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I. 前言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更是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场所。

因此,本文将从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

II. 城市绿地规划1. 城市绿地规划的概念城市绿地规划是指对城市内的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绿化带、防护绿地等区域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的过程。

城市绿地规划应当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以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和对城市环境品质的要求,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在城市绿地规划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环保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以生态保护和环保为前提。

(2)多功能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具有多种功能,如休闲、娱乐、观赏、体育、文化等。

(3)公共性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以公共需求为导向。

(4)城乡结合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与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相结合。

(5)景观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注重美学价值和景观效果。

III. 城市绿地设计1. 城市绿地设计的概念城市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绿地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设计工作,包括场地、道路、建筑、绿植等元素的选择、布局和表现,以及场地材料、灯光效果等设计。

2. 城市绿地设计的原则在城市绿地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环保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以生态保护和环保为前提。

(2)适用性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需求。

(3)多元化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具备多种功能。

(4)易维护性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考虑绿地的养护和维护成本。

(5)美学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注重美学价值和景观效果。

IV.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1. 南京市中山陵景区绿地规划案例中山陵景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占地面积552.45公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变得越发重要。

绿地系统不仅提供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一、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及其相关遗传信息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不仅对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功能有重要影响,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植被生长,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的清洁等。

同时,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如药材、食物等,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1.保护重要生境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应优先保护重要生境,如湿地、森林等。

这些生境往往是多种生物共存的地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

设计者应尽可能保持这些生境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

2.多样性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考虑不同生物的需求,合理布局各种植被,创造各种生境。

例如,可以设置花园、湖泊、林地等多种景观,以吸引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促进生物多样性。

3.植物多样性在设计城市绿地时,应尽量选择本地的植物种类,减少引入外来物种的比例。

本地植物种类更具生存优势,有助于本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

同时,应保持植物的多样性,避免过度集中种植单一植物。

4.生境连接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1.伦敦生态廊道伦敦生态廊道是一项旨在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项目。

该项目通过在城市中打造绿色生态通道,将不同的绿地区域连接起来,为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

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伦敦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提升。

2.新加坡亚洲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淡歌公园位于新加坡的淡歌公园是一个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城市公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的定义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

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1、净化空气首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此外,绿色植物还有明显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以及汞、铅蒸气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2、净化水体和土壤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

如有的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的大肠杆菌死亡。

(二)改善城市气候1、降低气温植物茂密的枝叶可以挡住并吸收50%-90%的太阳辐射热。

2、调节湿度通过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城市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3、调控气流区域性的微风和气体环流将绿地中相对凉爽的空气不断传向城市建筑密集区,可达到调节城市建筑密集区小气候的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降低城市噪声一般情况下,树木枝叶茂密,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降噪隔声效应明显;阔叶树吸声能力比针叶树好;由乔木、灌木、草木和地被构成的多层稀疏林带比单层宽林带的吸声隔离作用显著。

二、减灾防灾(一)防火防震(二)防风固沙(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四)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活环)境, 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园、动物园、苗圃等技术优势,对濒危、珍稀动植物进行异地保护及优势物种的驯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达到丰富生活于其中的动物物种数量。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一、日常休息娱乐活动二、观光及旅游三、休养基地四、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第三节美化功能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二、美化市容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分类一、前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1990年以后,前苏联将城市用地分为生活居住用地,生产用地和景观-游憩用地。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旨在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探讨其特点、亮点以及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位于滨海湾地区,是一个以绿色植物和艺术品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与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水系景观与人造山丘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整个花园由多个主题花园组成,每个主题花园都有不同的特色,如亲子花园、湿地花园、奇幻花园等。

它们以多样的景观元素、绿植和艺术品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花园中拥有大片的草坪和树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散步、户外运动的场所。

此外,花园还设置了多个水上活动项目,如人工湖泊和人工瀑布,让人们可以在都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和设计成功地将绿色生态与城市化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第二个例子是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

丹麦一直以来都是自行车友好的国家,而哥本哈根则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城市之一。

哥本哈根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非常注重鼓励和改善自行车出行。

城市中的自行车道、停车场和租赁系统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自行车规划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广骑自行车。

城市中的道路和人行道也经过了改造,以适应自行车的通行。

此外,哥本哈根还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行车租赁和维修服务,为骑行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不仅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促进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保意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及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及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及景观设计原则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绿地被视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空间、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活品质等。

在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中,庭院和广场是两种常见的绿地形式。

本文将围绕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探讨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及景观设计原则。

一、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形式进行分类。

在这里,我们将主要关注庭院和广场两种绿地形式,分别介绍它们的功能特点和分类标准。

1. 庭院庭院是指位于居住建筑内部的绿地空间,通常为小型封闭绿地。

庭院作为住宅区的私密空间,具有以下功能特点:①提供活动和休闲场所:庭院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私密的户外活动和休闲场所,可以种植花草树木,摆放桌椅休憩。

②增加绿色环境:庭院的绿化装饰不仅可以美化居住环境,还可以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基于以上功能特点,庭院的分类标准主要可以按照使用方式和景观设计来进行划分。

例如,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庭院可以分为私人庭院、社区庭院和公共庭院;根据景观设计不同,庭院又可以分为花园庭院、中庭花园和水景庭院等。

2. 广场广场是城市绿地中开放的公共空间,通常用于集会、游憩、交流等活动。

广场的功能特点如下:①社交交流:广场是人们社交交流的场所,提供了一个相互碰撞、互动的平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②城市活力:广场是城市的重要标志,能够增加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丰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根据使用方式和形态特点,广场可以分为城市中心广场、社区广场和专用广场等。

城市中心广场通常位于市中心,是城市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的核心区域;社区广场则位于住宅区内,主要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专用广场则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如体育广场、文化广场等。

二、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庭院和广场作为城市绿地的不同形式,在功能定位上有一些差异。

1. 庭院的功能定位庭院作为居住区的私密空间,其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美化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带动了城市建设的不断提升,而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街头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文化与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太原市为例,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能源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太原市的城市绿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太原市街头绿地的规划和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绿地规划的不科学、绿地类型单一等,因此,对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太原市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研究,探讨优化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太原市城市绿化建设的质量。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太原市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揭示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2.研究街头绿地的功能与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街头绿地的特点和要求。

3.探讨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分析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技术。

4.设计太原市街头绿地的景观方案,提出优化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建议与措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网络及图书馆查询相关文献,了解绿地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2. 实地调查法:对太原市的城市绿化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信息与数据。

3. 经验分析法:通过对已有的优秀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优秀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共性与特点。

4. 实践设计法:基于太原市的城市绿化建设实际,设计太原市街头绿地的景观方案,提出优化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建议与措施。

城市绿地建设与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绿地建设与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绿地建设与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城市绿地建设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成为提升城市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建设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空间的代表,是城市中重要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和不同的服务性质。

城市绿地建设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意义如下:1、美化城市环境城市绿地的建设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还可以改善城市内部环境中的噪音和空气污染问题。

通过绿化,可以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气候变化,提升城市的视觉效果,使城市更加宜居,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可以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

它们可以吸收有害的气体、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粉尘,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水循环,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3、增加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的绿地空间可以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人们可以在这里运动、参加各种休闲活动,增强体质,降低患病率。

通过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4、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绿地空间也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在绿地中可以建设各种商业设施、娱乐场所等,增加城市经济的活力。

此外,有研究发现,城市绿化率与房地产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土地价值,进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的意义公共设施是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基础设施和设施设备。

它们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提高城市的质量和生活水平,必须加强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公共设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设施,它们不仅可以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如生产、生活、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等方面的需求,还可以提供各种文化、娱乐、休闲和体育活动的场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ppt课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ppt课件
3.3.6、生态恢复学派 俞孔坚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生态学原理的应用研究,
诸如中山岐江公园设计、台州生态基础设施案例浙江台州 永宁公园设计等,分别进行了工业废气地的生态恢复、水 域空间开发及改造等尝试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景观规划研究为例,对理想的山水城市 形态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对绿地系 统与城市山水形态格局的关系进行了论 述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3.3.3、环境学派 王绍增、李敏等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机理上定量和半定量地研究城市必要的绿地率和绿地布局模式,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二、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国外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探讨大体经 历了4个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9世纪末,当一些人 欣喜与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时,另 一些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 质量之间的矛盾。这时期,许多有影响力的城市绿 地系统规划的思想或理论被提出来:景观设计先驱奥 姆斯特德(CF. L. Olmstec)发起的著名的“城市公园 运动CThe City Park Movement) ",英国学者霍华德提 出的“田园城市”理论等。
3.3.5、景观生态学派 俞孔坚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
和方法,并将研究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规 划中。他认为,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部、点及位置 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 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 的作用。因而对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公共绿地是在用地上种植树木、花草、设计地形、 设计山水、安置建筑小品等,为居民创造安静、清洁和优 美的生活环境。以植物材料为主,与自然地形、山水和建 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空间,为居民提供各种特色的活 动空间。
⑶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要求。 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与自然条件,根据建筑布局、
共活动中心,可提高公园服务设施的使用率,有利于节 约用地。
态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 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⑶总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是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我们 要把握住好,站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城市园林绿化事业。21 世纪的城市 应该是高度园林化和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实现 城市园林化、花园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 势。
1 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前,肇庆城区除了星湖景区外,只有宝月 (儿童)公园一个公园,街旁绿地更是屈指可数。近十年 来,我市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城 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城区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建设 园林绿地,使城区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 提高,各项园林绿化指标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国 21 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 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刘培哲 1997 年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编写组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1982 年 [3]《居住区环境设计》黄晓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年
⑵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 的框架内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城市及城乡结合带 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群落,不断 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生
- 180 -
广东建材 2008 年第 4 期
综合论述
表 1 肇庆城区绿地建设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数量
绿地面积
1046 公顷
绿地率
36.72%
绿化覆盖率
45.23%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13 平方米
在公园建设方面,我市从九十年代起,先后建设了 白沙公园、城东公园、芙蓉公园、伴月湖公园、星湖湿地 公园等。特别是于九六年建成开放的城东公园,改变了 城市东区没有公园的历史,使公园的分布趋于合理,较 好地满足了市民日常游憩的需要。2005 年,我市建成全 国首个湿地公园— ——星湖湿地公园。按照城市建设总体 规划,我市将在未来十年分步实施建设的公园有岗头公 园、梅庵公园、东调洪湖公园和月亮湾公园等。
5 结束语
“彰显环境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好梅州城市 的公共绿地园林绿化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成小 康型、环保型、智能化的城区公共绿地绿化应是我们的
共同目标和时代的需求。只要把实施“四个梅州”(即开 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发展战略与 梅州城市园林绿化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推 进梅州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更好地向世人展现 梅州市作为“世界客都”所独有的绿色空间和自然美景。 ●
肇庆城区道路、公共绿地建设情况
黄丽清 (肇庆市园林管理处)
摘 要:介绍肇庆城区绿地建设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肇庆城区;绿地建设;基本情况;问题;对策
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经过专业规划设计、 具有一定的活动设施和园林艺术布局、供市民游憩娱乐 及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的城市绿地。它主要包括城市公 园、街头游园等小型绿地,是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点” 和“面”。而道路绿化则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带状绿化形 式,是一条绿“线”,在不同方向上联系城市的点状和面 状绿地,形成城市绿色框架。二者同为城市景观的重要 构成要素,其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标志。 我市城区道路、公共绿地的建设,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取 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已形成一定规模。
④公共绿地必须与市政规划同步进行,将居住环境 设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要将绿化规划当作单纯 的种植设计。
⑷公共绿地的形式 ①自然式又称风景式、自由式。以模仿自然为主,不 要求严整、对称。公共绿化普遍采用这种自然式布置,形 式采用曲折流畅,有时结合地形起伏变化,较易表现我 国传统园林艺术在有限面积中取得理想效果。 ②规则式也称几何式。以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 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的种植等要求严 整对称,具有庄严、雄伟、整齐的效果。 ③混合式。在绿地规划设计中根据居住区功能要 求,以规则式与自然式兼用的形式布局灵活,能表现不 同空间艺术效果。 ⑸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的作用
- 8 年第 4 期
并进行大规模的绿化。在这田园牧歌式的环境中微软公
①公园绿地主要为居民提供公共绿地,居民可就近
司不断发展壮大。
使用,最好和周围的环境、设施结合布置,形成居民的公
3 城市化公共绿地的规划和设计
⑴公共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 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直接 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水平,反映和表现居住区的面貌 与特色。在当前社会下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高能吸引更 多的游客,如一个小区绿化规划设计得好,它的房价能 够上升并吸引更多住户。梅城的鸿都花园、客都新村等 一些小区绿化搞得好,它们就能吸引更多住户。因此居 住区环境设计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城市绿化环境 的设计和建设是城市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道路绿化道路起到沟通和连结的纽带作用。道路 绿化能传送新鲜空气,有利行人与车辆的遮阴美化街景 并起到防风、减噪、降尘等作用。梅城的梅江大道上种植 遮天避日的小叶榕使之成为街道主景之一。
④建筑内外绿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绿化用地有 限,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也开始注意到建筑内外的绿化。 室内绿化已逐渐发展为新学科。
化可持续发展
⑴梅州城区的公共绿地面积在近年来不断地增加, 建设了一些美丽的公共绿地使梅州市容市貌发生改善, 如梅城的“一江两岸”、 “沿江金岸”和“沿江半岛”。市政 府在梅江的两岸进行大规模的绿化,以剑英大桥为中心 建有不少公共绿地,有梅江公园、滨江公园、南门文化广 场等。在这些绿地中有花草、树木、亭廊楼阁、建筑小品, 还有休闲活动场所。这些绿地和水景融为一体,体现自 然之美。梅县新县城的文化广场是这几年建设的公共绿 地,它采用了混合式设计方案,广场前面采用规则式对 称设计方法,看上去雄伟庄严。后半部倚山而建种有不 少树木,并有一大型瀑布山水相融。虽然梅城的公共绿 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梅 城的公共绿地面积都比较小、分散,没有几个集中、大型 的绿地。公园建设也还很落后,公园面积小、设施不够、 活动场所少。
在城市广场和小游园建设方面,我市现有牌坊广 场、大冲广场、桥北广场、星湖北门广场、广仪小游园、跃 龙小游园等广场、游园、街头公共绿地 52 处,面积 116 公顷。其中大冲广场、站前广场、桥北广场和二桥广场分 别位于城区的东、西、北、中四大出入口,成为展现城市
!!!!!!!!!!!!!!!!!!!!!!!!!!!!!!!!!!!!!!!!!!!!!!!!
广东建材 2008 年第 4 期
综合论述
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研究
叶爱平 (梅州市新塘管理处)
摘 要:本文论述了城市环境的现状与其重要性,对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和设计进行简要的探讨和
研究,对梅州城区的公共绿地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并阐述了城市化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 势。
关键词:公共绿地;城市化;环境问题;规划和设计 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②生活小区绿地主要供小区居民使用。小区绿地是 居民的半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息、观赏、游玩、交流 及文娱活动场所。根据小区的规模、大小、特征布置绿化 空间,以不同的树林花草铺设一定面积的地面,设置富 有特色的儿童游戏设施,布置花台、花坛、花架、坐櫈等。 如梅州市鸿都花园国家康居住宅小区内的绿化设计就 是一个很成功的绿色生活小区。
⑵公共绿地是居民的主要室外生活空间,是城市园 林绿化系统中分布最广使用率最高的组成部分,是居住 环境中其它成分所不能替代的自然因素。随着社会科技 的发展,公共绿地的建设和设计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人 们意识到在居住环境中应留有更多的绿地并对居住区 公共绿地制定了相应指标。联合国出版一份有关城市绿 化规划的报告中指出居住区公共绿地定额人均面积为 28m2。绿化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益重视居住环境 的绿化建设;英国在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 的设计原则;美国在新城镇总体规划提出“为了改善人 们的居住环境,要使整天在大城市工作的人有机会接触 自然”。有一些大公司也十分注意环境绿化工作。如微软 公司由于不断发展,西雅图原有的办公区已不够用,盖 茨及其同事四处寻找理想土地,“园区”一词出现在他们 词典里,因为他们这些脑力工作者更希望在工作之余能 接触自然环境,因此他们买下雷特蒙德的大块丛林土地
1 引言
20 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以空 前速度扩展,新城市也纷纷涌现。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 古已有之。然而在近几十年中,这种干预的增长到了危 险的程度。小城市的不断诞生和现代大都市的出现,既 开垦了大片的粮田又建成了大型的工业区,而住宅、车 站、机场、商业中心代替了绿草地和森林,灾难性的后果 也逐渐显示出来。比如在埃塞俄比亚,树木的覆盖率曾 一度达到 70%,而今只剩下稀稀疏疏的一些小树了。尽 管如此,估计全世界每年仍有约 31 万平方公里的森林 遭到毁坏。在全球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人口却在 不断的迅猛发展,到 2015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75 亿。城 市人口的密度将不断发展,人口密集的城市数量也随之 增长。而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 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从 1980 年到 2001 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总量从 10525 万人,增 加到 23940 万人增长 1.27 倍,年均增长 3.98%。1980 年 城镇的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总量的 24.85%,2001 年上升到 32.8%。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 中。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促 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