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和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OX-2和CK20在胃癌前病变、胃癌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 X 2和 C 2 O一 K 0在 胃癌 前 病 变 、 胃癌 黏 膜 组 织 中 的表 达 及 临 床 意 义
李 伟 , 卫东, 赵 张威庆 , 张 炜, 郭 壮
( 胜利 油 田 中心 医院 , 东东营 2 7 3 ) 山 504
摘要 : 目的
者 男 19例 , 1 1例 ; 龄 3 8 女 0 年 3~8 2岁 , 均 5 . 平 52 岁 。所 有标 本均 经 组 织 病 理学 检 查 确 诊 , 中浅 表 其 性 胃炎 3 4份 (胃炎 组 ) 萎 缩 性 胃炎伴 肠 上 皮 化 生 、 4 5份 、 型 增 生 8 异 5份 ( 前 病 变 组 , 度 增 生 6 癌 轻 8 份 , 度增 生 1 重 7份 ) 胃癌 16份 ( , 2 胃癌 组 ) 胃癌 。 组 患者 年 龄 <6 0岁 6 7例 , 0岁 5 ≥6 9例 ; 瘤 位 于 肿
患者 均未 经手 术及 放化 疗 。
临床意义。环 氧合酶-( O -) 2 C X2 是前 列腺素 ( G) P
合 成 的 限速酶 , 其在 多 种肿瘤 组 织 中有 表 达 , 与肿瘤 的 发 生 、 展 、 袭 及 转 移 有 关 _ 。细 胞 角 蛋 白 发 侵 2 J
( K) 分 布 于上 皮 细 胞 的 中 间纤 维 丝 , K 0是细 C 是 C2
00 。结论 .5
c x 2和 C 2 0- K 0表达 与 胃癌的发生 、 发展有关 , 联合检测 c x2和 C 2 0- K 0对判断 胃癌前疾 病的发展及
胃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环氧合酶- ; 2 细胞角蛋 白 2 ; 0 胃癌前病变 ; 胃肿瘤 , 胃癌 中图分类号 : 7 5 2 R 3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 编号 :0 2 6 2 1 )70 6  ̄3 10  ̄6 X(0 2 0 -0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探讨

teg s i c n e su n erajc n oma t se( < 00 ) B sds tee pes nrt f R i at ccn e su h at c a cr isea dt i dae t r l i u P r t h n s .1 . eie,h x rsi aeo o KD ngsr a crt s e i i
【 sr c 】O j c ieT td eepes no ac lr n oh l l rwhfco rcpo D at ccn e n sciia Ab t a t b e tv os yt x rsi f sua d te a go t tr e etrK R i gsr a c r di l cl u h o v e i a n i a t n
I v s o nd M e a t s s o s r c Ca e n a i n a t s a i fGa t i nc r
Y ANG i g i n ONG Z n g Y n qa g S he y
D p r n f at e tr1g , u ioH s i l f azo i hj n rvn e T i o 0 0 C ia e at t s one0oy L qa opt i uCt i Z ei g oic, az u3 5 , hn me o G r aoT h yn a P h 1 8
・
1 1 卷 期
血 内 生 因 受 K R 在胃 润和 移中 作 探 管 皮 长 子 体(D ) 癌浸 转 的 用 讨
杨颖强 宋震亚
( 浙江省 台州市路桥医院消化科, 浙江台州 38 5 ) 1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 管内皮 生长因子受体 ( D 在 胃癌 中的表达及其临床 意义 。方法 收集 6 K R) O例手术 切除的 胃癌标本 , 同时取距离 肿瘤组织 5 m以上 的正常组织 , c 采用免疫 组织 化学 s P法检测癌组 织及 癌旁组织 中 K R的表达 。结果 6 D 0例 患者 中 胃癌组 织 K R的 阳性 率为 5 %, D 5 癌旁 组织 中为 1 .%, D 83 K R在 胃癌 组织 内的 阳性 表达率 明显高于 癌旁组 织 , 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O0 ) K R的阳性表 达率随着 胃癌组织 的 T M分期 I~Ⅳ期 进展不断增高 , .1 ; D N 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 O0 o结论 KD .5 R在 胃癌组织 中存 在高表达 , 且其与 胃癌的 T M分期 密切相关 , N 通过检测 K R可 能会 对我们评估 胃 D 癌 患者 的预后情况提 供一定 的帮助 。
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中 图分 类 号 :7 5 2 R 3 .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2 6 2 1 ) 205 - 10 - X(0 1 0 -0 70 6 2
按 试剂 盒说 明操 作 。用 P S作 阴性对 照 , B 已知 胃癌
阳性 切片作 阳性 对 照 。结果 判 定 : O - C X 2以细胞 胞
3 讨 论
质 中呈现深 黄色 为蛋 白 阳性 细胞 。在 40倍光 镜 下 0
观察 并 判 定 染 色 强 度 : 着 色 为 0分 , 色 弱 为 1 无 染
4 . 1 ( / 9 、2 2 % ( 3 5 ) 呈递 增 趋 势 。 胃 2 1% 8 1 )6 .6 3 /3 , 癌 与其 他 胃黏膜 病 变组 织 比较 , P均 <0 0 。 C X .5 O 一
瘤 的发 生 。C X- 呈诱 生性 表 达 , 表 达 量 随 细 O 2多 其 胞类型 及刺 激 因 素 的不 同而 改 变 。 目前 , O - C X2促
研 究发 现 , 期 服 用 阿 司 匹林 可使 结 肠 癌 的 发 长
病率 与病死 率下 降 5 % 左右 。后 进 一 步证 实 , 0 非
比较 采 用 X 检 验 。P结果
甾体类抗 炎 药 ( S Is 的靶标 是环 氧合 酶 ( o , N AD ) c x)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卷 第 2 1
胃癌 组 织 中 C X 2蛋 白的表 达 变 化 及 意 义 O 一
李 晓丽 , 林 锐 ( 郑州大 学第一 附属 医院 , 州 4 0 5 ) 郑 5 0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 Jan 31 (1)•131 •相关。
吸烟是导致CHD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CHD 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长期吸烟的患者 机体氧化能力降低,血管调节功能变弱,促进血管内 膜增生,从而促进ISR的发生W。
糖尿病会引起机体 代谢紊乱并损伤血管内皮,致使内皮功能不全,是导 致ISR发生的重要因素[9]。
高血压是指血压异常升 高的慢性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狭窄组中有30 例患者有合并高血压,占比78.95%,提示高血压是 诱发ISR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壁压 力持续升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ISR的发生%。
由此可见,戒烟、合理饮食,控制血糖、降压是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 生风险的关键所在。
此外,狭窄组支架直径显著小于 非狭窄组,提示置人较大直径的支架可降低ISR的发 生风险。
吴小朋等[12]研究发现,支架直径是ISR的影 响因素,置入较长直径的支架可有效减少ISR的发生 率。
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接受p e r冶疗期间对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置入支架直径等相关危险因 素提前做出干预,可有效降低ISR的发生风险,对患 者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高润霖.进一步改善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治:浅谈"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亮点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1):833- 836.[2] 高立建,陈纪林.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争⑴.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2):1159-1161. [3] 王聪霞,范雅洁.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与血管重构的研究进展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⑷:455-458.[4] 吴天源,李韶南,罗义,等.血清醛固酮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227-230.[5] 王洪涛,余文华,盛燕.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及静息心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2):2841-2844. [6;|熊青,陈集志,王洪如.684例冠心病患者P C 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4):4024-4026.[7]廖成标,蒋爱忠,乐建华,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人后的预后效果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 14):2638-2639.[8:]王娟,许浩博,乔树宾,等.吸烟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长期预后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1〇53-1058.[9] 李强,李新阳,冯文化.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中国 糖尿病杂志,2018,26(5):394-397.[10] 杨珍珍,赵存瑞,张锦,等.从血脂控制状况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看心脏康复管理的重要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33(7):650-652.[11] 刘越,姚懿,宋莹,等.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 志,20丨8,33(5):429-434.[12] 吴小朋,孙慎杰,张娟,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6):1918- 1921.收稿曰期:2019-03-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曹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连云港222100)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
胃癌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临床意义

胃癌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临床意义
张宏图;胡祥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023)002
【摘要】目的:检测胃癌病人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探讨其临床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检测51例胃癌病人、9例慢性胃炎病人及1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F浓度.结果:胃癌病人血清VEGF浓度高于慢性胃炎病人及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胃炎病人与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VEGF浓度与胃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1)、肿瘤分期(P<0.05)及肿瘤组织学分型(P<0.05)、生长方式(P<0.05)密切相关,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血清VEGF浓度与胃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术前检测血清VEGF浓度可预测胃癌进展程度及侵袭和转移情况.【总页数】3页(P94-96)
【作者】张宏图;胡祥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通外科,;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通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卵巢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钱隽
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J], 蒋志琴
3.胃癌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的血管生成 [J], 张宏图;胡祥;刘建东
4.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华海侠;李平;张志;付宝红;付占昭;孙国贵;顾涛
5.检测卵巢肿瘤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临床意义 [J], 李丽珍;闫树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NG4与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摘
要 ] 目的 : 检测生长抑制 因子 4 1 G ) (N 4 和环氧化酶 2 C X2 蛋 白在 胃癌组 织及癌 旁组织 中的表 达 , ( O -) 探讨 其
与胃癌发 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本 院 胃癌手术切除的 3 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 免疫组 化方 法在蛋 白水平 9例 用 检测 I G N 4及 C X2的表达 。结果 : N 4在 胃癌组 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应 的癌旁组织 , O一 IG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P< 00 ) C X 2在 胃癌组织 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应 的癌旁组织 ( 0 0 ) .5 ,O 一 P< .5 。结论 :胃癌组织 I G N 4表达下 调 , O 2 C X一
( .c ol f dcl cec n aoa r dcn ,J n s nvri , h ni gJ ns 10 3; . eat et f l ia L brt , 1 Sho o Meia S i eadLb rt yMeiie i guU iesy Z ej n agu2 2 1 2 D pr n Ci cl aoao n o a t a i m o n y r
胃癌中hMLH1、hMSH2及COX-1、COX-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中文摘要胃癌中hMLHl、hMSH2和COX一1、COX-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成为各类癌症的首位。
近年来,人们虽然通过多种途径对胃癌进行了研究,但没有任何一种指标能确切解释其发病机制。
已知胃癌的发生是多途径的,众多研究发现,错配修复酶的缺乏,特别是hMLHl或hMSH2蛋白的缺乏,是导致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的直接原因,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同时,还针对还氧化酶(COX)进行了大量的研究,COX.1蛋白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COX.2蛋白被认为主要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特别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Yamamoto等发现在MSI(.)的胃癌组织中COX一2蛋白过表达;Kames等发现COX。
2蛋白在缺乏错配修复酶、MSI(+)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
国内外对错配修复酶与COX一2蛋白之间关系研究尚少,我们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胃癌中hMLHl、hMSH2、COX一1和COX一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胃癌的发生途径和生物学行为,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收集术前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的胃癌标本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
年龄36~84岁,平均57.2l岁。
其中高、中分化腺癌18例,粘液腺癌13例,印戒细胞癌4例,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13例。
全部组织按分化程度分为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两组,高、中分化组18例,低、中文摘要来分化组30例。
收集同时期因胃溃疡手术切除胃正常组织48例作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与肿瘤组差异无显著性。
所有标本均为手术切除新鲜标本,取材后由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um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染色。
结果判定:阳性细胞数>25%为阳性病例,根据细胞的着色程度和着色细胞数目分为.、+、++、+++四个等级。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用SAS6.12统计软件处理,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COX-2在胃溃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COX-2在胃溃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目的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近年文献报道胃溃疡的癌变率在0.4%~3.2%之间。
探索胃溃疡的发生发展、新的防治措施及阻止其癌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环氧化酶-2(Cydooxygense-2,COX-2)不仅是启动炎症反应的关键酶,而且还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等机制参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现探讨环氧化酶-2在胃溃疡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m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为胃溃疡的治疗及胃癌的预防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COX-2 Hp 胃溃疡1 胃溃疡及其发病机制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贲门与幽门之间的炎性坏死性病变,与十二指肠溃疡一起称为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通常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因胃黏膜的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失衡。
当对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大于防御因素和自身修复的能力时,溃疡病就可能形成。
胃肠黏膜防御作用的削弱,另外还有药物、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参与,构成了溃疡病发生的复杂致病机制。
近年来,溃疡病发病机制逐渐趋向明朗,发病机制的现代理念包括三方面:(1)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2)没有Hp就没有溃疡复发;(3)黏膜屏障健康就不会形成溃疡。
2 COX-2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PG s)合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限速酶,可将花生四烯酸代谢成各种PG s产物,从而维持机体各种病理生理过程。
机体内存在二种类型的COX,即COX-1和COX-2。
COX-1主要分布于胃、肾、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参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COX-2是不同于COX-1基因结构的一种诱导型酶,其表达受细胞内外各种剌激因素所诱导。
COX-2与炎症、细胞有丝分裂和特异性信号转导有关。
COX-2基因表达的诱导与调控PG s的生物合成有3步:(1)磷脂酶A2(PLA2)水解磷脂膜,产生花生四烯酸;(2)环氧化酶(又称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GHS),催化两个反应:①环氧化酶反应,将花生四烯酸转化成PGG 2;②过氧化酶反应,PGG2获得两个电子被还原成PGH2;(3)PGH2被不同的合成酶作用,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终末产物如PGD2、PGE2、PGF2、PG I2、TXA2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手 术 切 除 的 胃癌 标 本 为 观 察 组 ,0例 胃癌 旁 、 O例 慢 性 非 萎 缩 性 胃 炎组 织 为 对 照 组 , 用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方 法 检 测 组 织 中 F - 3 4 应 h1 及 C 一 蛋 白表 达 。结 果 F t OX 2的 i 1及 C X 2在 胃 癌 中 的 表 达 率 均 为 5 . , 癌 旁 及 对 照 组 的 阳性 率 分 别 为 1 . 、 、 O 25 在 33 0 7 5 、 , 异 均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0 差 P< O 0 ) 二 者 的 表 达 与 胃癌 的 T .1 , NM 分 期 及 浸 润 呈 正 相 关 , 它们 的 阳 性 表 达 强 度 与 肿 瘤 淋 巴
( . p rme t f Geo ts Ga tone oo y; . t oo ia p rme t 3 De a t n f 1 De a t n rn im sre tr lg 2 Pah lg c lDe a t n ;. p rme t o o Ga ton etn l r e y, rt fiitd Hopia 厂Gu n x d c lUnv riy, n ig, sr itsia g r Fis Af l e s t l Su a o a g iMe ia ie st Na n n
1 C(X 2可 作 为 胃癌 浸 润 、 移 的重 要 判 定指 标 。 、 )~ 转
关 键词 : 胃肿 瘤 ;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受 体一 ; 氧 合 酶一 血 1环 2
中 图分 类 号 : 3 . ; 3 . 3 R7 5 2 R7 O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8 4 ( O 0 0 —9 9 O 1 7—3 8 2 1 )80 1一2
C(X n g s rcc nc r M e h ds Ti s e ton f o 8 s rcc nc r G C), is e i r ) 2 i a t i a e . to s ue s c i r m 0 ga ti a e ( 30 ts ues cton fom i s rcc nc r, 0 c r ni sdega ti a e 4 h o c
重庆 医学 2 1 0 0年 4月 第 3 9卷 第 8期
பைடு நூலகம்
9 9 1
・
论
著 ・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一 1和 C OX一 2在 胃癌 中 的 表 达 及 临 床 意 义
张 君 红 , 瑶 光 , 敏 怡 。 陆 云 飞 。 林 韦 ,
( 广西 医科 大学 :. 1 第一 附属 医院老年 消化 内科 ;. 理 学教研 室 ;. 一 附属 医院 胃肠腺 体 外科 , 宁 5 0 2 ) 2病 3第 南 3 0 1
Gu ang ̄iZhu g lt n ? usRe o 5 021, an A go ono gi n, 30 Chi na)
Ab ta tObe t e To iv siae t ee p e so n l ia in f a c fv s ua r wt a tr rc po ~ ( t1 a d src : jci v n e t t h x rsin a d ci c lsg i cn eo a c lrg o h fco e e t r1 Fi ) n g n i 一
no — toph a t ii is r x m i e u i m m un n ar y g s rts ts ue we e e a n d by sng i ohit c m it y f h x e so t a s o he s r ort e e pr s in ofFi 1 nd CO X .Re u t The 2 s ls po ii iy r t s o t a d COX e e b h 5 .5 , h c e e sg fc nty hi e h ha n pa int t sdega ti a e stvl a e f Fi l n 2 w r ot 2 w ih w r i niia l gh r t an t ti te s wih i s rcc nc r a hr i l atop as rts ts u (1 .3 、 、 .5 、 , nd c on cno0一 r hy g tii is e 3 0 7 0 P% 0 .01 .The hgh p ii xpr s i wo ide sha os— ) i ostvee e son oft n xe d p i rve c r lton wih r gon nv son a y ph i nd blod s r a m e a t ss i i or ea i t e i ali a i nd l m atc a o te m t s a i n GC , But a or ea i n w ih t e ie a h d no c r lto t h sz nd
Exp e so nd c i c lsg fc n e o t1 nd CO X- n g s rcc n e r s in a lnia iniia c fFi- a 2 i a ti a c r
ZH ANG n h n , , N a ~ u n , EI M i — i e 1 j — o gt II Y o g a gl W u n y 2, t . a
及血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 与肿 瘤 大 小 、 化 程 度 无 关 ( .5 , 分 P> 0 0 。 F ~ 、 ) 2在 胃癌 组 织 中表 达 呈 正相 关 ( . 5) h 1 C(X一 —0 6 8, .0
P .0) 一0 0 0 。结 论 F t1 C X 2参 与 胃癌 的发 生 、 展 , 者 在 胃癌 的发 生 、 润 转 移 中 可 能 存 在 相 互 协 同 作 用 , 合 检 测 F t i 、O 一 一 发 二 浸 联 i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