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合集下载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方法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方法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方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随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化剂生成了与原来物质完全不同的新物质。

许多物质还能在氯、氟中燃烧。

1、燃烧条件①要有可燃物。

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乙炔、钠、镁等。

可燃物从化学组成上分为有机可燃物和无机可燃物;从物质状态上分为气体、液体、固体可燃物。

不同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不同,同一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也会因条件改变而改变,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为不燃物,而在另一定的条件下成为可燃物。

如铁、铝等在空气中是难燃物质,而在纯氧中则能发生剧烈的燃烧。

②要有助燃物。

凡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

如空气、氧、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浓硫酸等。

发生火灾时,空气是主要的助燃物。

必须指出,有时可燃物和助燃物是合二为一的,这类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如硝化甘油的爆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③要有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均称为着火源(也称点火源)。

着火源可以是明火,也可以是高温物体,它们可以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换而来。

电器开关、电器短路、静电等产生的电火花、炉火、烟头、火柴、蜡烛等,是常见的引起火灾的着火源。

金属与金属、金属与岩石之间的撞击、摩擦所产生的火星,其温度可达1000℃以上,可引燃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以及棉花、干草绒毛等物质。

雷电是很强烈的放电现象,其电火花往往是古建筑、森林的着火源。

上述三个条件在燃烧过程中缺一不可,统称燃烧三要素,是发生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燃烧一旦发生,火焰中必定含有自由基,自由基一旦消失,则燃烧无法继续维持。

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持燃烧持续进行需有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和自由基。

2、制定防火和灭火措施的依据维持燃烧的四个条件是制定防火措施和灭火措施的依据。

①防火措施:a.控制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

05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现场应急处置流程
立即识别火源
发现火情后,首先要迅速识别 火源,判断燃烧物质和火势大
小。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启动相应 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 急处置。
切断火源
尽快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使用灭火器材
针对不同的燃烧物质,选择合 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C类火灾涉及气体燃烧,如煤气、乙炔等。使用干粉灭火器可以切断氧气供应并 抑制燃烧。
防止爆炸
在扑救C类火灾时,要注意防止气体爆炸,避免使用不当的灭火方法导致火势扩 大。
D类火灾扑救策略
使用专用灭火剂
D类火灾涉及金属燃烧,如钾、钠等。 使用专用灭火剂可以切断氧气供应并 抑制燃烧。
防止火势扩大
在扑救D类火灾时,要注意防止火势 向周围可燃物蔓延,及时采取隔离措 施。同时,避免使用水或泡沫等不当 的灭火方法,以免火势扩大。
掌握基本消防技能
灭火器的使用
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能够在火灾 初期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疏散逃生技能
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掌握火灾 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防火措施
家庭防火
定期检查家庭用电、用气安全, 不乱丢烟蒂,不超负荷用电,确
保家庭消防安全。
学校防火
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 织消防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
案例一
某化工厂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切断火源并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组织人员疏散。最终成功将火势控制在初期阶段,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案例二
某商场火灾事故。商场内人员密集,火势迅速蔓延。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使 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在消防部门的协助下,成功将火 势扑灭,确保了人员生命安全。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交流与讨论: 以下灭火实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离可燃物
火的“功与过”
1987年震惊中外的 大兴安岭森林大火
2009年上半年全国发生的火灾(不 含森林、草原等火灾)共有7.4万 起,造成655人死亡,297人受伤, 直接财物损失6.64亿元。
爆炸的条件:
(1)在有限 的空间内
(2)急速的 燃烧 (3)产生 大量气体化学变化?
一些由于由压力过大引起的爆炸如气球 爆炸、轮胎爆炸、高压锅爆炸等,就属 于物理性爆炸。
面粉、汽油、煤气、天然气、氢气、炸药等。
危险品安全警示图标
面粉爆炸实验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 白磷 40 红磷 240 硫 260 木材 250~ 330 木炭 无烟煤 320~ 700~ 370 750
一、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三个条件同时满 足,缺一不可!
②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火三角
可燃物燃烧所 需的最低温度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古埃及人利用燃烧 冶炼铜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火柴可以燃吗?石头呢?
结论: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已点燃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用烧杯罩住呢?
结论: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常温下蜡烛能燃烧吗?点燃后呢?
结论: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 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 有属性,一定条件下,着火点不会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谁是“纵火犯”呢?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物质要燃烧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演示实验】
1、为什么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红磷没燃烧?
2、为什么热水里的白磷不燃烧? 3、能不能让热水里的白磷燃烧?
气球
白磷
红磷
热水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热水 白磷
燃烧的条件:
三者必须同时满足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如何进行灭火?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清水五中 张新栋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自主学习教材第80 —85页 内容,勾画重点,不懂的作 出标记“?”。
学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
2.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一些灭火的方法和逃生的 方法。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指出图中哪些物质能燃烧?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畅谈本节课的体会
知识来自生活, 又为生活服务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2
分别点燃2支小蜡烛, 将其中1支用烧杯罩住, 观察实验现象;
用烧杯罩住 的蜡烛熄灭
可燃物要与 氧气(或空 气)接触
分别把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 木条比煤更
3
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 较点燃的难易。
容易点燃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可燃物要达 到燃烧所需 的最低温度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 ☻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的 最低温度(着火点)
×

×

×




什么样的物质叫可燃物?
能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
说一说:
你能描述出哪些 燃烧的现象?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课程导入
火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p 80 - p 85
物质燃烧的条件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p 80 - p 85
知识点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一些常见的燃烧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②有足够的氧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使用铝合金作外壳
A. ① ② ③ C. ① ③ ④
B.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④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p 80 - p 85
知识点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典例2.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 的实验,如图,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p 80 - p 85
知识点 2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
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讨论采 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灭火。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p 80 - p 85
知识点 2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
以下灭火原理可以分成几类?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p 80 - p 85
知识点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产生黑色固体 广义上,所以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p 80 - p 85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习目标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名师指津1. 通常所说的燃烧可以这样理解: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了反应,伴随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并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但是要注意发光发热未必都是燃烧。

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我们现在学习的燃烧的定义是狭义的,有些物质的燃烧不需要氧气参与。

例如:镁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物质能否燃烧从外因和内因来理解:内因:必须是可燃物。

外因:(1)必须跟氧气接触;(2)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三者的共同点是:(1)都属于氧化反应;(2)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反应发生的条件也不相同。

灭火的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视具体情况而定。

要想学会灭火的方法,必须掌握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促进可燃物燃烧实际是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相互碰撞的分子数,思考哪两种方法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呢,这样这个问题就好掌握了。

爆炸是基于燃烧基础上的有限空间、短时间、产生大量的热才能发生。

2.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分析: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3.小乐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

由此他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分析:小乐同学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一些。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①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ppt课件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ppt课件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 森林着火 砍伐出隔离带
移走可燃物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题秘方: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根据不同的火灾情景 选择合理的灭火方法,特殊情况下的灭火更应采取相应的 合理方法,否则可能导致“火上浇油”。
感悟新知
知3-练
导引: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不溶于水且密 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上,达不到灭火的目的,A 错误;液 化气起火,关闭阀门,清除可燃物而灭火,B 错误;住宅 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 般不变,C错误;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是利用清除可 燃物的原理灭火,D 正确。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知1-讲
1. 利用对比法研究燃烧的每一个条件 (1)通过对比蜡烛、煤块、火柴、沙子、石块和水泥砖是否
可燃得出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通过对比室温下存放的蜡烛和点燃后的蜡烛及引燃煤块 的方法得出燃烧需要满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且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感悟新知
题型2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使用
知4-练
例7 下列有关易燃、易爆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
B.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只要不影响工作,个人可以吸烟
C. 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
D. 在有易燃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感悟新知
知4-练
感悟新知
教你一招 火灾现场处理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1.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2.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3.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4.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5.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燃烧和灭火

燃烧和灭火

燃烧和灭火【知识要点】一、燃烧的条件1.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化学变化。

说明:燃烧的共同特征——发光、发热。

反应的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实验】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红磷,在烧杯中A处也放一小粒白磷,过一会儿后只有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而烧杯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白磷在水中燃烧(1)有可燃物;(2)与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进行,若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不能进行。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

可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原理一: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原理二: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原理三: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例如: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时,是用灯帽盖灭,原理是为了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又如:柴垛失火,人们一般都是用水去扑灭,原理是降低柴垛周围的温度,使之低于柴垛的着火点;也可以迅速的转移走未烧着的柴禾,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常见的灭火器简介灭火器一般是指装有灭火剂的消防器材。

常用的灭火剂为二氧化碳或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

因为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又比空气重,能够覆盖在燃着的物体表面,从而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1)泡沫灭火器灭火器内分别装有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两种溶液混合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6CO2↑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带着泡沫喷到燃烧物表面,达到灭火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灾现场
【学生实验探究】
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
学生实验器材:水、火柴、沙土、抹布、
剪刀、烧杯等。 (小组合作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 灭火原理:去除可燃物、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破坏燃烧的条件即可)
灭火原理
思考:
1、柴草发生火灾时用水可以救灭火的原因:
水可以降低火场内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燃烧条件与 灭火原理
燃烧的条件: 步骤:在500 mL 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 用硬纸圈圈住的一 小块白磷。在烧杯 上盖一片薄铜片, 铜片上一端放一小 堆干燥的红磷,另 一端放一小块已用 滤纸吸去表面上水 的白磷(如上图所 示),观察现象。
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燃烧达 到最低温度。
白磷 40℃ 红磷 240℃
得出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缺一不可
满足其一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检查站: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
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 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 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 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 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 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小小练习〗
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 用水扑灭,这是为什么?
油的密度比水小,如果用水灭火, 油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火会向外 蔓延,火势增大。
课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
物质的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C蜡烛很快熄灭。 分析原因: A蜡烛将烧杯里的空气(氧气)燃烧后因缺氧而熄灭; B烧杯中的蜡烛与空气(氧气)接触而不会熄灭; C烧杯里的碳酸 钠和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燃烧条件示意图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2、保存白磷的方法是将白磷放到水中,原因是:
白磷着火点低,水的作用是将白磷与空气隔绝
3.森林着火,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段树木砍掉
树木是可燃物,清除前方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情境 稻草起火 稻草起火 稻草起火
灭火方法
搬离稻草 消防车用泡沫 灭火器灭火 浇水灭火
灭火原理
清除或隔离可燃 物。 隔绝氧气 (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
A
B
分析:
1、A与B的温度谁高 一样 2、 A与B都接触空气吗? 是 , ,
50℃ C
3、 A与B有什么不同? 着火点不一样 ,
物质能够产生燃烧的条件之一:
温度必须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A
B
C
步骤: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 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 碳酸钠和盐酸。 观察现象: A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B蜡烛继续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