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对色彩三要素的影响

合集下载

曝光对色彩三要素的影响

曝光对色彩三要素的影响

曝光对色彩三要素的影响[摘要]摄影中曝光对色彩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色相、明度、纯度的影响上。

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知识,有助于正确控制曝光,准确再现被摄物的色彩以及创造性地表现色彩,提高摄影艺术水平。

[关键词]曝光色彩三要素影响“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世界有无色的光,却没有无光的色”。

这些关于光线与色彩的著名论断充分说明了色彩对光线的依赖作用和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特性。

在摄影实践中,从技术角度讲,曝光对摄影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

它对照片中色彩的正确还原和准确再现,以及创造性地表现色彩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影响色彩的因素很多,许多是摄影者无法控制和干涉的,比如太阳光的方向和强度,被摄物周围的环境,被摄物表面的粗糙或光滑等。

在其他条件不能人为改变的情况下,曝光就成了色彩的决定因素。

要想真正理解色彩的形成,对色彩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一些摄影书籍对色彩理论的介绍或是流于浅显或是过于艰深,甚至出现错误,这些都有意或无意误导了摄影者。

谈论色彩,不能不涉及色彩的三属性。

世界上的色彩千千万万,不可胜数,但是任何一种色彩(除黑白灰外)都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

它们是色彩赖以存在的基石,称为色彩的三种基本属性,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一、色相色相又称色别,是色彩的名称和相貌。

它是色彩最基本的属性,决定着色的质,是区别各种颜色的主要标志。

色相决定于照射到人眼中的光谱成分,也即光的波长。

波长不同的光,在人眼中就呈现出不同的色相。

在对色相的定义中,许多摄影者将其与色调混为一谈。

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

色调是指彩色照片上各种色彩的整体布局与搭配,色彩的明暗变化和相互影响,可以说是色彩给人的总的印象。

也有的摄影书中在介绍色相特征时,将其与色彩的其他属性如明度等混同,这也是错误的。

自然界中有众多不同的色相,如红花绿叶,蓝天碧水。

我们一般把它们按照组成太阳光的七种色光归并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大类。

曝光三要素

曝光三要素

测光表指向何处
一般来说,应该从场景中最重要的影调区域读取光线。而这样的读取不应该是距离很远的,因为距离太远背景会迷惑你的测光表。那么如果我们不能靠近我们的被摄体应该怎么办呢?A、代替读数:寻找光照条件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计算曝光参数。B、使用灰板,灰板让测光表不被场景所迷惑C、采用入射测光表,寻找相同的光照条件测量
曝光三要素
三者之间的关系
CONTENTS
01
曝光三要素
什么是 曝光
感光元件曝露在光线下的过程,我们怎么决定它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曝露在光线下的过程。怎么理解正确的曝光——没有曝光不足也没有曝光过度。当你拍一幅彩色照片时,影像上所有的颜色色彩还原都是准确的。当你拍一幅黑白照片时,照片上所有的影调都应该是有层次的。怎样理解“好”的曝光
倒易律失效
当快门速度极高或极低的时候,这种互易关系就被破坏了。一般来说会出现曝光不足的情况。倒易律失效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反差变低或变高。彩色胶卷大部分还会偏色。怎样对待倒易律失效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变更曝光时间如果变更不了只能对曝光时间进行补偿,但同时需要对显影进行补偿。
02
感光度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的起源
谢谢聆听 欢迎交流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因为减少了感光像素,所以在白平衡过程中只有进行像素插值才能得到完整的影像
合并像素点工作
选择怎样的感光度
为了迁就质量就需要降低感光度,以获取最大的质量效果。感光度的选择在数码相机中往往由机身测光自行决定。但是要回避长时间曝光所产生的噪点,同时为了主体影像效果就必须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可见感光度的灵活调整有利于主体的影像控制。刚才讨论的倒易律变量关系是基于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往往我会为了确定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而最后考虑感光度,因为现在的科技进步已经大大改善高感画质。

关于曝光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曝光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曝光的知识点总结一、曝光的概念曝光是指相机在拍摄照片时,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胶片或数码传感器)的过程。

光线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明暗程度,也就是所谓的曝光量。

正确的曝光意味着照片中的细节丰富,色彩饱满,明暗分明;而错误的曝光则可能导致画面过曝(亮部细节丢失)、欠曝(暗部细节丢失)或者色彩失真等问题。

二、曝光量的衡量在摄影中,用来衡量曝光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光圈值(aperture)、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感光度(ISO)。

换句话说,曝光的好坏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的协调组合。

通常情况下,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场景和个人风格来调整这三个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1. 光圈值光圈值指的是镜头光圈的大小。

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照片就会更亮;反之,光线就会更少,照片就会更暗。

光圈值的大小是由F数来表示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越大,反之亦然。

常用的光圈值有f/1.4、f/2.0、f/2.8、f/4.0等。

大光圈可以使虚化背景,通常使用在人像、动物等局部特写的场景中;小光圈则适合景深较深的场景,比如风光、建筑等。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指的是相机快门的开启时间,也就是曝光时间。

快门速度越快,进入相机的光线就会越少,照片就会更暗;反之,快门速度越慢,照片就会更亮。

快门速度通常用秒(s)或者分数(1/xxx)来表示,比如1/1000s、1/500s、1/250s等。

在拍摄运动物体时,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细节;而在拍摄静态景物时,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形成流动的效果。

3. 感光度感光度指的是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高,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就越高,照片就会更亮;反之,感光度越低,照片就会更暗。

感光度通常用ISO值来表示,比如ISO100、ISO200、ISO400等。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可以适当提高感光度来增加曝光量;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中,可以适当降低感光度来减少曝光量。

三、曝光的调整原则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情况和个人创作需求来调整光圈值、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以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曝光三要素的关系与调整

曝光三要素的关系与调整

曝光三要素的关系与调整在摄影领域中,曝光是指在摄影过程中通过控制光线的进入和感光器的曝光时间,来捕捉图像的明暗关系的过程。

曝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而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则是影响曝光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曝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一、曝光三要素的关系1. 光圈(Aperture)光圈是镜头的开闭程度,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的大小通过F数值来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光线进入相机的量越多。

光圈的大小不仅影响曝光量,还会影响景深。

选择较大的光圈值可使背景模糊,突出主体,而选择较小的光圈值则可以获得整体清晰的画面。

2.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指相机感光器曝光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的选择决定了曝光时间的长短,快门速度越短曝光时间越短,进入相机的光线量越少,而快门速度越长曝光时间越长,进入相机的光线量越多。

快门速度的快慢还能决定图片是否会有运动模糊的效果。

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而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呈现物体的运动轨迹。

3.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指相机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线的敏感程度,数值越高,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越高。

在低光环境下,可以选择较高的ISO值来增加曝光量,但同时也会引入图片噪点。

因此,选择合适的ISO值,既能满足曝光需求,又能保持图像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二、曝光三要素的调整技巧1. 调整光圈当需要增加曝光量时,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值。

较大的光圈不仅可以增加进入相机的光线量,也可以使景深较浅,突出主体。

而当需要减少曝光量时,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值。

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有效地控制曝光量。

2. 调整快门速度快门速度直接影响曝光时间,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量。

增加快门速度可减少曝光时间,适用于需要冻结快速运动的场景。

而减小快门速度则会增加曝光时间,适用于需要呈现物体轨迹或模糊效果的场景。

色彩产生的三要素

色彩产生的三要素

色彩产生的三要素一、光线光线是色彩产生的重要要素之一。

光线的亮度和方向直接影响着色彩的呈现。

光线的亮度可以分为明亮和暗淡两种情况。

当光线明亮时,色彩会更加鲜艳、明亮,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而当光线暗淡时,色彩会变得较为柔和、暗淡,给人以安静、舒适的感觉。

此外,光线的方向也会影响色彩的表现。

光线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物体上,会形成不同的明暗、阴影效果,使色彩呈现出多样的层次和质感。

二、色彩本身色彩本身是色彩产生的核心要素。

色彩可以分为三原色(红、绿、蓝)和三次色(黄、品红、青)等基本颜色。

不同的颜色在视觉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情绪感受。

例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激情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冷静、平和的感觉;绿色给人以生机、和谐的感觉。

同时,色彩还可以通过明暗度、饱和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明暗度的变化可以使色彩呈现出明暗、明亮的感觉,饱和度的变化可以使色彩呈现出浓淡、鲜艳的感觉。

三、色彩的组合色彩的组合是色彩产生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不同的颜色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情绪。

例如,冷色系的组合(如蓝色和绿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暖色系的组合(如红色和黄色)给人以热情、活力的感觉。

此外,色彩的对比也会产生特定的效果。

对比色彩的互补性较强,可以使色彩更加鲜明、突出;而相近色彩的对比性较弱,可以使色彩更加柔和、和谐。

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线、色彩本身和色彩的组合这三个要素。

光线的明暗和方向直接影响着色彩的表现;色彩的本身通过不同的颜色、明暗度和饱和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效果;色彩的组合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对比形成多样的效果和情绪。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色彩世界。

无论是绘画、设计还是生活中的色彩运用,都需要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摄影曝光知识:曝光三要素之曝光量控制

摄影曝光知识:曝光三要素之曝光量控制

摄影曝光知识:曝光三要素之曝光量控制曝光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影响着照片的亮度、对比度、细节、色彩和色温等方面。

在掌握曝光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摄影技巧,拍出更加出色的照片。

曝光量是曝光三要素之一,它是照片所接受到的光量的总和,决定着照片的亮度和画质。

曝光量的计算曝光量是由光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

光线强度通常用光圈值来表示,光圈值越大,光线强度越弱;光圈值越小,光线强度越强。

照射时间可以通过快门速度来控制,快门速度越快,照射时间越短。

在拍摄时,我们需要权衡光圈值和快门速度,以得到合适的曝光量。

曝光量的影响曝光量对照片的影响非常明显。

过度曝光会导致照片过于明亮,丢失细节,画面失真,色彩过饱和;而欠曝光则会使照片过于暗淡,缺乏层次感,细节不清晰。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需要调整曝光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曝光量的控制在拍摄时,控制曝光量需要我们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合适的曝光量。

1.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如果你想控制景深,可以优先选择光圈大小,然后让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

这种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计算曝光值。

2.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如果你想控制运动移动的效果,可以优先选择快门速度,然后让相机自动调整光圈大小。

这种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计算曝光值。

3.使用手动模式:手动模式下,你可以自由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从而控制曝光量。

4.调整曝光补偿:当相机的自动曝光调节不太准确时,你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达到更合适的曝光量。

总之,曝光量是拍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效果和画质。

掌握曝光量的控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摄影曝光的知识点总结

摄影曝光的知识点总结

摄影曝光的知识点总结1. 光线的重要性光线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亮度、明暗和色彩。

在摄影中,光线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自然光,来自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另一种是人造光,比如灯光、闪光灯等。

光线的明暗、方向和色温都会对照片产生影响,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利用。

2. 光圈的作用光圈是镜头的一个部分,它控制着进入镜头的光线的量。

光圈越大,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会更亮;光圈越小,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少,照片就会更暗。

此外,光圈还影响着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背景就会更加模糊;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背景就会更加清晰。

3. 快门速度的作用快门速度控制着曝光的时间,也就是光线进入镜头的时间。

快门速度越快,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少,照片就会更暗;快门速度越慢,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会更亮。

此外,快门速度还可以用来捕捉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越快,可以拍摄到更加清晰的运动物体;快门速度越慢,可以拍摄到更加模糊的运动物体。

4. ISO的调节ISO是表示感光度的一个参数,它表示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ISO越高,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越高,照片就会更亮;ISO越低,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越低,照片就会更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ISO会导致照片出现噪点,影响照片的质量,因此在实际拍摄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

5. 曝光补偿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曝光可能无法准确地捕捉到实际的光线情况,这时就需要使用曝光补偿来进行调节。

曝光补偿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光圈、快门速度或ISO来实现,从而获得更加合适的曝光效果,保证照片的亮度和色彩都能够符合实际情况。

6. 调节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对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颜色进行校正,保证白色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都能呈现出纯白的效果。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可能会出现偏色的情况,调节白平衡可以帮助照片呈现真实的色彩,使得照片更加自然。

7. 使用测光模式测光模式是用来测量光线的模式,相机一般有多种测光模式可供选择,比如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评价测光等。

一图一表一分钟带你了解摄影曝光三元素的关系(光圈快门ISO)

一图一表一分钟带你了解摄影曝光三元素的关系(光圈快门ISO)

一图一表一分钟带你了解摄影曝光三元素的关系(光圈快门ISO)曝光三元素曝光三元素即光圈、快门和感光度1、光圈(三角形左边)光圈用f值表示,f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景深越浅,主体背景虚化越弱;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深,主体背景虚化越强。

2、快门(三角形底边)快门速度用s(秒)表示,s越大,速度越慢,进光量越大,运动物体越模糊;s越小,速度越快,进光量越小,运动物体越清晰。

3、感光度(三角形右边)感光度用ISO表示,ISO越大,感光速度越快,噪点越大,丧失细节越大;ISO越小,感光速度越慢,噪点越小,丧失细节越小。

曝光三元素之间关系曝光三元素之间关系互易律:在保障整体曝光量不变的前提下,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有1个或2个参数调节N档,相应另外2个或者1个参数要向反方向调节N档。

(快门速度大于1秒或小于1/1000秒会导致互易律失效)什么意思?结合表,举例说明:当快门速度为1/60,光圈值为8,感光度为100时,如要保证曝光量不变,快门速度现在调节为1/30(降1挡),光圈值调整为5.6(降1挡),那么感光度调整为400(升2挡)。

当快门速度为1/60,光圈值为8,感光度为100时,如要保证曝光量不变,快门速度现在调节为1/30(降1挡),可以保持光圈值不变,感光度调整为200(升1挡);或者感光度保持不变,光圈值调整为11(升1挡)。

一句话,要保证曝光量不变,那么曝光三要素不管怎么样组合调整,升降档位值之和要为0。

了解曝光三元素的意义曝光三元素是摄影的基础,相辅相成。

现有相机大多可以设置快门优先、速度优先,ISO自动等,可以说相机的操作也越来越方便、简单。

但是如果不了三元素,就不能根据具体拍摄环境,选择适合的模式和参数正确曝光,得到画质清晰的照片。

所有需要我们了解曝光三元素,然后拿着相机多拍多练,尝试三者不同的参数搭配,感受拍出来的不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曝光对色彩三要素的影响
作者:张纪州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08期
[摘要]摄影中曝光对色彩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色相、明度、纯度的影响上。

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知识,有助于正确控制曝光,准确再现被摄物的色彩以及创造性地表现色彩,提高摄影艺术水平。

[关键词]曝光色彩三要素影响
“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世界有无色的光,却没有无光的色”。

这些关于光线与色彩的著名论断充分说明了色彩对光线的依赖作用和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特性。

在摄影实践中,从技术角度讲,曝光对摄影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

它对照片中色彩的正确还原和准确再现,以及创造性地表现色彩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影响色彩的因素很多,许多是摄影者无法控制和干涉的,比如太阳光的方向和强度,被摄物周围的环境,被摄物表面的粗糙或光滑等。

在其他条件不能人为改变的情况下,曝光就成了色彩的决定因素。

要想真正理解色彩的形成,对色彩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一些摄影书籍对色彩理论的介绍或是流于浅显或是过于艰深,甚至出现错误,这些都有意或无意误导了摄影者。

谈论色彩,不能不涉及色彩的三属性。

世界上的色彩千千万万,不可胜数,但是任何一种色彩(除黑白灰外)都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

它们是色彩赖以存在的基石,称为色彩的三种基本属性,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一、色相
色相又称色别,是色彩的名称和相貌。

它是色彩最基本的属性,决定着色的质,是区别各种颜色的主要标志。

色相决定于照射到人眼中的光谱成分,也即光的波长。

波长不同的光,在人眼中就呈现出不同的色相。

在对色相的定义中,许多摄影者将其与色调混为一谈。

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

色调是指彩色照片上各种色彩的整体布局与搭配,色彩的明暗变化和相互影响,可以说是色彩给人的总的印象。

也有的摄影书中在介绍色相特征时,将其与色彩的其他属性如明度等混同,这也是错误的。

自然界中有众多不同的色相,如红花绿叶,蓝天碧水。

我们一般把它们按照组成太阳光的七种色光归并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大类。

在摄影中又常常把色相分为暖色和冷色两大类,其中偏红黄的称为暖色,偏蓝青的为冷色。

这主要是依据人的心里感受而言。

实际上,色相的种类很多,人眼在最好的条件下能识别的色相可达160种,但由于受视觉功能的限制,对于多数细微的色别差,则根本无法辨认出来。

在生活中,人们对色相的理解是感性的,更多带有主观评价,它离不开具体物体的色彩。

有趣的是,当谈到它时,人们脑中不仅常出现与之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还会生发出相关联的情感。

比如蓝色,人们不仅可能会想到大海,想到蓝天,还会想到它们的广阔和久远。

这些也就是色彩引起的情感。

色彩本身是不带情感的,这主要是人们在生活中长期接触某一事物,它给人带来的喜怒哀乐作为印记,也无形地刻在了该事物所属的颜色里。

一般情况下,彩色的照片较之同内容的黑白照片往往更能吸引和打动人们,除去被摄物本身的优美或壮丽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由色彩引起的联想。

曝光对色相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不加注意,曝光过高或过低,也会使本应该出现在照片中的一些色相消失。

二、色明度
色明度,也叫明度、亮度、色值,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对光源色来说可以称为光度,对物体色,有的书中还说深浅程度。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同色相可有不同的明度,它与照明条件密切相关。

比如,同样是红色,随着照射光线的减弱或照射角度由大变小,可由鲜红向暗红发生变化。

反映在曝光上,对于不同光线下的被摄物,尽管其色相是一样的,但要想准确再现其色彩,应该在测光表读数的基础上,调整曝光。

曝光过度,将人为提高被摄物明度;曝光不足,被摄物就会发灰、发暗,许多细节都会淹没在深暗的颜色里,这些不正确的曝光都将削弱对特定环境下事物真实性的表现。

二是不同色相在同样光照情形下,其明度是不同的。

这也要求在曝光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针对要表现的主要色相进行曝光,使其明度得到很好的表现。

明度关系是搭配色彩的基础。

明度最适宜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对于所有的色彩来说,白色的明度最高,黑色最低,灰色介于两者之间。

彩色中,按黄、青、绿、品红、蓝顺序明度从高到低。

明度主要受物体反光率的影响,也与物体本身的内部结构和表面特性有关。

那些结构疏松粗糙不平的物体,较之质地坚硬表面平滑其反光率就不高,它就显得不明亮。

这其中,环境是否明亮直接影响人们对色彩明度的判断。

在明亮环境下,人眼对波长555毫微米的黄绿光最敏感,而对红光和紫光的敏感度最低。

在阴暗环境下,人眼对波长510毫微米的绿光最敏感,对红光和紫光的敏感度最低。

对摄影曝光而言,不能完全按照人眼的感受。

因为胶片和相纸等感光材料受感光乳剂特性的影响,对光的敏感性和人眼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对蓝紫色光较敏感。

要想使照片中的色彩和人眼所见相同,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曝光。

色彩的明暗变化会导致色彩的深浅不同。

这里面明暗变化发生在前是原因,深浅不同是结果,两者不能等同。

许多摄影书籍在对明度定义时,并未指明这一点,而是笼统地将其归并在一起。

另一方面,人们常将色彩的深浅与色彩的浓淡和鲜艳程度混淆。

其实,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色彩深并不等于色彩浓和色彩艳,反之亦然。

三、色纯度
在色彩学中,色纯度又叫饱和度、色强度、色度,另外它还有艳度、浓度、彩度等说法。

按严格意义,黑白灰并不属于色彩,因为色彩是彩色的,是有纯度的,但黑白灰却无彩色,没有纯度这一色彩特性。

由于黑白灰在艺术实践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人们也将其归入色彩的范围,称为消色或无彩色。

当某种色彩与消色对比,消色成分愈高该色彩饱和度愈低,颜色也就越不鲜艳。

反之,颜色愈鲜艳。

在所有的色彩中,最饱和的色是光谱色。

光谱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都是该色相中最纯的色。

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

除波长的单一程度和颜料本身的最高纯度不同影响纯度外,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敏感度也影响色彩的纯度。

在摄影曝光控制上,只有正确曝光才能将色彩的纯度表现出来,曝光过高过低,都会降低纯度,从而影响色彩的表现力。

色彩的三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任何色彩(色相)在纯度最高时都有特定的明度,明度的变化必然伴随纯度的下降。

要想准确地再现和艺术地表现色彩,从而使照片更富有张力和感染力,这些都是需要在曝光控制时要首先考虑的。

参考文献:
[1]胡晶.《摄影基础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
[2]张益福.《张益福摄影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邵长波.《电视色彩创作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4]徐国兴.《摄影技术手册》[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
[5]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
[6]刘荃.《电视摄像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