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期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中考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析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析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析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近百年间的历史事件。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面临了来自多个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但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展示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和追求独立自主的意志。

一、鸦片战争与近代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标志着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这场战争爆发于19世纪40年代初。

鸦片战争中,英国以鸦片贸易之名对中国发动了战争,进而获得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等。

这些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使中国深受侵略压迫。

二、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后,其他列强纷纷加入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包括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这些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武力进攻等手段,使中国的领土不断缩小,并且掠夺了大量的资源。

面对这样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抗争。

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抗击列强侵略的两个重要组织。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对侵略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主要是农民群众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反抗行动,但最终也未能取得胜利。

四、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标志着近代中国的彻底变革,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的王朝制度。

辛亥革命不仅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产生了强烈反应,而且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五、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近代列强的侵略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中国人民从不屈服。

他们坚持反抗,保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有着顽强的抗争精神,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一直是他们的信念。

结论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

这段历史既是痛苦和屈辱的,又是充满斗争和希望的。

2018年历史中考基础知识精讲(近代史)—第1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历史)

2018年历史中考基础知识精讲(近代史)—第1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历史)

的生活习惯;崇尚科学;积极服务社会 ,乐于助人;积极参加集体活
动;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怎样认识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百年屈辱历史从此开始。 (2) 中国的失败 , 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 也引起了中国社会 的巨变。 (3) 我们要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利益的爱国主义精 神。 (4)我们要树立优患意识和对民族、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1)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严重威胁清朝统治。 (2)经过:1839年6月3日到6月25日,林则徐把收缴来的二百多万公斤鸦 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延伸: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若鸦片一 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3)虎门销烟的意义(评价) 虎门销烟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 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延伸:对林则徐禁烟的认识 鸦片的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加大禁毒的宣传和对毒品的打击力度。
1.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考点四:甲午中日战争
考点4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常考点)
(1)签订时间:1895年。
2.
《 马 关 条 约 》
(2)内容:割辽东半岛(后三国干涉还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开苏州、 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4)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和启示 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应 树立勿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结,并进—步认识帝国主义 的侵略本质。②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永远激励着我们。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近代化的起步精练习题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近代化的起步精练习题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一、选择题1.毒品危害之烈使我们不禁想起不堪回首的鸦片战争和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挑起战争的国家是美国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成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C.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D.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下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资本主义列强与地主阶级的矛盾4.(2012·河北模拟)“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

抢走它们的外国侵略者和时间是( )A.俄国——1858年B.英国——1859年C.英法联军——1860年D.八国联军——1900年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邓世昌抗击日军③林则徐虎门销烟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6.清末台湾诗人丘逢甲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其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有一张发行于1900年的外国明信片,画面描述的是8个身着不同制服的外国士兵正在围攻“中国龙”。

它所反映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9.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中考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中考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
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中考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
专题下载链接:/a761888.html
链接打开方法:
1、按住ctrl键单击链接即可打开专题链接
2、复制链接到网页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近代前期,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害战争,战争的结果均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是当时世界发展的趋势,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D符合题意。A本身说法错误,B、C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中“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的要求。答案为D。
专题一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2018年4月16日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
中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8年山西晋中模拟)下列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发动或参与的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
D
如图,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的三部曲”。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说法的是
①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了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政府决策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C.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2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2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
以“自强”为口号 创办军事工业;以 “求富”为口号创 办民用工业;兴办
新式学堂等
改革政府机构;鼓 励私人创办工矿企 业;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创办报 刊,开放言论;训
练新式军队等
发动武昌起义,建 立中华民国临时政

前期: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提 倡科学,反对迷信 盲从;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反对旧文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日本大事年表
时间 1854年
大事 日本被迫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
1871年
8月,废藩置县,破除旧的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1月,日本使节团 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19世纪70年代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关联拓展►
怎样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原因:(1)近代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 的根本原因.(2)近代中国军事、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 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3)当时的清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 斗争,害怕人民力量壮大,压制人民群众的斗争,是失败的另一 个原因。 启示:(1)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吸取教训,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3)只有全民族团结, 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深化拓展►
典型例题应用
1.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 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 )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中国大事年表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含5年真题面对面)试题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含5年真题面对面)试题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湖南5年真题面对面(2013~2017)1. (2017永州16)禁毒知识: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禁毒第一人”的是()A. 魏源B. 林则徐C. 谭嗣同D. 邓世昌2. (2016张家界5)《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3. (2013长沙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4. (2017常德8)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

”据材料“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主要是指()A. 社会性质的改变B. 近代史的开端C. 学习西方近代文明D. 中国社会日益落后5. (2015常德5)下列哪一城市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A. 厦门B. 深圳C. 广州D. 上海6. (2015永州9)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公告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

”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香港B. 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C. 甲午战争——台湾D. 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7. (2017张家界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2018年九年级中考历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压轴题模拟训练(解析版)

2018年九年级中考历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压轴题模拟训练(解析版)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压轴题模拟训练一.选择题1.下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

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的学习内容是()[来源:学科网ZXXK]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C.洋务运动 D.武昌起义【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2.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 ) 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战争以后[来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认识。

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3.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来源:Z#xx#]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所以答案是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来源:学科网]4.成龙主演的电影《十二生肖》,其故事情节是围绕生肖铜首的争夺与保护展开的。

与生肖铜首的遗失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来源:Z_xx_]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答案】B[来源:学科网]【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抗争含解析试题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抗争含解析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专题05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置,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上述现象可能出如今哪一条约签订后?A.条约B.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来源】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就地制造,就地卖出〞,即为在中国办厂,再根据所学分析条约内容中与在中国办厂相关的条约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2.假设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HY〞“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A.侵略与对抗B.近代化的探究C.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解放战争的成功【来源】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HY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收复HY〞是中国对抗俄国,保卫领土主权的斗争;“甲午风云〞是HY对中国的侵略。

所以符合这些内容的主题是侵略与对抗。

应选A。

3.林那么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表达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来源】202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光帝派林那么徐到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那么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成功。

故题干的“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表达的是虎门销烟。

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达的是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发生在虎门销烟之后。

故B不符合题意;武昌起义与林那么徐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与道光帝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应选A。

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或者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络从未象今天这样亲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中考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专题下载链接:/a758452.html
链接打开方法:
1、按住ctrl键单击链接即可打开专题链接
2、复制链接到网页
A.左宗棠B.李鸿章
C.曾国藩D.张之洞
1.【答案】D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农民阶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海大战和虎门销烟都属于地主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行动,排除②④;义和团在廊坊围困八国联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①③都属于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行动,当选。故选D。
2.【答案】D
3.【答案】A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收复新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是湘军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并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痛击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学科.网
2018年3月14日
近代前期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年江苏苏州模拟)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三部曲”。这“三部曲”指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 ②④D.②③④
Aபைடு நூலகம்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如要展现近代我国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风采,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有
①廊坊阻击战②黄海大战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④虎门销烟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③
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将香港岛、台湾割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他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举办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据此判断,“他”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