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ppt课件

室温下存放的 蜡烛会燃烧吗?
点燃后呢?
持续燃烧
持续燃烧
需要空气或氧气
用烧杯倒罩 在空气中,已点燃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 住呢?
火焰慢慢熄灭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物质
现象 燃烧 不燃烧
1
2
铜片上的 白磷
水中的白 磷
3
铜片上的 红磷
水中的白 磷通氧气
不燃烧 燃烧
4
【讨论与交流】
1、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没燃烧? 2、为什么热水里的白磷不燃烧? 3、能不能让热水里的白磷燃烧?
获。
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
2. 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 燃 烧 , 其 原 因 是 ( ) A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经典战役回顾】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 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 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 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 是 写:曹军的木船 是 可燃物 ,木船燃烧 的条件 是 与氧气充分接触 、 。 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原理:
一、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二、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三、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遇到下列情况时,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何 灭火,并说出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3)酒精洒在试验台上并燃烧 (4)森林火灾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

05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现场应急处置流程
立即识别火源
发现火情后,首先要迅速识别 火源,判断燃烧物质和火势大
小。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启动相应 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 急处置。
切断火源
尽快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使用灭火器材
针对不同的燃烧物质,选择合 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C类火灾涉及气体燃烧,如煤气、乙炔等。使用干粉灭火器可以切断氧气供应并 抑制燃烧。
防止爆炸
在扑救C类火灾时,要注意防止气体爆炸,避免使用不当的灭火方法导致火势扩 大。
D类火灾扑救策略
使用专用灭火剂
D类火灾涉及金属燃烧,如钾、钠等。 使用专用灭火剂可以切断氧气供应并 抑制燃烧。
防止火势扩大
在扑救D类火灾时,要注意防止火势 向周围可燃物蔓延,及时采取隔离措 施。同时,避免使用水或泡沫等不当 的灭火方法,以免火势扩大。
掌握基本消防技能
灭火器的使用
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能够在火灾 初期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疏散逃生技能
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掌握火灾 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防火措施
家庭防火
定期检查家庭用电、用气安全, 不乱丢烟蒂,不超负荷用电,确
保家庭消防安全。
学校防火
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 织消防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
案例一
某化工厂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切断火源并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组织人员疏散。最终成功将火势控制在初期阶段,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案例二
某商场火灾事故。商场内人员密集,火势迅速蔓延。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使 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在消防部门的协助下,成功将火 势扑灭,确保了人员生命安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 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正确; B、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错误; C、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D、淋湿衣服爬出既可以降低温度,也可以防止因为缺 氧而窒息,正确。 故选B。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 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 A)
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
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 条件;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③图1 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 所以①②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①③可 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④可以说明物质燃烧 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②③不能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故选A。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共同
点是( A )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有响声
D.都发光
【解析】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共同点 是都是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且会都放出热量,生 成气体、响声、发光都与该共同点无关.
故选:A.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 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 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 目的。故正确; B、爆炸灭火不需水,特别是在缺水地区,是较为理想的灭火方 法。故正确; C、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 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 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九级化学全册课件 第章 第一节 第课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共57张PPT)

手绢燃烧且手绢完好无损
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观察现象
把一小块棉布手绢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
实验 2
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观察现象
手绢燃烧并烧毁
把一小块棉布手绢浸入 95%的酒精中,浸
实验 3 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 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观察现象
手绢燃烧并烧毁
实验 4
把一小块棉布手绢浸入水中,浸透后取出, 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
蜡烛为什么可以吹灭?跟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有关吗?
[思考交流]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归纳提升]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才4%左右,氧气含量仍达到16%,所以
蜡烛熄灭与二氧化碳无关,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了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 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说明灭火的方法之三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低于着 火点。
[继续探究]
火柴、木条、煤块哪个更容易点燃?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交流]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归纳提升]
火柴最容易点燃,其次是木条,煤块最难点燃,这说明不同物质燃烧 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不同。
[课堂速记]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情景展示3]
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问题探究]
为什么盖上锅盖可以使火焰熄灭?
[思考交流]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归纳提升]
盖上锅盖后,正在燃烧的油无法继续接触到氧气,所以火焰熄灭。 说明灭火的方法之二是隔绝空气。
[课堂速记]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情景展示3]
吹灭蜡烛: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初三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ppt课件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 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是指能够与氧气 反应产生燃烧的物质,如 木材、石油等。
2 氧气
氧气在燃烧中起着促进、 维持和燃料与氧气反应的 作用。
3 足够的温度
足够的温度是指能够使燃 烧反应发生的最低温度, 也称为着火温度。
热传导的作用
1 传导热量
2 扩大燃烧范围
燃烧物质释放的热量通过 传导方式传递给周围物质, 引起燃烧物质周围的物体 升温。
初三化学《燃烧条件与灭 火原理》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燃烧的定义和条件,包括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以及热传导和氧 气在燃烧中的作用。还将探讨灭火的基本原理,不同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 方法,以及常见灭火器材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燃烧的定义和条件
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一种现象。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质、氧气和足够的温度。
传导热量可以使燃烧物质 的温度升高,进而扩大燃 烧范围。
3 促进燃烧反应
传导热量可以增加燃烧反 应的速率,使燃烧更加剧 烈。
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氧气是燃烧反应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分子参与反应,促进燃烧的进行。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截断火源、隔离氧气、降低温度和抑制链式反应。
• 适用范围:办公室、车 辆、家庭等。
二氧化碳灭火器
• 优点:不留残留物,对 电子设备无损害。
• 缺点:只能用于电气设 备火灾。
• 适用范围:计算机房、 电气设备室等。
泡沫灭火器
• 优点:喷射Biblioteka 泡沫可以 隔绝空气,有效扑灭可 燃液体火灾。
• 缺点:只适用于可燃液 体火灾。
• 适用范围:厨房、化工 厂等。
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必须同时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常所说的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虽然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燃烧时产生的现 象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有氧气参加,并且反应都会伴有发光、 放热的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四、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 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 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 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 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 察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 促进可燃物燃烧。
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 料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燃 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木炭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从钻燧取火到冶炼金属,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推动的滚滚 车轮,到信息时代新型燃料推动的飞天神舟,人类从认识火、 利用火,到控制火、改造火,每前进一步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只有不断深化和拓展对火的认识,才能有力地驾驭和利用火, 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木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 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到11.7%时,木 条燃烧停止了。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优质课件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实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
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1)为什么碳、硫、磷在空气中、纯氧中分别燃烧时的现象不同?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篝火晚会时为什么要把柴架空呢?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火于人类亦友亦敌,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指则为祸。 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又该怎样把它消灭呢?
其一即可
根据灭火原理及上述活动③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原 理,可以设计一种灭火器。
①请你解释这个装置及灭火的原理。 装置正立时放在小试管中的浓盐酸与放在吸滤瓶中的碳酸钠溶液
不能接触,因而不能引发反应。但装置倾斜倒置时,浓盐酸会与碳酸 钠溶液接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 气体夹带液体一并从装置中溢出,喷射在可燃物的表面以达到隔绝空 气及降温的作用。
怎样才能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呢?
导入新课
怎样灭 火呢?
火灾
一 燃烧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 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燃烧的条件是 什么呢?
蜡烛燃烧
铁丝燃烧
二 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
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迅 白磷 速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 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 的白磷,观察现象 。
灭
灭
火
火
器
器
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 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 形成一层水膜,用来扑灭木 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 吹出干粉,用来扑灭 油、气等引起的失火
二 氧 化 碳 灭 火 器
喷射二氧化碳,用来扑灭
实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
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1)为什么碳、硫、磷在空气中、纯氧中分别燃烧时的现象不同?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篝火晚会时为什么要把柴架空呢?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火于人类亦友亦敌,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指则为祸。 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又该怎样把它消灭呢?
其一即可
根据灭火原理及上述活动③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原 理,可以设计一种灭火器。
①请你解释这个装置及灭火的原理。 装置正立时放在小试管中的浓盐酸与放在吸滤瓶中的碳酸钠溶液
不能接触,因而不能引发反应。但装置倾斜倒置时,浓盐酸会与碳酸 钠溶液接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 气体夹带液体一并从装置中溢出,喷射在可燃物的表面以达到隔绝空 气及降温的作用。
怎样才能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呢?
导入新课
怎样灭 火呢?
火灾
一 燃烧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 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燃烧的条件是 什么呢?
蜡烛燃烧
铁丝燃烧
二 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
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迅 白磷 速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 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 的白磷,观察现象 。
灭
灭
火
火
器
器
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 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 形成一层水膜,用来扑灭木 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 吹出干粉,用来扑灭 油、气等引起的失火
二 氧 化 碳 灭 火 器
喷射二氧化碳,用来扑灭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优课件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离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应用哪些灭火原理来灭火?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铜片上的红磷
否
是
(1)热水中的白磷
是
否
(2)热水中的白磷
是
是
通入氧气
是否 燃烧
是 否
否
是
二:燃烧的条件
探究结论: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同时达到着火点才能 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
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 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实验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
(2)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
二:燃烧的条件
说明:白磷(40℃)和红磷(240℃)都是可燃物,水蒸气接
近100℃,着火点指可燃物能持续燃烧最低温度。
(1)
(2)
实验分析:
可燃物
是否达到 是否与氧
着火点
气接触
(1)铜片上的白燃烧引起 的失火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
利用压缩的二氧 化碳吹出干粉 (主要含有碳酸 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 率高、不腐蚀容器和 不易变形等优良性能, 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 灾外,还可用来扑灭 油、气等燃料引起的 失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火点定义: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 度。
物质 通常白情磷况红下磷一些木常材见物质木的炭着 无烟煤 着火火点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的固有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或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总结: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1)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 获。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一课时)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 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的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发光、放热、产生白烟
硫在空气中的燃烧
燃烧反应的特征 可归纳为: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热
通常情况下:发光、发热,氧化反 应
燃烧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 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 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对比试验
观察 分析与推断
火柴可燃吗?
火柴可燃 火柴是可燃物 小石块呢? 小石块不可燃 小石块不是可燃物
室温下存放的 点燃后呢?
蜡烛会燃烧吗?
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
2. 将 点 燃 的 火 柴 竖 直 向 上 , 火 柴 不 易 继 续 燃烧,其原因是( A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剪断蜡烛” ——清除可燃物
灭火原理:
一、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二、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三、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想
遇到下列情况时,该如何
一
灭火,并说出灭火的原理
想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3)酒精洒在试验台上并燃烧 (4)森林火灾
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90℃)
【思考1】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 红磷没燃烧?
答:白磷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 燃烧。红磷未达到着火点,故不可燃
【思考2】为什么热水里的白磷不燃烧?
答: 热水中缺少氧气(或空气)
(90℃)
【思考3】 能不 能让热水里的白 磷燃烧?
答:向热水里白磷中通入氧气。
巴格达调车场火灾
衡阳居民楼火灾
【经典战役回顾】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 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 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
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是 件填 写:曹军的木船
是 可燃物
,木船燃烧
的条件 是 与氧气充分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 磷的燃烧
信息: 白磷燃烧温度较低(40度), 红磷燃烧温度较高(200度以上).
探究灭火的原理
蜡烛火焰熄灭方法的探究
实验用品:蜡烛、沙土、火柴、 剪刀、烧杯、湿抹布、水
“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水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沙 子
隔绝空气或氧气
清
除
你真棒
可
燃
物
“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沙土”、“湿抹布盖、、“烧杯 罩”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吹” 、 “水”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烧 持续燃烧
燃烧需要达到一定 的温度
着火点
在空气中,已点燃 用烧杯倒罩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 住呢?
持续燃烧 需要空气或氧气
火焰慢慢熄灭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物质
现象
1 铜片上的 白磷
燃烧
2 水中的白 磷
不燃烧
3 铜片上的
红磷
不燃烧
4 水中的白 磷通氧气
燃烧
【讨论与交流】
1、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没燃烧? 2、为什么热水里的白磷不燃烧? 3、能不能让热水里的白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