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合集下载

《燃烧与灭火》 讲义

《燃烧与灭火》 讲义

《燃烧与灭火》讲义一、燃烧的本质燃烧,这一常见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点燃的蜡烛到熊熊燃烧的篝火,从厨房炉灶里的火焰到工业生产中的熔炉,燃烧现象随处可见。

那么,燃烧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

物质在燃烧时,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

燃烧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燃烧三角形。

第一个条件是可燃物,也就是能够燃烧的物质,比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第二个条件是助燃物,最常见的助燃物就是氧气。

但实际上,一些其他物质也可以作为助燃物,比如氯气。

第三个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物能够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

例如,我们想要点燃一张纸,这张纸就是可燃物,周围的空气提供了氧气作为助燃物,而我们用打火机或者火柴产生的高温,使纸张达到了着火点,于是燃烧就发生了。

二、燃烧的类型燃烧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按照燃烧的形态,燃烧可以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

气体燃烧是最迅速的,比如天然气、煤气的燃烧。

液体燃烧通常会先蒸发成气体,然后再燃烧,像汽油、酒精等液体的燃烧。

固体燃烧则相对较为复杂,有的固体直接燃烧,比如木炭;有的固体先熔化再燃烧,比如蜡烛。

根据燃烧的起因,燃烧又可以分为自燃、点燃和爆炸三种类型。

自燃是指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而自行燃烧,例如煤堆的自燃。

点燃则是通过外部火源引发的燃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燃烧都属于这种类型。

爆炸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剧烈燃烧现象,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和压力变化,比如燃气爆炸。

三、燃烧的过程燃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一般来说,燃烧可以分为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

在初起阶段,燃烧刚刚开始,火势较小,温度较低,烟雾较少。

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往往能够很容易地将火扑灭。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事例
镁条的燃烧
观察到的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变 浑浊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燃烧反应的特 征可归纳为: 通常情况下:发光、发热,氧化反应
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4、思考如何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1)通入氧气
(2)将水倒掉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 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到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爆炸性物质
氧化物
若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1、拨打火警电话119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3、不要打开门窗(增加氧气浓度) 4、逃跑时不要从顺风方向跑,要逆风跑
缺一不可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满足其一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灭火事例和方法及原理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熄灭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熄灭蜡烛 嘴吹灭
纸箱着火 煤气着火 森林着火
用水浇灭 关闭阀门 开辟隔离带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隔离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通常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和可燃性 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爆炸极 限)时,点火或遇火星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

05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现场应急处置流程
立即识别火源
发现火情后,首先要迅速识别 火源,判断燃烧物质和火势大
小。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启动相应 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 急处置。
切断火源
尽快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使用灭火器材
针对不同的燃烧物质,选择合 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C类火灾涉及气体燃烧,如煤气、乙炔等。使用干粉灭火器可以切断氧气供应并 抑制燃烧。
防止爆炸
在扑救C类火灾时,要注意防止气体爆炸,避免使用不当的灭火方法导致火势扩 大。
D类火灾扑救策略
使用专用灭火剂
D类火灾涉及金属燃烧,如钾、钠等。 使用专用灭火剂可以切断氧气供应并 抑制燃烧。
防止火势扩大
在扑救D类火灾时,要注意防止火势 向周围可燃物蔓延,及时采取隔离措 施。同时,避免使用水或泡沫等不当 的灭火方法,以免火势扩大。
掌握基本消防技能
灭火器的使用
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能够在火灾 初期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疏散逃生技能
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掌握火灾 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防火措施
家庭防火
定期检查家庭用电、用气安全, 不乱丢烟蒂,不超负荷用电,确
保家庭消防安全。
学校防火
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 织消防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
案例一
某化工厂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切断火源并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组织人员疏散。最终成功将火势控制在初期阶段,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案例二
某商场火灾事故。商场内人员密集,火势迅速蔓延。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使 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在消防部门的协助下,成功将火 势扑灭,确保了人员生命安全。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交流与讨论: 以下灭火实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离可燃物
火的“功与过”
1987年震惊中外的 大兴安岭森林大火
2009年上半年全国发生的火灾(不 含森林、草原等火灾)共有7.4万 起,造成655人死亡,297人受伤, 直接财物损失6.64亿元。
爆炸的条件:
(1)在有限 的空间内
(2)急速的 燃烧 (3)产生 大量气体化学变化?
一些由于由压力过大引起的爆炸如气球 爆炸、轮胎爆炸、高压锅爆炸等,就属 于物理性爆炸。
面粉、汽油、煤气、天然气、氢气、炸药等。
危险品安全警示图标
面粉爆炸实验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 白磷 40 红磷 240 硫 260 木材 250~ 330 木炭 无烟煤 320~ 700~ 370 750
一、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三个条件同时满 足,缺一不可!
②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火三角
可燃物燃烧所 需的最低温度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古埃及人利用燃烧 冶炼铜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火柴可以燃吗?石头呢?
结论: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已点燃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用烧杯罩住呢?
结论: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常温下蜡烛能燃烧吗?点燃后呢?
结论: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 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 有属性,一定条件下,着火点不会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谁是“纵火犯”呢?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 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灭火原理的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 利用实验、图片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火灾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燃烧条件的重要性。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过程,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5. 灭火原理讲解:讲解灭火的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撤离可燃物。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运用灭火原理进行灭火,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认识。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9.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七、教学资源:1. 火灾新闻视频或图片。

2. 燃烧实验器材。

3. 灭火器材。

4. 小组讨论指南。

八、教学安全:1. 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2. 提醒学生注意火源,保持教室的整洁。

九、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消防知识和灭火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了解消防设备和工作流程。

十、教学计划:1. 第1周:导入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燃烧与灭火》 讲义

《燃烧与灭火》 讲义

《燃烧与灭火》讲义一、燃烧的定义和条件燃烧,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通常会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

要发生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以及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就是能够燃烧的物质,比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助燃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氧气,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物质,如氯气可以支持某些金属燃烧。

着火点则是可燃物能够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不同的可燃物,着火点各不相同。

例如,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大约在 40℃,而煤的着火点则相对较高。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只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才会发生。

二、燃烧的类型燃烧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闪燃闪燃是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比如,我们在打开装有汽油的瓶子时,有时会看到瓶口瞬间出现的火苗,这就是闪燃。

2、着火着火是指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

比如,木材在被点燃后持续燃烧,就属于着火。

3、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由于自身的发热、积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比如,堆积的煤堆在内部温度过高时会自行燃烧。

4、爆炸爆炸是一种极为剧烈的燃烧现象,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高温、高压,并伴有强烈的冲击波和声响。

常见的有瓦斯爆炸、粉尘爆炸等。

三、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预热阶段在这个阶段,可燃物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2、分解阶段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燃物开始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

3、燃烧阶段可燃性气体与助燃物充分混合,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火焰和热量。

4、蔓延阶段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传递给周围的可燃物,使燃烧范围不断扩大。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既然知道了燃烧的条件和过程,那么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1、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终止燃烧。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第一章:燃烧与燃烧条件1.1 燃烧的概念介绍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迅速放出能量的过程。

1.2 燃烧的条件解释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讨论每种条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1.3 燃烧的类型介绍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第二章:灭火原理2.1 灭火的基本原理介绍灭火的四个基本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抑制化学反应。

2.2 灭火方法的选择讨论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的重要性,例如使用水、灭火器或灭火泡沫等。

2.3 灭火器材和设备介绍常见的灭火器材和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毯和灭火水枪等,并说明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火灾的预防3.1 火灾的原因分析常见火灾的原因,如电线短路、燃气泄漏和不当使用火源等。

3.2 火灾预防措施提出有效的火灾预防措施,如安装烟雾报警器、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正确使用火源等。

3.3 紧急疏散计划强调制定和实施紧急疏散计划的重要性,包括熟悉疏散路线和集合点等。

第四章:灭火实践4.1 灭火演练安排一次灭火演练,让学生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和灭火操作步骤。

4.2 灭火实战操作分组进行灭火实战操作,模拟不同类型的火灾,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灭火技巧。

4.3 灭火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灭火案例,让学生了解灭火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第五章:消防安全知识5.1 消防安全常识介绍消防安全的基本知识,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疏散逃生方法和紧急呼救等。

5.2 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讨论特殊场所(如厨房、实验室和公共场所等)的消防安全措施和要求。

5.3 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强调培养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醒学生随时保持警惕,预防火灾的发生。

第六章:火焰的传播与控制6.1 火焰的传播机制解释火焰是如何通过热量和烟雾的传播来蔓延的。

讨论火焰传播速度和因素,如可燃物密度和氧气浓度。

6.2 火焰的控制方法介绍控制火焰传播的常见方法,包括设置防火墙、使用灭火剂和控制火源等。

《燃烧与灭火》 讲义

《燃烧与灭火》 讲义

《燃烧与灭火》讲义一、燃烧的定义和条件燃烧,这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其实有着明确的科学定义和特定的发生条件。

燃烧指的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要使燃烧发生,通常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以及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是燃烧的基础。

像木材、纸张、汽油、煤炭等都是常见的可燃物。

没有可燃物,燃烧就无从谈起。

氧气(或空气)则为燃烧提供了必需的助燃剂。

空气中约 21%的氧气在大多数燃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物质在其他气体环境中也能燃烧,比如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着火点是物质能够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着火点。

例如,纸张的着火点相对较低,而煤炭的着火点则较高。

只有当可燃物被加热到其着火点以上时,燃烧才会开始并且持续。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打个比方,如果只有可燃物,没有氧气,就像把干燥的木材放在真空中,无论怎样加热,都不会燃烧起来。

同样,如果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使有可燃物和充足的氧气,燃烧也不会发生。

二、燃烧的类型燃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燃烧的形态,可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

气体燃烧迅速且容易扩散,比如天然气在空气中的燃烧。

液体燃烧往往会先蒸发成气体,然后再燃烧,像汽油的燃烧。

固体燃烧的情况则较为复杂,有的固体像木材,是从表面逐渐向内部燃烧;有的固体则可能会迅速燃烧,例如一些易燃易爆的固体物质。

从燃烧的剧烈程度来看,有缓慢燃烧和剧烈燃烧之分。

缓慢燃烧如铁的生锈,这个过程虽然也属于氧化反应,但进行得较为缓慢,不容易被察觉。

而剧烈燃烧就像森林大火或者爆炸,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显著的光和热。

另外,根据燃烧时是否有火焰产生,又可以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蜡烛的燃烧是有焰燃烧,能看到明显的火焰;而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时,往往没有火焰,属于无焰燃烧。

三、燃烧的过程燃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 理
(第一课时)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 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的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发光、放热、产生白烟
硫在空气中的燃烧
燃烧反应的特征 可归纳为:
2. 将 点 燃 的 火 柴 竖 直 向 上 , 火 柴 不 易 继 续 燃烧,其原因是( A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3.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 甚至 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 氧化。
4.自燃:
3.爆炸极限:
可燃性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
(%)
氢气
4---75
天然气 5---15
一氧化碳
12.5—74 丁烷气 1.9---8.44
液化石油气 1.5---9.5 乙炔气 2---82
上限:只着不炸
下限:不着不炸
4.预防与应用
预防:
警示标志:当心和禁止
不燃烧 持续燃烧
燃烧需要达到一定 的温度
着火点
在空气中,已点燃 用烧杯倒罩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 住呢?
持续燃烧 需要空气或氧气
火焰慢慢熄灭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沙 子
隔绝空气或氧气


你真棒



灭火原理:
一、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二、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三、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或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及时灭火!
人常用什么方法灭火? ❖ 1、油在锅里着火 ❖ 2、用电器着火 ❖ 3、楼房着火 ❖ 4、森林着火 ❖ 5、酒精灯失火
❖ 2、燃烧条件 :a、可燃物

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3、灭火原理:a、降温至着火点一下 b、与氧气隔 绝 c、清除可燃物
❖ 氧化反应的几种方式:燃烧、缓慢氧化、自然、由 燃烧引起的爆炸。
❖ 4、安全用火
作业:
❖课本86页习题:1——6
谢谢!
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问题:
❖ 问题一:许多工厂特别是化工厂,工人上班、 来人参观时都会被告知:“不允许穿有铁钉 的鞋子”。为什么?
❖ 问题二: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液 化气灶、煤炉等都留有空气进口,且空气进 口大小可以调节;学校、工厂等单位使用的 锅炉要用风机鼓风。这是为什么?
课堂小结:
பைடு நூலகம்
❖ 1、燃烧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热
通常情况下:发光、发热,氧化反 应
燃烧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 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 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对比试验
观察 分析与推断
火柴可燃吗?
火柴可燃 火柴是可燃物 小石块呢? 小石块不可燃 小石块不是可燃物
室温下存放的 点燃后呢?
蜡烛会燃烧吗?
火灾时,引起身上衣服着火了。下列措施 中,不正确的是(B ) A、往身上浇水,使火焰熄灭
B、迅速奔跑,找水源,用水熄灭
C、躺在地上打滚,把火焰压灭
D、旁人赶快用湿衣服或毛巾等帮助他扑 打灭火
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5.爆炸
原因: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②.产生急速的燃烧 ③.在有限的空间内
思考: 火药平摊在铁板上,点燃能否发生 爆炸?为什么?
你知道有那些爆炸现象吗?
❖ 1、鞭炮
化学变化
❖ 2、轮胎
物理变化
❖ 3、气球
物理变化
❖ 4、炸弹
化学变化
❖ 5、煤气罐 化学变化
❖ 6、锅炉爆炸 物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