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4省联考公务员笔试考情分析

合集下载

2017多省市联考公务员考点解析

2017多省市联考公务员考点解析

对于选择 题 , 无 论 是 单 选 还 是 多 选, 排 除 法 是 最 有 效 的 不 二 法 门㊂ 如 何 排
项, 予以排除 ㊂ 相 反 , 表 述 中 庸 的 应 是 正 确 选 项㊂ 切 记, 此方法本身不是绝对
一㊁ 核心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 唯物论 : 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ì ï 世界存在的总的基本特征 :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ï ì ï ï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ï ï发展的实质 : í辩证法 í 同一性和斗争性 ï ï矛盾的基本属性 : 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 ï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î ï : , î认识论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㊂
D . 流通手段职能
பைடு நூலகம்
‘ 春夜喜雨 “ 李白
不是花中偏爱菊 , 此花开尽更无花 C.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 菊花 “ 陶渊明 ‘ 凉州词 “ 王昌龄
7. 下列关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确的是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D.
应疏散到屋外平地 , 小胡同 ㊁ 陡山坡及河岸边 B. 在家中可选择床下 ㊁ 桌子底下就地避险 C.
{ {
{
法的作用 : 指引 ㊁ 评价 ㊁ 教育 ㊁ 预测 ㊁ 强制 法的价值 : 自由 ㊁ 秩序 ㊁ 正义
国家机构 4.
行政处罚 5.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㊁ 立法机关 ì ì ï ï 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 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 ï立法权 : ï 全国人大 í ï ㊁ ㊁ 选举全国人大常委组成人员 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ï ï í ï最高法院院长和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 决定总理的产生 î ï ï 解释宪法 ㊁ 监督宪法的实施 , 无权修改宪法 ï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和修改非基本法律 ; 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î

9.17联考公务员与政法干警大联考命题剖析

9.17联考公务员与政法干警大联考命题剖析

⼀、命题四个第⼀ 2011年9⽉17⽇公务员、政法⼲警申论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此次联考及政法⼲警申论考试在形式上⾸创了四个第⼀,开启了公职申论考试新的开始: 第⼀次将联考和基层政法⼲警结合:除了河北、吉林等个别地⽅,基层政法⼲警和公务员考试使⽤同⼀套试卷。

第⼀次将题⽬拆分:本次申论考试共设置四个问题,⼀些省市选择其中两个,⼀些省市三个,个别省市四问其出。

第⼀次将材料打乱:材料的⼤主题内容相同,各个地⽅的材料顺序编排有很⼤的区别,具体内容上也有适当的调整。

第⼀次向国家公务员考试靠拢:此次联考从材料选择、问题设置、提问⽅式的各⽅⾯看来逐渐趋向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次题⽬翻版。

通过这次命题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统⼀命题是⼤势所趋,全国⼀盘棋,全国⼀套题将成为必然。

此次联考及政法⼲警考试申论题⽬将对有志于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具有重要意义。

⼆、把脉联考命题——命题特点分析 2011年9.17联考,命题特点突出,华图名师第⼀时间把脉联考命题,为考⽣提炼点拨。

1、话题的多重性。

话题的多重性在华图版的最新国考申论教材中特别提⽰过,具体表现为申论材料逐渐变为多个话题构成。

这和2011年国考、2011年424联考在话题设置上是⼀脉相承的。

⽐如2011年地市级的国考中话题包括:流动⼈⼝⼦⼥教育和农村⽂化失根两个话题;⼜如在424联考中包括养⽼、⼈⼝普查两个话题。

此次的联考申论题⽬为“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这个标题和两个话题都相关,但是关系都不是很密切,这需要考⽣巧妙的将两个话题整合到⼀起。

我们可以看到学术风⽓、国民素质两个核⼼话题相互交叉缠绕,但是⼜彼此独⽴,这种命题需要考⽣弄清楚题⽬和材料的归属性。

2、批判⾊彩增强。

以前申论命题会避开⼀些具有消极影响的社会现象,材料话题都显得中规中矩,⼀般不涉及社会负⾯话题。

但是最近⼏年的命题越来越敢于直⾯社会问题。

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材料就暗含对三峡⼯程的批评;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对政府治理海洋⽅式进⾏批评;2011年对黄河治理进⾏批评。

2009—2017多省公务员行测考情及特色分析

2009—2017多省公务员行测考情及特色分析

2009—2017多省公务员行测考情及特色分析
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时间荏苒,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多省同天考试已走过九年的历史,从2009年的7个省,到2017年24个省,中间虽分分合合,进进出出,但多省同天公务员考试依然不愧为异常考试盛宴,吸引无数考生,也圆了无数考生的公务员之梦。

自2009年以来,多个省份会在同一天进行笔试,当然,从历史沿革来看,参加考试的各省份的招录工作都是单独组织的,前期的出公告和大纲、报名,后期的查分、面试环节都是各自单独进行。

因为每年参加考试的各省份(公共科目)考试都安排在同一天举行,所以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省份进行报考。

表面上看考生的选择机会少了,但多省同天考试“平摊”了报考人数,减少了竞争对手,对报考各职位的考生而言成“公”的机会也会增大。

中公教育专家现把2009-2017年多省同天公务员考试情况做一个统计: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宁夏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2017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乙级)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乙级)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422联考《行测》真题(吉林卷乙级)(解析)1、B项错误: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意在强调要持续深入抓作风建设、表达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而非推动国防军队改革。

A项正确: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C项正确。

在亚信会议、巴黎气候大会等区域性和国际性的会议上,习主席强调各国要凝聚共识,促进对话,加强协作,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各国合理关切,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导向。

D项正确: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他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从中我们看到了在全面实现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A项正确:这段话意在说明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从根源上坚定信念,整顿清理。

对应正本清源;另外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我们特有的中华文化,对应独树一帜。

B项错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

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包容一切的含义,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我国的特点和特色,并非包容的含义,而是更具特色和适合国情。

C项错误:“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推陈出新”意为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题干中虽然体现有继承的意思,但是没有体现出推陈出新的含义。

D项错误:“各美其美,和而不同”,说明要尊重事物多样性。

公务员考录工作情况汇报

公务员考录工作情况汇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公务员考录工作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和相关调研,公务员考录工作情况总体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我将从考录岗位数量、考试难度、报名人数和招录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考录岗位数量在过去几年中,每年公务员考录岗位数量都有一定的增长。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统计数据,从2017年到2019年,公务员招录岗位数量分别为2.7万个、2.8万个和2.9万个。

而且,预计未来几年的考录岗位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这为有意向报考公务员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考试难度公务员考试一直被认为是国内最难的考试之一,竞争激烈程度不容小觑。

随着考生数量逐年增长,考试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超过140万人,而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为56万人,招录比例为1:49。

这也说明了公务员考试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高水平的综合素质。

三、报名人数公务员考试一直以来都备受考生关注,报名人数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尽管考试难度较高,但公务员的稳定薪酬、良好的福利待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都在百万级别,其中不乏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的考生。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程度。

四、招录情况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虽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众多,但实际招录的人数相对较少。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为1.79万人,招录比例约为1:31。

这意味着,在众多的考生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并最终获得录用。

同时,公务员招录的分数线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加大了考生的竞争压力。

总结起来,公务员考录工作情况总体较为稳定。

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考试难度大,但每年都有相对稳定的招录岗位数量。

报考人数众多,竞争激烈程度不容小觑。

对于考生而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自身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2011年917公务员联考行测深度解读

2011年917公务员联考行测深度解读

继2010年425省考、918省考和2011年424省考后,福建、重庆、⽢肃、河南、新疆兵团等地于2011年9⽉17⽇同时进⾏公务员考试。

以下为中公教育对各部分的详细解读。

⼀、常识判断——有取有舍,重点突出⾏测常识判断的考查顺序做了⼀个调整,从去年的第五部分调⾄今年的第⼀部分,这也间接表明了⾏测考试对常识判断的重视。

今年科技和⼈⽂知识受到了极⼤地关注,相反往年⽐重⼤的法律题少了很多,对其他学科的考查基本处于涉及⽔平,没有深⼊地去考查,其中今年考到了管理知识。

【例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城市⽣态系统容易被污染,主要原因是城市⽣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B.在国家或地⽅⾃然保护区内建⽴野⽣药材保护区,需要征得⾃然保护部门的同意C.我国近年出现的⽔华和⾚潮分别是淡⽔和海⽔长期被污染,使⽔体富营养化⽽产⽣的D.酸⾬是由于⼤⽓中⼆氧化碳浓度过⾼引起的,它对⼈体、⽔⽣系统、陆⽣系统、建筑物等都会产⽣较⼤危害【中公名师解读】答案选D。

酸⾬是由于⼤⽓中⼆氧化硫浓度过⾼引起的。

【例题】下列选项中不准确的是:A.⾏政处罚通常由违法⾏为发⽣地的县级以上有权⾏政主体管辖B.在我国,⼈民检察院对⾏政案件的审理进⾏监督主要是采⽤抗诉的⽅式C.⾏政机关作出影响相对⽅权利义务决定后,应说明作出决定的法律依据D.⾏政机关发现对公民、法⼈或其他组织作出的⾏政处罚有错误的,应主动改正【中公名师解读】答案选C。

《⾏政处罚法》第20条规定,⾏政处罚由违法⾏为发⽣地的县级以上地⽅⼈民政府具有⾏政处罚权的⾏政机关管辖。

法律、⾏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54条规定,⾏政机关应当建⽴健全对⾏政处罚的监督制度。

县级以上⼈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对⾏政机关作出的⾏政处罚,有权申诉或者检举;⾏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故排除AD。

《⾏政诉讼法》第64条规定,⼈民检察院对⼈民法院已经发⽣法律效⼒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2017年422公务员联考《申论》(内蒙古卷)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422公务员联考《申论》(内蒙古卷)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422公务员联考《申论》真题(内蒙古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一律合作现代汉语在答题卡上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度假方式上,开始追求一种闲适的节奏;或是在家陪陪家人、或在田园放松心灵、或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而这种观念也正是社会更加成熟自信、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A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是一座以旅游立市的小型城市。

近年来,该市以休闲生活为旅游新卖点,提出“在这里正大光明地浪费光阴”“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必须做的,只需随心往下,随性闲游!”等旅游消费主张来吸引游客,受到游客们的青睐。

2016年,A市新市长上任后,为了把旅游立市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市里成立了一个工作专班。

明确这个专班的职责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咨询论证”“规划建议”三个步骤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

专班经过调查研究,系统提出了“打造休闲生活旅游城市,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构想,重点围绕本地旅游资源,加强规划建设,将现代化理念与传统生活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打造“四季如春、休闲养生”的旅游生活城市,使游客和本地市民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更可以过上一种健康闲适的幸福生活。

这一构想的提出得到了市民的支持。

在黄金周假期前两天,传来了“高速免费”“景点降价”的消息。

A市市民汪先生因担心人满为患,临时取消了长途出游的安排。

当换种度假方式时,他很快便开始享受这种新的节奏了。

汪先生携妻儿开车来到郊区一个水库,在青山绿水间垂钓,中午就地野餐,傍晚则将一天的收获带回家做成美味鱼汤。

汪先生告诉记者说:“尽管只钓到七八条小鱼,但一家人在一起的亲近感让我觉得惬意,这种生活正是我向往的。

”28岁的胡女士则在黄金周期间选择宅在家里做卫生、看书、喝茶……她说:“刚工作时遇到假期不是在各家亲戚间奔波,就是在人山人海的景点抢镜头,不然就觉得虚度了。

公务员笔试试题分析报告

公务员笔试试题分析报告

公务员笔试试题分析报告引言本文旨在对最近一次公务员笔试试题进行分析报告,以便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试题类型和考试要求,提高备考效率。

背景公务员笔试是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一种常见形式。

试题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考察了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试题分析以下是本次公务员笔试试题的分析:1. 行政管理题这类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行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要求考生根据规定判断某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或根据法律要求填写某种行政文书。

这类试题的考点在于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和条文理解能力。

2. 经济管理题这类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管理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要求考生解释某个经济概念、分析某个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等。

这类试题的考点在于对经济学原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社会科学题这类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要求考生分析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或解释某个社会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这类试题的考点在于对社会科学理论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4. 文化教育题这类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文化和教育领域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要求考生解释某个文化现象的意义,或分析某个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等。

这类试题的考点在于对文化和教育理论的熟悉程度和分析能力。

5. 法律题这类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例如,要求考生解释某个法律条文的含义,或分析某个法律案例的适用法律。

这类试题的考点在于对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和条文理解能力。

总结公务员笔试试题涵盖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和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考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分析能力。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扩大知识面,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同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717””4省联考公务员笔试考情分析
华图教育王子漾
今日,福建、甘肃、河南、重庆4省(市)同时进行省级公务员考试。

华图教育第一时间对此次秋季联考进行了考情分析。

(一)今日恐40万人次赴考场,竞争程度激烈异常
福建、甘肃、河南、重庆4省(市)于2010年9月18日曾参加12省秋季联考,其中福建和重庆还参加2011年4月24日的21省春季联考。

虽然今年参加秋季联考的省份较少,但参考的考生规模仍较壮观,根据华图教育不完全统计,今日恐将有约40万考生参加考试竞争9000余个职位,总体竞位比例达到43.9:1,其中甘肃省更是达到了48.6:1,具体情况可以参照下表:
联考时间2010年9月18日2011年9月17日
省份名称招考人数参考人数报考比例招考人数报考人数报考比例福建3854人10万余人25.9:12557人103411人35:1
甘肃4497人15192033.7:13050人154026人48.6:1河南1905人100188人52.6:12085人10万余人48:1
重庆4128人48069人14:11469人43801人29.8:1(二)4省(市)试题摘自同一题库,部分现微调
在刚刚结束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参加联考的4个省(市、区)试题出自同一题库,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模块。

总题量上分为120道和100道两类,虽然各省份在各模块题量和题序上有所变动,但整体上和实质上仍实现了统一命题。

具体情况请下下表:
省(市、自治区)
总时间
(分钟)
总题量
(道)
模块顺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
福建120——
常识判断言语理
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甘肃120100
河南120120
重庆120120
上表是今日联考各省(市、区)行测科目总题量、总时间以及各模块顺序的对比。

继2009年4月26日陕西、湖北和天津三省(市)联考,2009年9月13日重庆、辽宁、海南、福建和内蒙古五省(市、自治区)联考,2010年4月25日13省(市、区)联考,2010年9月18日北京等12省(市、区)联考,以及2011年4月24日21省(市、区)联考之后,
此次4省(市)再次确定了联考分为春秋两季联考的模式,也体现了公务员考试主管部门与时俱进,以及统一、合理调配资源前瞻性和高效性。

(三)联考行测试题呈现四大变化
总题
量(道)
总时间
(分钟)
言语理解
与表达
数量关系判断推理







断选































2011年
“9·17”
联考(以河
南省题量
为例)
1201201520010101010101520
2011年
“4·24”
联考
120120202001010100102020
2011年国

1351202020015101010101525 2010年
“4·25”
联考
120120102051051010102020
2010年
“9·18”
联考
120120102051051010102020
从上表以及已知的数省行测考情可看出以下变化(2011年9·17联考以河南省真题为例):
(1)紧跟国考趋势,数字推理退出江湖
2011年国考行测取消数字推理题型,春季联考也取消了此题型,为此次联考数量关系
题型变化做好了铺垫。

数量关系模块仅剩下数字运算10道题。

可以推断:数字推理自此退出江湖。

(3)类比推理题型再现身
自2011年国考和春季联考取消逻辑判断中类比推理题型后,此次秋季联考类比推理再次现身,并且题量上与图形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三微模块平分秋色,各为10题。

(4)言语理解题量增加,与国考保持一致
2011年4·24联考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一跃成为最大模块,总题量与国考保持一致提升到40道,突出表现在选词填空由10道变为20道,其它题型保持不变。

然而此次9·17联考伴随着类比推理的再现,言语理解的题量降为35道,同时资料分析也由20道减为10道。

近几年来公务员考试的数次改革都是围绕“规范化、公正化、严肃性”的精神旨归来进行的,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报考范围,但考生享受到的实质上的利终大于弊,正所谓机遇不在于多,而在于把握!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