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高职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

二 高职教 育 升级 的建 议和 举措 1 . 高职教 育升级要 靠 创新 创新 不仅 仅 是高 职教 育 的创新 , 以及 战 略或教 学方 式 的 革新 , 最重要的是使培养模式创造出一些新的符合产业升级 需要的 “ 产品” ,首 先应 在 思想 观念 上 转型 、在 思 维方 式上 转型 、 在发 展 理念 上转 型 , 才 能 以更 高的 眼界 、 更 宽 的视 野 , 推进转型升级 。高职教育转型升级 ,就是转变培养方式 , 转 变增 长方 式 。 2 .提 高教 师素 质 制 造业 工 人 的水平 决定 了产 品质 量水 平 , 所 以要 加 强员 工 的培 训 , 提高 员工 的 素质 , 这是 高职 教育 产业 升级 最 核心 的问题 。为什 么德 国和 日 本 可以打造全球最好的高端制造 业 ?很 重要 的一点 就是 他们 拥有 非常 优 秀 的 “ 蓝领 ”工人 和 以严谨 、负责 、 一丝不苟为特点的工厂文化 , 如果没有这些
学园 I X U E Y U A N
2 0 q 3年 第 2 9期
高职教育 和创业教育 的融合
夏 妍 刘 琴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 学院
【 摘 要】 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是帮助其快速融入社会的有效手段。现今高职 高专 的学生创业有以下不足 :学生空有创业梦想却没有脚踏实地的具体规划、学生专业学习与创业结合度不高、学生创业能 力和资源不足。本文就此现状对高职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进行探讨 ,为创业教育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业教育 融合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7
高职 教 育和创 业教 育 融合 的现 状 1 .创 业教 育观念 落后 在 中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中 , 传统教学模式一直 居于主导地位 ,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限制 因素。 长久 以来 , 很 多 中 国人 对 于创 业教 育概 念 的认 知并不 正确 , 简 单 地 以为创 业 教育 针对 的人 群就 是那 些想 创业 当老板 的学 生 , 与其 他学 生 的关 联性 不大 。这 样落后 、 错 误 的观念 致使 中国 高职 院校 的创业 教育 远不 如发 达 国家 。 2 .创 业教 育未受 重视 不仅学生 自身未重视创业教育 , 学校和院系也未重视创 业教育。从笔者发放 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5 0 %以上的学生 通过 电脑报纸 了解到创业教育。 虽然有 6 5 %的学生有着创业 意向, 但有规划的仅 占到 1 5 %, 创业仍被看做是就业的补充 , 只有 无法 就业 的学生 才考 虑创业 。 3 .创 业师 资 力量严 重 不足 拥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技能 的教师对创业教育而言至关 重要。高职院校教师虽大部分拥有双师证书 , 但实践操作水 平仍较弱 , 同时缺乏创业方面的经验。虽然学校偶尔邀请校 外 企业 家 为学 生进 行创 业 培训 , 但 这种 培训 的面和 量都存 在 限制 ,高职院校在 自身创业师资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专业教师参与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研究

On P oes n lT ah r P ri p t n i nrp e e rhp E u ain o g e rfsi a ec es at iai n E te rn u si d c t fHih r o c o o
Vo a i n l c to a Co l g S ud nt le e t e s
Z N i -i Z AN a g  ̄n HA G Xa j H G F n - g o a Wez o o a oa nh u V ct nl& T c nc ol e i eh ia C lg ,Wezo 2 05 hn) l e nh u 3 5 3 ,C ia
Ab t a t sr c :Atp e e t u d r t e b c g o n fi c e sn l o e i v l b le o o , h n r p e e r h p e u ai n rsn , n e h a k r u d o r a i gy c mp t ie g o a c n my t e e te r n u s i d c t n t o c ri d o tb h n o a in lc l g s i n to l h e n fs ca n c n mi e eo me t u lo a r l f a re u y C i a S v c t a o l e s o n y t e d ma d o o ila d e o o c d v lp n,b ta s e i o e e t h n r a i g y f r e e l y n r s u e o t e i c e sn l e c mp o me t p e s r .Al o g h nr p e e r h p o o lg t d n s c n e t wi h i i t u h t e e te r n u s i f c l e su e t o n c s t t e r h e h e l y n,t e e i se t i e e c n t e s ca o e mp o me t h r s e s n i d f r n e i h o i lr l .Co i i g t e n w st ai n n a a y i s ma e o h l a f mb n n h e i t ,a n l ss i d n t e u o p e e t o d to a d r b e o o r n r p e e r h p d c t n mp e n e i v c t n l o lg s t f l r s n c n i n n p o l ms f u e te r n u s i e u a i i l me t d n o a i a c l e o u l i o o e y u d r t n h e e st f t e i lme t g t e e te r n u s i d c to n v c t n ol g s o i l me t t e n e sa d t e n c s i o h mp e n i h n r p e e r hp e u a i n i o ai a c le e .T mp e n h y n ol e te r n u s i d c t n i i i o t n o c a g u o c p s o d c t n a d ma e r f r i p cfc me s r s n r p e e rh p e u a i, t s mp ra t t h n e o r c n e t f e u a i n k eo m n s e i a u e . o o i E p c al h ln t u t g e g n w e g n u sa d n r f s in l k o l d e s e i l t e t a h r r y o t e p o u to i e wi c t n - d e k o l d e a d o tt n i g p o e so a n w e g h i s o l a t i ae i h e te r n u s i d c t n p a n i o a t r l n g i i g su e t,wh c l b ey h u d p ri p t n t e n r p e e rh p e u a i, ly a mp r n oe i u d n t d n s c o t i h wi e v r l i o t n. T i a e t k n t e n r p e e rh p d c t n f W e z o Vo ai n l & T c n c l o l g a a mp ra t h s p p  ̄ a i g h e te r n u s i e u a i o o n hu ct a o e h ia C le e s n e a l , x l r st e sg i c n e a d e f ci e p t fv c t n lsu e t n e te r n u s i d c to . x mp e e p o e h in f a c n fe t a h o o a i a t d n s i n r p e e rh p e u a i n i v o K e r s e te r n u s i d c t n n o ai n r fs i n l ta h r ;i s u t r y wo d : n r p e e r hp e u a i ;i n v t ;p oe so a e c e s n t c o o o r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摘要:高职院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还有有一定的差距。
该文从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方面,进一步展开了在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融合策略我国的高职教育从1980年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2010年5月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诸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因而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进入了职业教育中。
创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要求是一致的,这就为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搭建了平台。
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如何融合,对此策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1.1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1989年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02年教育部及与会专家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中提出: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后几年来对高职中创业教育的研究,认为高职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目前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1.2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尽管目前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仅仅认为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创业教育可以单独开展,表现为各类创业活动,比如说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培训班、创业竞赛活动等;对于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例如:如何将创业教育列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并列入学院的整体育人体系中;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还是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管理,各高职院校还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例如:专业教育归教务处管理,而创业教育归学生处或思政处管理等,这样导致创业教育的课程以选修课或者学生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数量很少,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不明确,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严重脱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随着《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需要完善和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兼具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既要重视专业教育又要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发展方向。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1)新时代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转型升级,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是创新力,创新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因此,各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专业技能兼具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点。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所以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2)高水平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教育部、财政部起动了双高计划,各高职院校都在为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进行深化改革,以进一步提高自身内涵建设。
在近年国家发布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文件中,都明确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各高职院校担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立足专业技能和科技创新两个支点,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
各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展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探索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路径,以提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3)提高学生社会就业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可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挑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目标从专业技能型深化升级至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能型,要求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维融合模型: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

2 0世 纪 末 美 国经 济 高 速增 长得 益 于 创 业 活 动 , 业 缓 解 创 就 业 压 力 , 供 个 体 发 展 机 会 , 业 逐 渐 成 为 经 济 增 长 原 动 提 创 力 ( ua o& H d e s 20 ) 无 论 从 宏 观 还 是 微 观 角 度 , K rt k ogt , 0 4 , t 创
21 0 2年第 7期 总第 2 9期 1
黑 龙 江 高教 研 究
Heln j n sac e nHih rEd c t n i gi gRee rh so g e u ai o a o
No. 2 2 7. 01
S ra . 9 e ilNo 2l
四 维 融合 模 型 : 高职 院校 专业教 育 与创 业 教 育研 究
曹鸿 涛 , 文 蕾 赵
( 海理工大学 , 海 上 上 209 ) 00 3
摘 要 : 国 内外 文 献 回 顾 基 础 上 , 在 文章 提 出我 国 高 职 院校 应 以 能 力 导 向 为模 型 目标 , 课 程 设 置 为模 型 核 心 , 师 资 构 建 以 以 为模 型 内在 驱 动 因素 , 不 完 全 市 场 监 管 为 模 型 外在 驱 动 因素 , 专 业 教 育 中开 展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 养 学 生 创 业 洞 察 力 和 技 以 在 培 能 , 升 学 生 创 业 动 机 与 意 识 。 四 维 融 合 模 型 无 疑 对 以就 业 为 导 向 的我 国 高 职 院 校 具 有现 实意 义 与 理论 意 义 。 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工作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研究方面的热点问题,高职院校作为主力军之一,应快速适应创新创业发展新常态,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与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的紧密结合。
因此,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提炼目前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引言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实践响应政府政策的号召开展工作由来已久,已经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逻辑和框架。
针对产教融合实践教育的供需侧失衡、能力植入失效、校企对接失准等现象,应营造良好的产教融合氛围,重新定位目标与实现路径;增强实践个性化与针对性;保障实践资源的多元性与多样性;调整政府“放管服”的导向与取向。
在当下想要继续保持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实践的有效开展,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融合教学的内涵把握其本质,了解其意义明确其开展融合实践的必要性,发现推行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良完善。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1.1适应性原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实践发展,结合专业特点的同时适应社会的需求,不能只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简单结合。
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时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在遵循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知识及素养等,在进行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体系设计、实训实践等方面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秉承两者互相适应性的原则,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1.2全面性原则应注重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将专业知识的运用与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思维进行结合培养,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适应社会。
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66决策探索2021.4下科教论坛 文/杨强旭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创客运动进入中国,高职院校提出了“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的诞生,进一步丰富了创新创业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提升了自我竞争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继续深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要求(一)分阶段稳步前行“三段三融合”中“三段”指的是创新创业普及教育阶段、提升活动阶段、创业实践阶段。
这一模式要求教学内容要适合所有学生,是全程化,而不是只在某一个阶段或者学期进行教学。
在教学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根据要求,制定相应的学期计划。
(二)完善课程体系“三段三融合”中“三融合”指的是专业的基本能力、项目制作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与相对应的创新能力的融合。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需要改进传统课程体系,内容不能单纯是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配备相对应的跨专业知识。
课程可以分为专业能力课程、综合素质提升课程、思维能力课程,通过课程之间的互相融合、搭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
(三)提高学生素养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准确的个人定位,形成创新创业内涵塑造,如主动性学习、上进心和生活积极性,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和企业刚性需求的认识,强化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抗风险承受力的情况,提高个人实践能力、暴、摇一摇回答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采用录制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更要通过自己的台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可采取家校沟通方式,发动家长代替教师进行抽查管理,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平时上课时的表现,加深对学校管理措施的理解。
(四)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没有设置线上授课相关的培养内容,因此教师自身对于学习平台也需要时间适应、摸索。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探索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探索一、融合的现状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已经得到了许多学校和专业的重视和尝试。
一些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学生不仅学习外语知识,还学习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方法。
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也加入了商务英语的元素,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
这种融合的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也符合当前社会对于综合人才的需求。
二、融合的意义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培养跨界能力和综合素质。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商务领域的实际运作,增强综合应用能力。
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具备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将更受欢迎。
融合还能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三、融合的路径要实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需要走出一条正确的路径。
学校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如市场营销、商业计划书撰写、创业管理等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也可以加入创新创业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商务英语知识在实际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学校可以开设双师型课程,邀请具有商务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专业人士来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实战案例和经验分享。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相关的资源支持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学校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高职院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还有有一定的差距。
该文从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方面,进一步展开了在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融合策略我国的高职教育从1980年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2010年5月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诸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因而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进入了职业教育中。
创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要求是一致的,这就为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搭建了平台。
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如何融合,对此策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1.1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1989年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02年教育部及与会专家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中提出: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后几年来对高职中创业教育的研究,认为高职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目前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1.2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尽管目前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仅仅认为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创业教育可以单独开展,表现为各类创业活动,比如说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培训班、创业竞赛活动等;对于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例如:如何将创业教育列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并列入学院的整体育人体系中;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还是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管理,各高职院校还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例如:专业教育归教务处管理,而创业教育归学生处或思政处管理等,这样导致创业教育的课程以选修课或者学生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数量很少,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不明确,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严重脱节。
2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2.1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要求是一致的,专业教育所提倡的创新教育和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专业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表现为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与别人的交流能力,与企业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同时创业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创业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2.2扩大学生的就业路径当前,高职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日显突出,学生的自主创业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自主创业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更创造了就业机会。
把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竞争能力。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有着首创和企业家精神,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不会完全依赖于现有的企业。
如果在现有的求职过程中找不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范琳谢继延(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4.2立体循环式教学法的教授进程应详略得当由于立体循环式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知识循环中知识点的反复关联,并因此实现了“学而时习之”。
不过,如果知识点只是简单的重复,或者在知识点的每次讲授过程中,都保持一致的讲解模式,那么,无形中造成了授课时间的浪费,学生也会对这种模式产生审美疲劳,并因此降低了该种教学方法的实用效果。
所以,在同一知识点多次重复的情况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前几次涉及该知识点时应进行详尽的解说;在学生已经基本识记的情况下,应做到点到为止;在需要进行知识串联时,应将讲课重点放在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上。
所以,不能对多次涉及的知识点采取均一化的讲授方式。
5结束语立体循环式教学法通过对复杂的审计知识体系的有机梳理,构建了多层次相互关联的知识循环,并在讲授过程中,通过多次重复、多次关联、多次跳跃,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审计过程中的迷失感,逐步搭建起系统、完整、逻辑关系紧密的立体循环式审计知识系统,大幅提升了现有审计教材的使用效果和效率,有利的推动了学生理解、识记和应用审计知识的进程。
参考文献:[1]叶雪芳.关于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审计研究,2001(03).[2]李炜,孙秀春.审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审计,2009(24).[3]石爱中.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04).[4]黄溶冰.审计课程的隐性知识属性与案例教学[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02).[5]黄溶冰,王丽艳.基于隐性知识流动的审计课程案例教学[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11).[6]饶艳超,陈建勇,袁也.计算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10).本文系东北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Y12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祁渊,博士,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中德管理控制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接第203页)职业教育204到合适的岗位,学生就会选择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扩大了学生的就业路径,有效地解决了就业问题。
2.3提高高职院校持续的生存发展能力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我国的人力资源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更需要敢于“开拓、创新的创业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人力资源的需求,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业教育,才能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更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高职院校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3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3.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要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中融入创业教育,要把创业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高职教育要把培养创业型人才与高技能型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要求之一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
创业教育的培养最终应成为专业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而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构性融合。
3.2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的重要策略。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教务部门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多样化个性的需求,灵活多样地开设不同岗位需要的创业培训课程,实施按需施教,在各专业现有的教育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能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未来的社会中创建新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工作岗位。
3.3培养适合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
学校的领导首先要重视培养适合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对专业教师和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整合,要让教师先明白创业教育对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学院生存的重要性。
不断提高教师的认识,要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灌输于学生的意识中,培养学生创业的理念与精神,并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
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顶岗实践活动,多开展教师与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的交流活动,引导高职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如果每一个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都融入创业教育的知识,经过几年的教育与实践,我们的高职学生将来会有很强的创业意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
3.4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的同时,必须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要切实加强校内外的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使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要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引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真实项目,让学生以生产性实训为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实训计划,提高实训内容和过程的真实性。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在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以“典型创业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成功创业的经历鼓舞同学,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同时让他们明确创业的艰辛。
比如:在校生中有一些学生通过项目代理、网上开店的形式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尝试。
3.5引导校园文化氛围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而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要酿造浓郁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省、市及学校组织的技能大赛和社团活动,学校要对成绩突出的同学予以奖励,校园的宣传栏、广播、校报要积极报道在技能大赛、社团建设等实训活动中获得奖励的优秀学生,以鼓励全体学生树立主动创业、创业光荣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氛围,使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相互融合渗透。
3.6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以确保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其次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内容、参加顶岗实践的时间、实践实训课程的课时、与企业合作学生参与的横向课题的数量等等,这些都应与教师的评聘、报酬等直接联系起来,采取鼓励政策和良性的评价体系,调动教师从事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包括学生参加实训课程的数量、到企业实践的课时、参与技能训练的成绩、自己创业的成绩等,注重考评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把对学生的评优、奖学金的获得等与这些联系起来,制定与创业教育相联系的考评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活动,提高创业能力。
总之,高职发展历程让我们懂得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1]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79-84.[2]仇志海,洪霄.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范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9-50.[3]李涛.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创业经济,2010:37-38.[4]刘康生.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的思考[J].商业文化,2010(7):199.[5]张瑶祥,蒋丽君.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46-47.[6]陈璐.连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3):79-80.作者简介:范琳,女,副编审,硕士,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科研处,研究方向: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