imperious are discussed. The analysis of dam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pecialty of suitable dam across section. Method of arbitrarily shape of broken line is used in analysis of dam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Fortran code is made up use of checking the stability of side slope. The 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 which is designed in thisreport is proved to be safe.And, the amount of reservoir excavation is calculated to come to balance with filling of the dam .Keywords: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 design of material side slope stability;balance between filling of the dam and reservoir excavation ;Method of arbitrarily shape of broken line目录摘要..................................................... - 1 - Abstract ................................................... - 1 - 第一章概述 .............................................. - 5 - 1.1 前期工作.......................................... - 5 - 1.1.1 工程概况....................................... - 5 - 1.2 地区经济及电力系统现状............................ - 8 - 1.2.1 地区经济情况 ............................... - 8 -1.2.2 电力系统现状 ............................... - 8 - 1.3 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 9 - 第二章设计依据 ......................................... - 10 - 2.1 枢纽工程地质资料................................. - 10 - 2.1.1 区域地质与地震 ............................ - 10 -2.1.2 工程区地质概况 ............................ - 11 -2.1.3 上水库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 - 12 -2.1.3.1 堆石坝基............................... - 13 -2.1.3.2 趾板地基............................... - 13 -2.1.3.3 坝肩边坡............................... - 14 -2.1.3.4 防渗帷幕............................... - 14 -2.2 工程水文气象资料................................. - 14 - 2.2.1 下水库简况 ................................ - 14 -2.2.2 下水库水文特性 ............................ - 15 - 2.3 设计资料......................................... - 16 - 2.3.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 - 16 -2.3.2 设计基本资料 .............................. - 16 -2.3.3 安全系数 .................................. - 21 - 第三章工程布置及第一主要建筑物设计 ..................... - 22 - 3.1 工程总体布置..................................... - 22 - 3.1.1 上水库 .................................... - 22 -3.1.2 输水系统及引水系统 ........................ - 23 -3.1.4 厂房及变电站 ............................. - 26 - 3.2 坝轴线布置....................................... - 27 - 3.3 坝型选择......................................... - 28 - 3.4 大坝断面设计..................................... - 29 - 3.4.1 坝顶高程及宽度确定 ........................ - 29 - 3.4.1.1 防浪墙设计........................... - 29 -3.4.1.2 坝顶高程............................. - 31 -3.4.1.3 坝顶宽度............................. - 31 -3.4.2 坝坡的设计 ................................ - 31 -3.4.3 坝体分区 .................................. - 32 -3.4.4 钢筋混凝土面板设计 ........................ - 32 -3.4.5 趾板及连接板的设计 ........................ - 33 -3.4.6 防浪墙、面板、趾板的分缝与止水 ............ - 35 - 第四章坝体填筑材料设计 ................................. - 37 - 4.1 填筑料设计....................................... - 37 - 第五章坝体稳定与变形分析 ............................... - 39 - 5.1 边坡稳定分析原理................................. - 39 - 5.2 边坡稳定分析..................................... - 42 - 5.2.1 主坝边坡稳定分析 .......................... - 42 - 5.3 坝体变形分析..................................... - 43 - 第六章上水库库盆设计 ................................... - 45 - 6.1 上水库库盆自然条件............................... - 46 - 6.1.1 地形条件 .................................. - 46 -6.1.2 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 46 - 6.3 上水库防渗防护设计............................... - 49 - 6.3.1 库盆防渗系统布置 ......................... - 49 -6.3.2 水库渗漏条件 .............................. - 49 -6.3.3 库区防渗帷幕 ............................ - 50 -6.3.4 右岸防渗面板 ............................ - 51 -6.3.4.1 面板边坡.............................. - 51 -6.3.4.2 趾板地基.............................. - 51 -6.3.5 库底土工膜 .............................. - 51 -6.3.5.1 设计指标............................. - 51 -6.3.5.2 土工膜与周边结构的连接设计.......... - 52 -6.4 环库公路设计..................................... - 52 - 第七章导流建筑物设计 .................................... - 52 - 7.1 导流洞的选线与总体布置.......................... - 52 - 7.2 导流洞的设计.................................... - 53 - 7.2.1 导流明渠 .................................. - 53 -7.2.2 进水口段设计 .............................. - 53 -7.2.2.1 进口建筑物的型式比较................... - 54 -7.2.1.2 进水口的布置........................... - 54 -7.2.3 洞身段设计 ................................ - 56 -7.3 隧洞的细部构造..................................... - 58 -7.3.1 洞身衬砌 .................................... - 58 -7.3.1.1衬砌型式 ................................ - 58 -7.3.1.2衬砌厚度 ................................ - 58 -7.3.2 衬砌分缝、止水 .............................. - 58 -7.3.3 灌浆、防渗与排水 ............................. - 59 -7.3.4 掺气槽 ....................................... - 60 -7.3.5 锚筋加固 ..................................... - 61 -7.4 导流洞封堵体的设计.............................. - 62 - 第八章总结 ............................................... - 63 - 参考文献 .................................................. - 63 -第一章概述1.1 前期工作1.1.1 工程概况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位于泰山西南麓,距泰安市5km,距济南市约70km,京沪铁路和104国道从工程区附近通过。
抽水蓄能电站的环境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的环境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能源装置,其独特的工作原理使得其在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对环境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能源:抽水蓄能电站采用水能和电能的转换方式,不需要燃料燃烧,不会排放气体和颗粒物,因此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2. 节约水资源: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水资源,实现高效循环。
当电网需要负荷时,电站将水从下游泵回上游蓄能池,当需要储能时,再将水从上游释放下来驱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这种循环利用方式有利于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3. 调节电力输出: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灵活性和调节性,可以根据电网需求调整电力的输出。
在电能需求低谷时,可通过水泵将水从下游提升至上游,以储备能量;在电能需求高峰时,可通过释放水来驱动水轮发电机,快速输出电力,实现电力负荷平衡和网优化。
这种调节性可有效应对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社会影响:1. 就业机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这将为当地社区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流动。
2. 经济效益: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将促进电力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如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等。
这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旅游与景观:一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自然风景秀丽的地区,如山区、河流等场所。
这些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可提供旅游观光机会,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同时,电站本身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也可以为当地地区增加独特的风景。
然而,抽水蓄能电站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考虑和管理:1. 水资源管理:抽水蓄能电站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进行运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泰山景区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景观恢复作者:王彤彤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5年第06期摘要以泰山景区中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区景观恢复为例,对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区中山体生态景观恢复技术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景观恢复现状的不足,提出促进景观恢复的对策。
关键词电站水库区;景观恢复;泰山风景区中图分类号:TU98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6-017-03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50710.1120.013.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7/10 11:20:00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位于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内,其山体生态景观在坝体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形成了众多以裸露边坡、废弃渣场、裸露坝体为主要特征的破坏型山体。
为恢复山体植被,增加岩体覆盖,修复生态环境,2003年开始对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实施了生态景观恢复工程,运用修复生态学理论及植物景观修复手法,经过长达10年的景观修复,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周边山体生态环境基本恢复至库区建设之前的状态[1]。
1 概况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位于泰山景区西南麓樱桃沟内。
上水库依山势而建,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三面环山。
于2001年开工建设,2004年开始蓄水,总库容1043.09万m3。
上水库大坝坝型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413.80 m,坝顶长540.46 m,最大坝高99.80 m。
在坝体和道路建设工程中,于海拔415~455 m等高线处形成近3 km长的10~40 m 宽的开采边坡裸岩带、坝体裸岩区和坝体平台三类景观破坏区域。
为尽快恢复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区周边自然景观,恢复周边生态环境,自2003年开始,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对上库区开展了自然景观恢复工程,经过近10年的景观恢复和生态保护建设,上库区与周边自然环境逐渐和谐统一,目前已进入景观养护管理阶段。
2 自然条件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其三面环山,沟底开阔,宽130~150 m,高程310~375 m,左岸骆驼岭至五古墩山脊高程500~700 m,右岸横岭呈东南——西北走向,岭脊高400~500 m。
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3.7℃。
区域内为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四林班10、11、13、14、15小班,总面积39.8 hm2。
其中主要林木种类为油松、黑松、赤松、侧柏、刺槐、麻栎、五角枫等,主要灌丛为荆条、连翘、胡枝子、爬山虎等。
土壤主要为酸性岩棕壤性土和薄层砂质砾石土,土层厚度29 cm。
3 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景观恢复措施及现状效果3.1 坝体裸岩堆石区坝体裸岩堆石区位于上水库坝体350 m平台坡面上部,为绿化裸露坝面,提升上库景观效果,设置了人工浆砌21道500 m长毛石种植槽,种植槽长宽高0.55 m×0.55 m×0.60 m,种植槽内敷设滴灌管,种植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种苗高度1.5 m,株距1.5 m),种植攀援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Hand.-Mazz)、小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葛藤[Pueraria lobata (Willdenow)Ohwi]、蔷薇(Rosa multiflora)。
自2010年开始,黑松受种植槽内土层少、水分缺乏影响,以及被藤本植物缠腰,整株死亡现象较为普遍,存活的目前长势也较差;藤本植物中,葛藤生长旺盛,抑制了爬山虎、扶芳藤生长。
总体来说,区域生态景观恢复效果明显,除350 m平台上下方各有1处约600 m2未能绿化覆盖外,其他裸露区基本完全覆盖。
3.2 坝体平台区位于坝体350 m平台处,该区域相对平坦,其长度300 m、宽度25 m,土层较厚。
景观恢复过程中通过种植雪松(Cedrus)、银杏(Ginkgo biloba)、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蔷薇(Rosa)、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等植物进行配置模式的有机更新。
目前,该区域苗木生长旺盛,各植物长势良好,除草坪三叶草(Trifolium)出现退化外,其他植物绿化效果明显,生态景观恢复效果良好。
3.3 观测房岩壁区观测房岩壁区主要采用鱼鳞坑绿化。
这种鱼鳞坑绿化景观模式适用于山体坡度大于70度,但难以进行一般的植物绿化而运用的点缀式盆栽种植方法[2]。
该区域在陡峭的岩体边坡面上利用工程锚杆固定钢筋混凝土梁板,在梁板上浆砌毛石种植槽,其长度在0.6~1.0 m,宽度0.5 m,深度0.5 m[3]。
要求规格不一,形成错落有致的效果,间距控制在2~3 m。
种植池内以种植黑松、蔷薇和藤本植物为主,并注重开花植物花期的搭配。
目前,各类植物生长良好,裸露岩体全部覆盖,景观效果明显。
3.4 边坡裸岩带(1)边坡底部边坡底部的路基大多为石质路基,根据立地条件,在路基与边坡之间采取挖穴和砌穴2种方式,种植桧柏(Sabina chinensis)、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等乔木,株距2 m×2 m,树穴规格为长0.8 m×宽0.8 m×深0.8 m,2株之间种植以小叶爬山虎为主的藤本植物。
(2)边坡顶部2011年开始在高边坡顶部开挖线位1 m内挖宽1 m、深0.9 m、长度约3000 m的截水沟,采用M5.0毛石砌筑挡土墙,回填种植土,栽植爬山虎、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蔷薇等攀援苗木,以增强绿化效果和绿化速度,恢复景观[4]。
目前,该区域内作为行道树的水杉、大叶女贞生长缓慢,受气候影响,冻害明显。
边坡底部藤本植物阴坡长势良好,已覆盖边坡底部上方8 m高度内裸露区域;夏季阳坡裸露岩体受光照,表面温度高,吸盘易枯死,绿化覆盖相对差于阴坡,大约覆盖边坡底部上方6 m高度内裸露区域。
边坡顶部新栽植苗木,常春藤成活率较差,整体还未显现出绿化恢复景观的效果。
4 存在问题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总体景观,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现状恢复效果良好,达到了山体生态景观效果质的改善。
但是由于立地条件、群落结构特点、植被选择配比及养护管理方式等原因,景观恢复现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边坡底部苗木选用的水杉、大叶女贞长势缓慢,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土壤条件影响,不适应该区域栽植,绿化效果不明显。
(2)坝面种植槽种植的葛藤生长速度快,覆盖效果好,但是,对黑松、爬山虎等其他绿化苗木的生长产生抑制,且枯叶期较长,冬季景观效果差。
(3)选用的攀援类绿化苗木落叶期时间较长,冬季景观植物色彩相对单调,植物季相景观效果不明显。
(4)边坡顶部的苗木因受气候、土壤及地势影响,长势较差,尤其是阳坡面的边坡水分蒸发量大、阴坡光照不充分、管护技术不成熟等因素致使生长缓慢,管护难度较大。
5 可持续发展策略针对现状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要求,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景观恢复应着眼于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环保生态功能。
结合目前国内边坡恢复工程现状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可持续发展策略。
(1)植物种子的选择及配置应走本土化的道路,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5]。
同时也应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还要尽可能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和水、肥、光、热利用率高的植物,同时根据阳坡和阴坡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这样才能使植物更能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植被融为一体,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生命力强的立体生态群落。
(2)在植物搭配上,应采用多种适宜山体生态的植物配置模式,通过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复合结构,进行科学合理配置[6]。
同时,坡面种植藤本植物需注意植株密度,以利于绿化速度及效率发挥,种植其他植物时,可搭配常春藤、扶芳藤等常绿藤本植物;同时点缀连翘、迎春、蔷薇、凌霄等花期较长植物,促使树苗迅速成活并与当地优势群落相融合。
(3)在上水库景观恢复中,不仅需采用种植槽、鱼鳞坑种植绿化苗木,还需在边坡绿化养护工程中全部安装滴灌,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成活率、促进草灌木植物生长;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注意广泛应用生物肥料,以促进植物生根、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抗逆性,从而保证植物的生态景观效果。
(4)因立地条件等原因,景观恢复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选择更加适宜的管护方式。
实践发现,在种植槽、鱼鳞坑种植绿化苗木及滴管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工艺需要探讨、改进,以便使景观恢复成本更低、操作更为简单、效果更好。
通过低成本尽可能恢复自然景观,使之与周围森林植被实现和谐统一[7],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6 结语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景观恢复建设是一个长期生态修复过程,与立地条件、种苗选择、栽培方式、后期养护各个环节相互关联,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泰山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山体景观恢复工作,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1] 郭晋平.森林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黄求顺,张四平,胡岱文.边坡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3] 甄鹏.植被生态护坡[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4] 潘树林.浅析边坡植被恢复[J].宜宾学院学报,2003,(3):93-95.[5] 刘刚,李红丽,董智,等.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扰动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12(6):41-45.[6] 孙青.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植物景观恢复性营建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7] 刘兰芬,陈凯麒,朱瑶.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水土保持及景观恢复措施效果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0,16(3):26-28.(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